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發布高溫預警!北京本周體感溫度可達39℃
北京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30日16時通過千龍網發布:北京市氣象臺2018年07月30日16時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預計7月31日至8月3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達35℃以上,體感悶熱,請注意防暑降溫。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北京|藍渝|符嬌蘭|體感溫度|暴雨|氣象
8月9日夜,北京電閃雷鳴。視覺中國供圖8月14日,暴雨過後雲海中的成都。視覺中國供圖有人說,沒有比夏天更讓人關注天氣預報的季節,雷電、暴雨、高溫、颱風,以及相應的城市高溫、內澇,山區泥石流、洪澇等災害,都曾無數次地在這個季節一一上演。
-
體感溫度和天氣預報為啥有差異?
5月17日,北方多地開始出現高溫天氣,18日高溫的影響範圍和強度將達到最大。這是今年全國出現的首次大範圍高溫天氣。 17日,中央氣象臺鳴響了今年首個高溫黃色預警。18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預警:預計18日白天,內蒙古中東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內蒙古東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有37—39℃,內蒙古東部偏南局地可達40℃。20日開始,上述地區的高溫天氣範圍將明顯減小。
-
科學認識高溫天氣中的體感溫度
楊貴名: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的氣溫是不同的概念。天氣預報的高溫單純是1.5米高處的氣溫。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人們會因溼度、風速、太陽輻射(或日射)、著裝顏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式中,Ca為外衣吸熱能力,白色外衣約為20%,雜色外衣約為60%,黑色外衣約為90%;Mc為雲量係數,晴天為0.0,少云為0.3,多云為0.7,陰天為1.0;Ia為輻射增溫係數表。 天氣預報的氣溫作為體感溫度的參考依據之一有著重要意義。氣象部門為社會公眾提供了舒適度指數、穿衣指數、紫外線指數和中暑指數等一系列從各個方面體現體感溫度的服務措施。
-
高溫天氣預報和體感溫度
人們在酷暑難熬的天氣中,不斷地發出埋怨聲,氣象臺最高氣溫預報低了。朋友老李也有同感,打來電話說:氣象臺今天報38℃,明天又是38℃,何止38℃?這種天氣起碼有40℃以上。我和老李帶著疑問,一起走進了氣象臺天氣預報室,走訪了氣象專家。 專家告訴我們,氣象臺預測的最高氣溫是大自然狀態下的空氣流動溫度,是標準氣溫。它是在百葉箱裡測到的。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這個很正常
6月21日,我們迎來了夏季的第四個節氣——夏至。夏至的到來,意味著高溫天氣的到來,意味著又到了能愉快喝冷飲、吃冰棍的季節。 據山西省氣象臺消息,6月25日、26日,我省局部最高氣溫可達35℃或以上。接下來的天氣關鍵詞是這樣的:一個字「熱」,兩個字「防暑」,三個字「開空調」。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有感覺,天氣預報明明是32℃,但體感溫度卻不止於此,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有這樣的感覺主要是因為體感溫度和預報溫度不同所造成的。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而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環境、溼度、風速、日射、著裝顏色、體質、城市「熱島效應」等,但主要有四項:一是溫度,即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被蒸發掉會感覺比較乾爽。
-
北京奧運將播報「體感溫度」 讓天氣預報更親民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九日電 題:奧運會「體感溫度」讓天氣預報更親民 作者 陳靜思 二00八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一位運動員起床後,伴隨他豐盛早餐的或許將是這樣的廣播,「當日溫度有點高,三十八攝氏度」,接著預報員還會報出:「您身體感受到的溫度將是……」這是奧運氣象預報的新項目——體感溫度。
-
上海「悶蒸體感」再升級,明迎今夏首個高溫日!體感溫度要超過50℃?
上海中心氣象臺2020年06月12日18時15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本市大部地區將發生雷電活動,並伴有最大小時雨強20毫米左右的短時強降水。上海中心氣象臺2020年06月12日18時20分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受強雷暴雲團影響,預計未來6小時內本市將出現7-9級偏北大風,請加強防範。
-
2018年7月30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西南地區多降雨
另外,遼寧、吉林東南部及四川盆地、江淮南部、江南等地出現35~37℃高溫天氣,重慶西南部、湖南東部、江西東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等地38~39℃;遼寧瀋陽、鞍山和吉林通化、白山等地11縣市突破歷史極值。 二、重點天氣預報 1.
-
北京最低溫降至-13℃,體感溫度只會更低
與此同時,28日至29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等地還將有降雪、雨夾雪或雨轉雪。雨雪大風會使體感溫度比預報值更低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近年來,大家印象深刻的還是2016年1月下旬的那次「霸王級」寒潮過程。
-
天津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津城天氣逼近桑拿(圖)
天津天氣預報昨天「下火」 天氣逼近桑拿 昨天津城戶外如同「下火」一般,有網友這樣形容:「天津天氣,躺在床上,紅燒!鋪張涼蓆,鐵板燒!下了床後,清蒸!天津發布入夏首個高溫黃色、橙色預警信號,監測顯示,昨天16時市區最高氣溫達37℃,靜海最高氣溫37.6℃,大部分站區最高氣溫超過了36℃。這種又熱又溼的天氣,算不算桑拿天呢?專家分析,要滿足桑拿天氣的標準,溼球溫度必須達到25℃。昨天雖然溼度不夠,溼球溫度達到了24℃,但也算是「逼近」桑拿天兒了。
-
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馬上到,北京體感溫度將低於-15℃
中央氣象臺預計,12月28日至31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漢、江南等地降溫幅度可達10~12℃,並將伴有4~6級偏北風,陣風可達7~8級,級別堪稱今冬最強寒潮。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表示,降溫最劇烈的時段為12月29日至30日,像是東北一帶,長春、哈爾濱最低氣溫僅有-26℃左右,極為寒冷;而華北一帶像是北京、石家莊、天津等地下周最低氣溫或跌至-12℃左右。
-
高溫累計72小時 體感溫度48℃ 合肥成「天然桑拿城」
據中安在線報導 7月下旬,今年來最大規模的高溫過程席捲我國中東部,覆蓋範圍大、持續時間長、體感溫度高,根據氣象部門盤點,合肥近期高溫(≥35℃)時長累計達到了72個小時,而且體感溫度達到48℃,在省會級大城市裡拿了「雙冠」。
-
2018年7月17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華北等地仍有較強降雨
二、重點天氣預報 1. 華北等地仍有較強降雨 7月17日08時至18日08時,山西東部、河北北部、北京、內蒙古中部偏南以及四川盆地西部、廣東西部沿海、海南島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最大小時降水量30~50毫米,局地70毫米以上。
-
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
氣象學家安東尼用「不可思議」來形容日前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所觀測到的溫度,7月31日,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伊朗體感溫度74℃?是真的!這個溫度同樣讓數據帝感到「惶恐」,連夜查詢了當地氣象數據,發現這個溫度確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
-
南方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 局地體感溫度可達45℃
原標題:南方強降雨致700餘萬人受災 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中新網北京6月22日電(呂春榮)18日以來,南方地區出現入汛以來第19次降雨過程,受強降雨影響,南方災情不斷。
-
140年最熱?部分地區體感溫度超55℃,保命重點防好三種病
最近感覺進入「蒸煮模式」溼熱難耐?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140年最熱強溫都被你趕上了…… 日前,一則#140年來最熱的6月#登上熱搜。據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數據稱,今年6月,是140年來(從1880年NOAA開始記錄溫度算起)最熱的6月。
-
就在下周 最低體感溫度接近-7℃
預計12月28日至31日,這股寒潮將自北向南橫掃我國大部,帶來「速凍式」降溫和混合式雨雪,這將是今冬來影響我國的最強寒潮過程。屆時,25個省會級城市氣溫都將創今冬新低,中東部也將迎近8年來最冷的跨年夜。最低氣溫方面,30日至31日,最低氣溫0℃線或將跨過長江,大城市中,像杭州、長沙、南昌、上海等地的最低氣溫或將降至冰點之下。
-
北京體感溫度達-30℃!比北極還要冷
根據中央氣象臺監測數據,今天18時31分,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跌至-17.1℃,打破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紀錄,而且仍在繼續下降,預計今晚最低可能會達到-19℃。除了氣象溫度,其實還有個體感溫度,更能反映人體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會受到氣溫、風速、相對溼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經常會比氣溫還要更低。目前,北京市的體感溫度就已經降到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