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Chemistry在線發表嚴輝副教授和吳啟南教授團隊關於近紅外...

2021-01-20 食品夥伴網

  近日,南京中

醫藥

大學

中藥

資源與鑑定系、江蘇省中藥資源產業化過程協同創新中心嚴輝副教授和吳啟南教授團隊在

食品

學領域權威期刊《Food Chemistry》雜誌(IF 6.306,中科院1區、食品科學/應用

化學

1區)發表了題為「Rapid and practical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

valuation of non-fumigated ginger and sulfur-fumigated ginger via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chemometric methods」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近紅外光譜法和化學計量學可以區分硫磺燻烤乾薑,6-shogaol是區分乾薑是否硫燻的生物標誌物,運用偏最小二乘法和CP-ANN法實現了對乾薑中目標化合物的準確預測,並建立了採用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法代替高效液相色譜法快速測定乾薑樣品中姜辣素類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嚴輝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吳啟南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周桂生博士、包貝華副教授等參與了此項研究。

  雲南羅平及周邊烏蒙山區為我國藥用乾薑主產區,該地區屬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區,姜類藥材種植生產是當地支柱產業,但該地區所產煤炭含硫量較高,受成本及生產習慣的影響,在產地將生薑加工為乾薑的過程中習慣使用地產高硫煤炭燻烤,常導致乾薑含硫量超標的現象。二氧化硫含量的超標,對人體造成毒副作用,同時會幹姜成分轉化影響較大,直接影響乾薑藥材的品質。因此,建立一種快速、實用鑑別硫燻乾薑的方法,對正確規範姜類藥材生產、確保臨床應用安全、助力當地產業扶貧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中藥標準化項目(ZYBZH-C-JS-34)、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CARS-21)的經費支持,基於團隊近年來圍繞乾薑藥材資源生產、質量評價等相關研究基礎,今年成功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於土壤特徵的道地藥材品質形成機制和產地溯源研究(2020YFC1712700)」子課題資助。

 

  全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0321038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