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技專欄之人——伊薩克·牛頓

2020-12-06 網易探索

「世間萬物和自然規律被黑夜隱藏,上帝說,「讓牛頓降生吧」,於是,光明降臨世界。」——英國18世紀上半期最出名的詩人亞歷山大·蒲柏 Alexander Pope

牛頓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影響最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是遺腹子,生於伽利略逝世的那一天。

牛頓少年時代即表現出手工製作精巧機械的才能。雖然他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但並未引起他的老師們的注意。

成年時,母親令其退學,因為希望兒子成為一名出色的農夫。十分幸運的是他的主要天賦不滿足於他在農業方面發揮,因此,他18歲時入劍僑大學,極快地通曉了當時已知的自然與數學知識,之後轉入個人的專門研究。

自21歲至27歲,奠定了某些學科理論基礎,導致以後世界上的一次科學革命。他的第一個轟動科學世界的發現就是光的本質。經過—系列的嚴格試驗,牛頓發現普通白光是由七色光組成的。經過—番光學研究,製造了第一架反射天文望遠鏡;這架天文望遠鏡一直在天文臺使用到今天。

萊布尼茨曾說:「在從世界開始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的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的確,牛頓除了在天文及物理上取得偉大的成就,在數學方面,他從二項式定理到微積分,從代數和數論到古典幾何和解析幾何、有限差分、曲線分類、計算方法和逼近論,甚至在概率論等方面,都有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牛頓在數學上的成果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發現二項式定理

在一六六五年,剛好二十二歲的牛頓發現了二項式定理,這對於微積分的充分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二項式定理把能為直接計算所發現的:

等簡單結果推廣如下的形式:

二項式級數展開式是研究級數論、函數論、數學分析、方程理論的有力工具。在今天我們會發覺這個方法只適用於n是正整數,當n是正整數1,2,3,....... ,級數終止在正好是n+1項。如果n不是正整數,級數就不會終止,這個方法就不適用了。但是我們要知道那時,萊布尼茨在一六九四年才引進函數這個詞,在微積分早期階段,研究超越函數時用它們的級來處理是所用方法中最有成效的。

創建微積分

牛頓在數學上最卓越的成就是創建微積分。他超越前人的功績在於,他將古希臘以來求解無限小問題的各種特殊技巧統一為兩類普遍的算法--微分和積分,並確立了這兩類運算的互逆關係,如:面積計算可以看作求切線的逆過程。

那時萊布尼茲剛好亦提出微積分研究報告,更因此引發了一埸微積分發明專利權的爭論,直到萊氏去世才停熄。而後世己認定微積是他們同時發明的。

微積分方法上,牛頓所作出的極端重要的貢獻是,他不但清楚地看到,而且大贍地運用了代數所提供的大大優越於幾何的方法論。他以代數方法取代了卡瓦列裡、格雷哥裡、惠更斯和巴羅的幾何方法,完成了積分的代數化。從此,數學逐漸從感覺的學科轉向思維的學科。

微積產生的初期,由於還沒有建立起鞏固的理論基礎,被有受別有用心者鑽空子。更因此而引發了著名的第二次數學危機。這個問題直到十九世紀極限理論建立,才得到解決。

引進極坐標,發展三次曲線理論

牛頓對解析幾何作出了意義深遠的貢獻,他是極坐標的創始人。第一個對高次平面曲線進行廣泛的研究。牛頓證明了怎樣能夠把一般的三次方程:

所代表的一切曲線通過標軸的變換化為以下四種形式之一:

在《三次曲線》一書牛頓列舉了三次曲線可能的78種形式中的72種。這些中最吸引人;最難的是:正如所有曲線能作為圓的中心射影被得到一樣;所有三次曲線都能作為曲線

的中心射影而得到。這一定理,在1973年發現其證明之前,一直是個謎。

牛頓的三次曲線奠定了研究高次平面線的基礎,闡明了漸近線、結點、共點的重要性。牛頓的關於三次曲線的工作激發了關於高次平面曲線的許多其他研究工作。

推進方程論,開拓變分法

牛頓在代數方面也作芔了經典的貢獻,他的《廣義算術》大大推動了方程論。他發現實多項式的虛根必定成雙出現,求多項式根的上界的規則,他以多項式的係數表示多項式的根n次冪之和公式,給出實多項式虛根個數的限制的笛卡兒符號規則的一個推廣。

牛頓在還設計了求數值方程的實根近似值的對數和超越方程都適用的一種方法,該方法的修正,現稱為牛頓方法。

牛頓在力學領域也有偉大的發現,這是說明物體運動的科學。第—運動定律是伽利略發現的。這個定律闡明,如果物體處於靜止或作恆速直線運動,那麼只要沒有外力作用,它就仍將保持靜止或繼續作勻速直線運動。這個定律也稱慣性定律,它描述了力的一種性質:力可以使物體由靜止到運動和由運動到靜止,也可以使物體由一種運動形式變化為另一種形式。此被稱為牛頓第一定律。

力學中最重要的問題是物體在類似情況下如何運動。牛頓第二定律解決了這個問題;該定律被看作是古典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描述了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產生變化。

它說明速度的時間變化率(即加速度a與力F成正比,而與物體的質量裡成反比,即a=F/m或F=ma;力越大,加速度也越大;質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小。力與加速度都既有量值又有方向。加速度由力引起,方向與力相同;如果有幾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就由合力產生加速度,第二定律是最重要的,動力的所有基本方程都可由它通過微積分推導出來。

此外,牛頓根據這兩個定律制定出第三定律。牛頓第三定律指出,兩個物體的相互作用總是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對於兩個直接接觸的物體,這個定律比較易於理解。書本對子桌子向下的壓力等於桌子對書本的向上的託力,即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引力也是如此,飛行中的飛機向上拉地球的力在數值上等於地球向下拉飛機的力。牛頓運動定律廣泛用於科學和動力學問題上。

更多精彩內容 請點擊 網易探索頻道 查看更多圖片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整理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崩壞3伊薩克牛頓聖痕介紹及套裝效果講解
    崩壞3伊薩克牛頓聖痕介紹及套裝效果講解,崩壞3伊薩克牛頓聖痕套裝中每單件都有什麼效果,2件套和3件套又有什麼樣的效果呢,接下來,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 今天為艦長介紹的是將在1月20日中午12:00正式登場的新聖痕——由「伊薩克·牛頓」所組成的【力學三定律】套裝。
  • 躲避瘟疫的牛頓,真的是被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也沒有對兩位有學識的人談起過落果之事,這兩位飽學之士曾與他廣泛地談論過他的地心引力理論之來由。一位名叫卡爾·弗萊德裡奇·高斯的德國天文學家,對蘋果理論的來源提出了也許是最合理的解釋。高斯是這麼寫的:「蘋果的故事太荒唐了。
  • 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者,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英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牛頓,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伊薩克·牛頓,1642年12月25日生於英國肯特郡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在他出世前兩個月已去世。牛頓兩歲時,他母親政嫁給鄰村的一個牧師,從此他被送到外婆家撫養,沒有享受過父母之愛,童年是不幸的。
  • 牛頓的遭遇引發的思考,我們的孩子缺乏了什麼
    ——羅曼羅蘭英國物理學家伊薩克牛頓,小時候心靈手巧,愛做小手工,但讀書不用功,是班級裡的差生,經常受到大家的取笑、嘲弄。在13歲那年,他做了一架很漂亮、很靈巧的小風車帶到學校。同學們見了都圍過來看,牛頓看著大家羨慕的神情,忍不住得意地說:「怎麼樣?我的風車造得好吧?
  • 英國文化之歷史人物:艾薩克•牛頓(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國文化之歷史人物:艾薩克•牛頓(雙語) 2013-07-29 09:28 來源:滬江 作者:
  • 英國科技專欄之人——麥可·法拉第
    他是戴維教授,當時英國科學界的巨子。他23歲時就被任命為皇家學會化學教授。他還不到25歲就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兩年後又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的的最高榮譽——柯普萊獎。現在,戴維教授已成為皇家學會的靈魂。由於他的努力,雖然只有33歲,已經贏得了崇高的國際聲譽。他對於氯氣的研究,他所發現的鈉和鉀,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牛頓是如何發現萬有引力的?歷史學家手稿講述經過
    新華網消息:英國《獨立報》1月18日報導,這是科學史上最著名的趣聞軼事之一。年輕的伊薩克牛頓坐在自己家的花園中,一個蘋果落下來砸到他的頭上,他忽然靈感乍現,想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故事肯定經過了牛頓及之後說故事的人們的潤飾。
  • 牛頓:最後的鍊金術士
    牛頓,一個在近代科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數百年來,其「科學巨人」、「神聖理性主義者」、「理性化身」的形象被牢固樹立且廣泛流傳。今天英國流通的1英鎊紙幣的背面圖案就是伊薩克·牛頓的頭像。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初版發行。1704年,《光學》出版。伴隨兩本科學巨著的面世,牛頓正式確立了自己在科學史的重要地位。
  • 數學大師啟示錄——牛頓
    他是英國國會議員,皇家學會連任24年的終身會長,巴黎科學院尊貴的外籍院士,還曾任英國造幣廠督辦、總裁。安妮女王親臨劍橋,封他為爵士。牛頓身後榮獲隆重的國葬,長眠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名人墓地。牛頓的輝煌業績和顯赫聲望,使許多人嚮往;甚至可能有人對牛頓的&34;垂涎三尺。但是,牛頓的一生,決不是那些持有庸俗幸福觀價值觀的人們所真正嚮往的。
  • 牛頓被BBC國際觀眾評選推崇為「最偉大英國人」
    中新網8月15日電 誰是最偉大的英國人?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的英國科學家牛頓是最受尊敬的英國人。  國際電視臺請10位知名人士分別製作節目介紹一名他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國人,並邀請觀眾投票。
  • 300年後的復仇——胡克V.S.牛頓
    「伊薩克·牛頓毫無疑問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天才之一,但他一生中最大的汙點,就是抹殺了與他同樣偉大的羅伯特·胡克的貢獻」
  •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的一生
    牛頓在1689年到1690年和1701年是皇家科學院的成員,在1703年成為皇家學會會長,並任職24年之久,在歷任會長中僅次於約瑟夫·班克斯,同時也是法國科學院的會員。1696年,牛頓通過了當時的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的提攜遷到了倫敦作皇家鑄幣廠的監管,一直到去世。他主持了英國最大的貨幣重鑄工作,此職位一般都是閒職,但牛頓卻非常認真的對待。
  • 一步步成功站在巨人肩膀上牛頓的一生
    (1643~1727) 85歲1643年 出生簡介:牛頓,男,曾用名(亦名):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伊薩克·牛頓1649年 7歲舅舅艾薩克·牛頓(伊薩克·巴羅)當選為三一學院院委1650年 8歲鄉村學校生活:牛頓在鄉村學校開始學校教育的生活(年代不詳)1651年 9歲
  • 炒股票的鍊金術士:你不知道的牛頓其人
    所以造神這個事情會有很多方面的合力,和牛頓有利害關係的人需要造神,普通的公眾也希望看見這樣的一個神產生,媒體也願意這樣做,所以各方面是合力。我們先說豐特奈爾(B.le B.de Fontenelle),他是最早開始造神的人。豐特奈爾是法國皇家學會的秘書,那牛頓不是英國人嗎?
  • 牛頓並不是晚年信仰上帝,而是終生都是信徒
    天才也許就是發現掉落在地面的石頭,和沒有掉落的月亮代表著同一現象本質的人。在30歲時,他改變了整個科學世界,表明宇宙是可以用數學認知的。他就是被歐美以本地時區1月4日紀念生日,大名鼎鼎的伊薩克 牛頓(Isaac Newton),著名的物理學家,人類少有的科學界全才。但牛頓並不自滿。他還有一句著名的話,"What we know is a drop, what we don’t know is an ocean."「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一點一滴,我們所不知道的是一片海洋。」
  • 牛頓為什麼有兩個生日?
    生日快樂,伊薩克·牛頓,生於1642年12月25日。這個當然是在開聖誕節的玩笑。但是有人查了百度百科,說我搞錯了,牛頓的生日不在聖誕節這一天,而是1643年1月4日。那麼我和尼爾·泰森都搞錯了嗎?沒有,這兩個生日都對,這是因為它們用的是不同曆法,12月25日那個用的是儒略曆,1月4日那個用的是格里曆。儒略曆是古羅馬獨裁者儒略·凱撒在公元前46年發布的。
  • 英國歷史人物介紹:艾薩克•牛頓(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國歷史人物介紹:艾薩克•牛頓(雙語) 2013-08-09 23:12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微積分的發明權之爭,你認為牛頓和萊布尼茨誰贏了?
    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微積分優先發明權之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即不為才,也不為色,更不是你死我活的那種故事,但它卻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甚至導致了18世紀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對抗。這場戰爭在當時看起來牛頓是大獲全勝,萊布尼茨輸了,甚至他的晚上生活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 倫敦鼠疫隔離期間牛頓在微積分光學引力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成就
    1665-1666年間,英國爆發鼠疫。為了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二十出頭的劍橋學生伊薩克·牛頓一直待在林肯郡伍爾索普的家中。在此期間,它在微積分、光學、引力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成就。
  • 科學家栽在玄學上 牛頓曾"算出"世界末日
    一份此前從未為世人所知並研究過的牛頓手稿,日前在耶路撒冷的一家博物館中被研究人員發現,讓人驚訝的是,這份手稿內容研究的根本不是有關宇宙和地心引力等科學問題,而是有關《聖經密碼》和虛幻的神學;尤為聳人聽聞的是,在這份秘密手稿上,這位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竟將世界末日定為2060年!牛頓「預言」手稿的發現在英國引發了新一輪的「牛頓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