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最暗,最難觀測的Messier 91,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2020-07-11 天文在線

簡介:Messier91是位於室女座的棒旋星系,距離地球約6300萬光年,直徑約10萬光年。亮度最暗也是最難觀測的深空天體之一。餘文介紹了Messier91的觀測歷史、定位及相關參數。

亮度最暗,最難觀測的Messier 91,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十八世紀,著名的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在觀察夜空時發現了幾個「星雲狀物體」。起初,他將這些物體誤認為是彗星,於是後來他開始對它們進行分類,以便其他人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如今,這份列表(被稱為Messier 目錄)包含了100多個對象,並且成為研究深空物體最有影響力的目錄之一。

其中之一就有被稱為Messier 91的棒旋星系,它位於處女座星座中,因此是處女座星團的成員。

亮度最暗,最難觀測的Messier 91,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這個星系位於距離地球6300萬光年的地方,直徑約10萬光年。作為所有梅西耶天體中最暗的一個,這個星系是最難以觀測的深空天體之一,並且需要更大的望遠鏡才能看的清楚。

您正在看什麼:

雖然M91的照片看起來很棒,這個星系並不是最容易被看到的因為在它的中央條帶區域仍然有很多恆星。那麼外面還有剩下什麼可以看呢?加油! 正如B.Vollmer等人在2001年的研究中所說:

「我們提出了新的HI和CO數據,包括NGC 4548(處女座星系團中的一個貧血星系)的速度信息。原子氣體的分布呈環狀結構。利用CO數據推導出HI的旋轉曲線並內推。派生的分子分數不斷減小,直到半徑達到約40英寸,這表明分子和原子盤之間出現了非常尖銳的過渡。數據立方體的三維可視化使我們能夠檢測到銀河系北部速度場的擾動。在第一種方法中,我們藉助三維的簡單運動學模型來重建HI發射的可能位點。重建的模型顯示出一個被認為是由於衝壓壓力剝離引起的脊。此外,我們展示了一個動態模型的第一個結果,以模擬星團內介質和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

亮度最暗,最難觀測的Messier 91,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處女座星系眾多星系中的梅西埃91(左上方)。圖片來源:Wikisky

但是M91剛剛被剝奪了。顯然,化學反應也導致其核脫膠。斯特恩伯格天文研究所的OK Sil'chenko在2002年的研究中:

「我們使用6m望遠鏡的多瞳場攝譜儀對NGC4548的中央區域,即一個有著大規模條帶的明亮棒旋星系進行的探測發現了具有[Fe/H]=+0.6和[Mg/Fe]=+0.1…+0.2,且星族平均年齡為50億年的化學解耦恆星核。這個核有個可能和整個銀盤共面的核周盤被嵌入在隆起的恆星中,這些恆星通常也很年輕,比如T?4億年,儘管這比貧金屬多了2.5倍。NGC4548的凸起是三軸的,且具有德沃古勒面亮度輪廓;它的星族的那些不尋常的特徵表明凸起正是在全球三軸勢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和完成的。離NGC4548 3″範圍內的電離氣體在一個傾斜於主要對稱面的平面旋轉,可能,甚至在它的極面,這可能也和那個大規模條帶的作用有關。」

亮度最暗,最難觀測的Messier 91,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既然我們已經從各個角度看到了它,那麼作為一個射電源呢?正如鍾愛(Aeree Chung)等人在他們2009的研究中所說:

「 [W] e提供了HI通道圖,總強度圖,速度場,速度色散,整體/徑向輪廓,位置速度圖以及HI / 1.4 GHz連續圖在光學圖像上的覆蓋圖。我們還介紹了HI的特性,例如總通量(SHI),HI質量(MHI),線寬(W 20和W 50),速度(VHI),不足(def HI)和尺寸(D eff HI和D iso HI),並詳細描述單個星系的HI形態和運動學。調查顯示了以前從未見過的HI特性的詳細信息。在本文中,我們簡要討論了在不同星系密度區域中星系的典型HI形態的差異。

亮度最暗,最難觀測的Messier 91,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我們確認,和恆星圓面( DHI/D25 < 0.5)相比,那些靠近星團核心的星系( d87 <~ 0.5 Mpc )擁有較小的Hi 盤。大多數靠近核心的星系還表現出有氣體從圓盤中被驅出,這要麼是正在被剝離,要麼是在剝離事件後回落的。在離中央中間距離(d87 ~ 1 Mpc)的地方我們發現了大量星系,它們長單面的Hi尾巴指向遠離M87的方向。在上一封信中,我們認為這些是剛剛到來的星系,首次掉入處女座核心。在邊界上我們發現許多富含氣體的星系,它們的氣盤遠遠超出了光學範圍。更有趣的是,我們還發現了一些星系的Hi盤在離集群中心很遠的時候比它們的恆星圓面要小。」

亮度最暗,最難觀測的Messier 91,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哈勃望遠鏡的圖像顯示了M91的一小部分,突顯了星系缺少紅色的恆星形成區域。圖源:NASA,ESA和STScI

觀察歷史:

1781年3月18日晚上,當查爾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發現9個深空天體時,很可能會發覺M91就是他所說的:「沒有恆星且比M90更暗的星雲」。然而,只有一個問題…查爾斯犯了一個罕見的記錄錯誤,記錯了它的位置。根據SEDS:

「【F】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正如德克薩斯州沃思堡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威廉·威廉士在1969年發現的(Williams 1969),M91一直是梅西耶天體缺少的那一部分,然而梅西耶雖然根據M89確定了它的位置,他卻認為這是M58。因此,最終被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於1784年4月8日編目為H II.120的M91,也就是NGC 4548 的身份終於被揭開。先前的觀點認為M91可能是一顆被偉大的彗星獵人梅西耶誤認為星雲的彗星,然而歐文·金格利希(Owen Gingerich)懷疑這是對於M58的重複觀測。威廉· 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並沒有在梅西耶的錯誤位置發現M91,他懷疑它可能是NGC 4571(他的H III.602),這個美麗但微弱的11.3 mag棒旋星雲。」

定位梅西耶91(Messier 91):

從幾乎完全位於Beta Leonis (Denebola)和Epsilon Virginis (Vindemiatrix)正中間的M84/M86配對開始。上面那張地圖展示在星系之間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是通過運行「網格」模式,您可以輕鬆地對處女座星系場進行星跳。一旦你發現視野中有M84/M86,向東移動一個低功率目鏡,然後向北移動小於一個目鏡,就可以看到M87。

現在您了解查爾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是如何操縱他的天空模式的了!繼續向北移動1或2個目鏡,然後向東移動1個。這應該會帶您到M88。現在向東再移一個目鏡,然後向南移1至2個目鏡以觀測M89。您的下一跳也是向東一步,然後向北一步,就能看到M90。在目鏡中,M90看起來像是非常微弱的圓形陰霾,外觀非常均勻。

亮度最暗,最難觀測的Messier 91,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Messier 91在處女座星座中的位置(以黃色表示)。圖片來源:IAU和Sky&Telescope雜誌

現在向上跳一步就來到M91!這個低表面亮度的星系在小範圍內並不容易看到,你真正看到的可能是它亮度高的中央條帶。但是,在一個美好,晴朗,漆黑的夜晚釋放大型望遠鏡看到的樣子,您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一些關於這個梅西耶天體的簡要情況,可以幫助你快速入門:

天體名稱:梅西耶91 (Messier 91)

可代替名稱:M91,NGC 4548

天體種類:SBb類型:棒旋星系

星座:后髮座(Coma Berenices)

赤經:12 : 35.4 (h:m)

赤緯:+14 : 30 (deg:m)

距離:63,000 (kly)

視覺亮度:10.2 (mag)

表觀尺寸:5.4×4.4 (arc min)

作者: Tammy Plotner

FY: 考拉小巫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發現最暗恆星 亮度為太陽百萬分之一
    他們最近在銀河系中發現了兩顆迄今亮度最暗的恆星,亮度僅相當於太陽亮度的百萬分之一。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伯加瑟爾負責此項研究,據他介紹稱,「這兩兩顆恆星是我們所知道的所有恆星中光線最弱的兩顆。通過這種微弱的特徵,我們希望能夠發現其他更多的褐矮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兩顆應該算是這些最『常見』褐矮星中最早被發現的,而其他的褐矮星暫時還沒有被發現,僅僅是因為它們的光線實在是太弱了。
  • 哈勃發現迄今最小的暗物質團塊
    暗物質是一種不可見的物質形式,它可能是宇宙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佔全部物質總質量的絕大部分,同時構建出了宇宙星系所依賴建立的支架。儘管天文學家無法看到暗物質,但通過測量其重力對恆星和星系的影響方式,他們可以間接檢測暗物質的存在。想要找到嵌在暗物質中的恆星來探測最小的暗物質結構,實際上非常困難甚至略顯荒誕,因為最小的暗物質結構所包含的恆星實在太少了。
  • 仰望星空,星星亮度等級怎麼劃分,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是最大的嗎?
    其實天上肉眼可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顆左右,而且最亮的並不一定最大,最暗的也不一定最小。那麼天上星星亮度是怎麼確定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天上的星星亮度以星等來劃分。星等是人們對星星亮度的度量標準,這種標準有兩個,一個叫絕對星等,一個叫視星等。
  • 本世紀最亮「掃把星」來臨,亮度或超過月亮,下個月一起目睹!
    在地球上,看天空,最亮的是太陽,目視星等約為-26.73。晚上,夜空中最亮的是滿月,目視星等約為-12.74,地球上空沒有別的天體有比這兩顆還要亮的了。視星等為天文學術語,是指觀測者用肉眼所看到的星體亮度。視星等的大小可以取負數,數值越小亮度越高,反之越暗。
  • 科學家觀測到已知最小的暗物質團塊,還是冷的!
    但是,暗物質可能是某種未知的亞原子粒子,與正常物質的相互作用較弱。一種流行的理論認為,暗物質粒子的移動速度不是很快,這使它們更容易聚集在一起。根據這個理論,宇宙中暗物質的濃度範圍很廣,從小到大。天文學家已經探測到暗物質聚集在大星系和中型星系周圍。現在,利用哈勃望遠鏡和一項新的觀測技術,天文學家發現暗物質形成的團塊比以前所知的要小得多。
  • 如何觀測到暗物質
    一小隊天文學家優化了"觀測"星系附近的暗物質的手段,新技術比以前最好的方法還要精確10倍。這項工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科學家目前估計,宇宙中高達85%的質量實際上是不可見的。這種"暗物質"無法被直接觀察到,因為它與光的相互作用方式與構成恆星、行星和地球上生命的普通物質不同。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觀測不能看到的東西呢?關鍵是測量暗物質產生的引力效應。
  • 浩瀚星空,誰最閃亮?看科學家如何定義星星亮度!
    那行星呢,銀河呢?當天文學家想要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把這些天體的光用術語「光度」來表達,它用來形容在太空中發光的天體。星星和銀河發出了多種形式的光,他們發射或放出的那種光展現了他們擁有多少能量。如果是行星,是不放出光的,它會反射。但天文學家也用「光度」來討論行星的光。
  • 這顆紅巨星又要變暗了!一年之內亮度多次變化,會超新星爆發嗎?
    不過,從去年年底開始,這顆明星就開始不斷變暗。甚至在經歷了今年1月和2月之後,它的亮度降低了2/3,令人十分驚訝。雖然參宿四本身是一顆變星,有著420天的亮度變化周期,但是這一次的變暗完全不符合以往的變化規律。顯然,那裡有一些詭異的事情在發生。
  • 僅需要6.91分鐘!天文學家發現了史上最快的「雙星系統」
    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發現了一個由矮恆星組成的雙星系統,這個雙星系統圍繞彼此運行的速度比以往任何觀測到的雙星都要快。這些物體在7分鐘內,準確地說,需要6.91分鐘就能相互環繞。
  • 3000光年外,一顆恆星的亮度兩天內驟降70%,這是怎麼回事?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巡天數據發現,塔比星的亮度經常發生大幅度的變化,最大一次竟然下降了22%!沒有任何已知的天文現象可以解釋這一事件。因此,科學家猜測塔比星的周圍可能存在戴森球,正是它的存在遮擋了塔比星的光亮,而在戴森球進行恆星能量的吸收和採集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非常明顯的光暗變化。所以塔比星是目前科學家重要關注的一顆恆星。
  • 最古老和最遙遠的星系的距離被算出,它處於可觀測宇宙的邊緣
    一組天文學家使用望遠鏡觀測古代星系。通過分析數據,他們發現,目標星系GN-z11不僅是最古老的星系,同時也是最遙遠的星系。它是如此遙遠,以至於它定義了可觀測宇宙的邊界。光年是一個天文上常用的距離單位,它表示的是光一年走過的距離。由於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當我們觀察宇宙時就是在回顧過去,這意味著當我們觀察距離我們100光年的天體時,我們看到的是它100年前的樣子。
  • 最小暗物質團塊科學家發現,暗物質真的存在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
    宇宙在無限的膨脹之中,而且根據現在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大膨脹在加速之中。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宇宙大膨脹和我們以往以往的理論,相互之間完全違背,似乎有一種力量在加速宇宙的膨脹速度。另外星系之間的引力,完全無法拉住恆星、行星的離心力,但是星系依然存在,並且我們人類就在銀河系中存在。
  • 「哈勃」25年:10大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發現
    下面將羅列出它所做出的一些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25年前,迄今最著名且最令人驚嘆的技術成就之一——哈勃空間望遠鏡——發射升空。1990年,「發現」號太空梭將「哈勃」送入低地球軌道,自那時起至今它一直在不斷地瞭望宇宙。它的觀測涵蓋從紫外線、可見光到紅外線,為天文學家打開了一扇通向宇宙的前所未有的窗口。
  • 我國古代歷史科學儀,最完備的古天象記錄,最古老的天文觀測
    大家好,我是黃玉龍,今天給大家說說我國古代古老的天文觀測!最完備的古天象記錄我國有大量古代天象記錄資料,它們不但在時間上比世界各國早,而且也最完備,詳細可靠。它們是我國古代豐富的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 偶然的觀察發現因為一顆太暗而看不見恆星
    歐洲航天局正在執行蓋亞任務,主要是對銀河系進行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觀測,為我們觀測天空中的眾多恆星提供了新的視角。而且,它還能揭秘更多關於那些我們看不到的恆星的信息。49,000光年遠的恆星突然變亮或變暗。
  • 星星的亮度決定了什麼,難道還有等級之分,原來是這樣
    平常我們看到的星有點會很亮,但有的很暗,暗到幾乎看不出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星的光度——確定星級的指標晴朗的夜空中,滿天的星鬥就像銀灰色的天幕上綴滿一顆顆奪目的寶石,晶瑩柔和的光輝照拂著大地,令大地上的一切都變得那麼雅致,那麼幽靜。
  • 宇宙萬物千姿百態,什麼是最基本的物質呢?
    暗物質暗能量是什麼呢?既然看不見怎麼能夠說它們存在呢?吃瓜群眾認為眼見為實,科學認為實驗觀測才能證明。所謂觀測不光是觀,還要「測」。這麼一測,就測出了宇宙中異常現象。根據萬有引力定律,一個星系的質量完全不具備保持這種狀態的引力,經過計算形成這種引力的物質比可見物質大若干倍,於是人們把這種物質稱為「暗物質」。研究發現,這種暗物質是將宇宙連接起來的主要力量。
  • 夜空中最亮的星,亮度是太陽的26倍,距離地球8.64光年
    導語:夜空中最亮的星,亮度是太陽的26倍,距離地球8.64光年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而全世界的天文學者都在不停的探索和研究著這個體系的秘密。宇宙又包括了神秘的星空,它不僅美妙而且經常給人以遐想,那麼在遙遠的外太空當中還有一些什麼樣的秘密所在呢?我們都知道在太陽系當中太陽是對人類最重要的一個星球,它可以讓地球擁有溫暖和光明,也是因為它這個冰冷的星球才能夠出現生命不斷的演化。也許在我們認為太陽是最亮的,但是在宇宙中它卻並不是最亮的那一顆恆星。
  • 參宿四停止變暗,亮度快速反彈!這顆恆星要炸了嗎?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北半球冬季夜空最具代表性的星座獵戶座中的著名恆星參宿四引起廣泛關注。因為自2019年9月以來,參宿四的亮度出現快速下降,已經降至一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很多人不禁發問,這會是參宿四爆發的前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