安徽醫科大學研製出一種具有強磷光發光效率的金銅納米糰簇

2021-01-18 安青網
安徽醫科大學研製出一種具有強磷光發光效率的金銅納米糰簇

2021-01-15 10:41:07   來源:安青網    

【摘要】

安徽醫科大學研究團隊近期研製出一種在空氣氛圍中具有強磷光發光效率的金銅(Au@Cu14)納米糰簇,為製備更多具有強磷光效率的新型金屬納米材料提供了...

安青網訊 安徽醫科大學研究團隊近期研製出一種在空氣氛圍中具有強磷光發光效率的金銅(Au@Cu14)納米糰簇,為製備更多具有強磷光效率的新型金屬納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基礎。該成果日前在國際著名期刊《科學》子刊《科學進展》(IF:13.117)上發表。

據介紹,由於低毒性、近紅外發光、良好的光學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徵,光致發光的金屬納米糰簇在生物成像、細胞標記、腫瘤治療等生物醫藥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儘管目前一些增強團簇發光效率的策略已經被提出,但具有離域型自由價電子的金屬納米糰簇的發光效率普遍偏低。

研究成果標明,該金銅(Au@Cu14)納米糰簇磷光量子產率高達71.3%,打破了金屬納米糰簇光致發光效率低的瓶頸。結構解析和光譜動力學研究表明,該結構設計(一個大的硫-銅多聚體被一個金原子所束縛)顯著地增加了單子從單重態到三重態的躍遷,同時降低了振動能量的損失。

據悉,安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青年教師宋永波教授為第一和通訊作者,聯合安徽大學朱滿洲教授團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金榮超教授團隊,朱滿洲、金榮超為共同通訊作者,安徽醫科大學為第一作者通訊單位。

特約通訊員 程焱

責任編輯:李志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安徽醫科大學研製出一種具有強磷光發光效率的金銅納米糰簇 在生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團隊近期研製出一種在空氣氛圍中具有強磷光發光效率的金銅(Au@Cu14)納米糰簇,為製備更多具有強磷光效率的新型金屬納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基礎。該成果日前在國際著名期刊《科學》子刊《科學進展》上發表。
  • 安徽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1月7日,安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青年教師宋永波教授為第一和通訊作者,聯合安徽大學朱滿洲教授團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金榮超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IF:13.117)上發表題為《在室溫非脫氣溶液中具有71.3%
  • 金納米糰簇的構造異構及構造關聯的發光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楊金龍等合作,在金納米糰簇合成以及結構與螢光性能關聯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以Fcc versus Non-fcc Structural Isomerism of Gold Nanoparticles with Kernel
  • 安徽科技學院研製出30分鐘快速家庭可視化核酸檢測方法
    為進一步減少檢測流程、加速檢測速度,由安徽科技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牽頭,會同深圳大學、安徽醫科大學以及合肥工業大學,成功研發了一種快速家庭可視化核酸檢測新冠病毒(COVID-19)試劑盒,顯著縮短了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時間,有力推進了疫情防控工作。
  • 金屬納米糰簇強螢光研究獲進展
    近日,安徽大學和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匹茲堡大學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使人類有望開發出新一代生物螢光檢測與診斷試劑,為進一步了解金屬納米糰簇的螢光起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 長春光機所研製出橙紅光波段最高螢光量子效率的碳納米點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研製出橙紅光波段螢光量子效率高達46%的碳納米點,為國際上最高值。  發光碳納米點是近十年興起的新型納米發光材料,其無毒、發光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原料廣泛等優點,引起國際上廣泛的關注。該領域發展面臨的瓶頸是缺少調控碳納米點發光帶隙的手段和增強其螢光量子效率的方法。目前,碳納米點在藍光和綠光波段已實現較為高效的發光,但在可見區長波長波段,特別是橙光到紅光波段,缺少高效率發光的碳納米點。
  • 安徽師範大學單原子-團簇-納米中心團隊在小分子活化方面取得新進展
    點擊上小程序查看更多VIP企業能源小分子的高效轉化在化學化工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在原子尺度設計和發展高性能的催化材料已成為該領域的挑戰性問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安徽師範大學「單原子-團簇-納米中心」毛俊傑教授針對材料化學研究中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在催化材料精準製備、重要催化反應、構效關係建立三個方面展開了富有挑戰性的探索,並取得了有意義的研究結果(Nat. Commun. 2018, 9, 4958;Nat.
  • 安徽醫科大學師生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師生在傳感器領域國際期刊《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傳感器期刊(IEEE Sensors Journal)》(中科院二區)發表題為《具備微型離子數字轉換接口和固有保水性能的可穿戴水凝膠傳感器的研製(Fabrication of Wearable Hydrogel
  • 科學網—發光碳納米粒子的新收穫
    新興的發光材料 早在2006年,美國克萊蒙森大學的科學家們就製造出一種碳納米粒子,在光照的情況下,可以發出明亮的光。 當年,克萊蒙森大學化學博士孫亞平曾指出,碳不是半導體,發光碳納米粒子不管是從理論角度還是從應用角度看都很有意思,它是一類新興的發光材料,代表一個新的研究平臺。
  • 科學家研製出高載負量高螢光亮度碳納米點
    近日,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曲松楠團隊首次研製出高載負量、高螢光亮度的碳納米點@二氧化矽複合凝膠。
  • 科學家通過加熱磁性納米粒子團簇來殺死癌細胞
    目前的方法是使用注射器將磁性納米顆粒直接注射到易於接近的腫瘤中。在這裡,在癌性生長過程中,這些顆粒暴露在交變磁場中,將其加熱到約100°F(38°C)的溫度,這可能導致癌細胞死亡。這顯示出作為一種幫助治療某些類型癌症的方法的希望,但那些不起眼的注射器無法達到的範圍呢?
  • 南京醫科大學研製成功新型抗癌藥物載體
    原標題:南京醫科大學研製成功新型抗癌藥物載體  日前,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技術系姚俊博士,利用味精的原料——穀氨酸,為抗癌藥物打造了一輛「好車」。這輛車既能運藥,又能精確打擊癌細胞,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該發明叫作「γ-聚穀氨酸納米藥物載體」,目前已獲國家專利。
  • 山西大學晶態材料研究所首次報導具有密堆積結構的銅納米糰簇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2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祁華)山西大學晶態材料研究所張獻明教授、李歡副教授通過使用炔、有機膦和硝酸根(醋酸根)作為保護配體,合成出一系列室溫下穩定的零價銅納米糰簇,包括Cu53(C≡CPhPh)9(dppp)6Cl3(NO3)9, Cu53(C≡CPh)9
  • PNAS:富含缺陷BN納米片負載超小鎳納米糰簇促進甲醇高效脫氫
    Somorjai, David Prendergast等人,報導了沉積在富含缺陷的BN納米片(Ni/BN)催化劑上的超微小鎳納米糰簇(~1.5 nm)的設計和合成,該催化劑具有優異的甲醇脫氫活性和選擇性,並且比其他一些過渡金屬基催化劑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 福建物構所研製出藍光LED可激發的納米螢光標記材料
    然而,由於稀土離子的f→f宇稱禁戒躍遷特性,稀土基NIR-II納米螢光標記材料存在吸收強度弱、螢光量子效率低的瓶頸。如何提高材料吸收效率研製出具有高效NIR-II發光的稀土納米螢光標記材料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也是該領域的一個重大技術挑戰。
  • 分子篩限域亞納米Pd-Mn雙金屬團簇用於CO2加氫及甲酸分解產氫
    此外,利用二氧化碳作為一種廉價而豐富的碳源來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品或燃料,被認為是一種有效減緩由於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引起溫室效應的潛在方法,同時還可能帶來經濟效益。二氧化碳加氫製備甲酸/甲酸鹽耦合甲酸分解產氫被認為是一種高效轉化方法,用以實現以二氧化碳為媒介的儲氫能量循環。
  • 長春光機所研製出高載負量、高螢光亮度碳納米點@二氧化矽複合凝膠
    因此,如何在高載負量的碳納米點體系下實現高的螢光量子效率,進而實現高亮度的發光,已成為碳納米點在發光器件中應用的關鍵。在高濃度的碳納米點乙醇溶液中,實現具有高載負量、高螢光亮度的碳納米點@二氧化矽複合凝膠,並可進一步獲得螢光效率高達41%的幹凝膠粉體材料,在開發基於碳納米點的發光器件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該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材料化學》(Chem. Mater., DOI: 10.1021/acs.chemmater.6b05375)上,第一作者為助理研究員周鼎。
  • 華僑大學駱耿耿課題組「綜述」團簇研究進展
    該超小尺寸與電子費米波長相當,在該尺寸範圍內,物質經歷著從微觀原子/分子向宏觀凝聚態材料的轉變,因此金屬納米糰簇往往呈現出許多和宏觀、微觀截然不同的獨特性質,成為當前納米新材料的明星成員。其中,有機保護性配體與幣金屬(即銅/銀/金)經還原形成的幣金屬-氫納米糰簇不僅具有獨特的結構和新穎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基於超小尺寸、明確的組成和結構,幣金屬-氫納米糰簇可作為理想的模型體系來研究納米材料的形成、催化機理、基本物理效應等。
  • 合成納米多層籠狀多金屬團簇
    籠狀多金屬團簇,因其結構的高度對稱性常顯示出奇特性質,一直是物理、化學、生物、納米技術和材料科學的研究熱點和前沿。
  • 安徽省內首家巨幕校園電影院線落戶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省內首家巨幕校園電影院線落戶安徽醫科大學 2020-09-10 09:50:30   來源:安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