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大流行和來自太空的啟示

2020-07-02 光明網

作者:吳季(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NSSC)原主任);讓-雅克·多爾丹(歐中空間局(ESA)原局長);查爾斯·博爾登(美國航空宇航局(NASA)原局長)

編者按

從太空俯瞰,地球這顆藍色星球是這樣孤獨。居於其上的人們,是我們目前所知的宇宙中的唯一智慧生命。今天,新冠病毒仍在肆虐,它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不會因為國別或種族就對誰網開一面。在面對新冠病毒時,互相指責還是攜手應對?本篇文章的三位作者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NSSC)原主任,歐中空間局(ESA)原局長和美國航空宇航局(NASA)原局長。他們希望通過太空對人類的啟示,喚醒人類團結一致應對疫情的意識。同時,這些來自太空的啟示,也是我們人類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實現自我可持續發展的最好的精神境界和參考坐標。三位作者經過討論,將這個想法寫成此文,其核心內容已在《自然》雜誌上以通信形式發表。這裡刊出的是他們全文的中文版。該文也將以英文、法文在不同的國際主流媒體上刊出。

新冠病毒大流行和來自太空的啟示

中國科研工作者奮戰在抗疫一線,圖為科研人員在進行新冠疫苗研發工作。新華社發

近來,新冠病毒的疫情信息佔據了所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大量版面。一方面,我們不得不關心那些有我們親屬或者朋友的國家裡新確診病例的情況;另一方面,當看到數字仍在不斷的增長或上下跳動的時候,就像是看到了那些病人正在哭泣和死亡。更有甚者,還有那些關於「甩鍋」和相互攻擊的負面消息。

曾幾何時,我們都認為,當人類受到來自天外敵人攻擊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團結一致和它們鬥爭。但是,現在我們面對新冠病毒這個突如其來的共同敵人的時候,我們卻沒有看見那種人類應該具有的、足夠的、團結一致的精神,現實和理想似乎相差甚遠。

那麼,也許有人會問,那種理想中的精神到底是什麼呢?人類的精英階層和領導人們是否都具有這樣的精神境界呢?這裡,我們想通過人類進入空間時代以來,從太空得到的三次啟示做些探討。

新冠病毒大流行和來自太空的啟示

第一次啟示,來自太空時代的開始階段。當太空人飛過110公裡高的馮·卡門線,就真正進入了太空。他們看到了黑色的宇宙,布滿繁星的銀河系。他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具有曲率的地球邊界和那一層薄薄的大氣層。白雲、海洋、山川、大地從腳下飛快地划過。他們驚嘆人類的偉大,居然能夠通過科學與技術使自己在如此高的高度上飛翔;同時他們也驚嘆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如此渺小,從太空中無法將他們分辨。在宏大的宇宙和自然中,人類不過是千萬生靈中的一種而已。

凡是到過太空的太空人,都曾講述過他們對地球上那層薄薄的大氣的憐憫心態——她如此之脆弱和易於被破壞。如果大氣層被破壞殆盡,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將毀滅於太空輻射。從更為哲學的層面來講,他們都不由自主地想到過人生、親情、友誼,祖國,腳下的白雲、藍海、甚至黃色的沙漠都是那樣的美麗,人類就是大地的孩子,無論如何都有義務和責任保護好地球環境,不容許把她毀掉。他們在任務結束回到地面上之後,大多自然而然地成了環境保護主義者、國際合作的推動者、可持續發展的倡議者和世界和平的使者。我們將這種情懷稱為太空情懷。

第二次啟示,來自於阿波羅計劃太空人的發現。人類在進入太空之後,必然會走得更遠,並來到月球。在那個距離上,當他們回望地球的時候,得到了太空給人帶來的第二次啟示。正如阿波羅8號太空人說的那句話:我們長途奔襲來到這裡探索月球,但實際上我們發現的是我們的地球。那幅地球從月面上伴隨著飛船的高度變化升起的景色已成為改變人類對地球認知的裡程碑。在那個距離上,我們發現地球就是一個藍色的行星,她在黑色的宇宙中孤獨地旋轉。在向著太陽那一面,藍色的海洋以及白雲點點;在背向太陽的一面,或許會有閃電和極光顯現。從那裡看去,地球如同金星、火星一樣,就是一個天體,一顆行星;但她又是如此的特殊,水在地球上恰好能以液態形式存在,經過數十億年孕育了生命,甚至智慧生命——我們人類。就我們所知,已經可以判定,人類就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因此,膚色的不同、語言文化的差別都不能掩蓋我們實際上就只有一個名字——人類。我們創造了如此輝煌的文明,我們有責任保護、發展並使其永續。正因為我們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我們有義務探索、研究和保護太陽系,利用和開發其中的資源,享受其壯麗的景色。這種將地球作為一顆行星,站得更高想得更遠的情懷,也可稱之為行星情懷。

第三次啟示來自於人類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之後。到目前為止,已經確認的系外行星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數千顆。在太陽系之外,幾乎每顆恆星都擁有一定數量的行星圍繞其旋轉。那麼其中一定有表面存在液態水的類地行星,而其上是否有生命、甚至是否存在智慧生命就成了真正的科學命題。當我們面對地外文明的時候,他們的科技、文化和我有什麼不同?我們應該如何與他們溝通呢?

來自於科幻的敘事設定,曾經把這些外來的文明描寫為侵略性文明。他們到地球上來就是因為自己的能量不能滿足需求,要來掠奪我們的資源。但實際情況大概率不會是這樣的。首先,高度發展的文明是不會將自身生存的環境內的資源耗盡的。其次,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到處都是,用之不竭,他們也沒有必要非要到如此平凡的太陽系來掠奪能量。如同我們渴望和他們交流的目的一樣,他們一定是希望和我們交流對宇宙的認知和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文化。因此,交流、溝通,相互學習與合作,將是未來人類與地外文明建立聯繫的主要目的。這就是太空給人類帶來的第三次啟示,也可稱之為宇宙情懷。

太空情懷、行星情懷和宇宙情懷,都是太空為人類帶來的啟示,我們可以將其統稱為太空情懷。

也許有人會問,只有那幾百個太空人才能具有太空情懷嗎?只有那二十幾個阿波羅太空人才具有行星情懷嗎?只有那些參與系外行星觀測的天文學家才具有宇宙情懷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由於人類發明了文字,我們可以從那些太空人們的文字中體會他們的感受——從「地球是圓的」到「藍色彈珠」,已經有很多這樣的描述。當然,如果是用自己的雙眼現場看到那些景色,並親身在太空經歷過這些感受,一定會更加終身難忘。因此,我們非常支持各國政府發展太空事業,特別是那些航天大國應該發展載人航天活動,支持太空旅遊事業的發展,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親身體驗太空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我們三位作者,來自地球上的三個大洲,說著三種語言,甚至代表了三種膚色,還分別是科學家、工程師和太空人。正是因為上述的太空情懷,使我們成了朋友。我們都是地球這艘航船上的船員。我們想用我們的體驗,再次向讀者轉達太空給人類帶來的這三個重要啟示。

今天,當人類真的面對我們共同的敵人——新冠病毒的時候,我們發現那些具有太空情懷的人,一定是能夠團結一致,攜起手來,共同面對病毒並協力戰勝它的人。如果他們再向前走一步,就應該盡力藉此機會,重新塑造這個世界,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團結、更和諧和更美好的未來,使其能夠可持續地不斷發展,永續萬代。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2日16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科學家們會認為,新冠病毒是來自太空?
    根據一個中外國際研究團隊的研究文章,導致全球新冠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是搭乘來自太空的隕石,來到地球的!???關於導致今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我們已經聽到了很多奇怪的說法,比如有陰謀論者認為,該病毒是從中國實驗室製造並意外洩露的,還有國外網友認為中國在他們國家建設的 5G 基站,能夠傳播病毒。但是,和 「新冠病毒來自太空」 相比,這些謠言都 「爛透了」。
  • 新冠病毒源自中國?別讓虛假信息也跟著「大流行」
    針對近期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21日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她同時表示,該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
  • 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全球大流行?
    新冠病毒 有很強的毒力,和極易播散擴散傳播力,而且在體外也有較久的存活力(起碼3天之內),易感並免疫力弱的個體被感染後,5~8天之內是毒力最強和最容易傳染他人的窗間區段,即使是此個體仍然處在潛伏期,仍然無症狀,「好好的」,也可以傳染病毒。同時還存在無症狀感染者,更是防不勝防。
  • 科學家警示並致力於預防新冠病毒在野生動物的大流行
    問題是,這種大流行速度沒有顯示減緩趨勢,反而呈現第二波加速之勢。水貂養殖場更是暴發了人傳染動物造成的大流行,已經有超過100多萬隻水貂因此被撲殺。,這卻引起了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科學家的警惕,並成立了研究團隊致力於保護新冠病毒下一波潛在大流行的病毒受害者:野生動物。
  • 中美歐空間機構前負責人:太空視角啟示人類團結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中美歐空間機構前負責人:太空視角啟示人類團結抗疫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太空中回望地球,思考人類命運的時候該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來自中美歐三大空間機構的前負責人近期共同發聲強調,「如果我們還想在阻止新冠病毒傳播上取得勝利的話,並準備好面對下一個外敵入侵,我們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放棄任何現實存在甚至是想像出來的分歧,團結起來共同抗敵」。要讓這個星球上生存的75億人站在一起,一致對外。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異具有大流行的潛力
    據外媒BGR報導,一些研究人員擔心丹麥的水貂新冠病毒變異具有大流行的潛力,而另一些研究人員則表示,在提出目前的COVID-19候選疫苗可能對新菌株無效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官員們之所以選擇這種激進的方案,是因為新冠病毒在圈養的水貂體內發生了潛在的危險變異。來自丹麥媒體的報導稱,這種變異的新冠病毒已經感染了至少12人。研究人員擔心,新的病毒株可能非常危險,以至於可能有效地使目前的COVID-19候選疫苗失去作用。現在,一份新的報告帶來了更多麻煩的消息,因為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變異的新冠病毒菌株具有大流行的潛力。與此同時,其他人則呼籲保持冷靜。
  • ...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導讀: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研究稱,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 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 機器人成為骨幹勞動力
    打開APP 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 機器人成為骨幹勞動力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16 09:20:45
  • 美國紐約新冠病毒最初大流行的源頭找到!應該還中國清白了
    大流行在紐約和長島暴發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當時有數十人感染了主要來自歐洲的毒株。研究顯示,該病毒最早在2月下旬「首次傳染進美國」,由至少109個不同的來源播種,隨後暴發出感染鏈,而不是僅僅來自一個「零號病人」。
  • 新危機!人類免疫系統難以抵禦太空病原體,未來或將引發更致命的大流行
    自新冠疫情暴發之初,關於病毒從哪來的追問就一直未停止過。有俄羅斯科學家甚至指出,新冠病毒可能來自太空,由墜落的隕石帶到地球上。但這一觀點立刻遭到了其他科學家的駁斥,稱其毫無依據。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新冠病毒來自太空的可能微乎其微。
  • 許多地方流行的新冠病毒已不同於原始病毒…
    然而,病毒的突變對人類而言絕非好事,典型例子就是流感病毒的突變,它使得上一年還頂呱呱的疫苗到了第二年,面對變異後的新毒株就「武功全廢」、效力大減。根據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的一項新研究,一種新冠病毒的新毒株——D614G突變株——似乎比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伊始的病毒具有更高的傳染性。這種名為D614G的新毒株於2月份在歐洲浮出水面,之後出現在美國東海岸。該報告稱,自3月中旬以來,它成為在全球傳播的主要毒株。
  • 德專家稱新冠病毒並非來自武漢而是義大利,WHO開始病毒溯源
    他表示,目前正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均不是來自中國中部城市武漢凱庫勒教授解釋說,義大利的一種病毒是一種有基因突變的病毒,被稱為「G」突變體。而據稱,99.5%的新冠感染病例可以從基因上追溯至義大利的突變體病毒。凱庫勒教認為,義大利對病毒的無知,對長期以來的警告無動於衷,以及缺乏預防措施才是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原因,否則最初的病毒可能已經得到控制。
  • 當 相分離 遇上 新冠病毒 ......
    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導致的傳染病,目前正在全球引起大流行。近期與該病毒以及其導致的疾病的相關研究正在迅速增長,從該病毒的序列分析,到病毒蛋白特性及病毒進入人體的機制,最後引起的疾病及相關免疫應答和治療策略。這一系列的研究都加速了人類對SARS-CoV-2及COVID-19的認識。
  •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什麼意思
    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新冠病毒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所有科學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人為製造。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從太空看新冠病毒對城市的影響
    從太空看新冠病毒對城市的影響從疫情前後的對比圖看,新冠病毒的出現和傳播對世界各個城市的人們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2020年2月14日爆發新冠病毒之前沙烏地阿拉伯聖城麥加的大清真寺裡的卡巴天房周圍的大堆人群,以及在2020年3月3日爆發新冠病毒期間的同一場所。
  • 劍橋學者:新冠病毒存在三種類型,「原始類型」大量流行於美國
    ◎ 科技日報記者 胡定坤4月8日,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新冠病毒基因組系統進化網絡分析》,認為全球範圍內的新冠病毒可劃分三種類型
  • 西班牙研究新冠爆驚人發現!病毒會不會真是「人造」?
    西班牙研究人員攜手合作,利用超級計算分析傳染病,以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的行為特點。他們得到的一個驚人發現是,所研究的基因組彼此之間非常相似。這意味著什麼?該項研究負責人、西班牙國立聖地牙哥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生和臨床研究員費德裡科·馬丁農解釋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超級感染者是存在的。
  •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表示,擺脫新冠病毒大流行...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表示,擺脫新冠病毒大流行危機,實現全球經濟復甦可能需要長達五年的時間。文/冷靜2020-09-17 18:25:40來源:FX168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表示,擺脫新冠病毒大流行危機
  • 新冠病毒源頭找到了?
    德國科學家:全球99.5%新冠感染源都來自義大利,而非武漢德國頂級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庫庫勒11月26日在德國電視二臺的一檔節目中表示,目前正在傳播的新冠病毒中,99.5%可追溯到來自於義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而該變異毒株並非來自中國武漢。
  • 美國科學家:新冠病毒來源於大自然,並非來自實驗室
    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是自然產生的。根據科學雜誌《自然醫學》發表的證據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為操控的病毒」。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所長弗朗西斯柯林斯也支持這篇文章的論點,他在個人博客上稱,這項研究證明新冠病毒來源於大自然,信服力很高。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並不具有「之前使用的病毒主幹結構」,因此並非人類創造,可能是一種在蝙蝠體內發現的病毒和另一種穿山甲攜帶的病毒結合發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