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百強榜」顯示「註冊在哪兒很重要」

2021-01-07 中國青年報

上市公司競爭力怎麼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20-2021年的「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榜」。

榜單顯示,上市公司百強中,廣東、浙江、北京、江蘇、安徽、上海的企業入圍最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股票市場火爆的貴州茅臺、五糧液、海天味業等均排名靠前,而鋼鐵類和房地產類上市公司上榜則屈指可數。百強榜單顯示,醫療保健、白酒、家用電器、食品、元器件、電氣設備、生物製藥、化學製藥等企業表現優異,這些行業的企業入圍百強榜單近一半。

據悉,今年已經是上海交大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連續第四年發布上市公司百強榜單,這是一個獨立的、由學校發起的評比。研究院院長餘明陽說,4年前設立該榜單,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鼓勵投資者關注股價背後的「價值」,「券商和基金可能更多關注一個企業的近期表現,因為他們要盈利。但我們高校主要研究這個企業未來的競爭力在哪裡。」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專家桂浩明說,從美國的特斯拉,以及中國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這些股票今年以來的瘋狂漲勢可以看出,投資者和券商、基金過去長期堅持的對傳統企業競爭力的評判標準,已經遇到挑戰,「早前有人說,投了蔚來小鵬理想的人,都是傻瓜。但現在你再看,特斯拉的市值已經超過了全球排名前十的車企。而這家公司,只是一個每年產能只有30萬輛左右的車企,其產能產量遠遠比不上豐田等。」

桂浩明說,上市公司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其「未來預期」上,「我們做投資的,看到一家把85%營收投放到科研的科技型企業,和一家把一半以上營收投入在電視臺廣告裡的白酒企業,會堅定地選擇前者。」

一家年產量超過10億噸、全球市場佔比超過一半的鋼鐵企業,如今在投資人眼裡變得遠遠不如科技型公司,「這是一個預期問題,鋼產量10億噸的大企業,為什麼沒能進入這次交大的榜單,就能說明問題。企業競爭力與資本視角下的市場競爭力不是一個概念。」

桂浩明發現,今年疫情期間,中國疫苗相關企業,並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漲幅,相反,有一家生產電冰箱的企業卻火了起來,漲幅超過10倍。因為這家電冰箱生產企業可以生產能把溫度控制在零下80度的倉儲式冰箱,資本市場認為它能滿足美國產疫苗對冷鏈運輸的需要。

很多人認為,2020年的股市變幻莫測,很難預判。但桂浩明建議公眾從「市場視角」來看待股市,「股市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也有理性的一面。股票價格,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一家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他具有競爭力,並不代表他業績一定好到哪裡去。」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會計系主任、教授夏立軍在製作榜單時就特別把企業成長性和穩健性兩個指標疊加在一起來考察上市公司的競爭力。其中,成長性指標中包括以近年淨利潤、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經營現金流、股票市值複合增長率等為主體的「過去成長性」,以及以行業地位、行業空間、市場容量等為主體的「未來成長性」。

「從上榜企業所屬地域來看,我建議,有遠大理想的企業,儘量註冊到大城市去。廣東、浙江、北京、江蘇、安徽、上海的企業,入榜最多,且成長性更好。這與各地鼓勵創新、鼓勵科研投入的政策密不可分。」夏立軍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2019-2020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榜發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2019年12月23日,為了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和穩健成長的實業經營理念,引導資本市場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促進證券市場良性發展,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19-2020年度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排行榜」。
  • 上海交大用無人機實測數據證實逆溫層影響霧霾形成
    上海交大用無人機實測數據證實逆溫層影響霧霾形成 2015-12-22 17:16:57圖為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彭仲仁團隊。   中新網上海12月22日電 (記者 許婧)入冬以來,全國多個城市遭遇「霾」伏。霧霾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
  • 資產置換促低成本股改VS交大博通的影子策略
    西安博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交大博通實踐其低成本股改的路徑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其在股改過程中得以成功規避相關部門的監管,並作為和股民博弈的籌碼  2006年5月8日,西安交大博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交大博通」,600455.SH)創業元老之一的張敬朝,將手中近292萬股(佔總股本4.67%)悉數轉讓給上海昊太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昊太投資」)。
  • 上海交大課題組用無人機實測數據證實逆溫層影響霧霾形成
    中國經濟網上海12月22日訊(記者吳凱 王劍鋒)入冬以來,全國多個城市遭遇「霾」伏。霧霾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彭仲仁介紹說,從2011年起,我們研究團隊在長三角地區使用無人機搭載可攜式檢測設備,進行了大量的大氣汙染跟蹤監測實驗,成功獲取了這一區域PM2.5等典型大氣汙染物濃度的三維分布數據。彭仲仁教授分析說,在低層大氣中,氣溫通常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氣溫有時會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出現逆溫現象,在大氣中形成逆溫層,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 深度解密上海交大安泰新銳EMBA招生項目
    2017年招收全國首屆雙證新銳EMBA,完善了上海交通大學多層次、多緯度的工商管理碩士教育體系。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新銳EMBA項目的李傑同學很有發言權,「作為一個新銳項目,如何培養大家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素質是非常重要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性是必不可少的。
  • 上海交大志願者齊心服務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高齡研究生」在進博重返青春經層層選拔此次進博會交大志願者一共239名,其中交大醫學院102名志願者,參與迎博辦博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在最終上崗服務的171名志願者中,碩博士研究生超六成。在上海11名博士志願者中,交大更是佔有4席,可以說是一支高學歷高知識的隊伍。
  • 【集微發布】中國半導體行業專利百強榜出爐
    一是面板顯示類企業佔據榜單優勢位置。京東方位列第一,這與京東方數十年來在專利上國際化持續投入分不開。在剛剛公布的美國2020年專利授權榜中,京東方位列全美專利授權量第13位,中國企業中僅次於臺積電(第6位)和華為(第9位),這三家也是前50強中唯一入選的中國企業。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2020-12-01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交大課題組用無人機實測數據研究霧霾生消機理逆溫層影響霧霾...
    人民網上海12月22日電 (記者姜泓冰)霧霾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讓無人機來告訴你。上海交大彭仲仁教授團隊採用無人機搭載可攜式檢測設備跟蹤監測,獲得的PM2.5等大氣汙染物濃度的三維分布數據證實:大氣逆溫層的存在,對PM2.5擴散具有明顯的不利影響。
  • 上海交大校長畢業致辭為製衣女工點讚:敢於夢想的人始終堅強
    如今他以保研排名第一位的成績,繼續在上海交大追尋自己的科研之路。來自新疆的孫皓辰是個社團達人,熱心公益服務更多同學,曾任學校學生聯合會副主席,已成功保研至上海交大法學院。在人生的下一階段即將啟程時,四人表示雖然又將天各一方,他們始終會懷揣著理想和熱情,用更多的成就傳播「最牛寢室」的稱號。
  • 上海交大「低碳天團」硬核成果讓「垃圾」變成「寶」
    該項目負責人、上海交大中英國際低碳學院副教授李佳介紹說。上海交大中英國際低碳學院有機廢物資源化研究團隊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研發的分布式餐廚垃圾能源化系統就能實現並解答這一切。重量為40kg的餐廚垃圾在投入系統內的厭氧消化罐後,經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隨後轉化為電力和熱力,其輸出的電能大約可供1000臺手機充電。
  • 上海交大竇紅靜團隊發表多糖人工仿細胞研究的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竇紅靜教授團隊在合成具有凝集素結合特性的多糖仿細胞微囊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Lectin-Glycan-Mediated Nanoparticle Docking as a Step toward Programmable Membrane Catalysis and Adhesion in Synthetic Protocells」以上海交大為第一單位於2020年7月發表於納米材料領域權威期刊《ACS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大學作為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在科技研發、項目攻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主動對接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進程中,大學要發揮自身優勢,儘快搶抓機遇、實現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前沿科技創新研發和關鍵技術的全球影響力,為科創中心建設、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戰略支撐。
  • ...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這裡有來自上海交大的10個醫療科技項目
    近日,由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等主辦的「醫療機器人創新產業論壇」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術銳醫療、念通智能、一影醫療、勢登坡智能、精勱醫療、德芬醫療、沈德醫療、美傑醫療等10個項目參加了路演,以下是36氪帶來的路演項目合集:術銳技術 ——單多孔模塊化腔鏡手術機器人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於2014年創立,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研發公司
  • 【MBA院校:交大篇】上海交大安泰MBA報考指南
    上海交大安泰MBA項目介紹 交大安泰MBA項目致力於培養具有品行正、視野寬、基礎實、創新力強、人文底蘊深厚的商界領袖和業界精英 在教育部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上海交大「商業與管理」學科成為上海地區唯一入選的經濟管理類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和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上海交大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均位列A+。
  • 四年發表兩萬多篇論文,上海交大因此排名世界高校第二
    根據榜單數據顯示,上海交大在2014至2017年的四年期間,共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23萬篇,其中引用在前1%的論文數量有144篇,前1%論文佔論文總數的比例為0.6%。上海交大之後的國內高校,就是浙大,世界高校排名第四。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區校聯動,支撐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建設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上海交大醫工(理)交叉平臺,由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牽頭校內醫、機、電、材、物、數等多個學科,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國理工哈姆林手術實驗室主任楊廣中院士擔任研究院創始院長。
  • 上海交大研發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新聞—科學網
    每小時分揀5400次上海交大研發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6月3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這款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每小時可分揀垃圾5400次,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它的「目力」很好,可以快速在大量垃圾中精準識別可回收物,助力全國垃圾分類工作,幫助環保企業技術升級。 「一個超視覺垃圾分揀機器人可以高精度分揀多種不同品類的垃圾,有效分揀率可達95%,最高分揀速度5400次/小時,工作時間24小時/天。
  • 上海交大MBA招生簡章:怎樣成為高級金融MBA學生
    【MBA中國網訊】上海交大MBA招生簡章的公布將上海交大MBA招生帷幕拉開。然而作為上海交大MBA中最具競爭力的高金MBA,總有一些問題經常被大家提及:「你是知名院校高材生嗎?」「你畢業後2-3年工作背景不錯?」
  • 生物醫學促進高校發展,上海交大醫學院將引入人工智慧體系!
    2018年高校基金數量最多的上海交大 2018年上海交大基金申請NO.1隨著2018年各項國家基金審核數據的出爐,上海交通大學超越清華大學成為申請基金數量最多的高校,具體的十大高校排名情況如下:1、上海交大,2、浙江大學,3、中山大學,4、清華大學,5、復旦大學,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