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可以說再過二十幾年,這個世紀將不再是美國世紀,也不會是歐洲世紀,而是亞洲世紀。問題是未來的世界大國將是中國還是印度。目前對於中國處於領先地位的說法還沒有人持懷疑態度。
近25年來,中國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經濟改革計劃,面向國際的貿易齊放體系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推動了技術轉讓。
2006年中國吸引外資約達603億美元,印度大約為46億美元。中國的掃盲率是90.9%,印度是60%。15年來;中國服務業的就業率增長了兩倍,印度只增長了20%,近年來,中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遠遠超過印度。
印度的支持者強調,印度的優勢在於,擁有從英國殖民時期起就融入世界經濟的企業,印度在經濟增長方面緊跟中國腳步,儘管印度大部分人口教育水平低,但擁有世界上數量最眾多的工程師和科學家。
支持中國的人則認為,印度的興起被擴大了,目的是遏制中國在2025年登上世界大國寶座的勢頭。
1975年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比中國高出9%,當今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是中國的40%。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中國正在加速城市化進程,預計到2020年,將有4億農民遷入城市,城市化程度將從目前的41.8%提高到75%,而完成同樣的轉變西方國家則花費了三個世紀。中國的發展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擔憂。
這就出現了一個關鍵問題:如果2025年這個神奇的日子有據可依,那麼就意味著無論中國的本意如何,中國都將在一切事務上扮演世界大國的角色;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在此過程中,中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特別是石油,這也許將造成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利益衝突。
在訪問印度期間,中國領導人指出,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發展速度對亞洲及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印度和中國在促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方面有著共同利益。觀察家認為,值得關注的是,這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將多極化和國際關係的民主化與印度和中國的共同利益聯繫在一起。
這是否意味著一個新的地緣政治結構的開始,中國和印度是否會形成一個史無前例的集團?2025年的世界秩序將是怎樣的?是中國和印度作為世界大國的多極化還是只有中國掌舵?我們不得而知,但需要強調的是,無論如何,這將是一個與美國霸權截然不同的一種霸權。無法想像,中國會將其特有的政治模式、烹飪文化、音樂和時裝強加給全世界。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一直以對國外的生活模式不感興趣而聞名。
(作者:羅伯託薩維奧 來源《時代報》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