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克恭代表建議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與新獸藥註冊申報並行開展

2020-11-29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河南的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加快動物基因工程疫苗評審,實行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與新獸藥註冊申報並行開展的建議》(下稱「建議」)。

田克恭認為,一個基因工程疫苗產品從開始申請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到獲得新獸藥證書至少需要7至10年,周期過長,該舉措可實現在生產性試驗過程中同時收集相關數據,從而縮短新獸藥註冊申報周期。

田克恭在建議中介紹,對於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獲得的基因工程疫苗產品,按照原農業部公告第442號《獸用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及註冊資料要求》的規定,新獸藥註冊資料中必須提供基因工程產品的安全審批書,即新獸藥申報臨床試驗前必須申報並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在實驗室研究結束後,共需要進行4個階段的申報: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安全證書。每個階段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即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至少需要4至5年;而新獸藥從申報臨床到獲得註冊證書至少也需要3至5年。一個基因工程疫苗產品從開始申請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到獲得新獸藥證書至少需要7至10年,周期太長。

田克恭在建議中指出,轉基因生物安全申報與新獸藥臨床申報有相同之處,包括均需要開展實驗室研究,包括動物用轉基因微生物的構建(生產用菌毒種的研究)及實驗室製品的安全性評價;實驗室階段評價完成後,均需要在臨床開展動物試驗評價;同時,均需要評價動物用轉基因微生物對臨床靶動物的安全性。

但兩者申報的不同之處在於,動物用轉基因生物安全申報除了涉及對動物的安全性外,還包括對人類的安全性、對生態環境的安全性,動物用轉基因微生物在環境中釋放的範圍、穩定性、競爭性、生存能力等;而新獸藥申報除了涉及製品的安全性外,還需要考慮製品的有效性及質量控制水平。

此外,動物用轉基因生物安全申報和新獸藥申報過程均需要在臨床開展動物試驗評價,兩者主要差異在於不同階段試驗動物數量、試驗過程中的檢測項目等。試驗過程不同的檢測項目可在試驗過程中根據申報的要求分別實施。

(1)動物用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各階段要求的靶動物數量(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附錄)

(2)新獸藥臨床試驗要求的靶動物數量(見原農業部公告第2326號)

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階段整體時間過長,對於重大突發動物疫病的防控難以及時發揮作用,而新獸藥臨床試驗前的研究和動物用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生產性試驗前研究均可確保各自研究對象的使用安全性不會出現較大的偏差。

因此,田克恭建議,動物用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與新獸藥註冊申報並行開展。新獸藥臨床試驗申請與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的生產性試驗(即第三階段)同時進行,試驗過程同時收集相關數據,縮短新獸藥註冊申報周期。

申報新獸藥臨床試驗時,只需提供農業農村部批准的允許開展生產性試驗的審批書,而不是必須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但批准獲得新獸藥證書前,必須已獲得該產品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相關焦點

  • 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14年度重點課題申報指南
    ·  轉基因新技術新方法:開展新型轉化系統、人工染色體、多基因轉化/轉染等轉基因新技術研究;開展基因修飾、基因敲除、基因定點整合、時空高效表達調控等基因表達調控技術研究;探索目的基因產物適時降解、新型選擇標記、無選擇標記或標記刪除等安全轉基因技術研究。
  • 哈佛大學遺傳學家:轉基因食品安全之我見
    ·  轉基因新技術新方法:開展新型轉化系統、人工染色體、多基因轉化/轉染等轉基因新技術研究;開展基因修飾、基因敲除、基因定點整合、時空高效表達調控等基因表達調控技術研究;探索目的基因產物適時降解、新型選擇標記、無選擇標記或標記刪除等安全轉基因技術研究。
  • 《獸藥行業管理政策解讀》《獸藥評審新標準新措施介紹》
    比如,第二批比對目錄公布了到2018年4月批准的所有新獸藥,對尚在監測期內的新獸藥就可以提前開展比對試驗研究,但需要監測期滿後方可上報。首次明確中獸藥監測期滿後也需要進行藥學比對(從藥學比對的要求來看,中獸藥企業想要成功實現與原研一致的比對難度很大)。
  • 熱烈祝賀惠中生物獲得「狂犬病滅活疫苗(r3G 株)」新獸藥證書!
    近日,由普萊柯公司全資子公司洛陽惠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其他單位聯合申報的「狂犬病滅活疫苗(r3G 株)」獲新獸藥證書!截至2020年11月2日,普萊柯公司已累計獲得新獸藥證書52項。
  • 轉基因植物新材料育種價值評估
    作者:姜奇彥 胡正 孫現軍 張輝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引言 當前,以轉基因育種為代表的生物育種技術發展迅猛,正在推動常規育種全面升級,引領育種產業發生重大變革。
  • 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研究
    目前,我國現行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規包括:國務院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其三個配套的管理辦法,即《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和《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這些法規已明確規定,發放安全證書需要進行環境安全與食用安全檢測,並對含有轉基因成分的產品進行強制性標識。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北農一品種獲批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
  • 國家藥監局:境外開展仿製藥研發,數據完整可在中國註冊申報
    國家藥監局:境外開展仿製藥研發,數據完整可在中國註冊申報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 2018-07-10 18:53
  • 2018年度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課題開始申報
    創新生物技術藥評價及標準化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針對新型疫苗、抗體、重組蛋白、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等創新生物技術藥研發及國際化發展需求,開展關鍵質量屬性的創新性評價方法研究及關鍵技術標準化研究:建立系列轉基因細胞等體外生物活性替代測定新方法、CD19及CD20-CART等治療性細胞產品成藥性及安全性評價關鍵技術及藥效學模型以及人源創新抗體藥物評價新模型;建立HPV等新型多價疫苗
  • 關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費和檢測費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
    生物安全評價費和檢測費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農業部:    你部《關於申請繼續執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收費標準的函》(農財函[2007]70號)收悉。經研究,現就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費和檢測費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在對農業轉基因生物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進行安全評價時,向申請農業轉基因生物試驗以及申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單位和個人收取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費的收費標準為:    (一)中間試驗安全評價費(申請環境釋放時收取)每次2500元。其中,科研、教學單位每次800元。
  • 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原標題: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我國依法對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實行審批制度。凡申請進口安全證書,必須滿足4個條件,並經安委會評價合格後,才能批准發放進口安全證書。進口安全證書只是進口的前置條件,而進口與否、進口多少,由市場決定。」
  • 正確認識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同日,農業農村部對擬頒發安全證書的192個轉基因植物品種進行了公示,其中包括兩個轉基因玉米和一個轉基因大豆,這對轉基因技術研發人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鼓舞,標誌著中國向轉基因糧食作物產業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如何保證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是以科學為基礎的風險評估過程,通過科學分析各種科學資源,從而判斷具體的轉基因生物是否存在危害並劃分安全等級。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
    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兩者安全證書有效期均為2020年6月11日至2025年6月11日。
  • 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引起更多關注
    新華網曼谷7月12日電 為期三天的新生物技術與食品安全國際會議12日在曼谷落下帷幕,這是繼去年2月在英國愛丁堡舉行的經合組織轉基因食品安全大會後,各國和各地區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消費者和環保組織代表以及工商企業家又一次圍繞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進行廣泛對話。
  • 國家藥監局:境外仿製藥研發 數據完整可在中國註冊申報
    值得一提的是,在境外開展仿製藥研發,具備完整可評價的生物等效性數據的,也可用於在中國的藥品註冊申報。確保數據真實、完整、準確、可溯源據了解,《指導原則》所涉及的境外臨床試驗數據,包括但不限於申請人通過藥品的境內外同步研發在境外獲得的創新藥臨床試驗數據。
  • 孔雀石綠替代藥品「美婷」獲頒新獸藥證書,填補水黴病特效藥市場空白
    ,中科院水生所的院士、上海海洋大學李家樂、譚洪新、楊先樂、楊正勇、鄭衛東、胡鯤、長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建宗、上海本地苗種場代表顧才弟等相關人士及國內主流水產媒體代表出席會議。一、孔雀石綠替代藥物製劑(美婷)新獸藥證書及其意義2017年3月14日,農業部發布2505號公告,由上海海洋大學、長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研製的複方甲霜靈粉(美婷),核准為四類新獸藥((2017)新獸藥證字18號)。這是我國水產養殖領域第一個化學類新獸藥。
  • 轉基因學者遭圍攻 堅稱轉基因水稻更安全(圖)
    經安委會安全評價和農業部批准,我們就轉基因水稻分別於1999年~2000年開展了中間試驗、2001年~2002年開展了環境釋放、2003年~2004年開展了生產性試驗,2004年申請轉基因水稻生產應用安全證書。
  • 全球生物學界(含中國)對於轉基因安全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目前全球還沒有一篇獲得學術界認可的文章證明了轉基因存在安全問題。經過多年的跟蹤研究,歐盟委員會根據500多個獨立科學團體歷時25年開展的130多個科研項目,得出結論 「生物技術,特別是轉基因技術,並不比傳統育種技術更有風險」。
  • 轉基因作物利弊專家談:我們對生物安全的認識越來越清楚
    轉基因作物利弊專家談:我們對生物安全的認識越來越清楚
  • 剖析國際十大「轉基因安全事例」
    在生物技術育種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其中有10個「轉基因安全事例」常常被人當作反對轉基因的佐證。但事實表明,這些事例均缺乏科學依據。為了讓更多的公眾了解事情的真相,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所依據發生的先後順序,將這10個事例一一列出,並儘可能找全這些事件的原始出處和權威機構的最終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