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美國的鳥兒發生了什麼?全人類或許都應該反思

2020-10-03 一千科學

作者:吳一千 |聚焦「第一手」資料,深度解析科學、科技知識!

目錄

  1. 疫情對美國的影響?
  2. 疫情對美國加州的鳥兒,也間接產生了影響?
  3. 這種現象,對人類有何啟發?

根據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截至2020年9月26日,美國現有確診人數已達254萬人多,累計死亡208021人多,是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普通人對這個數字,除了覺得大,並沒有直觀的感受。


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加州已達80萬

根據美國國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最新數據,在2018年,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全國共計654086人,心臟病是美國當年死亡率第一的疾病。

位列第二的是癌症,最新的數據只統計到2017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數,共計599099人。


相比之下,疫情的破壞程度顯得反而不那麼嚴重了,怪不得,美國總統川普,在9月份的一次集會上公然宣稱:

It affects virtually nobody.

翻譯:它(代指疫情)實際上沒有影響任何人。

雖然不少美國網友對此很憤怒,紛紛在網絡上譴責他們的總統,但從冷冰冰的數字上看,川普說的並不誇張,新冠病毒死亡率離全美死亡率第一的心臟病,還差得遠。

1. 疫情對美國的影響?

新冠病毒對美國社會各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統計,疫情導致美國失業率,從2月份到4月份,由3.5%上升至14.7%,至少2500萬人失去工作。失業後,政府會提供失業補助,每周600美元。


呼籲不要戴口罩的無知民眾

除了失業,為了減少病毒在監獄中傳播開來,根據維拉司法研究所的分析,2020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美國監獄人數減少了25%,釋放的是兩類人,第一種是因為假釋期間違反規定,而被監禁的人,第二種是短期服刑的人。疫情導致很多人居家隔離,所以犯罪的人也相對少了。

某島上監獄

2. 疫情對美國加州的鳥兒,也間接產生了影響?

白冠帶鵐(鵐:wu,二聲),俗稱白冠麻雀,外觀類似麻雀,但頭頂上如同頂著一個黑白相間的帽子。神奇的是,這種鳥在長途遷徙時,可以保持兩周時間不睡覺。


白冠帶鵐

美國陸軍通過研究這種鳥兒長時間不睡覺的能力,開發了一種抗睡眠藥物,或將用於輪班工作,或者長途卡車駕駛。但也有科學家,喜歡研究這種鳥的叫聲,特別是在此次疫情過程中,他們又有了新的發現。

疫情期間,為了防止病毒傳播,城市的人們都呆在家裡,整個城市都空了,昔日車來車往的金門大橋,也變得乾乾淨淨,失去了往日的喧囂。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20多年白冠麻雀的叫聲,通過對比麻雀的叫聲,他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規律。

隨著開上馬路的車越來越多,麻雀歌聲的最低頻率在上升,最高頻率保持不變,相當於縮小了總通信帶寬。換句話說,麻雀聲音越來越尖了,再也聽不到「男低音」了。為什麼呢?

因為車輛比較嘈雜,為了讓自己的歌聲能在嘈雜的背景下,被其他鳥類聽到,麻雀只能叫得越來越高昂。這樣做的代價是:吸引雌鳥的效果變弱了,雌鳥更青睞「男低音」。

當人們開始居家隔離,麻雀的歌聲變得更加動聽,「男低音」、「男中音」、「女高音」相輔相成,共同慶祝人類將自然還給它們。

麻雀歌聲中,最低頻率降低了,麻雀們「說話」更清楚了,這意味著溝通更順暢了,鳥類之間的「戰爭」也減少了很多。簡言之,人類在自然界停止活動後,鳥兒活得更自在,歌聲又恢復了往日的動聽。

3. 這種現象,對人類有何啟發?

隔離的時間很短暫,疫情終會結束,可以預見,當人類逐漸回歸城市後,白冠麻雀的歌聲又將再次只剩下「女高音」,聲音類型的減少,讓鳥兒之間的溝通變得困難,更容易誤解對方,更容易引起戰鬥。

這次疫情,反映出人類「侵佔」自然的行為,導致鳥兒生活質量的下降,其實不光是鳥,因為人類的城市化進程,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地球資源的有限,導致所有的動物都要被迫讓位於人類的發展。人類已經名副其實地立於了生物鏈的頂端。

但這種情況是可持續的嗎?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喜歡就關注我呦,為您帶來更多第一手科學、科技資料解析。

相關焦點

  • 「戰疫」期間的意外反思,《未知生物》以小見大搏眼球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一直忙碌不休的國人驟然停頓了下來,但同時也讓人有了反思的時間。太快速的生活節奏和一切以利益為首要前提的發展模式,是否同時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傷害了太多。《未知生物》在創作之初顯然沒有料到2020年的春天會有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但是它上線的時機和應該引起人反思的東西,卻似乎與我們在疫情肆虐時所思所想,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同樣是人類的貪婪索取,造成無法挽回的意外,而這意外不僅僅只是吞噬人的本體,更多還會吞噬掉人的情感、良知。戰勝變異怪物的辦法,除了付出犧牲之外,還有找回曾經純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
  •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我們看到了什麼?
    在戰勝疫情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疫情形勢,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每天都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危機之時,一個個高瞻遠矚的判斷、一次次審時度勢的決定、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彰顯著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引著方向。「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湖北和武漢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
  • 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
    在今年1月底疫情之前,普克納原本打算來成都待一個月,但後來計劃擱淺了。對於眼前的疫情,他最擔心的是世界的撕裂和對立。在他看來,此時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刻都更需要人類的團結互助,他希望文學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彌合世界、增進理解與互信的作用。美國疫情大暴發,部分源於虛妄的優越感新京報:目前,美國仍是全世界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 新冠疫情下的動物世界:有的被撲殺,有的在歌唱
    新冠病毒已經流行了快1年的時間,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全世界人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之下。經濟停擺、社會動蕩,新冠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受到新冠病毒影響的可不止人類。這個被認為起源於蝙蝠的病毒,從誕生之初就和動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之後,更是對動物世界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 月經期間,經血顏色會「發黑」?這三種情況,多數女人應該反思
    而相信多數人都知道,月經主要是子宮內膜脫落而成的,所以女性在月經期間,也可以觀察一下,月經或者是經血的顏色等,或許能夠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女性出現月經經血發黑的情況,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也是身體在向你發出的一些重要暗號,希望你能夠特別重視,以免影響身體健康。月經顏色為什麼會「發黑」?
  • 顏寧出國後當選美國院士,科技被「卡脖子」、科學家出國,應反思
    無論如何都希望能夠他們留下來,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然而,如果是普通人,在任何事情做出抉擇的時候,都會選擇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決定。可是在許多民眾的眼裡,似乎科學家應該考慮國家的利益,放棄自身的利益。自古留人才,絕非靠一紙禁文,更非用什麼道德來束縛,而是一個國家要形成吸引人才的「魅力」。或許,對於個別人才,尚可以從道德等精神層面來留人留才,可是對於一個國家,絕非是一兩個科學家可以扛起國家崛起的大旗。
  • 世界地球日的反思:疫情,能否讓我們學會善待自然?
    最近,全球媒體都不約而同地報導了一個現象: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人們的外出活動普遍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野生動物得到了更多生存空間,自然環境也迎來自行修復的機會。人們居家隔離後,義大利威尼斯的水質開始變得清澈,近海出現海豚;有網友在南非開普敦市街頭發現企鵝結伴逛街;在印度,城市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在中國,鄱陽湖和長江部分水域也頻頻出現江豚嬉戲玩鬧的景象……當疫情給人類活動按下暫停鍵,大自然啟動修復模式,人們看到這一幕紛紛感慨:「這樣的人與自然真好」。一場災難卻讓人與自然更加和諧,這無疑是一種諷刺,更值得人類反思。
  • 賈樟柯上影節大師班:疫情讓電影人反思
    賈樟柯此次專程從家鄉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來到上海,與業內人士及影迷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和創作,以及電影創作的收穫。  論壇開始時,賈樟柯開玩笑說,自己在老家的村裡面住了三個多月,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已經變成一個農業人了,作息時間都變成農業社會的了。但是除了作息比較散漫之外,他的生活,其實也還是跟電影有關。
  • 抗疫期間,美國科技公司都做了什麼
    白宮表示,未來的15天將是美國抗疫的關鍵時期,總統川普強調「如果每個人都作出這些關鍵的改變和犧牲,我們將戰勝病毒」,「通過幾個星期的集中行動,我們可以迅速扭轉局面」。而美國在防疫上的遲滯、前期對疫情的掉以輕心、總統在新聞發布會上充滿偏見的言論以及一些政治家在關鍵時刻還在為自己利益爭鬥的行為... 更是讓人失望不已。這是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黑暗時刻。什麼時候會結束?我們此刻也找不到答案。今天的文章,矽兔君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正能量。
  • 人全沒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用於諷刺疫情期間回國的人……
    人全沒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用於諷刺疫情期間回國的人……時間:2020-04-09 17:0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全沒了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用於諷刺疫情期間回國的人 諷刺疫情期間回國的人要求人權的行為 隔離,人權沒了;不隔離,人全沒了 human right or human left how made 中英文互譯   原標題:人全沒了什麼意思什麼梗?
  • 疫情陰影下的主題短片:在空間稀缺的時刻反思空間
    近日,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美國著名學者賈雷德·戴蒙德就認為,新冠肺炎作為一場全球「黑天鵝事件」,將成為一場「重大變革的契機」。在這樣一場「大流行」面前,這種「重大變革」可能絕不僅僅發生在宏觀的國家政治、社會經濟層面,而是同樣發生在我們對於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認知中。除了專家學者,許多文藝界的人士也都用自己的作品,帶領人們開啟著對日常生活的基礎性反思。
  • 美國為何會任由疫情發展到今天的程度?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方在談論新冠疫情時提到中國」作出有關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這次面對的敵人是新冠病毒。中美更應該成為並肩戰鬥的戰友,而不是敵人。我們奉勸美方停止向中方甩鍋、轉移視線,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給美國人民一個清楚的解釋和交代。
  • 若認定美國導演疫情傳播,將會發生什麼?
    然而這一流程對義大利而言,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怵在他們眼前最致命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義大利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這位0號病人,找不到人,也就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新冠病毒傳入的義大利,連源頭都找不到,再談什麼控制都有些盲人摸象的意思。一邊是控制不住的確診人數,另一邊是無法確認的感染源頭,此刻,義大利就是一團亂麻。
  • 印度神童阿南德2019年成功預言疫情,近日再次預言人類浩劫
    他預言的全球大災難確實發生並趨勢確實有很大的準確性。近期被人們多次播放出他的視頻,人們覺得這預言確實相當精準。可以看出來他的預言實力確實不容小覷。這次疫情人類會在共同的努力下成功度過難關。但是在12月份到下一年三月份之間會有一場更大的浩劫!世界上將會有超級病毒出現,那將是比新冠病毒更難以對抗的存在,我們所遇見的將會是比這次疫情更嚴重的情況。
  • 白鱘滅絕,人類必須反思與動物的關係了
    借著白鱘滅絕這件事,動物保護的呼聲再一次刷遍社交媒體,懂不懂都不妨喊一嗓子,顯得自己悲天憫人,惠而不費。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我們的生活也繼續加速生物的滅絕。這不是危言聳聽,早在20萬年以前,當人類的祖先智人登上了食物鏈的頂端,其他生物的悲慘命運就開始了。歷史學家赫拉利曾經寫過,地球上50%的生物是被原始人滅絕的,那個時候,動物的命運只有兩種,被吃掉,或者被馴化然後吃掉。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反思:既是保護野生動物,更是保護人類自己
    另外,就在疫情發生期間,「貴州男子因疫情期間在家太閒捕殺野生動物果子狸」、「廣東湛江林某家中查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及「青海格爾木馬某獵殺野生鳥類」等等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的行徑仍然還在重演。不能忘記的是,不止這一次疫情,人類歷史上的許多重大疫情,如黑死病、血吸蟲病、愛滋病、SARS等,幾乎都與野生動物密切相關。
  • 加拿大發生災害性事件,學者:人類將遭反噬,大自然清算或已開始
    目前,世界氣象組織已經在緊急呼籲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應該合力應對北極高溫的持續升高。否則全球變暖引發的氣候紊亂,很可能會誘發包括古老病毒復活在內各種自然災害,來反噬全球人類。科學家稱,其實2020年已經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了。
  • 250頭海象走向80米陡峭懸崖,集體自殺,這是什麼原因?
    來自於大自然野生動物的病毒,讓14億中國人民恐懼宅在家,讓數十萬的百姓深受病毒的折磨,讓多少親人離我們而去,這真的是大自然在想人類開始報復嗎?大自然的下一次報復又將是什麼?其實,大自然的報復,絕不是從2020年開始的。2019年12月份曾看見一下自然新聞,在俄羅斯北部的一段淺海灘上,聚集著世界上最大的一處海象群體,足足有10萬頭海象再次狩獵和休憩。
  • 疫情作品瘋漲 美國電影市場轉戰線上
    第41屆美國電影市場(以下簡稱AFM)於近期順利結束。往年,這一盛會都在美國加州聖莫妮卡市舉辦,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FM首次改為線上舉辦,並命名為「AFM2020在線」。據AFM主辦方官方網站上的數據,今年共有來自將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571家公司參會,創歷史新高。
  • 反思西方疫情背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面對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西方各國的政府和群眾時常作出令人困惑不解的應對舉措。無論是前期由英國最先提出「群體免疫」的抗疫理念,還是後來部分國家不顧疫情急於復甦經濟,抑或是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談及群體免疫,這些做法都在社會各界引起激烈爭議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