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所有動物是不會笑的,你見過哪只狼,哪只狗,它突然對你笑起來了,一定嚇死你。
所有動物都只會哭,叫哭嚎。只有類人猿,比如黑猩猩,略微顯示一點笑的表情,看起來很難看。
那麼笑是什麼呢?
生物學家分析,發現笑不過是哭的一種變態。哭是痛苦反應。然後把一個氣流長長地呼出來,形成的一種嚎叫態。
笑是什麼?
一種愉悅態的時候,把哭聲斬成一節一節的狀態就是笑。
為什麼所有的動物不笑,而唯獨人類要笑?
笑是一個進化病。它是因為所有的生物,它的存在度越來越低,它表達在生物繁殖上,表達為育後難度越來越高。
大家知道最原始的單細胞,它一分為二,它立即就把子代的繁殖工作做完了,而且子代和親代沒有任何差別,一生出來它就具有親代的全部本領,因此用不著親代照顧它。
到卵生動物,它排出一個卵,然後孵化出來,這個難度大大提高。而且小雞、小鳥、雛雞、雛鳥,它是需要親代的母鳥來去飼養它,但稍微餵食一下,它很快就具有自主生活能力了。再高級的動物哺乳動物,它居然要10月懷胎在母親體內懷孕,生出來還得吃母親的奶叫哺育。
到了人類,而且它的生殖量越來越低。
比如我前面講魚,它排籽上萬粒,父母根本用不著關照,魚卵下在那裡,任由其他動物當點心吃,父母全跑掉,只活非常小比例,魚群絕不會滅絕。可越後面的物種生育率越低,卵生一次只能孵十幾個20個卵。到胎生,低級的胎生動物就是哺乳動物,比如狗一窩能生七八個,到人一窩只生一個生個雙胞胎,還是個稀罕事。
然後養育難度越來越高。所有到哺乳動物,動物既要體內懷胎,然後還要要生出來以後哺乳,到人類哺乳。完了不算數,你還得繼續撫養,到文明階段你還得教育。
早年的孩子,文明期早期的孩子,七八歲就能幫父母幹活了,放牛放羊。今天的孩子快30歲了,大學研究生還沒畢業,你會發現在生物進化史上育後的量越來越低,育後的時間越來越長,育後的難度越來越高。
那麼在這種情況,這叫存在度衰減表達在生育體系上的一個現象。
那麼大家想高等生物的子代越來越得依靠親本的撫養,才能生存。它怎麼辦?它一定要發生雙向的一種改變,也就是子代要能夠吸引父母對它的注意,親代要對子代產生母性和父性。你在單細胞和魚那裡是看不到母性的。母親絕不關照孩子。越後演的物種母性越高,而且越後演的物種,孩子設法吸引母親關注的能力越來越高。
那么子代吸引吸引母親、父親關注它,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哭叫。所以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第二,微笑。他一旦笑,就產生了母親對他的親和感和親近感,從而勾引母親來進一步照料他。
因此笑是人類生殖力衰減,育後難度增大的一個進化病現象,它在人類文明態中進一步表達。
比如你在原始社會,你是自然經濟,不跟他人發生交道,你就能夠生存,你用不著整天掛個笑臉。可今天商品經濟你得跟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巴結別人。於是你天天得掛著一個僵硬的微笑,假笑獰笑,你始終得笑,這是文明病。
所以笑是什麼?笑是人類生存狀態越來越悲哀的一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