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atmo Thermostat:溫度不光可以感知,也可以自由控制

2020-12-06 愛範兒

Netatmo Thermostat:溫度不光可以感知,也可以自由控制

去年秋天,巴黎的初創公司 Netatmo 推出了自己的首款產品——「個人氣象站」(Personal Weather Station),運用空氣品質傳感器為家中的 「微氣候」 生成報告。目前該公司推出了第二款產品 「 Netatmo Thermostat」,這款恆溫器不光能夠讓用戶感知環境,也能夠自由控制環境。

根據 Fast Company 的報導,Netatmo 恆溫器由法國設計師 Philippe Starck 設計,可以說是 Nest Thermostat 的 「歐洲版」,本質上更加華麗。它與家中的設備相連,通過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來減少能源浪費。與 Nest 的恆溫器相比,該設備走極簡風格路線,設計成可掛在牆上的一個小方塊。同步連接的應用程式分 iOS 和 Android 版本,用戶通過應用可從任何地方控制熱度和空調。

Netatmo 恆溫器有一個屏幕,上面顯示著兩個數字:一個為 「實際溫度」,另一個為 「最新設置溫度」。Netatmo 產品經理 Romain Paoli 認為,該設備與 Nest 的恆溫器 「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Netatmo 如何執行硬體,不只是因為我們選擇正方形而他們是圓形,而是(硬體)真的非常簡約。」

在應用程式中,用戶通過一個與設備外觀相仿的界面進行操作,而家中的能量活動經過可視化展示成日期型圖表。恆溫器的系統隨時間進行記錄,根據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喜好做出調整,並削減能源開支。

Netatmo Thermostat 本月起在歐洲發售,價格為 179 歐元(240 美元)。

 

題圖來自 Fast Company

相關焦點

  • 光敏色素可以感知光和溫度,控制植物生長和開花時間!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一種名為光敏色素B的蛋白質可以感知光和溫度,觸發植物生長並控制開花時間,但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還沒有完全理解。光敏色素在活性和非活性之間切換,就像一個由光和溫度控制的二元開關。在陽光直射下,比如在開闊的田野裡,光敏色素會「開啟」,吸收遠紅光。
  • 不光是甘蔗可以做糖,這種蔬菜也可以,現在成為了重要的經濟作物
    不光是甘蔗可以做糖,這種蔬菜也可以,現在成為了重要的經濟作物我們生活中用到的很多很多東西其實都是需要工廠加工才能製作出來的,而他們的原材料可能你們都想像不到,但是成功出來的這些東西價格可是翻了好幾番,所以工廠的利潤都是從這裡出來的, 就比如說我們平常的時候用到的那些調味品
  • 科學家發明可穿戴設備 可以控制人體溫度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穿戴設備,可以完全改變我們對加熱和冷卻身體的方式。 這是一個貼在手臂上的貼片,它可以主動改變皮膚溫度,使佩戴者感覺更溫暖或更涼爽,這取決於他們自己的個人喜好。這裡的想法是,在這個階段由柔韌彈性織物製成的帶子可以幫助抵消室溫的變化並確保穿著者保持在他們期望的皮膚溫度。可穿戴設備使用點綴有熱電節點的方形貼片實現這一壯舉,熱電節點連接到一對柔性彈性體片。與控制單元結合以改變電流,貼片的作用有點像熱泵,允許熱量從貼片的一側移動到另一側。該研究的第一作者Renkun Chen表示,為了冷卻,我們將熱量從皮膚裡側傳遞到外層。
  • 日本電影裡的「ki mo chi」 / 「ki mo ji」到底是鬼?
    在日本很多電視劇或者日本電影中,「ki mo chi」 這個詞經常被聽到到。又由於很多小夥伴們有很多小夥伴並沒有學習過日語,所以,他們也經常把這個詞說成了「ki mo ji」 那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Kino-mo推3D浮空全息投影 簡直就是一部科技大片!
    其實要說最搶眼的展示方案,我想應該是英國倫敦新創公司 Kino-mo 推出的 3D 浮空全息投影。在 CES 2017 中,Kino-mo 給大家介紹並展示了一個3D 浮空全息投影,顧名思義其投影出來的影像可以直接懸浮在空中,相比傳統的全息投影顯然要靈活自由的多。
  • 人類是否可以感知地球的磁場?
    對於人類是不是能夠感知地球磁場,一直都是科學界激烈爭議的話題,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類也能如某些鳥類或蜜蜂那樣對地磁變化有反應,但他們始終拿不出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都將人類列為磁不敏感生物,因為無論是在人腦組織還是人體的某些部位都沒有發現對地磁敏感的微小鐵磁體。
  • 新型電子皮膚:更像人類皮膚,可同時感知溫度和應力!
    監測心率、呼吸、肌肉運動等健康數據的電子皮膚(圖片來源: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此外,電子皮膚還可以應用於類人機器人和假肢製造,感知壓力、溫度等外界環境刺激,實現人工觸覺,讓假肢和類人機器人像真正的人體一樣感知周圍環境。
  • 自由?奇葩?在國外這樣上課都可以 ? | 話題
    自由是因為國外教學氛圍和講課方式,習慣共同探討、自我表達和自由引導的方式。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在健身房都在啃書的名校學生。 「教育不是對既定事實的學習,而是對思維方式的訓練」 ——愛因斯坦 這種上課方式到底可以有多自由?
  • PNAS:感知溫度的脂肪細胞
    一項研究說,褐色脂肪會響應神經系統感知到的寒冷溫度從而把化學能轉化成熱,而與褐色脂肪不同,一小組白色脂肪細胞能夠直接感知溫度的變化,從而激活參與產熱的基因。為了幫助人體在冷環境中維持體溫,神經系統通過激活脂肪細胞中的β-腎上腺素受體(β-AR)從而在褐色脂肪中刺激產熱或生熱作用。
  • 這個軟體可以讓你在電腦上自由控制 iPhone
    它把文件傳輸、跨屏複製、屏幕鏡像等思路結合在了一起,讓手機和電腦可以實現更順暢的信息互通。不過這種深度的融合需要在底層做很多優化,廠商需要對硬體、軟體有一定的掌控,目前能把整體體驗做得不錯的只有華為。最近,極客之選發現了一款叫做「蟲洞」的協同軟體,可以在手機和電腦之間構建一條「捷徑」,實現投屏、反向控制、共享剪貼板等操作。
  • 地幔的演化可以控制地球大氣層的演化,甚至可以控制生命的演化
    「數據表明,地幔的演化可以控制地球大氣層的演化,甚至可以控制生命的演化。」多細胞生命需要集中的氧氣供應,因此氧氣的積累是地球上吸氧生命發展的關鍵。卡多亞說:「 如本研究表明,如果地幔的變化控制了大氣中的氧氣,那麼地幔最終可能會設定生命進化的節奏。」
  • Science:缺乏控制會增加幻覺模式感知
    專題:Science報導據10月3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報導說,當個人對一種處境缺乏控制能力的時候,他們更容易看到某些實際並不存在的模式,希望籍此恢復其對這種處境的控制能力。但是,自我肯定的訓練可以減少某個人的這種被稱為錯覺模式感知的欺騙性現象。這些發現證實了長期存在的信念,即對某種模式的感知是一種由缺乏控制能力的無助感所引起的一種代償性的機制。他們還對如何克服這種錯覺模式感知提供了見解。Jennifer Whitson 和Adam Galinsky在人類受試者中開展了6個試驗。
  • 夢境可以自由控制嗎?實驗證明默念這句話,或許可以實現
    我們的夢境可不可以由我們自己操縱呢?這樣我們就可以記得自己曾經做過的夢。3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法,用來對於夢境的控制叫做清醒夢系道法,想要完成這個方法也是非常簡單的,就是在我們睡覺的過程當中,一直在不斷的默念,我可以清晰的記住自己的夢,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的方法
  • 休赫爾:神經系統可以控制義肢,未來AI將幫助人類創造沒有殘疾的世界
    他提到,未來人類的神經系統將可以控制義肢,AI將幫助人類創造一個沒有殘疾的世界。以下為休赫爾演講實錄:當你下臺階的時候,你的仿生腳和仿生腿,能夠產生與仿生關節以及肌肉的聯繫,你的神經系統知道仿生腳做這樣的動作,它可以感知到這種動作和連接。甚至患者不需要努力控制它的義肢,義肢是自己在做連接。
  • 如果量子有自由意志,那麼是不是人工智慧也可以有?
    從術語解釋,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哲學裡面的一個專業概念,理解為意識選擇做什麼的決定、也就是意志的主動性。自由意志是相信人類能選擇自己行為的信念或哲學理論,通俗的說就是人希望不完全由大腦控制,人的自由意志擁有對人自身的最高管理權限。
  • 意念可以控制痛覺? 人類可以控制痛覺嗎?
    意念可以控制痛覺? 人類可以控制痛覺嗎?時間:2017-05-17 14:33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意念可以控制痛覺? 人類可以控制痛覺嗎? 火燒邱少雲的英雄故事背後,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科學家又做過哪些研究?
  • 真實氣體自由膨脹,溫度如何變化?
    不信你們可以參考一下上一次的每日一題是哪天發的。今日題目:真實氣體自由膨脹,溫度如何變化?這裡的自由膨脹,默認是絕熱環境。因為如果不絕熱,達到平衡時體系和環境溫度必然相等,問體系的溫度怎麼變就沒有意義了。當然,如果問題明確說明「絕熱向真空膨脹」,表述更加嚴格。自由膨脹即反抗真空膨脹,W=0。絕熱過程Q=0。
  • 你如何控制你自己?科學家揭示自由意志的生物學本質
    神經科學家開始精確定位大腦中參與自由意志感知的區域他們不是瘋了,是知道沒有什麼東西能控制他們的手臂,至少他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   現在,一項研究分析了這些患者及非運動性緘默症患者的腦損傷位置,揭示大腦如何知道自己的身體發生了什麼。非運動性緘默症患者會在大腦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之前,出現抓癢和咀嚼食物等動作。   這項研究表明神經科學如何開始研究自由意志的生物學本質。
  • 忘掉就可以自由?
    然而,很多這些名字都提示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我陷在家裡的沙發裡,可以在腦海裡勾勒出市中心街道,甚至一家挨著一家商店名字。如今這座美好的城市已經被科斯頓撕裂了。6月8日,激進的示威者,將科斯頓塑像從前高座上拉下來,他們用腳踩踏雕像,噴上不同顏色油漆,拖著它遊街,最後把它丟進河裡。場面類似當年薩達姆雕像在巴格達市區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