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ceX貨運飛船將帶著貨物返回地球,包括一隻可愛的「小乘客」
在國際空間站(ISS)的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正在為SpaceX公司的「貨運龍」號太空船準備物資,它將帶著重要的科學貨物返回地球。該任務是SpaceX與NASA籤訂的第21項商業補給服務(CRS-21)合同的一部分,該合同用於向ISS實驗室往返貨物。
-
今年第一艘貨運飛船前置發射,為載人龍真人秀讓路
2021年內華達山脈公司(旗下逐夢者太空飛船)開始加入承運隊列。 天鵝座飛船現已承運13次,前11次屬於CRS一期承運合同(CRS 1),這次任務屬於CRS二期承運合同(CRS 2)第二飛,二期合同承運6次。
-
SpaceX推出不鏽鋼太空飛船,火箭推力是土星五號的2倍
而作為第二級的飛船,直徑9米,高50米,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高達150噸,能用於執行長途運輸貨物和人員的任務,可運載100人前往火星。SpaceX曾反覆實驗他們的火箭回收系統,並將反推垂直著陸的技術應用於獵鷹9號第一級火箭上,並且成功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成功進行軟著陸,並且也在硬質著陸場進行了嘗試。據悉可回收系統是SpaceX降低飛船使用成本的關鍵,也是使未來商業性殖民火星計劃成敗的重要一環。同時該型飛船還擁有"太空加油"的能力。
-
抵達土星僅用兩年 這艘核聚變飛船堪稱最強
核聚變太空飛船或許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未來10年人類將有望實現核聚變太空飛船,這項技術能使太空飛船從地球抵達土星僅用兩年時間。如果一切按照計算順利進行,「核聚變直驅引擎」將於2028年前後首次投入使用,這對於太空迷而言是一則重大新聞,一個小型貨車大小的DFD引擎重量可達到1萬公斤,僅用兩年就可抵達土星,或者發射後5年時間到達冥王星,相比之下,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用6.75年時間到達土星,「新視野號」探測器用了9.5年時間才到達冥王星。
-
與NASA土星五號相比,這艘星際飛船如何?
SpaceX的飛船是什麼? 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過去幾年推出了名為「星際飛船」(Starship)的巨型新發射系統的幾個版本。 他聲稱,從本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星際飛船」將能夠搭載大約100人以及150噸貨物前往火星。
-
未來兩年中國將執行11次發射建設天宮空間站—海外航天視點之五
來自海外消息:中國正準備在兩年內執行11次空間站建設任務,並將很快為該項目挑選一批新的太空人。1、天宮一號空間站建設計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周二在北京參加一個政治會議期間表示,中國空間站的第一個模塊將於明年發射。「天和」核心艙將於2021年初在文昌發射。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
馬斯克預計在2024年將SpaceX飛船送上火星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又推出了令SpaceX迷興奮的計劃,馬斯克打算用165英尺(約1.8米)高的星際飛船火箭將貨物(計劃最終還能搭載乘客)運送到月球和火星上。每隔26個月,也就是不到兩年半,就會出現一個飛火星的最佳時間段,所謂窗口期,而這個時段地球位於最適合飛往火星的位置,火箭燃料消耗最少,因此美國、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利用了今年夏天之前的發射窗口,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了著陸器、探測車和軌道飛行器。馬斯克也提到第二個窗口將在2024年的某個時候出現,第一個窗口則會在2022年。
-
神十航天員將在太空做青少年科普講座
神十之後,我國將發射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及貨運飛船,向空間站建設進一步邁進。>>任務航天員將在太空講課周建平介紹,神十任務的目標以應用性為主,將首次進行應用性飛行,為天宮一號在軌運行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即向一個在軌的太空飛行器運送人員和物資,進一步取得經驗。
-
「太空牛車」送貨四十載不斷:俄羅斯「進步MS」系列無人貨運飛船
」載人飛船軌道艙相似,可將多達1700kg的補給品送上空間站。當「進步」飛船與空間站對接時,乘員穿過對接艙口進入貨物艙。貨物搬出後,在「進步」飛船脫離空間站之前,乘員將不需要的設備、廢物和廢水轉移到貨物艙中,再入大氣層時隨飛船一起燒毀。
-
美SpaceX的1小時內向全球運輸貨物的計劃驚人,但仍有問題
美國運輸司令部(TRANSCOM)最近表示,其行業合作夥伴正在開發的新太空技術很快就能在短短1小時內將大量貨物運送到地球上任何地方。相比之下,一枚能夠在60分鐘內將貨物運送到世界任何地方的火箭,則需要平均時速9,000英裡/小時。 TRANSCOM沒有公布關於這些太空發射貨物交付的許多細節。例如,這些發射是否由垂直降落的整個堆棧或從亞軌道空間掉落的載貨艙組成。
-
未來有望實現的5大太空技術,科學家:太空旅行或將實現!
一直以來,人們對太空的好奇從未減退,對太空的探索也從未停止。在未來,人類在徵服宇宙的道路上將取得多大成就?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大膽而又科學的預測。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未來有望實現的五項太空技術吧!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人們在50年後到月球去旅,也許會像現在乘飛機到國外旅行一樣容易。但是,飛往火星卻絕非易事,因為到火星去旅行,旅途就要5~7個月以上的時間。作為聯結月球、火星的交通手段,宇宙巡迴航母是跨越地球和火星的軌道、環繞太陽旋轉的宇宙船。根據以往的概念,火星宇宙飛船首先在地球附近加速後轉移到環繞太陽的軌道,到達火星附近再減速,轉移到環繞火星的軌道。但這樣每一單程都要加速和減速,很浪費能量。
-
第4202回:近地航天運輸系統,可回收軌道太空飛行器
1969年9月,米國副總管斯皮羅·阿格紐領導的太空任務組發布報告,呼籲開發可運送人員和貨物到近地軌道的太空梭,能在軌道和月球間傳輸的太空拖船,以及用於深空旅行的可重複使用核上面級。貨艙兩邊各鉸接兩扇艙門,提供相對氣密的密封空間,能在起飛和再入時防止貨物因高溫損壞。艙內貨物在縱梁的附著口上固定,艙門還能用於散發軌道器的熱量,抵達軌道時就能打開來排熱。
-
美軍建「軌道戰」部隊,馬斯克要掃「太空垃圾」,釋放戰備信號
據《環球時報》近日報導,最近有著美國"鋼鐵俠"之稱的馬斯克,其領導的SpaceX公司,計劃發射飛船前往太空,清理空間中有故障的衛星或火箭零部件,從而達成清理太空軌道之目的。隨著SpaceX公司逐漸與美軍走近,其中的目的,可以說是十分耐人尋味。
-
"走進"天宮二號:既是太空實驗室 又是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新華社發 成功發射入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在離地球近400公裡的近地軌道上繞地球飛行。這個長10米、最大直徑3米多,重約8噸的人造太空飛行器,雖然在浩瀚太空只是一個難以分辨的「小不點」,但卻是一個真正的太空實驗室,是能供航天員居住的「太空之家」。
-
從空間站到貨運飛船:「手可摘星辰」不是夢
貨運太空飛行器是用來在天地之間運送貨物的。它擁有較大的貨艙體積,攜帶更多貨物,可以定期補給食品、燃料、儀器設備等物資、協助提升空間站軌道等。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載人飛船完成太空之行,蘇聯成為世界上首個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在太空競賽中初戰告捷。
-
近地軌道運力超800噸火箭達人類科技巔峰,但殖民火星還缺一條件
上月底的測試成功也是馬斯剋星艦項目原型機完成一次最接近軌道的試驗,下一代星際發射系統將比原型機大兩倍,可將人類和貨物送上月球和火星。如此強大的火箭是登陸火星的基礎,但是還缺少一個關鍵技術,這就是太空人的生命支持系統。深空飛行對於太空人而言是個未知數,可能在半途遇到各種故障,但太空人不可能去維修,如果遇到太陽風暴,那麼情況就更加不確定了。
-
聚焦神舟十號飛船飛天-專題-新聞頻道-和訊網
,將航天員送入近地軌道,進行對地觀測和科學實驗,並使航天員安全返回地面。天宮一號發射後兩年內,中國將相繼發射神州八號、神州九號、神州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太空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飛船將航天員或貨物輸送到在軌運行空間站的關鍵。
-
SpaceX星際飛船未來將主要用於民用旅行和太空任務
對於Starship,SpaceX的負責人埃隆-馬斯克昨天在Twitter上表示,該平臺將作為商業航空公司,主要滿足民用運輸。在媒體猜測該發射平臺還將被美國軍方用於在全球範圍內運輸貨物時,馬斯克發表了上述言論。
-
載人航天未來兩年11次發射,中國進入「空間站時間」
他們完成任務後,還將相繼發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再把第二批航天員乘組送入太空。周建平介紹,前述階段稱為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包括航天員多次太空出艙活動,驗證機械臂技術、能源技術等。「技術驗證完成後,我國會再發射兩個實驗艙,此過程中,還會有兩艘貨運飛船和兩艘載人飛船被送入太空。我們將一共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中國的空間站建造。」周建平告訴中國航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