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研發僅次於美國 日本這33款藥物只在本土上市!

2021-01-20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新藥研發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創新藥研發國家,僅次於美國,在1996年至2019年11月,累計批准新藥406個。10年內僅在日本上市的新藥也被日本公司所包攬。

近10年日本獨家上市的新藥

日本新藥以小分子化藥為主要驅動力

日本藥企,包括小野、協和發酵麒麟、中外製藥等都成功開發了不少創新生物藥,並獨立或合作在日本和歐美上市。日本藥品市場中包括抗體在內的生物藥銷售佔比僅為全球範圍內生物藥的約1/3,批准的抗體藥物約70%也來自非日本藥企,且僅在日本上市的新藥中小分子化藥佔90%。日本由於激勵生物技術研究商業化政策不夠完善,主要新藥研發企業還是以內部開發為主,生物新藥研發速度與歐美小型創新藥企相比較慢。

日本本土生物藥佔比(右)比全球生物藥佔比低(左)

獨家上市的3個抗腫瘤藥在歐美都遭遇滑鐵盧

在過去的10年裡,日本批准的新藥中抗腫瘤藥佔比最高,日本獨家上市的抗腫瘤藥僅有3個。

靶向FLT3-ITD罕見突變的AML小分子藥物Quizartinib是今年唯一僅在日本上市的抗腫瘤藥物,對FLT3-ITD選擇抑制活性高而本被寄予厚望,在EMA獲得孤兒藥和加速審評資格,在FDA獲得突破性療法和快速審評通道資格,但因在這兩個地區監管機構認為試驗數據有內在的偏差而不予以批准,使得第一三共在FLT3突變的AML的新藥開發上落後於諾華的Midostaurin和安斯泰來的Gilteritinib。Clinicaltrial上Quizartinib在歐美和中國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

Forodesine在2017年獲批用於T細胞淋巴瘤兒科患者,其通過靶向嘌呤核酸磷酸酶(PNP)以調節鳥苷核酸的磷解反應,導致細胞內核酸代謝失衡,進而誘發T細胞死亡,對B細胞數並無明顯變化,該基因層面的證據僅支持PNP作為治療靶點的應用,但卻無法全面反映該靶點的安全性信息。T細胞數量的下降直接導致感染風險的上升,部分患者還出現了由EBV病毒感染導致的次發腫瘤,極大地限制了該藥的臨床應用價值。因此,在美國和日本都停止了後續開發。

Miriplatin hydrate米鉑是脂溶性鉑類,溶於專用混懸液碘化油、肝動脈內給藥的第三代鉑類抗癌藥物,用於傳統肝動脈栓塞化療。由於歐美已有常用順鉑和多柔比星,米鉑在歐美並無太大的開發和取代價值,所以目前也僅用於日本患者。

有條件批准上市日本首款獨家基因療法

繼諾華的Kymriah後,今年日本通過有條件批准上市了第二款,日本自主研發的基因療法,Collategene,將肝細胞生長因子cDNA和將其轉染到人體細胞生成新的血管,用於治療嚴重肢體缺血,每年日本約有15萬糖尿病患者肢體缺血面臨截肢風險。此療法需要在5年內完成上市後評估獲得完全批准,目前在FDA也獲得突破性療法授予。日本也有各類與歐美相似的新藥加快審評政策。

美歐日新藥各類加速審評政策比較

比歐美競爭更激烈的SGLT-2抑制劑市場

僅在日本上市的創新藥適應症中佔比最高的是以II型糖尿病為主的內分泌代謝類疾病。糖尿病在日本屬於能高度滿足的疾病領域,發病率高且藥物支出費用高,是糖尿病新藥上市的驅動。目前日本市場上有6個SGLT-2抑制劑單方和3個複方。

近10年僅在日本上市的新藥治療領域

各類SGLT-2抑制劑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別不大, 最早上市的Ipragliflozin憑藉著先發優勢,和在2018年與MSD的重磅炸彈藥物Sitagliptin的推出的複方,銷量持續上升。2014年3月24日一天了批准3個SGLT-2抑制劑,強生和田邊三菱合作的Canagliflozin和僅在日本上市的Luseogliflozin和Tofogliflozin,相對來說銷售經驗不及強生和田邊三菱。

日本市場主要SGLT-2抑制劑銷售額(單位:億日元)

註:2019年數據為根據往年銷售額預測

以解決病毒耐藥和被忽視的感染性疾病為重點

日本對於抗感染性疾病新藥的研發,主要致力於解決現有病毒耐藥和被忽視的熱帶疾病的感染性疾病新藥的研發,在新型抗菌製劑領域研發進展較為緩慢。

Lascufloxacin基於傳統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改造,在保證臨床療效的同時降低副作用,對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桿菌、克雷伯菌、腸桿菌、嗜肺軍團菌、普氏菌等,其他支原體類如肺炎支原體等。Lascufloxacin對於上述致病微生物均有較好的抑制效果,但WHO其他危急致病微生物無作用Lascufloxacin是喹諾酮類的抗生素,目前也在向FDA提出申請。

Fosravuconazole是口服苯三唑類抗真菌藥物,在2018年被批准用於甲癬,是近20年來被批准用於甲癬的新口服療法,同時,也是唯一用於真菌性足菌腫的開發的新藥,這是一種重要的被忽視的熱帶疾病,不少中重度患者面臨截肢甚至死亡的危險,目前可用藥物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療效有限且不良反應嚴重, Fosravuconazole正在進行每周治療與伊曲康唑每天治療的療效對比。

Favipiravir聚合酶抑制劑,其作用機制主要是幹擾病毒的合成,是在抑制病毒釋放的奧司他韋的上遊,被批准用於用奧司他韋無效的甲型流感患者,另其名聲大噪的還有抗伊波拉病毒的作用,且被剛果採用作為伊波拉出血熱治療。

2010年日本批准了兩個抗流感藥物,都為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一個是注射劑Peramivir,另一個是目前僅在日本上市的乾粉吸入劑Laninamivir,均可用於對奧司他韋耐藥的流感,前者退燒速度較快,後者為長效抑制劑,可僅單次給藥治療,目前也進入中國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第二批)。

參考資料:

1、FDA、PMDA官網

2、Pharmadigger資料庫

相關焦點

  • 上市藥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與此同時,國內的腫瘤靶向藥物研發近年來也取得突出進展,靶向新藥研發成為企業追逐熱點。考慮到研發成本、成功率和政策等因素,國內企業研發扎堆情況較為突出,EGFR、HER2等熱門靶點已有過熱苗頭。這是記者從日前閉幕的第三屆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獲悉。  會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與零氪科技聯合發布了《中國肺癌藥物研發與醫療市場競爭態勢分析報告》。
  • 37種抗HIV藥物國內獲批上市 本土藥企仿製為主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新京報記者盤點近兩年抗HIV藥物研發及上市進展發現,不僅進口創新藥陸續獲批進入中國,國內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也已上市。不過,與抗HIV藥物的全球巨頭相比,國內企業多以仿製為主,在創新藥研發上仍需發力。
  • 預見未來:2021年有望在中國獲批上市的21款新藥
    預計新的一年又將有一批新藥將在中國獲批上市。 預見未來,本文篩選了21個有望在2021年獲批上市的新藥(順序不分先後),僅供讀者參閱。該藥物的上市申請於2020年上半年被CDE納入優先審評。7.亞盛醫藥(06855):奧瑞巴替尼研發公司:亞盛醫藥藥物機理:BCR-ABL/KIT抑制劑適應症: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奧瑞巴替尼(代號:HQP1351)是亞盛醫藥研發的一款口服第三代BCR-ABL/KIT抑制劑。
  • 2020年有望在中國上市的20款新藥
    這款藥有望成為貝達藥業繼凱美納(鹽酸埃克替尼)後的第2款肺癌靶向藥。該藥物曾獲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並於2018年8月在美國獲批上市。在中國,拉那蘆人單抗於2019年3月提交進口新藥上市申請,目前正在審評中。 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已被納入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這是一種是以發作性、自限性、局限性全身皮膚黏膜下非凹陷性水腫為特徵的原發性補體遺傳缺陷病。
  • 抗病毒重磅新藥來襲!10月兩款創新藥獲批上市
    2020年前十個月美國FDA已經陸續批准了42款創新藥物,包括32個新分子實體(NME)和10個新生物製品。感染的治療藥物Veklury(瑞德西韋),這是全美首款批准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2020年5月1日,美國FDA為瑞德西韋發放了治療新冠肺炎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日本在5月7日批准了該藥物作為日本首款新冠肺炎治療藥物,被用於治療重症患者。目前,Veklury已獲得全球約50個國家批准或授權臨時用於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療。
  • 新藥研發到上市流程,看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要聞 新藥研發到上市流程,看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2020年2月1日 10:24:11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花生餘日記」。
  • 反義寡核苷酸龍頭Ionis又一款新藥歐盟獲批上市
    Waylivra®是一種反義寡核苷酸藥物,獲批作為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症候群(FCS)成年患者控制飲食之外的輔助療法,這些患者患有遺傳性FCS,並且有高風險出現胰腺炎併發症,對飲食控制和甘油三酯降低治療的反應不良。這是歐盟批准的唯一一個可以用於FCS患者的治療藥物,也是全球首個獲批的FCS治療藥物。結合這個新藥,小編利用藥渡資料庫梳理了APOC3靶點藥物的全球市場格局,供大家參考。
  • 石藥研發投入增長93.8%排第六!2款1類小分子新藥即將上市
    創新藥業務首次破百億,佔營收近一半,說明石藥多年來致力向創新性藥企轉變的願望基本實現,未來將會加大研發創新藥,研發投入將會持續高增長。研發管線"小分子、大分子齊頭並進"與一些藥企新貴專注大分子藥物不同,石藥的研發管線可以分為兩條線,即小分子和大分子。
  • 盤點:2020年FDA共批准53款新藥上市 小分子藥物佔比超70% 成最大贏家
    2020年,FDA共批准53款新藥,批准新藥數量在近10年裡位居第二。  雖然,疫情對各家公司的藥物開發計劃產生較大影響,也對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日常運行造成了衝擊,但是FDA在2020年的藥品審批速度絲毫沒有放緩,小分子新藥更是以38個批准數,成為了「獲批新貴」。
  • 探秘新藥!2020年,中國共獲批13款
    回望2020,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共獲批13款創新藥物。這13款獲批藥物,10款國內創新產品,如此基調下,中國創新藥的2021年必將會更加火熱!這是海思科醫藥歷時8年研發的中國首個自主化合物創新靜脈麻醉藥,也是海思科醫藥第一個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目前,該藥在國內登記20項 I-III 期臨床研究,其中16項已完成,4 項正在進行。
  • 廣生堂5款新藥研發全速推進 B肝新藥I期臨床即將展開
    歷時四年研發全新靶點抗B肝病毒1類新藥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尚無批准任何藥物或方案用於B肝治癒。2015年,廣生堂獨家提出B肝臨床治癒路線圖「登峰計劃」:通過GST-HG131/GST-HG121、GST-HG141及現有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多靶點聯合用藥,臨床治癒B肝。
  • 科學網—新藥研發模式亟須轉變
    ■劉昌孝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美國、日本和歐洲五國(德、英、法、意、西班牙)的抗癌治療費用佔全球治療費用的74%,其中美國佔比46%,抗癌治療費用和輔助治療費用合計約為610億美元。隨著發展中國家對醫療質量要求的提高,未來五年,全球的抗癌藥市場預計將增加至1800-2000億美元。
  • 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
    近年來,靶向和免疫藥物勢如破竹的研發和上市,讓肺癌的治療步入了黃金時代。近期,非小細胞肺癌又迎來眾多重磅好消息,多款火遍癌友圈的明星藥物因療效顯著獲得突破性治療指定,還有多款藥物獲得優先審批,有望在2021年上市,更大的好消息是,有些已經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這意味著國內的患者可以有機會同步接受美國最新抗癌藥物的治療,並且是免費的。
  • 我國抗艾藥物實現零的突破 首個自主研發抗愛滋病新藥獲批上市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長期以來,我國愛滋病治療藥物都是舶來品,沒有自主研發的抗愛滋病新藥,但臨床對抗愛滋病新藥的需求卻日益增長。昨天(13日),記者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我國自主研發的抗愛滋病新藥——艾博韋泰長效注射劑獲批准上市。這是我國首個抗愛滋病長效融合抑制劑,並擁有全球原創智慧財產權,該藥的上市表明我國抗艾藥物實現了零的突破。那麼,這將給愛滋病毒感染者的治療帶來哪些改變?愛滋病是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傳染病。
  • 研發費用破億搶跑國產CAR-T空白賽道 藥明巨諾上市「補血」拼速度
    藥明巨諾的母公司藥明康德為醫藥研發合同外包公司,本身具備研發實力,設立子公司這一形式意義何在?對此,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相當於CRO公司將其部分研發項目單獨劃分出來,成立為一個子公司,投資者的投資方向更加明確,使得相應研發項目能夠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融資,這在CRO和新藥研發領域非常普遍。
  • 告訴你痛風的新藥 以及正在研發的藥物
    別嘌呤、丙磺舒、苯溴馬隆,以及2009年上市的非布司他,這些常用的降尿酸藥物相信大家已經熟知。螞蟻醫生將為大家介紹高尿酸和痛風治療的新藥和正在研發的降尿酸藥物。上市情況:2013年經過肝臟代謝和排洩,不經過腎臟排洩,特別適合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療效果:比別嘌在日本上市,目前尚未在其他國家上市注意事項:臨床研究中發現應用Topiroxostat出現ALT升高的發生率高於安慰劑組;臨床應用過程中注意監測肝功能。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東陽光藥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是一款C肝病毒非結構蛋白5A(NS5A)蛋白抑制劑,聯合索磷布韋片治療C肝,這是該公司首款獲批的1類新藥;恆瑞的氟唑帕利膠囊屬於PARP抑制劑,可特異性殺傷BRCA突變的腫瘤細胞,這是該公司獲批的第7款1類新藥;海思科的環泊酚注射液(HSK3486乳狀注射液)為短效GABAA受體調節劑,是該公司歷時八年研發的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靜脈麻醉藥物,也是該公司首個獲批的1類新藥;
  • 綠葉製藥:自主研發的精神分裂症藥物獲批上市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月14日,綠葉製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創新製劑——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商品名「瑞欣妥」)已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種精神病性狀態的明顯的陽性症狀和明顯的陰性症狀。瑞欣妥也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開展全球註冊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微球製劑。
  • 2020年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的中國新藥!5款為PD-1/L1抑制劑
    近年來,越來越多由中國創新藥企開發的候選藥在美國獲得孤兒藥資格,這成為了中國新藥走向國際的臨床開發策略之一。根據美國《孤兒藥法案》(Orphan Drug Act,ODA),孤兒藥資格的授予是FDA鼓勵開發用於治療罕見病創新藥的措施。凡獲得孤兒藥資格認定的新藥,有機會獲得7年市場獨佔權。此外,FDA對孤兒藥有稅費優惠、減免處方藥使用者費用、研發資助和方案協助、快速審批通道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