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政策已下滲到縣域範圍,縣級樓市調控政策紛紛出爐

2021-01-0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1月以來,多地出臺相關文件,要求適時分區縣推行樓市調控。業內人士表示,縣級樓市調控須堅持樓市調控總體基調,遏制投機炒房,同時要關注區域內的去庫存情況,因地制宜,一縣一策。

圖片來自網絡

  因縣施策

 

  安徽省阜南縣近日出臺樓市限購限售調控措施,對擁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縣戶籍居民家庭和擁有二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縣戶籍居民家庭暫停銷售新建商品住房。同時,由縣人民銀行牽頭協調各商業銀行,依據有關金融信貸政策,制定相應措施,對購買第二套、第三套住房的家庭,加強購房信貸管控力度,扶持剛性購房需求,限制投資、投機性購房。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當前一些縣級銀行也在積極執行此類新的政策內容,以有效把控信貸資源,同時有效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近日,鄭州市召開相關會議,強調2018年將堅決遏制投機炒房,並結合實際實施縣市區分區域精準調控。山東、江西等地則於今年首次提出,房價上漲壓力大的縣市限制住房轉讓,並適時採取認房認貸、限貸、限購等措施。

 

  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以北京實施的「3·17」調控為起始,環京區域以及環雄安新區區域的淶水、任丘、霸州等多個縣級市出臺了限購限售措施。隨後各地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多以地級市出臺下轄縣市的調控政策為主。

 

  2017年12月,住建部負責人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2018年將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按照監管部門的總體要求。2018年,或許會有更多縣級調控政策出臺。」一位房地產分析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關注去庫存

 

  同時,部分地區在對縣級樓市的調控方面關注去庫存。

 

  大同市近日出臺對區縣樓市調控的總體原則,要求認真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加大對居民合理住房消費的支持力度。大同市規定,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調至20%;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30%,並規定了相關稅費優惠措施。

 

  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強調,2018年,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

 

  梳理發現,多地從土地出讓和房企分類管理方面加強去庫存力度。大同市要求,各縣要結合「十三五」城鎮住房發展規劃,科學確定商品住房及其他房地產用地的供應總量和結構,合理控制用地供應規模、布局和節奏。(江鈺鈴)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西安樓市再調控劍指大戶型,釋放什麼信號?
    因為在2019年6月,西安劃定了除西鹹(不含灃東)、高陵、鄠邑等區縣外的限購範圍,兩套房成了限購區域購買上限,所以這次的首付新政,相當於是在去年限購基礎上的升級。在這份通知下,西安樓市一些走向逐漸清晰。
  • 東莞樓市調控全面打「補丁」 一個月已三次
    東莞樓市調控全面打「補丁」,一個月已三次) 東莞目前的限購、限售政策執行的是2017年的「4.11新政」,「莞九條」主要為升級、收緊現有政策及補上政策漏洞。
  • 一季度樓市呈現回暖趨勢 後續政策或將微調收緊
    在人才政策的推動下,二線城市的熱度也開始提升。文 | 證券日報 杜雨萌4月30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2019年4月國民安居指數》(以下簡稱《報告》),分別從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入手,結合房價指數、用戶找房行為指數、購房者信心指數、經紀人指數等多方面數據,聚焦全國房地產市場。《報告》顯示,北上廣深的房價保持穩定態勢;而南京、杭州等城市房價也正在向一線城市靠齊。
  • 中央再定調,時刻繃緊調控這根弦,對樓市來說意味著什麼?丨火線解讀
    韓正強調,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從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是7月24日後,韓正今年主持召開的第二次房地產相關工作座談會。這四個月來,國內樓市總體上銷售持續回暖,房地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速,但也存在個別城市樓市顯露投機炒作氛圍的問題。
  • 北京3·17樓市調控滿月一個月接連出招十餘次
    網絡配圖北京樓市「3.17」加碼調控政策出臺後,近一個月北京接連出招十餘次,全方位封堵炒房漏洞的同時,也基於「住有所居」的根本訴求著力構建購租並舉的住房體系;同時,嚴查學區房炒作,過道房、車庫房等不符合實際居住條件的,均不得作為入學資格條件。
  • 8月樓市AB面:銷售衝高調控收緊,新一輪促銷潮醞釀
    一面是溫熱的當下市場行情,一面是趨冷的樓市收緊政策,開發商就在這樣喜憂參半的大環境下,走向了未來四個月的銷售戰場。   8月及前8月,主流房企銷售快速回暖,已追平或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部分城市和區域,房價出現明顯上漲。   與此同時,8月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再度收緊,包括一些城市限購力度加大、融資設「三道紅線」等,都讓開發商和市場感受到了來自政策面的涼意。   炎夏過去,秋天已至。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也已經來臨,「三道紅線」壓頂,硬性的指標約束對房企形成威懾。
  • 調控「邊際效應」減弱 樓市現「暖冬」
    擠出了投機泡沫、調整了市場結構、抑制了房價過快上漲,持續了兩年多、號稱「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也隨著近期樓市「暖冬」的到來,逐漸顯露出調控「邊際效應」減弱的跡象。專家表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基礎尚不穩固的情況下,現行調控政策仍有必要繼續堅持,更具長效性、更具市場化的政策也亟待出臺。
  • 推拉理論下樓市與匯市邏輯:保樓市,就是保匯市
    以此分析框架來檢視當前美元加息下的國內樓市與匯市,就可以發現類似機制。一方面,美元加息,對於中國來說,是外部拉力,它意味著在美國市場,資金價格開始上升;另一方面,相對於美國市場,如果國內市場沒有發生重大變化,那麼資金在逐利驅動下,自然會向高收益市場流動。從貨幣的角度看,在美國高收益市場的吸引下,國內把本幣兌換為美元的動機在增強。
  • 地方為樓市「鬆綁」是飲鳩止渴
    公開資料顯示,在樓市政策從嚴的基調下,北京、上海、杭州、重慶、成都、武漢、合肥、南京、常州、吉林、長春、蕪湖、廣州從化等超過14個城市對其當地的樓市政策進行適當微調。其中蕪湖、佛山、成都等地因為微調幅度過大,政策頒布不久就被「叫停」。   對此,北京理工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周畢文的解讀是,中央調控、地方鬆綁都是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所做出的理性選擇。
  • 銀行拒貸,樓市打新見財化水
    買到就是賺到,已經將500萬利潤提前收入囊中的炒房者,即刻見財化水!無獨有偶,前天,西安出臺了新的樓市調控政策,核心就是根據居民已經擁有的住房面積以及計劃購買的住房面積,來確定購房的首付比例。回顧十多年來的樓市調控歷史,這是為數不多的通過限制銀行資金進入樓市的經濟手段之一。前天PLUS分析過,炒房獲利的核心要件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槓桿。因此,如果調控政策不能解決銀行資金流入樓市炒房的問題的話,所有的調控措施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 新華社連發4文喊話樓市調控
    截止到7月31日為止,新華社已經連續4天發布相關文章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進行評述。分別是《嚴格把"房住不炒"落到實處》、《精準出擊鞏固調控成果》、《莫讓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成新的風險聚集地》、《做好地價房價聯動調控的大文章》這4篇文章標題。 總體而言,隨著上半年經濟報告總結的公布,樓市大部分數據指標可謂是逆市飄紅。
  • 2021杭州樓市研判:政策仍有緊縮空間 多個新區將崛起
    (作者: 克而瑞,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層樓」,鳳凰網房產已獲授權)2020已去,2021已來!未來的一年,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今天,我們拿到了新鮮出爐的克而瑞《2020年杭州房地產市場年報》,將通過政策、土地、市場,及房企四個篇章,全面回顧2020年。同時,也對2021年做了幾個趨勢研判。總體看法是:市場大概率維持高位運行,若出現過熱現象,不排除政策繼續收緊。此外,城市進一步擴容下,多個新區有望崛起。
  • 2020年深圳樓市八項政策回顧,事關2021年買房!
    一直以來,深圳樓市都是關注的焦點。 2020年的深圳樓市,更是魔幻般的存在,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永不改變的話題! 在715、731兩大調控政策嚴控下,不少人失去購買住宅資格。潤璽一期「代持」風險四伏,「眾籌買房」被嚴厲禁止。
  • 瀋陽樓市2020年8月第五周數據出爐,瀋陽房價上漲,瀋陽樓市升溫
    瀋陽樓市2020年8月第五周數據出爐,其中: 一、瀋陽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9775元變為9812元,本周上漲37元,由跌轉漲。 二、瀋陽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130900套,131302套,132802套,持續上漲。
  • 「救市」閘門已打開,樓市「回暖」在即?看專家解讀後終於放心了
    實體經濟大部分圍繞著房地產展開,比如廠房、商場、酒店、娛樂、餐飲等,大多與房地產業緊密聯繫,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完全依靠市場化行為來恢復我國經濟顯然不足,更多時候還需要得到國家的支持與調控,隨著疫情慢慢好轉,「救市」便成為眼下相對緊急之事,近日,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政策調控號召,尤其是針對房地產行業,從土拍到建設,再到銷售與出租,均出臺了相應緩解老百姓和企業壓力的新政,從2月10日起,
  • 躁動的樓市 什麼催生了2019年「現象級」深圳樓市?
    這個政策的直接效果,就是打通「二手房-新房」的「換房」鏈條。而每一次「換房」,至少帶動2套房交易,甚至是3-4套的循環。換房加快,新房交易就激活了,這一政策無疑是行情的導火索。近期,距離深圳主城區100公裡的深汕新區,解凍了購房政策,「以家庭為單位,限購2套房屋,但5年內不能賣」,這就是深圳樓市調控調整「三部曲」的第二部。
  • 台州樓市房價「階梯式」增長近十年
    期間,國家也針對房地產市場制定「國八條」、「90/70」、「個稅強徵」等政策法規,數量之多、頻率之密,堪稱前所未有。台州樓市因此沉寂一段時間,但密集的調控並未給上漲的樓市以實質性的遏制。2007年,台州的房價再次大幅上漲,市區商品房銷售調查均價突破5000元/平方米,其中,像香格裡拉花園等個別小區的均價已高達9000元/平方米。
  • 回望合肥樓市2019:高潮與低谷並存 浮沉只在一瞬間
    備案數據下降的背後儼然是合肥樓市熱度的整體下滑,而熱度下滑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調控政策。 風聲鶴唳的合肥樓市 2019年,合肥一度傳出調控放鬆的風聲,這讓許多人蠢蠢欲動。無論風聲是由誰傳出,這都代表著有一批群體已經扛不住漸冷的樓市:或許是開發商,畢竟他們是調控放鬆的直接受益者;或許是投資客,只有放鬆調控他們才有獲利空間;甚至可能是相關部門,調控放鬆最終是為了刺激經濟。
  • 樓市到達臨界點,考驗政府的時候到了!
    11月19日,哈爾濱出臺了14條救市政策,內容包含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支持銀行對居住用途的公寓給予住宅同等的政策支持,鼓勵開發商降價促銷等等……  因為有的救市政策太離譜,比如「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女性專業技術人員,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年齡由原來的55周歲調整到60周歲」,給予公寓產品住宅待遇等。
  • 深圳樓市又炸了!
    所以大量媒體紛紛報導"只要中籤一套華潤城三期,至少500萬到手"。 於是,在套利的驅使之下,9690人參與搖號搶奪1171套房子,3天內清盤,總銷售金額196億元。 這搶千萬豪宅的新聞,讓全國人都看傻眼了。1000多萬元一套的房子,真的是普通剛需群體消費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