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井縣將展出棘龍牙齒化石 距今1.2億年歷史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當地時間2020年7月14日,日本福井縣,福井縣恐龍博物館將於7月23日展出棘龍牙齒化石。這些化石是1991年至2019年間在福井縣勝山距今約1.2億年的地層中出土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020年7月14日,日本福井縣,福井縣恐龍博物館將於7月23日展出棘龍牙齒化石。這些化石是1991年至2019年間在福井縣勝山距今約1.2億年的地層中出土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020年7月14日,日本福井縣,福井縣恐龍博物館將於7月23日展出棘龍牙齒化石。這些化石是1991年至2019年間在福井縣勝山距今約1.2億年的地層中出土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020年7月14日,日本福井縣,福井縣恐龍博物館將於7月23日展出棘龍牙齒化石。這些化石是1991年至2019年間在福井縣勝山距今約1.2億年的地層中出土的。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日本福井縣出土18顆棘龍科牙齒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1.2億年前!
    福井縣出土多枚棘龍科牙齒化石。(網絡圖片) 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周二(14日)宣布,在該縣勝山市內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前期地層中,發現18顆大型肉食恐龍棘龍科的牙齒化石,是國內首次發現數量如此多的棘龍科牙齒化石。這些化石將從下周四(23日)起在館內展出。
  • 日本發現1.2億年前的遠古鳥類化石
    新華社東京11月16日電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通訊-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在日本福井縣發現了距今約1.2億年的鳥類化石,它擁有之前發現的類似時期鳥類化石中沒有的尾綜骨,有助於人們了解早期鳥類演化情況。
  • 日福井縣發現世界最古老鳥類卵化石 距今1.2億年
    圖為日本福井縣立大學恐龍學研究所於1990年在日本福井縣勝山市發現的卵化石【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3月18日報導,日本福井縣立大學恐龍學研究所近日宣布,1990年在日本福井縣勝山市發現的卵化石,經證實為1.2億年前一種鳥類的卵殼。該研究所還表示,此卵化石也是當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鳥類的卵化石。
  • 日本首次發現白堊紀原始鳥類全身骨骼化石
    圖為在日本福井縣勝山市發現的原始鳥類化石及其復原效果圖。(圖片來源:日本媒體)  中國日報網1月6日電(信蓮)據共同網1月6日報導,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5日宣布,在勝山市距今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前期的地層中發現一具原始鳥類全身骨骼化石,該化石將從6日起在館內展出。
  • 奧地利自然歷史博物館對2.1億年前板龍化石進行修復
    近日,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者修復一個2.1億年前的板龍化石。該恐龍骨骼化石由瑞士弗裡克恐龍博物館(Dinosaur Museum Frick)永久租借給,奧地利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者對其進行修復組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對公眾展出。
  •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與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 締結「中日友好姊妹館」
    「諸城恐龍化石規模大、屬種稀有、科研價值高,我們願意與同類恐龍博物館加強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人員互訪問、學術研討、化石巡展等方式積極展開合作交流,相互學習借鑑,促進共同發展。」座談過程中,雙方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與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締結友好姊妹館達成了共識。6月6日至8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帶隊,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館長東洋一、研究員久保泰,浙江自然博物館博士鄭文杰一行專程來諸城考察恐龍文化發展情況。
  • 地大逸夫博物館「鎮館之寶」:距今2.3億年海百合化石
    1月8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獲悉,該館展出的一塊產自貴州關嶺的海百合化石,距今2.3億年,是其「鎮館之寶」之一。走進地大逸夫博物館二樓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迎面就可看到:一座15.7平方米的化石上,數十朵綻放的百合花栩栩如生,根、莖、冠全都清晰可辨,整個造型如花似畫。
  •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1/2) "← →"翻頁 4月15日消息,湖南省桂陽縣國土資源局在國土資源調查時在當地舍市村兩座石灰巖山頂上分別發現了遠古化石,化石種類分為珊瑚蟲和海螺兩種。
  • 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原標題: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巴彥淖爾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珍貴化石!
    2020年9月,巴彥淖爾市地質公園管理局戴瑞明、賈勝等人與中科院古脊椎所開展「巴彥淖爾古生物化石調查」課題過程中,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海力素以南5公裡處寶日漢圖地區的一處石炭系海相沉積巖中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 距今1.1億年!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重僅10克估計是小獸腳類動物
    距今1.1億年!,長約4.5釐米×2釐米。研究小組說,據估計,這枚恐龍蛋的化石大約在一億年前重約10克,是在日本兵庫縣丹波的白堊紀早期發現的。2公斤。2015年至2019年之間,該團隊調查了可追溯到1.1億年前的地層,發現了四個化石蛋和1300多個散布的蛋殼碎片。它已經證實了這些發現,包括新發現的一種被命名為「Himeoolithus murakamii」的類目,可以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研究小組說,這一發現表明,該地區有各種各樣的小型恐龍築巢聚居在一起,被稱為世界上白堊紀最豐富的化石蛋產地之一。
  • 回到寒武紀:雲南澄江展出2萬多件古生物化石
    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
  •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全文5800字,圖片60幅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遍全世界著名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像一個虔誠的朝聖者一樣朝拜「聖殿」,這些聖殿正是自然歷史與人類科學知識的結晶,帶著我們回溯地球生命史的傳奇。我會將自己的朝聖之旅寫成參觀遊記,分享給大家。如果你喜歡我的世界頂級自然歷史博物館遊記,歡迎轉發評論,打賞就更好啦!
  • 日本首次發現暴龍科恐龍牙齒化石 保存完好(圖)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和長崎市本月14日宣布,從該國長崎市約8100萬年前的白堊紀後期地層中發現了兩顆暴龍科恐龍牙齒化石。  日媒稱,從牙齒的厚度和地層所屬的年代推斷,它可能來自於全長10米的大型恐龍。
  • 科學家發現距今1.74億年世界最古老的花朵化石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新近在南京東郊發現了200多塊遠古化石花的標本。研究表明,這些花朵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有1.74億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它們的發現將被子植物的起源時間前推大約5000萬年。科研人員將之命名為「南京花」。相關研究成果18日發表在生命科學領域知名刊物《電子生命》上。
  • 科學家命名「中國縉雲甲龍」 它生活在約1億年前,長約5米高約1.3米
    浙江在線3月1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劉慧 俞吉吉) 2月27日,英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雜誌《科學報告》報導了發現於浙江省縉雲縣壺鎮的新種類甲龍類化石研究成果,這種恐龍被正式命名為「中國縉雲甲龍」。
  • 中國發現世界首例體內保存蛋殼鳥類化石 距今1.1億年 (1/4)
    距今1.1億年 (1/4) "← →"翻頁 3月2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周忠和、鄒晶梅、巴約勒團隊通過研究採集於甘肅玉門一塊距今1.1億年的中生代鳥類化石發現其體內保存蛋殼,這也是世界範圍內發現的首個腹腔內含有蛋殼的滅絕鳥類——反鳥類化石。
  • 摩洛哥發現迄今最古老劍龍化石,距今1.68億年
    據英國《衛報》8月20日報導,英國考古學家在北非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脈中部發現了距今1.68億年的恐龍化石,據信屬於恐龍的新物種。新發現的化石是恐龍的幾塊脊椎和一塊上臂骨,科學家判斷其屬於劍龍,並且比大多數已知的劍龍生存年代早很多,可以追溯到侏羅紀中期,是新發現的劍龍的新屬。
  • 中國發現會滑翔的蜥蜴化石 距今約為1.3億年
    中國發現會滑翔的蜥蜴化石 距今約為1.3億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3日 12:03 來源:     來源:科學時報           日前,記者從瀋陽師範大學獲悉,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新發現了一種蜥蜴化石
  • 雲南發現疑似「蒼龍」 專家:2.5億年前鱗木化石(圖)
    不過,據多地專家初步分析、考證後發現,這塊化石屬於距今3億年~2.5億年前的二疊紀鱗木化石,這一結論瞬間將鎮雄現有出土文物的「家世」從距今百萬年前「拉長」了二三十倍,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怪事  河水衝出了鱗片化石  端午節以來,鎮雄縣坪上鎮巖腳村民小組境內連日陰雨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