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引起更多關注

2020-12-01 搜狐網
  新華網曼谷7月12日電 為期三天的新生物技術與食品安全國際會議12日在曼谷落下帷幕,這是繼去年2月在英國愛丁堡舉行的經合組織轉基因食品安全大會後,各國和各地區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消費者和環保組織代表以及工商企業家又一次圍繞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進行廣泛對話。

  雖然會議的結果再次說明,目前距離達成有關全球性共識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一系列跡象表明,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國際社會對這一問題加強重視首先體現為認識的加深和研究的深入。在本次會議上,300多名與會者一致認為,轉基因生物問題對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以及生態環境產生直接影響,其重要性不容質疑,關鍵在於科學和正確的評估。

  雖然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一項聯合研究結果認為,目前國際上檢測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手段基本令人滿意,美國、比利時和加拿大等國的研究結果也表明,至今並未發現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構成任何危害,然而,有關專家認為,由於不能排除新的轉基因生物產品產生危害的可能性,需要對各類轉基因產品逐個進行安全檢測。

  為了避免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威脅,有關專家在本次會議上呼籲在轉基因食品上加上特殊標識以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利,同時建立健全有關法規。國際科學理事會目前正在對轉基因生物技術的利弊進行一項全面的評估和研究。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4400萬公頃的轉基因農作物,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北美地區,其餘的分布在澳大利亞、法國、西班牙、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等少數國家。與會專家認為,轉基因農作物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威脅包括基因擴散、生長失控、危害其他生物、物種異化和產生病毒等,因此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生產部門應對潛在威脅積極進行科學評估,使立法當局、農民和消費者能作出對環境有利的決定。

  其次,近年來,有關國際組織積極開展工作,從不同方面有力地推動了有關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的研究和對話。去年初,世界糧農組織成立了食品道德名人小組委員會,從全球農業平衡發展的角度向消費者介紹轉基因食品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則從保護人體健康的角度出發對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世界貿易組織也將轉基因生物產品納入貿易談判的範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則向18個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技術和資金援助,幫助它們建立生物技術法規體系。經合組織去年和今年連續參與主辦了兩次由有關各方參加的轉基因生物安全國際會議。八國集團也把這一問題列入年會議程。本次會議正是在有關國際組織的推動下召開的。

  第三,世界各國也逐步支持和參與有關的合作與對話。去年1月參加聯合國生物安全問題國際會議的134個國家的代表同意籤署生物安全議定書,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在該議定書上簽字。值得注意的是,國際上關於轉基因食品發展與管理的討論原僅限於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之間,而在此次會議上,中國等國家的代表提出了發展中國家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和看法,既強調新生物技術對於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也表明將採取積極規範化的防範措施。

  然而,由於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涉及人類社會的科學、健康、社會、經濟和道德倫理等各個方面,同時不同國家和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爭執一時難以調和,要最終在這一問題上取得全球性共識仍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新華社記者 楊晴川)

相關焦點

  • 中國政府堅決反對複製人 密切關注生物倫理和安全問題
    新華網巴黎10月23日電: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22日在此間召開的以《生物倫理:國際挑戰》為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技部長圓桌會議上表示,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生物技術的發展,支持生物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同時也密切關注由此帶來的生物倫理和生物安全等問題。
  • 轉基因作物利弊專家談:我們對生物安全的認識越來越清楚
    《科學時報》:轉基因相關信息公開的要求是否能夠得到滿足? 彭於發:過去十幾年來,我們也參加過一些關於轉基因安全的國際法規起草和國際談判與交流,了解了一些國際糾紛和爭議處理的過程。 安全管理是三位一體的,就是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交流,其中的風險交流就是很大程度上與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包括科普宣傳等一致。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探索好的公眾參與的機制和經驗,我國在過去十多年也作了積極探索,這與整個政府的信息公開進程是相關的。
  • 說生物轉基因永遠不安全的深層次緣因
    不過在我國有些人還盲目認為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益,卻不知道生物轉基因(食品)作為一種沒有經過時間及實驗驗證其安全的所謂高科技產物,是一種非健康垃圾食材。今天本篇文章將主要從轉基因生物(食品)的本質;以及其作為一種高科技產品新鮮事物的發展規律及其認知方面;和作為轉基因這個子科學共同體的逐利屬性來說明轉基因生物不安全。
  • 轉基因農作物與傳統育種的區別和對轉基因食品安全質疑問題的見解
    他還精闢指出:「將來農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 。在863計劃的召喚下,許多滿懷報國激情、學有所成的農業和生物學者爭相回國,並帶動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艱苦創業、奮力開拓,我國轉基因作物育種研究從此破土而出,並迅速成為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前沿。863計劃實施之初就將生物技術領域列為高技術七大領域之首。
  • 安全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問題引起國際上的廣泛注意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聯合組成了一個非正式的關於生物技術安全的特設工作小組,開始關注生物安全問題。國際上對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別重視是在1992年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後,此次大會籤署的兩個綱領性文件《21世紀議程》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均專門提到了生物技術安全問題。
  • 轉基因作物為何會引起巨大爭議?轉基因到底好不好?科技是一把劍
    轉基因產品到底安不安全?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這個問題已漸漸明晰,只是在這個問題之外,還有更難的問題需要解決。2009年8月17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花費15年時間開發的 「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和「轉基因抗蟲水稻汕優63」,獲得了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頒發的安全證書,有效期為五年。這是中國首次為轉基因水稻頒發安全證書。
  • 「安全開關」降低轉基因生物擴散風險
    」,可以控制轉基因生物的生死,從而降低轉基因生物擴散的風險。這項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絡版上,在防範生物恐怖襲擊和保護生物智慧財產權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論文共同作者、英國愛丁堡大學基因組自動合成中心主任蔡毅之教授對新華社記者說,這種「安全開關」實際上是一種納米級的小分子組合,「這些小分子就像密碼鎖組合一樣,要有正確的排列組合和正確的濃度才能打開」。把這種「安全開關」嵌入到轉基因生物基因組內,就會實現對它的生死控制。
  • 轉基因學者遭圍攻 堅稱轉基因水稻更安全(圖)
    有著中國「轉基因水稻王」之稱的張啟發教授在講座中受到圍攻,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也讓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問題和商業推廣再起波瀾。事後,面對輿論的質疑,張啟發院士特意委託該校生物科學傳媒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就本報記者提出的問題作了回答。 文/本報記者何濤技術:與雜交沒有本質差異?
  • 轉基因生物:利弊,有證據支持
    轉基因生物,是轉基因生物的縮寫,受到很多爭議。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在美國種植的所有玉米(玉米),棉花和大豆中,有90%以上都使用了轉基因種子,這意味著您所食用的許多食物都可能含有轉基因生物(1)。
  • 關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費和檢測費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
    生物安全評價費和檢測費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農業部:    你部《關於申請繼續執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收費標準的函》(農財函[2007]70號)收悉。經研究,現就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費和檢測費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在對農業轉基因生物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進行安全評價時,向申請農業轉基因生物試驗以及申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單位和個人收取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費的收費標準為:    (一)中間試驗安全評價費(申請環境釋放時收取)每次2500元。其中,科研、教學單位每次800元。
  • 為什麼說「轉基因永遠不安全」?
    導讀:本文將從兩個方面來闡述關於「轉基因永遠不安全」的話題:第一是從何美芸博士的報告裡所提到的內容說起;第二個方面是從人類世界對轉基因生物的認識說起。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是從人類對生物轉基因認識這個方面來闡述轉基因永遠不安全這個問題記得好像也有個類似的悟空問答:「為什麼何美芸博士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安全的轉基因作物」?
  •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
    尚勳武|文   最近,不斷的有朋友問我,轉基因的食品安全嗎?  這本是一個簡單問題,現在變成了一個複雜問題,變成一個很難用幾句話就能解釋得清楚的問題。從概念上講,大家說的轉基因食品應該是指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的作物品種的食用部分直接鮮食或用其加工成的食品。  首先說說安全。和轉基因有關的安全問題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涉及兩個不同的層面。在歐美,人們主要的擔心是在生態層面,但爭論卻發生在經濟貿易層面。
  •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轉基因食品的20個問題
    英文原文見:http:www.who.intentityfoodsafetypublicationsbiotechen20questions_en.pdf中文版見:http:www.who.intentityfoodsafetypublicationsbiotechen20questions_ch.pdf這些問題和解答已由世界衛生組織擬定,以應對世界衛生組織一些會員國政府就轉基因食品的性質和安全提出的問題和關注
  • 轉基因的來源基因有哪些?安全嗎?
    編者按:轉基因技術安不安全?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常常被這些問題困擾,甚至被有關轉基因的謠言蠱惑。光明網基因科普團隊針對相關問題邀請專家進行權威解答,推出系列作品《轉基因你問我答》,為公眾答疑解惑。
  • 從美國的轉基因蚊子到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真的安全嗎?
    所謂轉基因,就是將外源性的DNA片段,人為插入到受體生物的細胞DNA序列中,從而使受體生物產生某種預期的改變。美國從上個世界弄出轉基因食品以來,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極大的爭議,支持與反對的聲音從未斷絕。現在他們又將轉基因的目光瞄準了動物。
  • 農業農村部通報10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違規行為
    一、關於三北種業有限公司違規開展轉基因玉米中間試驗問題河北省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檢查發現,三北種業有限公司在試驗基地開展轉基因玉米中間試驗,儘管試驗已向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報告,但檢查中發現存在管理不規範、控制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河北省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已依法銷毀轉基因玉米材料並責令三北種業有限公司整改。
  • 什麼是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生物(GMO)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以某種方式改變或修飾其DNA的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轉基因生物已經被來自另一種生物的DNA改變,無論是細菌,植物,病毒還是動物; 這些生物有時被稱為「轉基因」生物。例如,來自蜘蛛的遺傳學可幫助節肢動物產生絲,可插入普通山羊的DNA中。
  • 美國人眼中的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生物(GMO)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以某種方式改變或修改DNA的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轉基因生物已經被另一種生物體的DNA所改變,無論是細菌、植物、病毒還是動物,這些生物通常會被稱為「轉基因」生物。例如,蛛形綱動物蜘蛛的吐絲基因可以植入普通山羊的DNA中。
  • 轉基因的食品到底安全嗎?
    當「基因」成為流行語時,有越來越多的轉基因食品進入了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擺上了老百姓的餐桌。這些年來有關轉基因食品是否對人體有害的爭議日趨激烈,引起了我們的廣泛關注。「轉基因生物」一詞的最早來源是英語Transgenic organisms。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重組脫氧核糖核酸(rDNA)。常規的做法是將外源目的基因轉入生物體內,使其得到表達。
  • 轉基因生物技術育種: 機遇還是挑戰?
    摘要 轉基因生物技術是一項全新的育種技術, 也是當前國際上進展最快、競爭最激烈的研究領域之一。自20世紀90年代生物技術育種誕生以來, 轉基因作物的商品化應用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就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