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產業 人的智慧在生產各要素中佔主導地位的產業形態。人的智慧主要表現為創意,所以智慧產業也叫創意產業。智慧產業或創意產業表現為人的創意對資源整合與資源再生起主導作用,也表現為通過創意對傳統產業的提升整合作用。智慧產業或創意產業是知識產業的完成,本質上仍然屬於知識產業,是繼信息產業之後的第五產業。
選擇理性 1、選擇、獲取文獻信息的意向與思維能力。2、通過優化配置資源實現價值的價值取向與思維能力。選擇理性中資源優化配置是目標而非手段。
對稱,作為哲學範疇的對稱是指宇宙的根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同一性是宇宙的本質屬性,也是對立統一規律的本質屬性,所以作為哲學「對稱」的對立統一規律不同於鬥爭性佔主導、作為「矛盾」的對立統一規律。具體科學或日常生活中的對稱,包括對應、對等、平衡等均為哲學「對稱」的具體內容。對稱邏輯、對稱經濟學的「對稱」屬於哲學範疇。
新經濟,新的經濟形態。社會佔主導地位的產業形態的不同,決定社會經濟形態的不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新經濟有不同的內涵。當前新經濟是指創新性知識在知識中佔主導、創意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的智慧經濟形態。
智慧新經濟,當今時代背景下的新經濟,就是創新性知識在知識中佔主導、創意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的智慧新經濟形態。智慧新經濟就是智慧經濟。
智能經濟,智能經濟是以智能機和信息網絡為基礎、平臺和工具的智慧經濟,是智慧經濟形態的組成部分,突出了智慧經濟中智能機和信息網絡的地位和作用,體現了知識經濟形態和信息經濟形態的歷史銜接。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以知識運營為經濟增長方式、知識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知識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形態的時代。
智慧經濟學,關於智慧經濟的發展規律,智慧經濟學的方法、性質、結構、功能、發展趨向的學科。
假設,把假說當做推理的公理或原理前提,假說就成為假設。事實證明:把假說當做推理的公理或原理前提推導得出的結論,絕大多數是錯誤的。假設只是驗證、發現真理的手段,把假設當「公理」進行推導只是試錯的方式,不能作為科學論文論述的前提。
經濟理論,反映人類經濟活動的概念、範疇與範疇體系,包括科學的經濟理論與不科學的經濟理論。科學的經濟理論正確解釋所有經濟現象、認識經濟規律、把握經濟本質;不科學的經濟理論由於不能認識經濟規律、把握經濟本質,所以不能正確解釋所有經濟現象,只能部分解釋經濟現象,而所解釋的經濟現象之間往往相互衝突。
理性經濟人,理性經濟人是西方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提出的關於經濟活動的主體——「經濟人」本性的假設,認為理性的經濟人本性都是自私的,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整個西方經濟學都是根據理性的經濟人本性都是自私的假設建立起經濟學理論體系,因此所謂「理性經濟人」假設實際上已經成為西方經濟學的公理而超出「假設」的範疇。但由於該「假設」 混淆了「人本性都是自私的」和「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這兩個命題,使之不能自圓其說而成為悖論,這個悖論是亞當·斯密前後出版的兩本書《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相互衝突的根本原因,也是建立在該「假設」基礎上的西方經濟學無法解釋現實經濟現象的根本原因。無論是理論上還是現實生活,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等於理性的經濟人本性都是自私的,人有時無私助人、甚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也並不違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則。「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公理,公理不需要假設;「人本性都是自私的」是歪理,歪理不能作為假設。同時,以假設為公理進行推導論證從科學方法論角度而言也是錯誤的。在科學史上,以假設為「公理」進行推導得出的結論絕大多數是錯誤的;以假設為「公理」進行推導只是驗證假說的手段,不能作為科學論述、建立科學體系的方法。
是以假設還是公理作為經濟學體系的出發點,差之毫厘謬以千裡。西方經濟學從理性的經濟人本性都是自私的命題推導出市場自發論、經濟與經濟學不講道德、經濟學只講實證性不講規範性的結論,而從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命題卻可以得出經濟人和道德人的統一、市場自發和自覺的統一、經濟學實證性與規範性的統一的結論。
「理性的經濟人本性都是自私的」源於西方線性思維方式,「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源於東方對稱的思維方式。在西方線性思維方式看來,「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 「理性的經濟人本性都是自私的」兩者可以劃等號;在東方對稱的思維方式看來,「每個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以包括「理性的經濟人本性有自私和無私兩方面」。
中國經濟學,中國人自己創立的具有高度原創性的新的經濟學範式,在理論基礎、體系結構、實踐功能方面同現有的西方經濟學流派有本質的不同;既反映人類一般經濟規律、又反映中國經濟特殊規律,能有效解釋中國經濟現象、指導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中國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理論基礎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學應是西方經濟學合乎邏輯的發展,是對後者的相容和超越;中國經濟學代替西方經濟學成為人類經濟學的主流,是通過空間交替展示時間之矢的人類經濟思想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中國經濟學是東方經濟學的代表,也是東方經濟學的典型形態。中國經濟學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獄概念,因此改革開放以前在中國推行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改革開放以後在中國流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等都不是中國經濟學;僅僅提出建構中國經濟學的設想,而沒有形成中國經濟學範式和體現中國經濟學範式的經濟學體系,也不是中國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