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發現大量戰略資源,可供中國使用3800年,將解決能源問題

2020-12-05 科學知識點1

山東省發現大量戰略資源,可供中國使用3800年,將解決能源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不論是哪一個國家只要想要長久的發展,那麼他們對於資源的探究就是不能停止的,因為資源對於我們來說相當的重要,它能夠維持我們的正常生活,我國地域面積比較大,資源也比較多,在各個地區發現一種資源的機率特別大,確實我國山東就發現了大量的戰略資源。

我國山東發現的這一種資源就是乾熱巖,乾熱也與其他的傳統資源相比比較清潔,而且不會受到時間以及環境的限制,他雖然不能夠完全取代石油的位置,但是他對於其他的一些資源來說是更為重要的。

乾熱巖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而且很清潔不同於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乾熱巖的性質和地熱資源差不多,他們都是利用自己的高溫來進行能量轉化,從而發電。

乾熱也用於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相比,相同的發電量,乾熱巖的成本只有太陽能發電的1/10,所以說乾熱巖是一種經濟又實惠的能源。

也許是因為這一個原因,我國山東省發現了這一新的戰略資源,消息傳出去之後,美國就對我國特別注意,他們還聲稱我國應該將這一資源拿出來共享。簡單的想一想,這就是不可能的。

既然我國的山東省發現了大量的戰略資源,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這一些資源進行合理的開採,合理利用,據了解山東省發現的這一些戰略資源並不是其中在一個區的,而是分散在4個區域,這4個區域的乾熱巖回去起來以後就相當於是擁有了180億噸的煤炭。

181噸的煤炭,如果是放在只能夠使用煤炭發電的時代,其實也用不了特別長的時間,但是現在我們擁有了其他的能源進行發電,所以這一些相當於180億噸煤炭資源的乾熱巖能夠供我國使用3800年,或許還能解決能源問題。

畢竟我國面臨的原問題已經有特別長的時間了,雖然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其他一些新的資源,但是由於受到儲量以及開發基礎的限制,這些資源也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利用,所以乾熱巖如果能夠進行合理利用,那麼我國的能源問題可能就能得到解決。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後來者居上!中國晶片的黑馬企業,一年輕鬆進帳570億!

歐洲再次出現倒戈的現象,寧願不賺2億歐元,也要撤除華為設備

西昌首次發射固體運載火箭,與普通火箭區別有多大?今天算明白了

相關焦點

  • 青海發現新資源,可供我國使用4000年,將成為新能源領導者!
    資源在當今發展中的地位確實重要,畢竟這為發展帶來了養分,這就像是人吃飯、喝水是一樣的道理,這也意味著發展是離不開資源的,沒有資源將寸步難行。我們國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對資源需求更多,我們在這方面也更加重視,這些年一直在尋找、勘探資源,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發展的新資源,青海發現新資源,可供我國使用4000年,將成為新能源領導者!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主要匯報三方面的情況:一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二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在依賴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資源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我國的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以氣候變化為代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更是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挑戰。
  • 中國氫能聯盟:2030年左右,電解水制氫將成有效供氫主體
    該白皮書認為,目前,國內氫能產業尚處於市場導入階段,除部分氣體公司外,市場化供氫渠道有限。結合不同技術路線制氫的產能、經濟性以及碳排放情況,不同地區須依據其資源稟賦進行選擇。該白皮書預計,整體而言,中國氫能市場發展初期(2020-2025年左右),氫氣年均需求約2200萬噸,作為燃料增量有限,工業副產制氫因成本較低,且接近消費市場,將成為有效供氫主體,部分地區可探索開展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項目示範。
  • 中國地熱能源重大發現,探明儲量巨大,可開採資源能用千年
    中國近年來飛速發展,實現了經濟和科技領域的飛躍,我們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可是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在如今全球資源緊張的環境下,新能源領域的探索,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中國在探索新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資料:月球資源可供地球使用萬年
    月球上可利用的能源主要有太陽能和核聚變燃料。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太陽輻射可以長驅直入,因此月表太陽能輻射強烈,有豐富的太陽能,可以在月球表面建立太陽能發電廠,從而獲得極其豐富而穩定的太陽能。不但可以解決未來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問題,甚至還可以用微波將能量傳輸到地球,為地球提供新的能源。
  • 論中國「能源獨立」戰略的內涵、挑戰及意義
    中國能源發展面臨「總量大、不清潔、不安全」的挑戰,資源稟賦和基本國情決定不能簡單複製美國發展模式,但成功經驗可借鑑。從中長遠謀劃,應以「新能源革命」為主導,開啟中國「能源獨立」的長徵路,是中國未來能源發展的必由之路與戰略選擇。
  • 中國首個海底數據艙在珠海揭幕 可有效節約能源、資源
    「海底數據中心項目(Project UDC)」是將伺服器等網際網路設施安裝在帶有先進冷卻功能的海底密閉的壓力容器中,用海底複合纜供電、並將數據回傳至網際網路;海底數據中心(UDC)通過與海水進行熱交換,利用巨量流動海水對網際網路設施進行散熱,有效節約了能源、資源。
  • 「小眾」地熱能具有戰略型能源潛質
    在諸多清潔環保的能源種類中,地熱能以極高的清潔性、運行穩定性和空間分布廣泛性脫穎而出,受到重點研究和開發。地熱資源若按其產出條件,可分為水熱型和乾熱巖型。當前,水熱型地熱是世界各國主要開採和利用的對象,在溫室栽培、水產養殖、溫泉洗浴、供暖製冷等領域大放異彩。未來,全球對地熱資源的開發將從直接利用向能源化利用轉變,將地熱用於發電就是實現這一轉變的載體。
  •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土壤如何徹底解決中國能源問題?
    之前寫了幾篇關於中國能源問題的文章,新能源這個賽道,是各國搶奪的重點。最終解決能源問題,還是要靠太陽。除了昨天寫的利用太陽能板發電,還一個就是製造「小太陽」,像太陽那樣核聚變發電。其次大量取水又會不會對生態造成危害,而如果發生了乾旱,核電站又該如何安全運行?最後,中國的大江大河大多是和長江黃河相連的,是城市群和人口稠密區,萬一發生事故,後果是災難性的。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2007年至少有60多個國家制訂了促進可持續能源發展的相關政策,歐盟已建立了到2020年實現可持續能源佔所有能源20%的目標,而中國也確立了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佔總能源的比重達到15%的目標。2007年,全球併網太陽能發電能力增加了52%,風能發電能力增加了28%。
  • 中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回顧與展望
    【摘要】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人類在其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不斷擴大能源的使用範圍和規模,在創造出光輝燦爛的人類文明的同時,也由於過度開發利用各種能源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本文對中國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的發生、發展和解決方案進行了歷史性的回顧,對能源、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治理的前景進行了展望。【關鍵詞】能源;環境;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以下簡稱能源、環境和氣候)問題是伴隨著工業文明的進步而發生和發展的。
  •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這次執法檢查有幾個突出特點:一是把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貫穿於執法檢查全過程,聽取各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情況。二是認真貫徹落實慄戰書委員長對執法檢查的要求,緊扣法律制度規定開展檢查,堅持問題導向,依法推動解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存在的突出問題。三是將執法檢查與議案建議辦理工作有機結合,深入聽取人大代表意見建議。
  • 如何解決全球電力能源網際網路的地理區域連通性問題?
    > |會員服務|廣告服務| 您當前的位置: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 > 如何解決全球電力能源網際網路的地理區域連通性問題
  • 省地礦局魯北院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助力區域新舊動能轉換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推進地熱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省地礦局魯北院自2006年便在魯西北地區開展大量地熱回灌試驗工作,對地熱回灌井成井工藝、回灌工藝及回灌技術等進行系統研究,使我省地熱回灌由試驗階段步入生產階段。近年來,該院積極響應全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號召,不斷加大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工作力度,為我省新能源開發、生態建設、大氣汙染防治貢獻地質智慧和力量。
  • 杜祥琬:發展氫能 關鍵是可再生能源
    作為二次能源,氫的產生離不開一次能源,要發展好氫能就要利用可再生能源。離開一次能源,氫能是無源之水。要發展氫能,產業鏈要從可再生能源制氫著眼,搞清楚源頭。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接受專訪,就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氫能發展關鍵問題以及「十四五」規劃等帶來了富有前瞻性的分析,聯盟特整理成文,供業界參考。
  • 中國再次發現能源寶藏,儲能驚人,夠中國使用兩萬年!
    ‍一直以來,能源工業都是世界各國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於工業化發達的國家來說,能源需求更加旺盛,一旦能源供不應求,對於國家的工業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打擊。畢竟傳統化石燃料的日漸稀少,甚至有科學家悲觀的估計,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可供人類使用年限不足百年。所以,對於世界各國來說,開發新能源迫在眉睫。
  • 可有效節約能源、資源
    據介紹,海底數據中心以城市工業用電為主,海上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為輔,具有低成本、低時延、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特點。海底數據艙揭幕海底數據中心從去年初開始打造10日揭幕的海底數據艙由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蘭信」)聯合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船國際」)打造。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這是一個巨大的數量,但是什麼使可再生能源成為如此受歡迎的選擇?在本文中,我們將著眼於可再生能源的整體利弊來解決這個問題。可再生能源的優點讓我們從可再生能源的許多不同優勢開始。1.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更有利與使用化石燃料相比,使用可再生能源為環境發電要好得多。當我們燃燒化石燃料時,它們會將有害的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
  • 女院士于吉紅:新型多孔材料應用將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建立高通量計算軟體平臺解決多孔材料的高通量計算問題;同時引入機器學習方法,利用計算機數據挖掘技術研究多孔材料的形成規律,為其定向合成提供理論指導。于吉紅:能源和環境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兩大重要問題。隨著全球能源消耗的持續增長、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環境汙染的日益嚴重(以大氣汙染為例,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開發高效催化與吸附分離材料,用以提高資源利用率、開發新能源、有效治理溫室效應及大氣汙染等,已成為維持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
  • 我國新疆發現特大大油田,至少有86億噸的石油資源,可使用百年
    不可否認,人們能過上如此現代化的生活,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方面,能源資源的供應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難想像如果沒有能源的供應,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目前,天然氣和石油是我們主要的能源,因為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每年都需要從國外大總量進口,也是中國非常巨大的一筆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