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凌晨2點,名為《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以「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之名,在西安住建官微公布。
按通知要求,西安對二套房首付比例進行細化,已有住房面積在90㎡以上的,購買第二套住房貸款首付最低不少於50%,最高首付調至70%,購(炒)房門檻明顯提高。
因為在2019年6月,西安劃定了除西鹹(不含灃東)、高陵、鄠邑等區縣外的限購範圍,兩套房成了限購區域購買上限,所以這次的首付新政,相當於是在去年限購基礎上的升級。
在這份通知下,西安樓市一些走向逐漸清晰。
1
西安小戶型房子庫存積壓 140㎡以上大戶型賣得俏
通知開頭就說,為深入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精神,保障支持自住需求。而政策中「發揮差別化信貸調節作用」,調整的也是購買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
根據西安市政府在2017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管理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居民家庭首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在西安貸款買第一套房,首付比例並未調整,30%的首付比例,與全國不少城市保持一致。
一般買首套房的多是剛需置業者。從置業次數來說,往往是首套房或生活範圍內唯一房產;從置業需求來說,集中在婚房、異地安家、孩子上學、落戶等,有不得不買房的強烈因素;從產品來說,傾向於面積緊湊中小戶型,低總價,維持居住的基本配置。
曾幾何時,中小戶型是西安市場主流,不過,今年以來,市面上90㎡左右新房源逐漸減少,高總價、大面積的房子卻站上「風口」。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西安新房成交結構偏重大面積改善型產品。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截至10月,西安市140㎡~200㎡面積段產品,出清周期為8-9個月,而70㎡~90㎡產品出清周期為24個月,90㎡~140㎡產品出清周期為10~11個月。可見剛需產品庫存積壓明顯,改善型產品相對稀缺,結構性供需不平衡帶來價格上漲壓力。
因此,本次政策提高大面積產品入市門檻,一定程度控制改善型客戶數量,穩定供需結構,抑制價格上漲。
而在首付政策重新向首套傾斜、二套房首付比例因購房面積逐級提升背景下,是否將扭轉未來一段時期西安樓市的產品架構,值得拭目以待。
2
強化預售管理,高層要蓋到7層以上才能拿預售證
通知指出,開發商申請預售許可證的,7層及以下建築要求封頂;7層以上建築至少要到地上7層以上。一般預售許可證是「五證」裡最後一個拿到的,有預售證才有合法銷售資格,很顯然,這一條是對預售管理的再強調和加強。
同時,新政還要求嚴格預售資金監管和劃撥。
通知強調:「各級住建部門要建立預售資金監管銀行的信用管理體系,對於存在配合挪用資金等違規行為的商業銀行,在一定期限內暫停在西安開展預售資金監管業務。」
同時,「轄區住建部門要根據商品房開發項目施工計劃,區分主體結構封頂、竣工驗收、不動產首次登記等節點,嚴格按照工程建設進度核撥預售資金,保障項目如期建設,防範項目建設風險。」
有業內人士稱,預售資金管理一直都是開發商的「噩夢」,但在過往執行中,開發商的財務人員經常有「途徑」把資金從監管戶中倒出來,這幾乎已不是公開的秘密了。政策明確的前提下,將會對執行效力形成考驗。
3
炒房者基本沒槓桿可加,購房兩極分化效應或將加劇
此次新政最引人注意的是,在二套房首付比例方面進行細化。尤其是已有住房面積超過90㎡的,若再次貸款買房,首付比例比以前皆有提高。
通知還特別提到,居民家庭住房商業貸款未結清時,再次使用商業貸款購買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於60%。結合西安目前實施的限購範圍,可以說,西安城六區、長安區加上高新、經開、曲江、滻灞、航天、國際港務區、灃東新城和臨潼等,全市核心的利益所在,給投機炒房的空間越來越小。要滿足自己改善需求,要麼等一等,要麼錢多,或者買其他區域。
2020年7月的綜合成交價(含住宅+別墅)
60%的首付,除非是變相突破信貸政策,不需要多說,基本沒啥槓桿可加了。
一定程度上,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將減少購房人數量,但可能也會加劇房地產市場中的馬太效應:首付款提高,只有資金更充足的人才有資格購入房產,若此時是房價上漲比較緩慢的時期,是否也就意味著,他們比資金不足的人掌握了更多「上車」機會。
4
「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強調西安調控一盤棋
首付門檻提高,將有利於銀行優化風險管理,這符合當前金融監管趨勢。
巧不巧。在近日出版的《輔導讀本》中,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的署名文章提到: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當然就西安來說,更現實的需求是「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截至2020年11月,西安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連漲四年半,一些非限購區域的房價亦水漲船高。此次新政,特別點名了鄠邑區、高陵區和西鹹部分未限購區域,強調了西安樓市調控一盤棋的思路。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未來西安的調控仍有可能進一步收緊。此次通知明確,未實施住房限購政策的高陵、鄠邑等區縣及西鹹新區部分區域,要密切關注市場形勢,保障自住需求,抑制投資投機行為,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一方面,政策繼續強調了調控收緊和嚴管市場秩序的導向;另一方面,對於一些不限購的區域,尤其是類似西鹹新區等熱點區域,後續也需要繼續觀察市場動向,防範市場炒作。
放眼全國,各地調控紛紛從上半年的寬鬆走向收緊。有機構統計,前11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次數已接近500次,近兩個月來,各城市出臺調控政策更是超過30次。從一開始的「限價、限售」到「打擊假離婚」、「打擊萬人搖」,降低槓桿使用率、緩解樓市炒作熱度,則是調控中常見的手段之一。在年末重提「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這給明年初定了調。
房地產調控從本世紀初就開始了,遺憾的是調控了20年,房價上漲了20年。20年來出臺的所有調控政策都是在買賣層面「縫縫補補」,要想調控房價還需要從不動產持有層面進行根治——或許唯有房產稅才是真利劍。
作者/來源:二三裡資訊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