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的發明權之爭,你認為牛頓和萊布尼茨誰贏了?

2020-12-04 數學漫談

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微積分優先發明權之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即不為才,也不為色,更不是你死我活的那種故事,但它卻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甚至導致了18世紀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對抗。這場戰爭在當時看起來牛頓是大獲全勝,萊布尼茨輸了,甚至他的晚上生活蒙上了巨大的陰影。但如果萊布尼茨活得足夠長的話,他會看到完全意外的結果,他其實並沒有輸!因為萊布尼茨的微積分是後世流傳的主流,18世紀數學在分析上的進步主要是歐洲大陸在萊布尼茨微積分方法的基礎上取得的。

牛頓和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在求知方面和牛頓有很大的區別,牛頓的主要興趣在於用數學方法解決自然科學問題,而萊布尼茨像笛卡爾一樣,希望在哲學上有重大創新和建樹,他認為數學可以為他開路。他想為人類的思想創造出類似字母表的系統,裡面的符號可以用來代表基礎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可以組合起來形成更複雜的思想——一種理性的微積分。

基於這種哲學思想,萊布尼茨創立了許多數學符號,如 ∫、dx、≌等等,他的表述形式和符號選擇方面優於牛頓,從而使得他的符號和表述得到了普遍接受並沿用至今。而牛頓在符號方面不太講究,他的流數符號在今天的一些場合偶有使用,但是他的積分符號被完全淘汰了。另一方面,在微積分的繼承和發展方面,萊布尼茨的天團完勝牛頓天團。雖然牛頓天團的主要陣容有泰勒、麥克勞林、棣莫弗和斯特林等幾位數學家,但萊布尼茨天團的陣容則要強大的多。

牛頓和萊布尼茨漫畫

你在高等數學課本上聽到過的那些數學家有一大半都是萊布尼茨一脈的徒子徒孫。首先是瑞士伯努利家族的雅各布.伯努利和約翰.伯努利,他們都是萊布尼茨忠實的學生和朋友,他們的工作構成了現今初等微積分的大部分內容。而約翰.伯努利學生中最厲害的要數大名鼎鼎的數學家——歐拉,可以說18世紀微積分最重大的進步是由歐拉作出的。歐拉的學生、學生的學生.......都是大咖,不嘮叨了,直接看圖吧。

萊布尼茨門下師承關係(圖片來自 超級數學建模)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黎曼受高斯教導影響不大,與高斯並無多少接觸,但從哥廷根的系統來說,黎曼可算是高斯的嫡系門生了。

這場微積分之爭,反向極大,影響深遠,一直持續到19世紀。當時的牛頓在歐洲大陸名聲廣為傳播,被奉為偶像,並受封為爵士,去世時被授以國葬。而萊布尼茨的處境就大不相同,他在自己的朝廷都不得寵,當時的他站在爭端的失敗方,去世時只有他生前的助手一人參加了他的葬禮。但整個18世紀,主要在萊布尼茨微積分的基礎上,歐洲大陸的數學家取得了飛速進步,大大超出了英國數學家,萊布尼茨的繼承者門發揚了他的微分知識,因此我們可以說:萊布尼茨輸了這場戰役,卻贏著整場戰爭。

有關微分發展和應用的更多內容請參看專欄《20小時玩轉微積分》中第14節「微積分版圖的擴張——多元微分學的發展」

專欄《20小時玩轉微積分》致力於微積分知識的推廣,從數學思想入手,帶你領略數學文化,感受數學魅力!

相關焦點

  • 微積分發明權之爭: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巔峰對決
    1、 芝諾的烏龜牛頓和萊布尼茨爭的就是微積分的發明權,說起微積分來,就不得不提到那隻烏龜,這隻烏龜來頭不小,它就是芝諾假想的烏龜。古希臘人都喜歡養烏龜,伊索養了一隻和兔子賽跑的烏龜,還贏了兔子,芝諾的烏龜更神奇,對兔子都不屑一顧,打算和希臘最偉大的戰士阿喀琉斯賽跑,而且是在阿喀琉斯不睡覺的情況下也贏了,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芝諾卻認為可能。
  • 到底是誰創立了微積分?牛頓和萊布尼茨都說是自己
    那麼,是誰引起這場學術之戰、冠名權之爭呢?正是德國的萊布尼茨與英國的牛頓。在1675年11月11日,萊布尼茨已經完成一套完整的微分學。在1684年,萊布尼茨於發表第一篇微分論文,定義了微分概念,採用了微分符號dx,dy。
  • 牛頓和萊布尼茨,誰才是真正的微積分之父?
    誰發明了微積分現在,我們認為微積分是由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發明的,因此,微積分的基本定理也被稱為牛頓-萊布尼茨公式。但是,在1907年的時候,英國數學界和德國數學界卻發起了一場爭論:到底誰是第一個發明微積分的人?
  • 牛頓和萊布尼茨,誰才是真正的微積分之父?
    誰發明了微積分現在,我們認為微積分是由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發明的,因此,微積分的基本定理也被稱為牛頓-萊布尼茨公式。但是,在1907年的時候,英國數學界和德國數學界卻發起了一場爭論:到底誰是第一個發明微積分的人?
  • 微積分是誰發明的?牛頓與萊布尼茲的巨人之爭
    原標題:微積分是誰發明的?牛頓與萊布尼茲的巨人之爭 2001年,備受期待的電影《美麗心靈》上映,影片以諾貝爾經濟學獎數學家約翰·納什的生平經歷為基礎,講述了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驕人成績的勵志故事。
  • 牛頓與萊布尼茨——誰是微積分的「剽竊者」?
    在當代社會,公認的微積分的發明者有兩位,分別是艾薩克·牛頓和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這兩位之間,曾經就誰是微積分的發明者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出生僅相隔四年。1642年,牛頓生於英格蘭一個名叫烏爾索普的村子,而萊布尼茨則於1646年生於德國萊比錫。
  • 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之爭,牛頓到底做了什麼?
    後人在萊布尼茨的手稿中發現他曾經抄錄牛頓關於流數術的論文的段落,並將其內容改用他發明的微積分符號表示。這個發現似乎對萊布尼茨不利。但是,我們無法確定的是,萊布尼茨是什麼時候抄錄的?如果是在他創建微積分之前,從某位英國數學家那裡看到牛頓的手稿時抄錄的,那當然可以做為萊布尼茨剽竊的鐵證。但是他也可能是在牛頓在1704年發表該論文時才抄錄的,此時他本人的有關論文早已發表多年了。
  • 微積分到底是牛頓發明還是萊布尼茨發明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大家耳熟能詳。但是,微積分到底是誰最先發明的呢?這就不得不提起兩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和萊布尼茨。針對是誰最先發明微積分的問題,在歷史上,曾引起一場在英國數學家和歐洲大陸數學家之間的軒然大波。
  • 從「微積分」發明之爭看科學巨匠,原來牛頓也是個小心眼的人
    在以往的節目中,我們聊了很多歷史和軍事的故事,今天,我們換換口味,來聊一聊科技圈,曾經發生的有趣事——「微積分」發明之爭、我們先來介紹一下
  •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 - 微積分大廈基石之一
    400多年前,牛頓與萊布尼茨各自獨立創立了微積分,現代數學從此奠基。很多朋友在大學的高數課程上,也都學習過微積分的相關知識。
  • 牛頓不娶我也不娶,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萊布尼茨
    現今在微積分領域使用的符號仍是萊布尼茨所提出的。在高等數學和數學分析領域,萊布尼茨判別法是用來判別交錯級數的收斂性的。萊布尼茨與牛頓誰先發明微積分的爭論是數學界至今最大的公案。萊布尼茨於1684年發表第一篇微分論文,定義了微分概念,採用了微分符號dx,dy。1686年他又發表了積分論文,討論了微分與積分,使用了積分符號∫。依據萊布尼茨的筆記本,1675年11月11日他便已完成一套完整的微分學。然而1695年英國學者宣稱:微積分的發明權屬於牛頓;1699年又說:牛頓是微積分的「第一發明人」。
  • 宇哥:我夢到你送給我的萊布尼茨手稿了!
    在德國萊布尼茨紀念館裡,有他的親筆手稿,展現了他的思考過程。宇哥一直夢想,有一天能拿到這本真跡,並且把這份重任交給了他的一屆又一屆學生。下面來看看宇哥的夢想吧,也就是萊布尼茨手稿~古老的東方哲學思想和科學傳到歐洲大地以後,第一個受惠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就是德國的萊布尼茨。
  • 萊布尼茨——歷史上少有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
    談到微積分,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牛頓。那麼又有多少人知道,與牛頓在微積分學有著同等貢獻的萊布尼茨呢?究竟萊布尼茨與牛頓誰先發明的微積分?至今,仍是數學界最大的公案。萊布尼茨一生涉獵領域十分廣泛,包含政治學、法學、倫理學、哲學、邏輯學、生物學、醫學、地質學、概率論、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和信息科學等諸多方面。
  • 什麼才是真正的時間和空間?牛頓與萊布尼茨的爭鬥,誰是贏家!
    牛頓的理論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被很多物理學家拿來爭論幾百年了,每個人都能順著這個問題表達出自己獨特的看法。牛頓就曾宣揚過,時間和空間是構成宇宙的永恆不變元素,對此根本不需要解釋。正如牛頓在《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中寫的那樣(文章下方引用),根本不容的他人一絲懷疑。
  •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解讀和應用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的解讀和應用數學是工具,必須有足夠的水平,才能在專業水平上有更好的發展。
  • 這麼牛的牛頓,原來還是一位數學家,而且是成就斐然
    如微積分這一塊重要知識內容,只要你對數學有丁點興趣或研究,就應該明白它在數學王國當中的地位和作用。微積分的應用已經是非常廣泛,如在經濟學、管理學、銀行、金融、財會上等各方面,微積分處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微積分也滲透和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如對物理、天文等學科學生來說,微積分也是必學知識之一。
  • 微分意義,積分意義,牛頓-萊布尼茨公式
    你要懂這些,你的學習會很輕鬆加愉快。微積分的意義在於利用直線的線性變化量來代替非線性函數的變化量,從而可以求得精確的曲頂梯形的面積。但是微積分的意義遠不止於此,無數自然界的現象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建立微分方程組來描述之。從純粹的數學意義上而言,微積分利用線性手段解決非線性問題的思路乃是空前絕後的;什麼是微積分?
  • 愛因斯坦和牛頓,你認為誰的歷史地位更高?
    就我而言,讓我主觀地表達我的個人感情,我想,在這裡,也許牛頓的歷史影響是最大的。但是,如果崇拜那一位科學家我個人很欽佩愛因斯坦,因為他的廣義相對論令人耳目一新,引力波已經被發現,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正逐步得到證實。牛頓,實際上是個全面發展的天才,在力學方面有最大的成就,毫無疑問在物理學方面,但是,甚至牛頓本人也說過,「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才能看得更遠。」
  • 數學原理之牛頓萊布尼茨公式
    英國科學家牛頓,一生集,物理,天文,數學大成,跟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茨幾乎同時發現了微積分,因此,微積分的基本公式又叫牛頓萊布尼茨公式。當然了,牛頓晚期,其公司,坑過諸多絕世天才,如,特斯拉,一生諸多發明,是在其財力下,其它科學家的功勞,當最後都歸集於其下,所以後期的牛頓就是個生意人,本小神懷疑就是微積分都是其花錢掛名,而另有其人發明的,因為它的一句經典名言:如果說我比別人看的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巨人指的是誰?牛頓沒說,也不願意說,總之,有盜名嫌疑。
  • 萊布尼茨憑什麼是「黑桃A」
    作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牛頓和萊布尼茨是閃耀在17世紀夜空的雙子星。兩人熠熠生輝,一時瑜亮。但許多人對牛頓熟悉,卻不一定對他的對手萊布尼茨熟悉。這並非因為萊布尼茨真的不如牛頓,而是時代的錯位誤使他生不逢時,如今21世紀的我們可能更能理解這位二進位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