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首屆得主、著名理論經濟學家胡培兆逝世

2021-01-20 澎湃新聞

廈大教授、著名理論經濟學家胡培兆4月26日逝世,享年84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方面獲悉,廈大教授、著名理論經濟學家胡培兆4月26日逝世,享年84歲。

公開簡歷顯示,胡培兆出生於1937年,浙江省永康市人,廈門大學教授,中共黨員。胡培兆曾任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並先後兼任經濟學院副院長、院長,廈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席。

胡培兆曾受聘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論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經濟學學部召集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評審專家等。

東南網此前刊文介紹,1956年,胡培兆考入廈大經濟系,如願成為經濟學家、廈大校長王亞南的弟子。1960年畢業分配時,由於成績優良,胡培兆被保送到復旦大學讀研究生。但是,到校不久,復旦壓縮研究生規模,他被調整為助教。後來又被調回家鄉浙江金華一個鎮中學教書。

這位曾經躊躇滿志的「未來的經濟學家」一度苦悶萬分,他寫信給王亞南,後者給他回的信,他一直保留:社會總是美好的,但不能保證每個人的工作都理想。只要把自己永遠放在進步狀態,有志於為社會為人民盡一份力量,遲早總是有著落的。

胡培兆後來從這段歲月中總結出:要把自己永遠安置在進步狀態的「心態自我平衡模型」。意思是,每個人面前都有兩條曲線:一條是理想曲線,另一條是現實曲線。這兩條曲線最終都會相交。不論在哪個節點上相交,心態都要自我平衡,都要使自己處於進步狀態。

王亞南表面勸自己弟子要安心,暗地裡尋機向浙江省有關領導提出調回胡培兆請求。不過,1965年發出的函調,1977年才生效。1977年胡培兆被調回到母校廈大任教。回校後他出版的第一本著作《馬克思與<資本論>》,就是在中學教書時寫的初稿。

1979年胡培兆提出和論證了「社會主義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雖然這觀點現在過時了,但是,在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以前,有重大歷史作用。

胡培兆的一些同事說,他認為正確的就一定堅持到底,真理面前絕不妥協。改革開放後,大量引進外資鼓勵民營企業發展,有人說資本家又回來了,剝削又開始了,讓投資者有後顧之憂。

從1988年開始,胡培兆先後撰寫了一系列文章,提出資本等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分配是合理的,只要各得其所,就不是剝削。後來的實踐也證明,胡培兆是正確的。

1985年設立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胡培兆是第一屆獲獎者,他也因此從講師直接晉升為教授。1997年,他被聘請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理論經濟學評議組的其他成員包括厲以寧等人。

相關焦點

  •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方面獲悉: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理論名師、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0日14時4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8歲。高峰先生曾擔任南開大學經濟學系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研室和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室主任、南開大學經濟學系副主任,兼任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和天津《資本論》研究會會長等職務。他主要講授政治經濟學、《資本論》、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理論問題、現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著作選讀等課程。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美國媒體和經濟學家對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進行了預測,其中美國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的理察-泰勒(Richard Thaler)和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獲得了諾貝爾經濟獎預測的最高支持度。  除此之外,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預測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卻另有得主。路透預測的焦點集中在四個經濟學家。
  •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 「離經叛道」的經濟學家
    1980年,他完成第一篇學術論文《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被六七種重要期刊拒之門外,並且審稿人意見一般都是些尖刻的評論。如今,這篇文章卻在2014年成為相關領域中被引用居首的經濟學論文。 30多年過去,行為經濟學從小眾「歪理」,成為經濟學研究的新典範,曾經被認為「離經叛道」的塞勒如今已經是美國經濟委員會主席。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最常來華諾獎得主:獲得在華永久居留權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羅伯特蒙代爾(RobertA.Mundell),以表彰他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及最優貨幣區域分析」所做出的貢獻,其理論也成為歐元理論的基礎,最終促使歐元出臺,因此蒙代爾被譽為「歐元之父」。蒙代爾後期的研究中常涉及到中國經濟,還曾寫過《過渡經濟中的貨幣和金融市場改革:中國個案》。
  • 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獲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目前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協會成員,計量經濟學協會成員,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諮詢委員會成員、蓋洛普(Gallup)組織高級研究員,此前,他曾是世界銀行研究審核委員會主席(2005-2006)、國際貨幣經濟組織華盛頓訪問學者(2006年10月)、哈佛大學經濟系顧問團主席(2009年12月)、全美經濟學會主席(2007)。
  • 美國經濟學家MILGROM、WILSON獲得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0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至此全部揭曉完畢。據報導,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而頒發的2020年瑞典銀行經濟科學獎授予保羅·R·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B·威爾遜,「以表彰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保羅·R·米爾格羅姆,美國經濟學家。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芝加哥大學「貢獻」三成經濟學諾獎得主芝加哥大學官網信息顯示,塞勒是芝加哥大學決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行為金融項目的共同負責人,另一負責人為美國經濟學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據統計,從1969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開始算起,歷史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79位得主中,有29人來自芝加哥大學,所佔比例達到37%,超過其他任何一個機構。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月將赴上海共話疫情下經濟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7:45公布,保羅·米爾格龍(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因「完善拍賣理論和發明新的拍賣形式」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史上第85位和第86位個人得主。
  • 宋清輝: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給「拍賣理論」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肆虐,世界經濟遭受疫情嚴重衝擊。在此背景下,兩位美國經濟學家對拍賣理論的創新,以及發明了新的拍賣形式,對於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貢獻很大,也可能是企業破解疫情影響的關鍵經營策略之一。」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2名經濟學家 近10年得主一覽
    美國經濟學家赫維克茲是經濟學獎年紀最大的獲獎者,獲獎時年齡為90歲。此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僅有兩名女性。2019年,與其他兩位經濟學家共同獲得該獎項的美籍法裔經濟學家迪弗洛,是諾貝爾經濟學獎自1969年創立以來的最年輕得主,也是第二位女性得主。2009年獲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奧斯特拉姆,則為首位女性得獎者。
  • 經濟學諾獎得主幫你戰勝「拖延症」
    (原標題:經濟學諾獎得主幫你戰勝「拖延症」)長江商報消息昨日上午,諾貝爾經濟學獎於斯德哥爾摩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約蘭·漢森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理察·塞勒,以表彰「他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 。現代人很多人患上的「拖延症」,這絕對是擋在幸福面前的大山。
  • 外媒:美行為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另據美聯社斯德哥爾摩10月9日報導,今年要頒發的最後一項諾貝爾獎是後來才設立的——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中並沒有要求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且許多人對經濟學究竟算不算一門科學存在疑問。「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於1969年首次頒獎,比其他獎項的設立和頒發晚了將近70年。
  • 諾貝爾經濟學獎:不一定是經濟學家折桂?踩過界摘冠不罕見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10月12日揭曉,這個獎項較其他諾貝爾獎「年輕」,它沒有百年歷史,自1969年才開始頒發,且特別的是,別以為得主一定是經濟學家,原來過去就有多位其他界別的專家「踩過界」獲享殊榮。
  • 近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圖片來源:諾貝爾獎社交媒體帳戶截圖諾貝爾經濟學獎雖然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但這一獎項得主的平均年齡高達約67歲。美國經濟學家赫維克茲是經濟學獎年紀最大的獲獎者,獲獎時年齡為90歲。此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僅有兩名女性。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下月相聚上海 共話疫情下的全球經濟
    Wilson )因「完善拍賣理論和發明新的拍賣形式」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史上第 85 位和第 86 位個人得主。米爾格龍和威爾遜一起,為網際網路廣告和採購複雜服務設計了新的拍賣方式。他們的研究將激勵機制和複雜性相結合,創造出對競拍者來說簡單明了的拍賣;與傳統的拍賣設計相比,他們設計的拍賣機制大大改善了資源分配。
  • 20世紀物理學巨人、諾獎得主菲利普安德森逝世,享年96歲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教授William Bialek等多位科學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Warren Anderson)於當地時間3月29日逝世,享年96歲。
  • 2017年經濟學諾獎花落行為經濟學,授予美國經濟學家泰勒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將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72歲的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泰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上的貢獻。今年的經濟學諾獎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折合735萬元人民幣)。
  • 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劉炯朗逝世,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為其得意門生
    【新智元導讀】華人著名計算機科學學者、前臺灣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教授於2020年11月7日因病逝世,享年86歲。 他是即時系統、電子設計自動化、離散數學等領域的開山祖師爺之一,更被列為國際知名學會IEEE及ACM雙會士及雙教育獎得主,不僅學術成就驚人,更是培育英才,桃李滿天下。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有一些常年的大熱門人選,例如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羅伯特·巴羅(Robert J.Barro),其在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貨幣理論與政策等領域都做出了貢獻,其最為著名的研究是關於「李嘉圖等價定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學生已經先於他獲獎,2019年的諾獎得主麥可·克雷默的博士導師就是羅伯特·巴羅。
  •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地理、地貌學家李吉均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地理、地貌學家李吉均逝世李吉均每日甘肅網7月22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武永明)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地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吉均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1日2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