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變鳳凰,養殖它,讓它帶你走向致富之路

2020-12-05 新農村的變化

中國地大物博,擁有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以森林資源尤為豐富。森林中的動植物資源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在人們日漸劇增的消費量上,許許多多野生動物都走上人工飼養的道路,比如之前的野豬、野兔等。通過人工養殖很好的滿足了人的需求,也讓廣大的農村朋友,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神奇的動物,那就是「野雞」,它的專業學名叫做環頸雉。

小編在寫稿之前,查找了一些有關環頸雉的資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沒想到這平時在田野裡隨處可見的「野雞」,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哪裡是野雞,簡直就是土鳳凰。

說實話,環頸雉在鳥類當中體型屬於較大的,和家中飼養的禽類體型差不多。但是環頸雉的雄雌體型卻有較大的差別,這在其他鳥類當中,是不常見的。一般的來講,雌性的環頸雉成年以後的體重能夠達到兩斤左右,而雄性環頸雉則可以達到三斤左右。

足足大了雌性的二分之一,而且在外觀上,雄雌的環頸雉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雄性的環頸雉外表羽毛色彩豔麗,有長長的尾羽,一般在兩到三根,花紋美麗而有趣。雄性環頸雉的尾羽還會被用作戲服製作當中。讓演員們顯得神採奕奕,這就使得環頸雉又多了一個商業價值,與之相反的就是雌性環頸雉,就顯得單調了許多,雌性的環頸雉通體呈現灰色,而且雌性的環勁雉沒有雄性環頸雉叫聲好聽,也要比雄性的環頸雉尾羽短了許多,因此它的欣賞價值就沒有雄性的環頸雉的欣賞價值高。但是雌性的環頸雉的肉還是很鮮美的。絲毫不會影響雌性環頸雉的價值,只是比雄性的環頸雉用途少一些罷了。在銷售的過程中,養殖戶們通常都會和雄性的環頸雉搭配在一起出售,湊個好的寓意。

環頸雉的分布範圍是非常的廣的,它遍布世界的各個地方,適應力十分強。在我國不管是從南到北還是從東到西,都能夠找到環頸雉的蹤影,雖然環頸雉的數量龐大,但是還是滿足不了人們的胃口。在野外生存的環頸雉,以野菜、菜籽和小蟲子為主要食物。由於環頸雉的活動量大,吃的東西也較為綠色健康。所以它的肉質十分鮮美,市場的需求量十分大。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追捧。

再加上它的外觀十分美麗,許多人還把它當作寵物來進行飼養,這樣就使得環頸雉的身價越來越高,在市場上一隻環頸雉通常可以賣到200元左右的價格。由於市場的需求量非常大,導致人們對於環頸雉亂捕亂殺的行為十分猖獗。還有就是城鎮化進程的發展,使大量的自然農村村落逐漸消失,這就威脅嚴重威脅到了環頸雉的生存環境。讓環頸雉針扎在了死亡的邊緣線上,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說到這裡養殖環頸雉,就成了一個非常有必要的選擇。養殖環頸雉是需要具備很多的條件的。首先,需要模仿環頸雉的野外生存環境。讓環頸雉能夠舒適的在養殖基地生存,地形最好可以有一定的起伏性,可以滿足環頸雉的日常活動量。除了基本的活動場地,還有就是環頸雉的餵養問題了。小編剛剛提到過環頸雉的食譜十分的廣泛,所以在飼養的過程中,還是很好獲取的。定時的到野外去抓一些小蟲子,採一些草種,給環頸雉換換口味。增強抵抗力的同時,也是可以減少一些飼料成本的。環頸雉生性好鬥,所以在飼養的過程中,養殖戶朋友們一定注意安全。避免不要被環頸雉的爪子抓傷。除了這些以外,我們還應該注意的就是,定期對養殖基地進行病疫防護。就算是野生的,也要進行相關的疫苗過程。

最後值得注意是,環頸雉作為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我們還是要有一顆仁愛之心,畢竟我們都是生存在這地球上的生物,大家都是平等的。因為保護動物也是自保護我們人類自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教育和文化程度得到逐漸的提高,使得人們的觀念也在一步步的轉變。相信環頸雉的人工養殖會有更好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大山裡飛出的「鳳凰」,它叫天等土雞
    原標題:大山裡飛出的「鳳凰」,它叫天等土雞  天等土雞作為「廣西名優特產」因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優勢,以及無汙染的生長環境,使肉質越煮越嫩,滋味鮮美。被譽為「雞中鳳凰」 它的生長需要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生長周期長,故產品稀少。早期作為宮廷貢品,非常珍貴,在當地有極好的口碑。
  • 雞肉價格的下跌,如何抓住養雞創業好時機,土雞養殖的未來之路
    六所以在肉雞存欄量與土雞存欄量,消費者購買情況,價格走向趨勢的對比之下。今年想投身創業養雞的朋友,一定要觀察與深思熟慮,考察當地市場,再作判斷。在我觀察看來,養殖土雞與養殖肉雞,是否選擇規模化養殖,以及養雞的技術與管理,銷售門道等,是兩種不同的創業方案。建議農村老家有閒地的朋友,前期採用散養土雞創業的模式,這種養殖模式雖然周期較長,但所養土雞價格好,即使沒有目標客戶的情況之下,在許多農村集市,採用地攤連鎖市銷售土雞,也會被消費者一搶而空。
  • 特種養殖選什麼?養好孔雀,帶你走上致富之路
    本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孔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我們去動物園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孔雀美麗的身影,它一身青藍色的羽毛、雍容華貴、美輪美奐,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很多網友都想在家中養一隻孔雀,另外孔雀蛋也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孔雀肉在高端市場也非常受歡迎。因此孔雀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非常適合想通過養殖致富的朋友們選擇。
  • 養殖水產類,選擇這幾種淡水魚也許會給你帶來致富之路
    養殖業包括陸地養殖和水產養殖,其中水產養殖有海水和淡水養殖兩大類,而淡水養殖業是目前養殖業中比較熱門的一個項目。今天我們說的就是淡水魚養殖,想靠養殖水產類賺錢,那麼養殖什麼利潤比較高呢?選擇養殖這幾種淡水魚也許會給你帶來致富之路,一起來看看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桑蠶養殖 重慶黔江致富有「絲」路
    靠桑蠶養殖走上產業扶貧致富路時值立秋,黔江區金溪鎮清水村山間坡地上的桑園一片翠綠,養蠶大戶田建正在蠶棚內忙碌著,田建是當地致富能人,創業多年,帶動周邊幾十戶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我在創業之初既沒錢,也沒技術」。田建說,村裡修通產業路後,政府還為他請來農技員作指導,「讓我發展產業更有信心。」
  • 養土雞妙用白頭翁,教你如何種植以及使用它
    農家營建議: 在種養結合土雞養殖園區的種植區域種植適當的白頭翁妙處多多。白頭翁不僅可以美化園區環境,還可以用於防治雞球蟲、禽白痢、禽霍亂、禽傷寒、喉氣管炎等,達到同病異治的效果。
  • 農村土雞一隻兩百元,土雞蛋一斤十多塊,農民為何不大規模養殖?
    所以農村土生土養的土雞蛋和土雞都備受老百姓的喜愛,甚至有一些城裡人專門到農村裡來收購農村土雞和土雞蛋,一隻雞要一兩百塊錢,雞蛋也要十幾塊錢一斤。農村的土雞和土雞蛋比正常養殖的雞和雞蛋都要貴出不少,如果大規模養殖的話,對於農民的收入肯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為什麼農村裡面卻很少有人規模養殖正宗的土雞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 在農村養殖什麼比較賺錢?老農介紹給你3種,成本低、見效快
    養殖土雞農村飼養的土雞肉質好,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歡迎。然而,由於其緩慢的增長率和少量分散的農民,農民的整體經濟效益不高,難以增加收入和致富。而現在可以採用優質高效養殖土雞新技術養殖土雞,既能保持土雞的味道,又能較快的增加雞的重量,養殖成本也是較低的,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新手也可以很快上手學習。
  • 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
    你是否和很多人一樣都這樣認為:農村散養的雞就是土雞?不不不大錯特錯土雞≠散養雞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就是土雞是一個種類的統稱,而不單單指養殖方式。現在大家所理解的土雞,可能是指農村散養的土雞,事實上大都雜交了洋雞基因,它只是養殖方式「土」,品種並不「土」。更何況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農村的土雞還有沒有原生態的生存環境,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原以為土雞想不開,下一秒土雞變飛雞,雞:我要飛得更高
    畢竟現在市面上雞的需求是比較大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養殖場,他們都會批量得去養殖,然後賣到市場上面去。然後小夥就靜悄悄得走向這隻雞,打算把它抓起來,然後來給自己跟兄弟做下酒菜,但是這隻雞似乎感覺到了小夥的動靜,慢慢得向前走著,小夥意識到了再不下手就晚了,但是這隻雞突然往前撲出去了。
  • 搞花龍蝦養殖,走致富之路,免費教你賺點龍蝦錢!
    導讀:搞花龍蝦養殖,走致富之路,免費教你賺點龍蝦錢!平時喜歡吃海鮮或者說經常吃海鮮的人都會看到,現在好多人越來越喜歡吃花龍蝦這種大型的蝦類了,以前花龍蝦這種東西非常的昂貴,但是隨著現在我們對花龍蝦進行了人工養殖,龍蝦已經走進上了我們的餐桌,而且現在花龍蝦的市場行情非常的好,消費花龍蝦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對於一些海產養殖戶來說養殖那些傳統的魚蝦類,不如試試我們這種非常好吃的花龍蝦,花龍蝦現在是一個市場空缺,如果你把花龍蝦養好絕對可以提前搶奪市場,而且靠花龍蝦掙的錢要比養殖其它魚蝦要高得多
  • 土雞市場前景大好,掌握這些養殖技術要點,提高土雞經濟價值
    這幾年,我市利用果園、山地、閒田、荒灘養雞,由於其具有省工省力、管理粗放、肉質近似土雞。禽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的特點,形勢發展較 快,飼養量已達養雞總數的70-80%。果園、山地、閒田、荒灘面積廣闊,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只要認真做好科學飼養管理,發展優質土雞,增加農民收 益,前景十分廣闊。掌握養殖技術要點,提高土雞經濟價值。
  • 淺談致富經:趕雞還能趕出財富?「飛雞」還能飛上「致富」?​
    但是這一位養雞致富的朋友——張杰,卻偏偏與眾不同,別人養雞,擔心雞群受到驚嚇,他反而要去嚇唬這些雞群,甚至母雞都進入產蛋期了,他還揮舞著紅旗杆子,把雞嚇得是上竄下跳,像是一隻鳥兒一樣撲騰著翅膀,在這個折騰下,張杰的雞不僅僅沒有給他整出病來,反而還令張杰的事業,也和這些「飛雞」一般,一飛沖天,市場價甚至能夠賣到168元1隻的價格!這趕雞還能趕出財富?「飛雞」還能飛上「致富」 不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烏蘇古爾圖農民養殖駝鳥 開拓致富新路
    今年古爾圖鎮哈哈提村村民馮存山養殖鴕鳥進一步開拓致富新路子馮存山有近30年的養殖牛羊經驗。2019年,他多次到八十四戶鄉鴕鳥養殖基地考察了解,發現養殖鴕鳥方法和養殖牛羊方法很相近,便萌生了養殖鴕鳥的想法,當年年底,便向鴕鳥養殖基地預交了2萬多元定金,今年引進了30隻鴕鳥種苗。經過五個月的精心飼養,鴕鳥種苗順利成活,目前體重均已達到25公斤、身高一米左右。馮存山說:「駝鳥很好養,跟養牛差不多,它吃草少,和養牛的經濟效益差不多,特別有信心搞好鴕鳥養殖。」
  • 長春土雞養殖大棚廠家佔據市場主流
    長春土雞養殖大棚廠家佔據市場主流 ,「12i2en」   長春土雞養殖大棚廠家佔據市場主流    透光效果好的溫室是採光建築,所以溫室的建造必須具備良好的透光條件。具體實施方法是每50隻雞均勻撒上350克磷酸銨鹽。
  • 湖北:直播挑選土雞 農戶幫您代養
    摘要:城市受限不能養殖禽類,但是土雞蛋又深受消費者青睞。結合當下需求,湖北一名小網紅藉助網絡平臺讓顧客以每隻120元的價格認選小母雞,他來做代養。雞蛋每月都能吃到新鮮的、一年後客人還能吃到雞肉。
  • 揭秘英語老師的孔雀養殖致富之路
    那時正值改革開放熱潮,村裡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養殖家禽家畜成為了萬元戶。看著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房,鄧德心裡直痒痒,其中也摻雜著些許不服氣。當了英語老師,但鄧德還沒忘記自己的老本行——畜牧獸醫專業。學過專業知識的鄧德怎麼會比他們差呢。一年多後,鄧德最終還是放下了講尺,開始他理想中人生的徵程。從20多歲到50多歲,鄧德在養殖行業摸爬滾打了30多年。
  • 「富民興滇 幸福小康」大理深山中的「致富路」通到太邑鄉
    太邑鄉副鄉長李橋進帶領記者進農家、探產業、看車釐子種植基地,與村民深入了解這些年走過的脫貧攻堅的艱辛之路。作為大理市唯一一個貧困少數民族鄉,2019年,太邑彝族鄉建檔立卡貧困戶565戶2415人全部脫貧達標。特色產業新模式太邑鄉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培植與開發特色產業。在太邑鄉的者摩村,漫山遍野的果樹長勢正好。
  • 海歸返鄉創業養殖羊駝 帶動貧困戶致富
    【脫貧故事】海歸返鄉創業養殖羊駝 帶動貧困戶致富【解說】山西省陽曲縣坪裡村屬貧困村,全村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種植業、養殖業和勞務輸出。2014年,山西「90後」女孩鄧昕在澳洲完成學業回到中國後,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山西農業大學有一個科研團隊,研究羊駝已十幾年。於是,一心想要創業的鄧昕與該校合作,從澳洲引進羊駝,在坪裡村創辦羊駝養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