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華全球CEO萬思瀚(Vas Narasimhan)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主上題演講時表示:「醫藥行業的多學科合作對推動科學創新意義重大,基礎研究和創新藥物之間有著不可分隔的聯繫。」
萬思瀚表示,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研究成果及意義可以讓科研人員以及企業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如何更好的驅動創新蓬勃發展。
他強調了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性。近年來,轉化醫學研究成為了醫學相關領域的重點。轉化醫學研究是指臨床醫生與基礎科學家相互合作,將實驗室與臨床連結起來。這樣的合作使研究者得以利用人體樣本和數據,能夠加速藥物發現。
「我們相信,點滴式和突破式的創新都在持續改變整個醫療領域和人類社會。實現多學科合作、創建豐富多元的人才庫、搭建創新友好型生態系統能夠加速多方攜手共進的歷程,發現和開發出更有效的療法,滿足患者和社會的需求。」萬思瀚說道。
在談到新藥研發時,萬思瀚表示,製藥研發是高風險活動,需要充足的時間和資源。「通常來說,一款新藥的開發,從新分子的發現開始,到獲批用於治療患者要經歷12-15年的時間,其中包含各種各樣複雜的步驟。」他說道。
考慮到人體生物學的高度複雜性,以及每款成功藥物的本質都是對人類幾十億年進化歷程的解碼,失敗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創新友好型的生態環境應該通過強化智慧財產權來獎勵創新、提供公平、高效的市場準入機制,確保新藥能儘快惠及患者。
他還提到,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科學家、研究機構和製藥公司的攜手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近期,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與包括諾華在內的16家全球醫療保健企業共同啟動了有史以來範圍最廣、力度最大的全球大流行病研發行動,意在通過一系列幹預措施,助力終結當前疫情。
萬思瀚透露,下個月諾華將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籤署諒解備忘錄,並且計劃逐步在諾華上海園區向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提供辦公和實驗室設施,期望通過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攜手共進,培養新藥研發領域的新一代科學家,助力實現青年科學力量的成長。
目前中國是諾華全球第三大市場,萬思瀚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成為我們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他還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者,諾華將保持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他還表示,非常高興看到在中國,政府持續改善生態系統、支持藥物和醫療創新,包括在智慧財產權和監管改革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得益於這樣的改善和提升,中國企業在本土的醫療和製藥創新呈現出巨大增長。」萬思瀚表示,「我們也開始看到,來自中國的創新不但讓中國受益,也越來越多地在國際市場上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