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怒江金絲猴棲息地:保護困難重重 數量穩步增長
探訪怒江金絲猴棲息地:保護困難重重 數量穩步增長 2017-06-03 17:51: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雲南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其中,滇金絲猴由1400隻左右增加到2000隻左右;於2010年底才被發現的怒江金絲猴,也不斷有新種群被發現,種群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雲南素有「動物王國」之美譽,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統計數據顯示,雲南有脊椎動物有2045種,其中陸生脊椎動物1416種,佔全國總數的52.8%;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22種,佔全國總數的55.4%。
-
NGO「怒江保衛戰」逆轉?
日子定在了一個月後的10月22日,這次名為「中國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高層論壇」的會議由發改委下屬的《中國投資》雜誌社主辦,擬邀請嘉賓包括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多位官員和怒江工程的規劃設計人員,以及竭力主張怒江開發的一些專家和科學家,如方舟子、何祚庥、司馬南等人,邀請信已經貼到了方舟子的新語絲網站上。
-
滇池金線䰾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6月3日,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19年雲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雲南省野生動植物資源總體呈現「種類多、數量少、分布窄」的特徵,分布於雲南的亞洲象、滇金絲猴、黑冠長臂猿等動物種群數量穩定增長。全省共有陸生國家保護野生動物236種,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55.6%,Ⅰ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58種,Ⅱ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78種。
-
怒江-薩爾溫江水電開發的多方面爭議
——本報記者 尹鴻偉 攝中國國內對是否開發怒江仍爭論不休,其一直是發展與保護爭端的一個典型案例,有關問題甚至已波及到下遊薩爾溫江,成為國際性話題。發源於中國境內的怒江流入東南亞後被稱為薩爾溫江,其由北向南流經緬甸並在泰國西北部與緬甸交界段形成界河,又經緬甸流入印度洋。
-
保護生物多樣性|雲南怒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現(新華社)
怒江金絲猴(2020年10月攝)冬季,怒江金絲猴活動比較頻繁。瀘水管護分局工作人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和片馬鎮護林員到高黎貢山瀘水段西坡片馬轄區進行野外監測,發現了怒江金絲猴群。「我在一個山嶺蹲守,看到猴子從那邊過來了。我邊拍邊數,最後數到有149隻。太高興了,以前沒有拍到過這麼多。」護林員周華益說。
-
怒江-薩爾溫江水電開發引發的多方面爭議
——本報記者 尹鴻偉 攝中國國內對是否開發怒江仍爭論不休,其一直是發展與保護爭端的一個典型案例,有關問題甚至已波及到下遊薩爾溫江,成為國際性話題。發源於中國境內的怒江流入東南亞後被稱為薩爾溫江,其由北向南流經緬甸並在泰國西北部與緬甸交界段形成界河,又經緬甸流入印度洋。
-
92種長江特有瀕危魚類,難道不應重點保護?
相較於此前版本只有16種魚類受重點保護,這一次重點保護名錄新增了不少,總數達到了76+。其中,金線䰾屬所有種,蘆鯉屬所有種,魾屬所有種,細鱗鮭屬所有種,茴魚屬所有種,七思鰻屬所有種均列入重點保護名錄。這多少算是一點進步,但讓魚兒遊認為,進入重點名錄保護頂多算是保護一種魚類的基礎,如果沒有對執法隊伍的培訓,對公眾參與的鼓勵,這個名錄對魚類保護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價值。畢竟太多本土魚類到瀕危甚至滅絕,也無人關注。
-
雲南省教育廳印發《雲南省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
日前,雲南省教育廳印發《雲南省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方案》,自2020年9月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起施行。 雲南省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方案 為貫徹《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教基〔2019〕16號)精神,落實《雲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雲教發〔2019〕113號)要求,規範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以下簡稱實驗操作考試
-
雲南省怒江州交通建設見聞——別了,溜索!
記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10多天蹲點採訪中,深切地體會到,目前怒江僅剩的溜索,用途已經發生變化,已經成為見證大峽谷交通變遷的「活化石」。留下辛酸記憶的溜索「告退」溜索,過去是雲南怒江大峽谷各少數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可以算世界上最驚險的「橋」,素有「風之橋」之稱。
-
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我國境內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200餘只
央視網消息: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
-
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劉建康逝世
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劉建康逝世 劉建康院士 《楚天金報》資料圖>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魚類學家和淡水生態學家,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長、名譽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建康先生因病於北京時間2017年11月6日22時整在武漢逝世,享年100歲。
-
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記者近日從省林草局了解到,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
-
我國科學家確認中華鮡模式產地 採自南盤江的鮡屬魚類標本為真正的中華鮡
近期,西南林業大學周偉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對中華鮡的形態特徵及模式標本產地的論證得到業界的認可,即採自珠江上遊南盤江的鮡屬魚類標本為真正的中華魚。2020年7月,這一研究結果發表於著名的國際魚類研究期刊《魚類生物學學報》(Journal of Fish Biology) 上。
-
我國科學家確認中華鮡模式產地 採自南盤江的鮡屬魚類標本為真正的中華鮡
近期,西南林業大學周偉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對中華鮡的形態特徵及模式標本產地的論證得到業界的認可,即採自珠江上遊南盤江的鮡屬魚類標本為真正的中華魚。2020年7月,這一研究結果發表於著名的國際魚類研究期刊《魚類生物學學報》(Journal of Fish Biology) 上。
-
怒江大峽谷的草果紅了
新華社昆明11月9日電題:怒江大峽谷的草果紅了 新華社記者趙珮然、楊靜 怒江大峽穀雨季剛過,三河村傈僳族脫貧戶李興明家忙著起新樓。眼瞅著草果產季將近,李興明站在院裡,催促工人加緊施工。 「草果熟了,就沒空管蓋房子咯。」62歲的李興明和其他村民一樣摩拳擦掌,想在草果季大幹一場。
-
圖文實錄 |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紮實開展,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持續深入,生態環境監管執法不斷加強,經濟發展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基礎工作更加紮實,各項重點任務圓滿完成。全省共有陸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36種,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55.6%,Ⅰ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58種,Ⅱ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78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46種,佔全國的47.2%,Ⅰ級重點保護植物38種,II級重點保護植物108種。亞洲象、綠孔雀、滇金絲猴、怒江金絲猴、白眉長臂猿、印度野牛等25種野生動物和華蓋木等75種植物為雲南特有或主要在雲南分布。
-
《問答神州》:怒江如何念好「山字經」?
鳳凰衛視:怒江如何念好「山字經」?怒江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中遊。提起怒江,我們不由得想起70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強渡怒江戰役,和那些跋山涉水、為國捐軀的遠徵軍人。而如今,怒江依然奔騰而過,不同的是,如今兩岸已經不再有轟鳴炮火,只有安逸和平靜。
-
【聚焦】怒江大峽谷的草果紅了
眼下,正是雲南省怒江州草果豐收季節。大峽谷裡密林深處,一簇簇褐紅色的草果長勢喜人。「它可是我們怒江人的致富果。」十月普是怒江州福貢縣石月亮鄉米俄洛村村民,最近他正忙著把收穫的草果送到山下收購點。十月普從2015年開始種植草果,如今他家種了80畝草果,已經有30畝開始掛果。「去年剛掛果掙了3萬多元,今年價格穩定,預計能賣七八萬元。」
-
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經過探索實踐,我省在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模式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亞洲象數量從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數量從1400隻增長至2600隻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旗艦動物拯救保護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