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滴滷水到鹽湖循環經濟——青海鹽湖開發探索綠色循環模式

2021-01-13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西寧11月22日電 題:從一滴滷水到鹽湖循環經濟——青海鹽湖開發探索綠色循環模式

新華社記者呂雪莉、冀澤、駱曉飛

從鹽湖中的滷水開始,青海用科技創新驅動鹽湖資源綠色、梯級開發,逐步搭建起從單一鉀肥開發到鹽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產業耦合發展的循環產業模式。  

建成國內最大鉀肥基地

在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分布有30多個鹽湖,其中,總面積5856平方公裡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其鈉、鎂、鉀、鋰的儲量均居國內之首。

記者在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察爾汗鹽湖看到,整齊劃一的鹽田碧波蕩漾、水天一色、如夢如幻,採鹽船漂浮在鹽田中像聯合收割機一樣在進行採收作業。記者了解到,這裡已經成為我國最大、世界第四的鉀肥生產基地。

鉀肥被稱為「糧食的糧食」。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石軍介紹說,隨著鹽湖自主研發的「反浮選冷結晶」工藝和水採船採輸光滷石礦等技術取得突破,鉀肥的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目前察爾汗鉀資源利用率由過去不足30%提高至70%以上,產品品位由不足90%提高到95%以上。

記者調查發現,察爾汗鹽湖的鉀肥產量800萬噸,佔到了國產量的85%以上,有力支撐了我國的鉀肥自給,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

綜合利用、循環發展

鹽湖有「無機鹽寶庫」之稱,提鉀之後滷水中伴生資源豐富。近年來,青海先後啟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一期、二期和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等重點建設項目,推動鹽湖資源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模式。

滷水通過太陽能分級蒸發,第一級析出氯化鈉,用於製取鹼化工系列產品;第二級形成含鉀光滷石,用於生產鉀系列產品;第三級蒸發形成水氯鎂石,是金屬鎂、鎂阻燃劑和鎂建材的主要原料;第四級蒸發出碳酸鋰、金屬鋰等鋰電池材料的生產原料,而最後形成的尾滷通過固體鉀礦溶解轉化工藝又回到了鹽田。

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喬弘志認為,青海鹽湖資源開發已由單一的初級加工向多元化產品和精深加工轉變,由價值鏈的低端向價值鏈高端轉變,產業由分散向積聚、多產業融合和協同發展轉變,探索出一條符合鹽湖產業發展實際的高效、低碳、循環利用路徑。

「世界鎂都」呼之欲出

2016年12月31日,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成功下線第一塊鹽湖滷水鎂錠。記者調查發現,生產鎂的原料是直接從提鉀之後的老滷中提取的,是典型的「變廢為寶」,整個過程不破壞地質,也不需要開山炸石;生產環節利用區域太陽能和鹽湖微電網,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堪稱綠色生態環保的循環經濟。

統計數據顯示,青海鹽湖鎂資源開發已形成14萬噸氧化鎂、10萬噸氫氧化鎂產品以及10萬噸金屬鎂及鎂合金產能。而未來5年-10年將形成年產100萬噸鎂的產品規模,打造世界鎂工業基地。

記者看到,金屬鎂工業園由14套裝置組成,每一套裝置在同行業都相當於一個大型企業,園區內廠房巍峨聳立、管廊縱橫相接,十分壯觀。據了解,目前僅剩1套裝置正在打通最後的工藝流程,明年上半年有望全面試車。

加拿大赫氏工程諮詢公司澳大利亞籍專家格萊告訴記者,相比世界上其他大型鹽湖,青海鹽湖開發是綠色、循環經濟的有益實踐,將為世界提供鹽湖開發新思路。

浩瀚的察爾汗鹽湖上,中國的「鹽湖城」、世界的「鎂都」正在巍然崛起。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鹽湖在高質量發展中「重塑」
    青海鹽湖人至今銘記,就在四年前的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鉀肥分公司碼頭,對青海鹽湖工業面向未來的發展提出重大要求,寄予深情囑託。時隔四年,這一深情囑託早已化作鹽湖人奮發前行的強大動力和拼搏信念。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高科技手段為支撐,鹽湖人精心打造鹽湖產業的航船,乘著新時代泛起的大潮劈波前行。
  • 鹽湖股份:「內外兼修」踐行綠色發展使命
    降能耗、再利用 深入推進高效清潔生產鹽湖股份位於察爾汗鹽湖循環產業園,公司經過多年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循環經濟模式,建成了技術先進、產品多樣、規模集約的鎂鋰鉀鹽綠色循環利用產業基地。
  • 一個工業鹽湖何以成為熱門景區?――青海茶卡鹽湖旅遊井噴式發展的...
    ――青海茶卡鹽湖旅遊井噴式發展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鄧萬裡 王金金  從幾萬遊客到超過270萬人次,被譽為中國「天空之鏡」的茶卡鹽湖幾年間變身網紅景區,已成為遊客到青海旅遊的必到景點之一。  作為一個工業鹽湖,茶卡鹽湖何以成為熱門景區?旅遊興起對周邊群眾的帶動效益如何?景區服務質量如何同步提升?新華社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千裡鹽湖不了情——記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研究員王敏
    作為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開發利用探索路上的跋涉者之一,她30餘年從事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產業化研究工作,將自己最美的青春獻給了鹽湖科研事業。一壯美奇特的風光,豐富寶貴的礦產資源……1986年初夏,一部關於柴達木盆地的宣傳片讓就讀於北京化工大學的王敏為之神往。
  • 目前在鹽湖滷水提鋰的主要方法都有哪些?
    鋰在自然界中是一種主要以固體鋰礦石形式存在於鋰輝石、鋰雲母等偉晶巖中,以鋰離子形式存在於鹽湖滷水、地下滷水及海水中。據統計,世界已發現和新發現的鋰資源中,滷水鋰資源更豐富,約佔地球鋰資源的91%。近年來,由於滷水提鋰具有成本低廉、工藝簡單等優勢,且固體鋰礦資源日益枯竭,市場上由固體礦物生產的碳酸鋰、氯化鋰等鋰產品大量減少,來源於滷水的鋰產品比例大幅度提高,鋰資源開發及應用方向發生了重大轉折。我國是一個鋰資源大國,已探明的鋰資源工業儲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玻利維亞。遠景儲量更為可觀,尤其是液體鋰礦資源非常豐富,滷水鋰佔79%。
  • 青海烏蘭開發鹽湖資源打造「天空壹號」
    烏蘭縣茶卡鹽湖『天空壹號』項目施工現場「針對優勢資源開發力度不夠的短板,我們烏蘭縣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浙商組建了青海茶卡天空壹號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烏蘭縣茶卡鹽湖『天空壹號』項目,加快形成以茶卡鹽湖東部、西部景區為支撐的大景區。」
  • 硼酸鹽溶液結構性質及循環制氫項目研討會在青海鹽湖所舉行
    7月23日晚,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硼酸鹽溶液結構性質及循環制氫」學術研討會在青海鹽湖所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物理化學和理論化學處處長楊俊林、化學工程處處長孫宏偉、高技術局化工處處長唐清、青海鹽湖所副所長賈優良、所長助理吳志堅、鹽湖資源與化學主任周園、加拿大瑞爾遜大學呂延嘉、天津科技大學鄧天龍和周桓、青海師範大學化學系主任王健朝等教授出席了此次小型學術研討會,著名化學家宋彭生研究員主持了會議。
  • ...我都不知道中國公司這麼能虧|循環經濟|*st鹽湖|澳大利亞_財經|...
    李彥宏挨了那麼多罵,2018年百度才賺了200多億,遠在青海的*ST鹽湖一把虧掉了百度兩年的淨利潤。控制了中國83%的鉀肥資源,毛利率74%,青海國資背景的*ST鹽湖,曾經是市值千億的大白馬。去年9月30日,格爾木實業因為*ST鹽湖欠了他們430萬一直不還,向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ST鹽湖破產重組的申請,法院受理了。
  • 柴達木確定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驗區後,地域廣闊、資源富集的柴達木...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一場充滿挑戰的探索正在展開———建設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  試驗區地處青、甘、新、藏四省區交匯的中心地帶,面積達25.6萬平方公裡,佔青海省總面積的35.6%。自柴達木被列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驗區以來,青海省圍繞「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永續發展」的主線,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施生態立省戰略的主攻方向和重要途徑。
  • 解密中國四大鹽湖、五大提煉技術路線!關於鹽湖提鋰的一切都在這裡...
    大華化工擁有大柴旦鹽湖80平方公裡礦區採礦權。大柴旦鹽湖現已探明晶間滷水含氯 化鉀285.9萬噸;硼45萬噸;鋰30.19萬噸(碳酸鋰當量161萬噸)。鎂鋰比為65:1,鋰含量在0.38g/L左右,提鉀後老滷水含鋰量為2.5g/L,在青海排名第二。公司的大柴旦鹽湖開發項目總投資12.5億元,分三期開發建設。
  • 青海柴達木盆地建起中國面積最大的循環經濟圈
    而今,在這片西北高原荒漠建起了中國面積最大的循環經濟圈,資源開發,有序利用,變廢為寶。    格爾木市年平均日照時間高達3300個小時以上,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8月下旬,投資40億元的太陽能發電項目--青海省格爾木200兆瓦大型荒漠併網光伏電站一期工程,在格爾木市郊荒漠戈壁上開工。格爾木市委書記王西秦說:「太陽能產業代表著柴達木盆地下一輪循環經濟發展的另一支柱。
  • 鹽湖綠色勘查技術研討會在西寧召開
    7月24日,「新理念 新成果 新鹽湖——鹽湖綠色勘查技術研討會」在西寧召開,全國相關領域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匯聚一堂開展技術交流,共同研討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勘查與開發技術。        研討會由青海省自然資源廳、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中化地質礦山總局、青海省專家人才聯合會主辦,青海省柴達木綜合地質礦產勘查院、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青海省柴達木鹽湖資源勘探研究重點實驗室承辦。這是總結近五年來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做好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勘查,共商開發技術的一次具體行動。
  • 蓄力謀變的柴達木——海西鹽湖工作會議今日在德令哈召開
    中國經濟網海西州11月30訊(記者石晶) 當第一縷晨光照進祖國大地,柴達木一片霞光。仿佛看到了當年開發柴達木的熱血知青們響應國家號召,到柴達木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的口號響徹五湖四海……血氣方剛的知青們擠坐在綠皮汽車上,開拔格爾木察爾汗鹽湖那風雷激蕩的歷史畫面。
  • 僅次於烏尤尼鹽湖,是茶卡鹽湖的56倍,中國最大「天空之鏡」
    說起「天空之境」,近的地方,你想到的是茶卡鹽湖,遠的地方,你想到的是烏尤尼鹽湖。可你怎麼也想不到,在青海,還藏著一個面積僅次於烏尤尼鹽湖,是茶卡鹽湖的56倍的中國最大的鹽湖,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鹽湖。不被人們所熟知,卻靜悄悄的在青海西部,美成了一面被上帝、被人們遺忘的鏡子....這裡沒有被汙染,更沒有人流,這裡就是察爾汗鹽湖!西寧到茶卡鹽湖290多公裡,到察爾汗鹽湖有700多公裡,雖然距離更遙遠,察爾汗卻因此少受打擾。它是世界上最值錢湖泊,湖中鹽資源總儲量500多億噸,可供全世界60億人口食用1000年。
  •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考研分數成績查詢網址:www.isl.cas.cn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簡介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概況(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isl.cas.cn/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以下簡稱:青海鹽湖所)坐落於青海省省會西寧市。目前,青海鹽湖所擁有中國科學院鹽湖資源綜合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青海省鹽湖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青海省鹽湖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青海省鹽湖資源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鹽湖數據中心等研究單元,擁有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中試基地、鹽湖化學分析測試中心、文獻情報與編輯部等重要支撐部門。青海鹽湖所主辦國內鹽湖領域核心學術期刊《鹽湖研究》,是青海省化學會的掛靠單位和理事長單位。
  • 青海綠色轉型育出新機
    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湖匯集著豐富的鉀、鈉、鎂、鋰、硼等鹽湖資源,是我國最大的鉀鎂鹽礦和鉀肥生產基地。每生產1噸鉀肥產生的廢棄物水氯鎂石約10噸。逐年積累的大量水氯鎂石,長期未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給鹽湖地區帶來嚴重的「鎂害」。   「汙染環境的鎂害,是放錯地方的寶貴資源。」青海西部鎂業有限公司化工首席專家徐徽說。
  • 中國的鹽湖,到底有多美?
    攝影/熊可-風物君語-既能「貌美如花」,又能「賺錢養家」每年盛夏,青海都炙手可熱。人們去青海,為了看青藏高原上湛藍的天空,更是為了看與天同色的茶卡鹽湖。茶卡,藏語意為「鹽池」。▲ 茶卡鹽湖。攝影/熊可與察爾汗鹽湖並稱「青海極具開發價值的富湖」的西臺吉乃爾鹽湖,則走上了另一條路線——提取碳酸鋰,並初步形成規範化生產能力,打破了鋰市場長期以來受國外控制的局面。此外青海境內的大、小柴旦鹽湖等,與西藏境內的206個碳酸鹽湖、硫酸鹽湖,在稀有金屬的開發利用上,還有難以估量的價值。她們,是高原上沉默的寶藏。
  • 鹽湖股份:2018年年度報告
    木裡煤業 指 公司控股股東青海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青海木裡煤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木裡能源 指 木裡煤業全資子公司青海省木裡煤業集團能源有限公司 內蒙古北方公司 指 內蒙古北方鹽湖商貿有限公司 遼寧北方 指 遼寧北方鹽湖實業有限公司 國際貿易公司 指 公司全資子公司青海鹽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 「科普」鹽湖
    鹽湖中還發育有大量具有重要經濟價值與科學意義的嗜鹽藻、鹽滷蟲、螺旋藻、輪蟲等特異生物資源,人們通過研究這些生物,嘗試治理鹽化環境,如鹽漬化土地。所以鹽湖是真正的資源寶庫。一定的鹽分與水量的補給,一方面增加水量不至於使鹽湖乾涸,另一方面補給鹽分,提升礦化度。由於鹽湖形成條件所限,全球鹽湖分布,大致分為兩個鹽湖帶和一個鹽湖區,即北半球鹽湖帶和南半球鹽湖帶以及赤道鹽湖區。世界上現代鹽湖較集中地分布於南北半球的乾旱帶中。鹽湖所處地區一般風景優美,除作為資源地開採外,同時可以作為旅遊目的地供遊人遊玩。
  • 世界那麼大,去青海的茶卡鹽湖玩吧
    舒婷老師寫的是關於茶卡鹽湖的詩句。如果走不出去,還不知道有詩和遠方。如果不走足夠的路,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如果不去茶卡鹽湖,就無法遇見最美的自己。在我們國家有這麼一個神奇的地方,中國天空之鏡——茶卡鹽湖。在國外,也有一條神奇而美麗的風景線。就像希臘的愛琴海,日本的富士山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美酒之鄉法國波爾多都在這條緯度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