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讀書前,先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就不會擔心讀完沒收穫

2021-01-14 慕猶清

你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樣的困惑?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一本都記不住。我經常和朋友開玩笑說,我需要某白金,自從手術後我的記憶力真的被狗吃了,很多東西都記不住了。

經過最近幾次的寫作實踐,我發現讀了很多書忘記了,並不是真的記憶力問題,而是之前很多書我根本沒有用心在讀,很多時候都是從頭到尾翻完一遍就代表我看過了。

就算在書中看到了某個觸動的點,也只是當時感慨一句,也就沒有後來了,基本也不會做記錄。讀書過程中從來沒有自己的思考,如果是這樣讀書能記住才奇怪呢。(當然除了你天賦異稟,過目不忘。)

閒書要讀,有用的書也要讀。每次讀書的時候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讀什麼書?為什麼要讀這本書?該怎麼讀?

第一問:讀什麼書?

第一,讀自己喜歡的書,這本書如果你是真的發自內心喜歡,你不用管他有什麼用,能讓你喜歡開心,你就去讀,你會發現你自然而然能記住。比如各類名著、小說、網文、詩歌、心靈雞湯,只要你喜歡就可以。

第二,讀對自己有用的書,能擴展你的知識面,增長你的見識,能給你帶來心理上的撫慰,能對你的生活帶來好的影響,能幫助你解決你遇到的任何問題。

比如,因為某些隔閡不知道如何與家人相處,那麼《為何家會傷人》、《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等之類的書或許可以幫到你。

比如,不知道如何與愛人相處,《親密關係》、《好的婚姻,要守護財產和愛》之類的書或許可以幫到你。

比如,你想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那麼你可以博覽這個領域的書,認真鑽研,輸出自己的內容,成為某一領域的領路人。

只要你有疑問,很多時候你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前人的經驗雖然不能照搬,但是很多時候可以借鑑,既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為什麼非得正面和生活這個巨人博弈呢。

第二問: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選擇這本書之前可以問一問自己,我為什麼選擇讀這本書?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了什麼思考和進步?通過這本書,我能學到什麼?或者我能在書中享受到什麼?

遇到觸動的點是否記錄下來並且輸出自己的觀點了呢?有時候腦子無法記住太多,就一定要靠筆記。(親身實踐,強烈建議!)一定要記筆記,摘抄也好,結合輸出自己的觀點也好,只要記錄了,到時候才會有線索可以追尋、回憶。

第三問:該怎麼讀?

讀書方式有很多種,泛讀(廣泛大量的閱讀)、精讀(追求的是書中每一處的細節、仔細鑽研、吃透、最好能化為己用)、通讀(將一本書從頭到尾讀一遍,意在讀懂,有一個完整的印象)、跳讀(只讀一本書中自己感興趣或者有需要的地方)等。

假如我想要成為一個親子關係領域的專家,可以選擇泛讀結合精讀。先廣泛大量的閱讀親子關係領域的書籍,建立這個領域的基本框架。

在這個基礎上,對於質量特別高的書籍或者自己現階段感觸特別多的可以精讀,記筆記、多思考、結合自己所見所想所思輸出更多的內容,研讀、消化知識為己用,分享給更多需要/想要維繫親子關係的讀者。

跳讀、通讀也都可以用在不同的場景中,當然讀書方式不僅僅是這幾種,還有其他的方式。主要還是看自己想怎麼讀,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

既然都花了時間用來讀書,為什麼不將時間花得更有價值呢?每次讀書前,先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就不會擔心自己讀完沒有收穫。

最後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總結送給大家:「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

相關焦點

  • 【方法】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這並不是我起的標題,而是讀書營中一位書友的真切感嘆 覺得讀書沒用,不外乎就有兩點原因:一是讀書太少;二是不會讀書。 書友隨口而出的同時,也拋給我們一個問題,也是自古以來,一直備受關注的話題,即:如何讀書? 關於這個問題,前人會有很多看法,現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觀點,也包括我。
  • 讀書的4個好處,寫給不愛讀書的你
    如果有人問你讀書有什麼好處,你能回答得上來嗎?又能說出讀書有幾個好處呢?這個問題對於不愛讀書的你,可能勉為其難,因為當你意識到了讀書的好處,自然就愛上了讀書。如果你只是被動地學習,一年到頭沒讀完幾本書,那麼在職場上就失去了競爭力,將來極有可能成為裁員的對象之一。而你想通過學習技能,從容勝任不同的工作崗位,就得多讀書。因為讀書不僅讓你不斷增長知識,了解新的領域,還能從書中學到各種工作技巧來提升工作能力。
  • 《高分讀書法》:讀書如果無法做到「主動」,讀再多也無用
    那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該在什麼時候發問,並且應該問怎樣的問題呢?其實我們從準備閱讀開始,提問也就開始了,一直到讀完這本書,我們依然可以發問。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閱讀前、閱讀中以及閱讀後三個階段。閱讀前我們在閱讀整本書的內容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閱讀書的封面和腰封等。當我們閱讀完封面以及腰封等信息,大概了解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之後,我們的發問就開始了。
  • 用「費曼技巧」來教自己讀書
    讀書不是集郵,而是用寶貴的生命做家當,到頭來為了滿足於一份虛榮心和在別人看來只是一組毫不起眼的小數據,實在可悲。痛定思痛之後,我不再追求花哨的讀書方法,而是願意下笨功夫。朱熹有一句話說得好:「讀書別無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來崖去,自己卻未先要立意見,且虛心,只管看。看來看去,自然曉得。」
  • 產檢時,醫生一般會問這幾個問題,提前做好準備才不會尷尬
    這裡是產檢時,醫生一般會問到的幾個問題,為了避免尷尬,孕媽可要提前做好準備哦。一.月經是否正常,一般持續幾天,最後一次月經是在幾號?一般來講,做產檢的時候,醫生為了判斷你懷孕多長時間以及確定預產期,會問到這個問題。但是有不少心大的女性會想老半天,也沒辦法給出準確的答案。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生的判斷。
  • 《深度閱讀》:運用這7個技巧做筆記,積累屬於自己的讀書經驗
    人的記憶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讀完每一本書後都有滿滿的收穫,就需要有技巧地做讀書筆記,並持之以恆養成長期做筆記的習慣。只讀書,不做筆記,相當於耍流氓。這種情況屬於假性閱讀者行為,只追求數量上的增加,不以書籍內容質量和知識價值為目的。
  • 「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圖:真相與後真相的區別)至於不可證偽,就是當一個人檢測的一件事情不如他預期的時候,他會給出各種解釋,他不會承認這件事情本身可能是站不住腳的。比如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拿了一段中性的文字描述給一些人看,這些人看完後,實驗人員問,這段文字說得像他們嗎?所有人都覺得太像了,簡直就是自己的簡介。
  • 查理.芒格說,真正的高手都會運用這三個法思考問題
    今天就來分享該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三個法則。法則一 多讀書身邊有個朋友小崔,她大學一畢業就負擔的起自己在上海的房租,還每個月給自己的母親打錢,身邊的朋友對她十分羨慕,有天在朋友圈看到她分享的精緻生活後,忍不住問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她說在大學期間,她讀了很多本書,從書中學到了很多思維模型,並且受讀書的影響,她學會了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
  • 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讀書,作為最有效也最廉價的的獲取新知的方法之一,很多大佬都推崇。巴菲特的孩子笑稱巴菲特是一本行走的書,蓋茨也是出名的愛讀書,每年幾乎都會推薦長長的書單。書的內容都記不清楚,更別提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了。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你不是一個人——我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為讀書沒效果而焦慮,那種感覺,就像自己是一個在原地旋轉的陀螺。直到今年,我覺得終於把讀書的方法理清了,於是有了這篇文章。用文章中的方法,你的閱讀能力將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 2020年讀書總結|讀書這件事,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活了二十年,這還是我第一次寫年度總結,雖然這只是我2020年的讀書總結。回顧過去的歲月,借用海子的詩歌,屬實有「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憊」的感覺。老實說,對於讀書這件事,我似乎從來沒放在心上過。當然,也不是說之前不讀書。
  • 幽默搞笑,三年級的妹妹問我數學題,有點擔心不會。
    3、那年,我去相親,去到地方一看,哇,女漢子!女漢子的姐姐端個果盤出來,卻是美麗動人!女漢子:「這是我姐!」她姐回房間去,我有點遺憾:「你姐還沒嫁人吧?她為什麼不相親!」女漢子:「她比我漂亮,用不著相親!你要不要跟我談個戀愛,即使談不成,我也可以近水樓臺把你推薦給我姐!」那次,我沒有上當。
  • 這3個讀書階段,你一定要知道
    師徒二人都是閱讀的受益者,出於將閱讀這件有意義的事傳遞給更多需要改變人生的人,他們合著了《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洪鎮洙的上班族,面臨工作與感情的雙重危機,立下「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目標。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告訴你讀書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在保證讀書時間的前提下,要注意的一點是只在有需要的時候讀書,而不是一個勁地埋頭苦讀,因為與人會面交談、現場實踐也是非常重要的擴充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手段。注意控制讀書時間,讀書過量反而會適得其反。如何閱讀關於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閱讀前,就要想清楚,世界上好書那麼多,我為什麼要讀這本呢?如果不搞清楚囫圇吞棗,只會浪費時間,而且收穫不會大。
  • 從一看書就想睡覺,到挑燈夜讀,4個方法教你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明明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就是做不到沉下心來,靜下心來讀書學習,這是一個比知識焦慮本身更難以解決的難題。對我而言,看書想睡覺,無非三大問題:一是當天實在工作事務太多,拿起書想看卻有心無力;二是自己對所看的書缺乏興趣,沒感覺,和自己缺乏親密關係,需求關聯度不大,無心看。三是心理情緒不在狀態。但不至於「一看書就想睡覺,也沒心看」。
  • 加拿大讀書你能收穫什麼
    雖然不能說我對加拿大的教育有多麼深刻的了解,但是我在加拿大的兩段讀書經歷確實使我對於加拿大的教育更有發言權。我是本科在國內讀完,工作一年後以留學生的身份就讀加拿大的研究生文憑課程,在拿到楓葉卡後以本土學生的身份獲到了瑞爾森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
  • 葉羅麗中最「難念」的魔法咒語,讀完前2個感覺不會說話了
    在《精靈夢葉羅麗》動畫中,若想證明一位角色的實力有多強,完全取決於這位角色自身的魔法力量,而大多數角色在施展魔法的時候都會念出一句或者幾句咒語,咒語的難易程度不一,有的念著十分順口,有的則念著非常困難,而且咒語在不同的場合也是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葉羅麗中最「難念」的魔法咒語,很多人表示讀完前
  • 終於發現讀書沒能改變命運的秘密
    2010 年正式獨立創業之後,作為開發讀書法、思維導圖、各種記憶術等能力的講師,開展了更多的讀書、講座活動。2013年起,成為指導教學的講師。日本有個喜歡讀書的人叫大巖俊之,每年讀300本書,卻發現明明實實在在的讀了這麼多本書,可還是沒能徹底掌握書中的內容。本想通過閱讀來讓自己當上講師,幾百本書是讀了,但也還是沒能成為講師。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4步階梯法則,助你從職場菜鳥到CEO
    這裡先介紹一本書,《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書中主人翁洪鎮洙,他從不喜歡讀書,正遭遇職場中的中年危機,不但不能升職,還被下調到了他不喜歡且不熟悉的銷售部工作。強烈的危機及想要轉變人生念頭的洪鎮洙,卻從他覺得沒譜的讀書開始,一路開掛,從職場菜鳥升遷到CEO,並從單身到贏取白富美,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之路。
  • 人生必讀99本經典好書:不讀書的人輸在這
    讓我們在讀書上合理搭配、營養均衡。營養均衡該怎麼理解?讀書也像吃飯一樣,如果你只吃肉,不吃菜,不注重維生素、蛋白質等人體所需營養的均衡攝取,最終會導致你的營養不良。而現在有一種方法,不需要你去看上好幾年,只需要每天抽出10分鐘,堅持3個月,你就能學習並吃透這些經典書。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劉主編。劉主編是誰?他是國內金牌閱讀、寫作培訓講師,一年要讀上百本書,寫五十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