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故鄉》:「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的,行路人的腳印鋪平了道路,辛勤勞作的人們生產出了世界上所有可供人類使用的物質消費財富、人類勞動生產實踐創造了人類文明。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尚無人能夠以一己之力成功存活至今,當今人類世界之中任何一個民族無一不是依靠群體智慧才能繁衍生息至今。
「團結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類之所以能夠以不及大象強壯、不比獅/虎兇猛、不如猴群靈敏...的血肉之軀解析、重構自然物質,依靠的基本能量就是群體智慧。很久以前,達爾文就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任何弱小的動物絕對不能單獨存活。就人類身體而言,不具備單獨生活的強大能力,人類的軀體相對於其他大型食肉動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況下,人類只能對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無力的反抗。因此,人們需要做出各種努力,尋求各方幫助,才得以獲得在地球上的存活優勢。想像一下,一個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沒有任何工具。那麼,你面臨的危險處境比其他任何動物都艱難。
人類個體生命如同滴水般渺小,如果一滴水不匯入江河那它將很快被蒸發掉。然而,匯集億萬水滴的江河卻能夠川流不息、奔湧向前。那麼,為何只有置身群體之中的人類生命個體才能找準成長方向和生命旅程的意義呢?
個人只有獲得被幫助才能實現成長
《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人類生命伊始幾乎什麼也不知曉、什麼事情也不能獨立完成,人類嬰兒降生之時除了生命體徵能夠自己控制,其餘諸如飲食、運動、排洩物處理等等都需要在被幫助下才能完成。因此,有人打趣地說,人類嬰兒就是一個新生命的大號「胚胎」。
的確,植物種子落地就能生根、發芽,然後吸納自然物質中的水分、礦物質並結合陽光就能長成其親代的模樣;其他動物出生之後短則數小時、長不過數月就能自己尋覓食物。然而,人類嬰兒降生之後沒有「三年五載」他們自己幾乎什麼也不會幹,長成父母那樣能夠自己養活自己的狀態則至少需要10年以上。換句話說,就是人類生命個體無論誰離開了被幫助絕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
個人成長方向源自被引領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在中國的孩子學會了講普通話、寫方塊字,生活在美國的孩子學會講英語、寫ABC......個人知識智慧「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有教就有、教什麼就會產出什麼,比如儒家文明教導人民仁善、中國教育教孩子們愛中國、美國教育教孩子熱愛美利堅。每個人生命中姓甚名誰幾乎都是被教育引領的結果,而如果沒有教育引領任何人都不可能自己成才。
教育不僅給予每個人學歷證明,它更教會我們如何以更好的方式適應社會生活,教會我們生活中能夠做什麼、該如何做、如何與同伴分工協作讓自己生活的更幸福......然而,如果沒有教育工作為個人成長指引方向,那您很可能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附近一個山村裡,人們發現狼群裡有兩個人類孩子。人們打死了狼後,在狼穴裡發現兩個狼孩,大的八歲叫卡瑪拉,小的兩歲叫阿瑪拉。狼孩剛被發現時,生活習性與狼一樣;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餓了找吃的,吃飽了就睡;不吃 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不會講話,每到午夜後像狼似地引頸長嚎。阿瑪拉在第二年去世,卡馬拉活到十六歲,經過7年的教育,才掌握4、5個詞,勉強地學幾句話,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邁進。她死時估計已有16歲左右,但其智力只相當於3、4歲的孩子。
孩子生活自理、直立行走、講什麼語言......都源自被教育。如果沒有教育,任何人都不會自覺知道哪些東西是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哪些物質可為自己提供住處和做衣物使用、哪些事情是需要迴避的危險等等。所以,教育工作的本質就是一個人【包括家長和學校老師】為另一個人【孩子們】指引成長方向,並帶領他們向著那個方向前進。
群體之中的個人才能找到生命旅程的價值和意義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那麼他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呢?
白天看日出日落、晚上數星星
用腳步丈量地球
觀察周圍的花、鳥、獸、蟲、魚
......
不可否認,如果世界上真的只有一個人,那麼這個人的存在將毫無價值、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如果只有一個人他不會產生任何歡聲笑語、沒有任何情感牽掛、無法改變自然中任何物質的存在形態。然而,人類個體之所以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其根本就在於每個人都能夠通過自身勞動生產幫助他人也需要被他人幫助,也就是說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必須要放到人類社會大環境之中才能映襯出來。
人類個體生命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人類個體生命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存在個體與同伴的交互作用之中,正如錢幣本身沒有任何實用價值,但當它被人們用作社會物質消費財富的價值計量工具之後它就有了儲值和流通價值。同樣,如果每個人勞動生產只為自己服務,那麼這些勞動生產就幾乎沒有社會流通價值、對同伴的生活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任何人類生命個體都只有置身社會群體之中的才能找準自己的成長方向、生命旅程的價值和意義。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