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華全球CEO:培養新藥研發領域的新一代科學家

2020-10-30 第一財經

諾華全球CEO萬思瀚(Vas Narasimhan)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主上題演講時表示:「醫藥行業的多學科合作對推動科學創新意義重大,基礎研究和創新藥物之間有著不可分隔的聯繫。」

萬思瀚表示,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研究成果及意義可以讓科研人員以及企業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如何更好的驅動創新蓬勃發展。

他強調了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性。近年來,轉化醫學研究成為了醫學相關領域的重點。轉化醫學研究是指臨床醫生與基礎科學家相互合作,將實驗室與臨床連結起來。這樣的合作使研究者得以利用人體樣本和數據,能夠加速藥物發現。

「我們相信,點滴式和突破式的創新都在持續改變整個醫療領域和人類社會。實現多學科合作、創建豐富多元的人才庫、搭建創新友好型生態系統能夠加速多方攜手共進的歷程,發現和開發出更有效的療法,滿足患者和社會的需求。」萬思瀚說道。

在談到新藥研發時,萬思瀚表示,製藥研發是高風險活動,需要充足的時間和資源。「通常來說,一款新藥的開發,從新分子的發現開始,到獲批用於治療患者要經歷12-15年的時間,其中包含各種各樣複雜的步驟。」他說道。

考慮到人體生物學的高度複雜性,以及每款成功藥物的本質都是對人類幾十億年進化歷程的解碼,失敗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創新友好型的生態環境應該通過強化智慧財產權來獎勵創新、提供公平、高效的市場準入機制,確保新藥能儘快惠及患者。

他還提到,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科學家、研究機構和製藥公司的攜手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近期,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與包括諾華在內的16家全球醫療保健企業共同啟動了有史以來範圍最廣、力度最大的全球大流行病研發行動,意在通過一系列幹預措施,助力終結當前疫情。

萬思瀚透露,下個月諾華將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籤署諒解備忘錄,並且計劃逐步在諾華上海園區向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提供辦公和實驗室設施,期望通過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攜手共進,培養新藥研發領域的新一代科學家,助力實現青年科學力量的成長。

目前中國是諾華全球第三大市場,萬思瀚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成為我們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他還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者,諾華將保持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他還表示,非常高興看到在中國,政府持續改善生態系統、支持藥物和醫療創新,包括在智慧財產權和監管改革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得益於這樣的改善和提升,中國企業在本土的醫療和製藥創新呈現出巨大增長。」萬思瀚表示,「我們也開始看到,來自中國的創新不但讓中國受益,也越來越多地在國際市場上發揮作用。」

相關焦點

  • 諾華全球CEO萬思瀚:全球疫情下攜手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世界各國的醫療系統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人口快速老齡化、慢性疾病增多以及可發展至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例如最近的新冠疫情,對人們的生活、醫療系統、經濟等各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萬思瀚表示,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科學家、研究機構和製藥公司的攜手合作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與諾華集團進博會籤約,共同培養醫藥研發力量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曄表示:諾華攜手WLA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既是響應總書記在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技公關和跨國合作的號召,也更符合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科技創新發展的方向。
  •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與諾華於進博會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攜手合作,加強醫療生態圈建設目前世界各國的醫療系統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人口快速老齡化、慢性疾病增多以及可發展至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如今年的新冠疫情,對人們的生活、醫療系統、經濟等各個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攜手合作在這個時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 藥谷要聞 l大咖雲集 ,助力和度生物領跑腸道生物學藥物研發新賽道
    未來,在李恩博士的帶領下,科學顧問委員會將對和度生物新藥項目在科學和商業運營方面提供全面的指導,助力和度生物領跑腸道生物學藥物研發新賽道。資料顯示,和度生物於2019年成立於上海張江科學城。公司初創核心團隊來自諾華、阿斯利康等跨國研發平臺,擁有近20年的腫瘤與代謝性疾病研究和新藥研發經驗,在疾病生物學、臨床前新藥研究、腸道菌群和基因治療、藥物CMC和研發運營方面經驗豐富。
  • 泛素化新藥開發 華人科學家獲投種子輪1500萬美元
    近日,一家與華人科學家密切相關的蛋白質降解技術新銳Cullgen宣布成立,並獲得了1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專注於開發泛素化蛋白降解機制新藥。Cullgen是一家自北卡羅來納大學(UNC)拆分獨立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利用泛素介導的蛋白降解技術平臺uSMITETM ,開發首創的新藥, 用於治療缺乏有效治療方法的疾病,最初專注於腫瘤學領域,然後計劃擴散到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諸多新法規下藥企如何更好研發新藥?
    、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習寧博士、以嶺研究院藥物研發副院長陳洪博士將和您共分享中國藥品申報美國以及歐洲的成功案例。 l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藥學部首席總監杜爭鳴博士帶您探索一種安全、綠色、高效和穩定的原料藥生產工藝; l 默克雪蘭諾全球早期發展部中國臨床藥理部負責人黃悅博士將為您分享如何量身定製的新藥早期研發策略; l 人福普克(武漢)藥業總經理孟曉峰博士為您講述新版cGMP實踐過程中的重點要點; l
  • 輝瑞/諾華夾擊 禮來CDK4/6新藥如何脫穎而出?
    2016年5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爭取的最關鍵因素就是時間。先上市藥物永遠要比後上市的同類藥物有更大優勢。因為禮來公司的研發進度相對於輝瑞公司的palbociclib以及諾華公司的ribociclib都慢。如今,公司最新公布的一項abemaciclib的臨床I期研究中似乎解釋了FDA如此看重該藥物的理由。CDK4/6抑制劑類藥物是通過阻斷腫瘤細胞中增殖的關鍵通路來組織腫瘤細胞生長的。
  • 強生、諾華、輝瑞等跨國藥企CEO年薪大比拼 誰增長最快
    Ricks從2017年初開始擔任禮來CEO,大規模進行業務重組削減成本,並聚焦新藥研發。有行業分析師稱,五年前禮來業務中95%的藥品為老藥,但到了2019年底老藥佔比降至51%。Bourla對於未來的戰略,他表示2020年將增加研發投入。另外到2022年,輝瑞預計有25中產品將獲批,覆蓋罕見病、腫瘤學、抗感染藥物和其他領域,其中15種具有成為重磅炸彈的潛力。
  • 新藥研發僅次於美國 日本這33款藥物只在本土上市!
    新藥研發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創新藥研發國家,僅次於美國,在1996年至2019年11月,累計批准新藥406個。10年內僅在日本上市的新藥也被日本公司所包攬。
  • 三款新藥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來自諾華(NVS.US)、雲頂新耀-B(019...
    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最新信息顯示,三款新藥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分別是諾華(NVS.US)在研反義寡核苷酸(ASO)療法TQJ230,雲頂新耀(01952) 引進的IgA腎病在研藥物Nefecon,以及科濟生物BCMA靶向CAR-T細胞注射液CT053。
  • 五月這6款新藥在華獲批,來自諾華、武田、阿斯利康等公司!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發布的藥品批件發布通知,截止5月28日,已有6款創新藥於本月在中國獲批上市,包括首次在中國獲批的4款新藥,及獲批新適應症的2款產品。
  • 諾華、信達相繼取得新進展 PI3K抑制劑研發火熱的背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近日,中國PI3K抑制劑研究領域迎來諸多新進展。不僅諾華的PI3K抑制劑BYL719在中國獲批三項針對乳腺癌的臨床試驗,信達生物的PI3Kδ特異性抑制劑parsaclisib也在惰性淋巴瘤患者中完成中國關鍵性註冊臨床試驗首例給藥。這些消息的到來再次引起了人們對PI3K這一靶點的關注。
  • 阿斯利康年均研發上百億美元 羅氏賽諾根新藥...
    阿斯利康年均研發上百億美元 羅氏賽諾根新藥歷經6年仍被終止 發布時間:2020-08-07 14:33:25      來源:環球網   當下,全球範圍內居高不下的藥價給普通收入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 李競:做生物新藥研發的阿里巴巴
    三年半博士後研究工作結束後,李競沒有像許多同學一樣考行醫執照、當醫生,而是進入波士頓地區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惠氏研究(現為輝瑞)。在惠氏,他參與了很多技術平臺的建設及技術開發,參與輝瑞噬菌體抗體庫技術平臺的建設,後期更作為項目領導者,在自身免疫病、炎性疾病領域,帶領項目團隊將項目成功帶入一期臨床試驗。
  • 盤點全球PI3K抑制劑癌症治療在研新藥:諾華歷經挫折終領先
    近年來,該通路已成為抗癌藥研發的重要靶點。8月下旬,諾華的PI3K抑制劑alpelisib治療晚期乳腺癌在III期臨床研究SOLAR-1達到了主要終點。在所發布的聲明中,諾華表示alpelisib是唯一一個PI3K α特異性抑制劑。近日,全球醫藥健康領域行業諮詢及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發文指出,諾華的這一表述並不正確。
  • 臺灣年輕科學家的新藥開發CEO之路
    在新藥開發方面,石博士曾擔任不同階段的計劃負責人,包括一個藥物開發至臨床I期、三個藥物開發至前臨床階段,以及整合從藥物開發概念形成、篩選、功效驗證、安全性評估、化學成分鑑定、分析管控及製程優化等共四個團隊的研究計劃。石博士的藥物研發領域涵蓋血癌治療藥物、神經保護藥物、氣喘藥物、類風溼性關節炎、自體免疫腸炎、痛風等。此外,她從新藥開發的選題到法規規劃等亦具有10餘年的經驗。
  • 諾華、信達生物相繼取得新進展,PI3K抑制劑火熱研發背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  近日,中國PI3K抑制劑研究領域迎來諸多新進展。不僅諾華的PI3K抑制劑BYL719在中國獲批三項針對乳腺癌的臨床試驗,信達生物的PI3Kδ特異性抑制劑parsaclisib也在惰性淋巴瘤患者中完成中國關鍵性註冊臨床試驗首例給藥。這些消息的到來再次引起了人們對PI3K這一靶點的關注。
  • B肝新藥研發難點,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短期避免進入徹底治癒誤區
    由於大多數非專業人士缺少對新藥研發領域的專業知識,導致輕信所謂徹底治癒藥物已經研製出來。B肝新藥研發難點,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短期避免進入徹底治癒誤區小番健康是一名醫藥技術研發人員,主要研發試驗設計仿製慢性B肝和抗腫瘤藥物,目前國內許多慢性B肝患者所服用的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都可能是小番健康複製設計仿製的。
  • 探秘新藥!2020年,中國共獲批13款
    凱因科技是一家以生物技術為平臺,專注於病毒性疾病領域的生物醫藥公司。公司以現有病毒病領域治療藥物的生產及銷售為基礎,同時積極開展創新藥的研發。銀谷製藥是一家從事創新藥物研發、化學藥品(原料藥、注射劑、噴鼻劑)生產、新藥全國銷售市場拓展及銷售的創新型製藥企業。目前已上市的產品有鮭降鈣素注射液(固泰寧)及其鼻噴霧劑(金爾力)。
  • 2020年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諾華(NVS.US)
    NO.1 諾華(NVS.US)諾華在2019年就是斬獲新藥數量最多的藥企(10項),2020年能夠再獲豐收主要是歐洲地區的貢獻,共有6款新藥獲得EMA批准。其中比較值得關注的新藥包括治療wAMD的新一代抗VEGF眼科藥物brolucizumab(EMA批准)、降血脂RNAi療法inclisiran(EMA批准)、治療SMA的基因療法onasemnogene abeparvov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