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 爍 魚 蛋 尤 嘉
責編 | 嶺 桐
1
葉綠體也可以人造了!?光合作用效率比自然植物還高
圖片來源:Pixabay
「葉綠體」 在植物細胞內負責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成養分。最近,發表在 Science 雜誌的一篇研究公布稱,德國馬普研究會等機構研發出的 「人造葉綠體」 可以模仿光合作用,利用陽光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研究人員提取了菠菜的葉綠體的類囊體膜,這種類囊體膜能夠在植物體外 「工作」。隨後,他們將這種膜與一種名為CETCH的循環系統耦合,後者是人造的固碳系統。經過成功耦合後,人造葉綠體就誕生了,其光合作用效率比自然界植物的還要高。儘管目前技術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能否大規模使用還未可知,可人造葉綠體影響十分深遠。研究人員希望,未來可以通過這種技術合成比普通碳水更有意義的有機物,比如藥物分子。
2
科學家首次發現不需要氧氣就能生存的多細胞生物
宇宙中的一些 「真理」 似乎是顛撲不破的:太陽東升西落,物體都受到萬有引力,多細胞生物需要氧氣才能存活。但近期的科學發現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最後一條規律。特拉維夫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發現,有一種類似水母的寄生蟲沒有線粒體基因組,是地球上已知的第一種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多細胞生物。這意味著它不用呼吸,生存完全不依賴氧氣。大約在14.5億年前,地球生命開始 「呼吸」 氧氣,其中多細胞生物體內有大量的線粒體,它們是生物進行有氧呼吸必不可少的細胞器。而本次新發現的寄生蟲和單細胞生物一樣,進化出了與線粒體有關的細胞器用以適應在無氧環境下生存。不過,其背後的具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這一發現不僅改變了我們對地球生命的理解,也可能對尋找外星生命產生影響。
3
古代巨懶或死於自己的糞便
野生動物多死於被捕殺、疾病或自然災害,可你見過被自己的糞便 「殺死」 的動物嗎?數千年前,在厄瓜多的聖埃琳娜半島上,20多隻巨大的泛美樹懶(Eremotherium laurillardi)在一個焦油坑內集體死去。美國和厄瓜多的古生物學家研究後認為:這群樹懶並非死於焦油,很可能是死於被自己糞便汙染的飲用水。一般來說,焦油坑內死亡的動物在骨頭沉積後,瀝青會滲入其中,但該現象並未出現在這批樹懶的骨層內。這表明在樹懶們群居之時,此處還不是一個焦油坑。沉積物也顯示,在樹懶死亡之前,這裡是一個沼澤坑。此外,研究人員還有更 「奇葩」 的發現:化石周邊布滿了糞便所含的植物殘渣。因此,與其說這是沼澤坑,不如說是一個巨大的 「糞坑」。大量糞便汙染了飲用水,導致沼澤水不再適合飲用,這可能最終導致了史前樹懶的死亡。
4
美國啟動首個針對冠狀病毒的基因編輯測試
圖片來源:Pixabay
5月6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通過了新的決議,允許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進行冠狀病毒檢測以供緊急使用,緩解目前測試盒不足的問題。美國上周已經加大測試力度,平均每天進行250000次測試,部分地區正面臨試紙短缺。使用這種新的檢測技術可以大大緩解檢測的壓力。該技術是由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張鋒與人合作創辦的Sherlock Bioscience 公司研發,通過 CRISPR 技術檢測鼻、口或者喉嚨拭子中的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其檢測非常迅速,等待約1小時左右就可以得出結果。
5
基因療法幫助關節炎病人增肌減脂
圖片來源:Pixabay
肥胖相關炎症和肌肉功能喪失是關節炎的重要誘因,而關節炎患者很難通過鍛鍊來增肌。為此,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最新研究試圖開發一種基因療法,以促進受損關節肌肉生長。在內側半月板不穩定的模式小鼠中,科學家通過腺相關病毒遞送卵泡抑素基因,調控多種激素表達而促進肌肉生長,這在緩解骨關節炎症的同時也降低了體脂率。即使小鼠沒有額外鍛鍊,並且持續高脂肪飲食,其關節炎症狀也得到緩解。目前,科學家正在測試該療法對其他肌肉相關疾病的療效。
6
模仿蚊子「腿毛」,開發無人機避障系統
圖片來源:Pixabay
隨著氣溫升高,人類的一大勁敵——蚊子又將重出江湖。小小蚊子通過遊擊戰和人類鬥得不落下風,靠的是探測和躲避周邊物體的獨門絕技。近日,來自英國皇家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模仿蚊子 「避掌」 的原理,研發出了一種全新的無人機避障技術。通過腿部毛髮感知周邊的氣流變化,蚊子能夠確定並躲避附近的物體。有鑑於此,研究人員在無人機上安裝氣流探測儀,通過周邊物體對旋翼氣流的擾亂來定位這些物體,這一技術被稱為 「空氣動力學成像」。據稱,其複雜度和成本都低於現有的聲納和雷射雷達技術,尤其在近距離時還更加精準。也許在不久以後,我們就能獲得像蚊子一樣靈巧好用的無人機,價格或許也不會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