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軍的「豺狼參謀」辻政信,為何成為日本人見人恨的討厭鬼?

2020-12-06 騰訊網

在二戰的日本陸軍裡,總是有很多的昭和參謀,這些參謀的腦子一般不太好使,總是想的和正常人想的不太一樣。其中號稱「豺狼參謀」的辻政信,更是昭和參謀裡的典範,別說同盟國看見他就恨得咬牙切齒,日本人自己也不喜歡他。比如說那個岡村寧次就對辻政信恨得牙痒痒,山本五十六的評價就更為尖酸刻薄,稱其為:「上躥下跳的小丑」。那麼這個辻政信到底是哪做的不行,搞得日本陸軍人人討厭他呢?

一、日本獨特的參謀制度

先得說日本參謀這個制度,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這群參謀實在太獨特了。日本的參謀制度是和德意志第二帝國學的,德國人的參謀就有特權,比如他們有專門的參謀綬帶。別小看這條綬帶,這可是將軍才能有的。結果統帥部的參謀們人人都有綬帶,哪怕你是個尉官。當然這些參謀們的作用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紀軍事變革期的時候,老將軍們大多都年老力衰,思維跟不上變化,那就只能靠這些參謀來幫自己了。所以參謀本身,是軍隊體系裡非常重要的存在。

但是到了日本那裡就真是學歪了,因為日本裡面按資排輩很重要。你能當參謀總長或是司令,那不是說你一定有能力,可能純粹是你服役時間熬得年頭足夠,你才因此坐上了這個位置。那這麼一來,這能力可就不好說了,所以就更為依賴這些日本的參謀們了。如果這些年輕的參謀們哪天不高興了,撂挑子不幹了,那將軍們可就抓瞎了。不僅會抓瞎,還得被扣上一個沒有組織能力,為人無能還無力團結部下的罪名。你說放誰身上誰受得了啊。

而且另一個問題在於,日本軍隊的組織體系裡,高級軍事主官可能是最沒用的存在。因為他們實際上只有決定權而沒有策劃權利,簡單說就是日本的軍事主官只能從參謀們制訂的作戰方案裡,選一個來作為執行方案。至於自己策劃作戰方案?對不起,你沒有這個權利。因為日本的參謀實際上也是代表日本的天皇行使統帥權,參謀系統本身就是個垂直管理的系統,確保命令直接貫徹到基層。而軍事主官只有帶兵權而已,但凡是用兵的策略,那就都是參謀系統決定的。

本意這是為了避免軍事主官成為軍閥,而他們用帶兵權和決定權也制衡了參謀。如果軍事主官越權策划行動,那你這算是以下犯上,涉嫌侵犯統帥權利,這就距離撤職或是上軍事法庭不遠了。可這麼一來的話,參謀們反而比軍事主官牛了,如果參謀們撂挑子不拿方案,軍事主官就只能氣的跳腳和問候參謀們的十八代祖宗。而參謀們本身也經常撂挑子,或是採取獨走行為,逼迫軍事主官按他們的意思走。按照這個情況發展,顯然在日本軍隊裡,參謀是最不討人喜歡的存在了。

二、惹禍精辻政信

至於這個辻政信啊,他絕對是日本參謀裡的一朵奇葩,因為他的討人厭程度在日本估計是第一名的。比如說辻政信在日本內部的統制派和黃道派的衝突裡,就有一個非常不好的位置。在1932年9月,辻政信被調到了日本參謀本部總務部第一課「動員編制課」,擔任第一課課長的就是時任陸軍大佐的東條英機,這倆玩意算是一見如故,臭味相投便稱知己。這倆人謀劃啥呢,謀劃怎麼把軍隊裡的皇道派都趕出軍隊。

1934年8月1日,辻政信被調去給陸軍士官學校任中隊的中隊長。乍一看是個普通的職務調動,實際上是統制派的東條英機讓他去鎮壓陸軍士官學校裡的皇道派學生。辻政信不僅監視這些皇道派學生,而且還派間諜學生打入皇道派學生內部散布激進言論,鼓動這些人去暗殺日本首相岡田啟介(前海軍大將),前首相齋藤實(也是海軍的)和前首相西園寺公望(和陸軍不合)。這幫學生也是腦袋軸,竟然都信了辻政信的規劃,然後在1935年11月策划起刺殺方案來。

辻政信一看既然你們都信了,那我就可以收拾你們了。於是這個辻政信在1935年11月20日去和憲兵司令部大尉冢本誠、參謀本部情報部的片倉衷少佐等人一起向陸軍次官橋本虎之助舉報學生們要謀反,並建議立刻出兵鎮壓皇道派學生。這事之後軍校裡的皇道派學生就都被開除了,不過辻政信從中搗鬼這事也被挖出來了,於是倒黴的辻政信也就被停職一個月,然後和他的好哥們兒東條英機一起被發配到關東軍去了。

此後這個辻政信就算是暫時紮根在了關東軍,不過他還是老想搞個大新聞出來。1939年裡辻政信當上了少佐並擔任作戰參謀,然後這哥們就在1939年4月以關東軍司令植田謙吉大將的名義發布了《滿蘇國境紛爭處理要綱》,要求邊境部隊自主判斷國境線位置。他這一個命令不要緊,直接引發了諾門罕戰役,而且他還擅自撕毀了東京參謀本部的停火命令,私自下達了擴大衝突的命令。最終結果日軍損失慘重,被蘇軍徹底打敗,可辻政信本人卻一點事都沒有。

三、日本陸軍裡的討厭鬼

按說辻政信的做法,都應該是被槍斃的罪過了。只不過因為有一群昭和參謀保著,所以說他辻政信才沒事。不過之後就被發配到了岡村寧次的第11軍裡去,算是對他的懲戒。而岡村寧次也沒給辻政信什麼好臉,在1939年9月15日見辻政信的時候,是身穿浴袍手拿通俗小說雜誌就接見了他。對此辻政信算是恨的牙痒痒,多年後在自己的《亞細亞的共感》裡是這麼說的:「如果是接見參本作戰課或者陸軍省軍事課來的參謀,中將肯定得手扶軍刀,滿胸的勳章掛得叮噹響。可現在,我只是帶罪之身而已。」

當然岡村寧次也一樣頭疼,他這樣做其實是給辻政信一個下馬威,但對於怎麼處理這個瘟神,他其實也沒啥好辦法。最後岡村寧次琢磨實在不行就眼不見心不煩吧,於是就把辻政信送去當憲兵司令去了。但岡村寧次萬萬沒想到這個該死的辻政信開始給他搞事情,到處抓人短處不說,還專查經濟帳和貪腐問題。搞得第11軍雞犬不寧,連司令部裡管經濟事務的參謀山本浩一少佐都被嚇得自殺了。岡村寧次一看這可不行,在這麼下去還得出人命不可。於是岡村寧次和第11軍全體軍官就開始為了將辻政信送走而努力,希望早日擺脫這個瘟神。

此後這尊瘟神是走到哪,哪就要雞飛狗跳,基本上誰也容不下他,最後才被送到山下奉文的的第25軍去。但山下奉文也是不喜歡他,認為辻政信好大喜功,有才華但不足以託付國家大事,用起來必須小心。果不其然,這個辻政信沒少給他惹出事情來。

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個辻政信先是在第25軍攻下新加坡後,製造了「新加坡大屠殺」。然後又在升任參謀本部作戰課作戰班長後,以指導作戰的名義讓本間雅晴的第14軍炮製了「巴丹死亡行軍」。當然了,因為這命令都是以山下奉文和本間雅晴的命令下的,所以這倆人戰後就成了辻政信的替死鬼,被盟軍給處決了。

此後到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前後,這個辻政信又開始作妖造反。百武晴吉的第17軍就被辻政信先是在進攻莫爾茲比港的時候坑了一次,要他們立刻展開進攻結果損失慘重。還沒等第17軍喘口氣,辻政信就又勒令第17軍立刻去奪回瓜島。最先趕到的一木支隊和第35旅團幾乎團滅在瓜島,等到百武晴吉帶著主力趕到時,情況已經惡劣到了極點。

可憐的百武晴吉帶著第17軍在島上要吃沒吃,彈藥短缺,等到1943年2月初撤出來的時候,幾乎是全軍覆沒了。當然了,到了戰後辻政信還一直認為失敗不是他的責任,而是第35旅團的旅團長川口清建的責任,為此還專門在自己的書裡將責任全都推給川口。

結語

從這之後,辻政信就成了最不受歡迎的人,走到哪都有人擠兌他。他自己倒也感覺良好,一直用他那套手段強制幹預作戰。順帶一提的是,他在瓜島戰役還鬧出過大笑話。當時他為了協商陸海軍協同作戰的問題去了山本五十六的旗艦大和號上,按說他來了山本得管飯,不過因為山本實在是太討厭他了,所以就給他上了一份普通士兵的飯。結果辻政信看的眼睛都直了(日本海軍的夥食要比陸軍好得多),連聲道歉說自己不該說海軍的壞話。至於這位辻政信的戰後命運嘛,他逃脫了盟軍的審判,但戰後仍舊不老實,在1962跑到寮國挖掘日本埋藏的黃金時被當做間諜幹掉了。也算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了。

相關焦點

  • 永田鐵山:「日本陸軍第一大腦」為何被陸軍中佐相澤三郎斬殺?
    永田鐵山永田鐵山(1884—1935)是日本長野縣人,出生於醫學世家,由於兄弟姐妹多達9人,致使其父積勞成疾,在父親臨終囑託和時代大潮的裹挾下,於1898年踏上從軍之路,先後就讀於東京地方幼年陸軍學校、中央幼年陸軍學校和陸軍士官學校
  • 日本最有良知的皇族成員,承認徐福是日本國父,還主動向中國道歉
    三笠宮崇仁親王二十歲時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老師是日本名將辻政信。需要指出的是,此人非常狂妄殘暴,因傳聞其曾生食戰俘人肉,故又被人稱為「豺狼參謀」。崇仁畢業後,作為陸軍少佐被派往中國,曾先後參加鄂西會戰、常德戰役等。
  • 二戰日本間諜的搖籃---日本陸軍中野學校
    陸軍大臣發布命令:陸軍所屬各部隊、各單位,必須推薦一名或數名最優秀分子參加該所的學員選拔考試。當時「情報」這個詞,在日本還沒有普及,除了參謀本部的人,許多人講不清楚情報人員的培養是怎麼回事,被推薦的人大部分也不知道情報人員是幹什麼的。1938年1月,由秋草中佐主持了選拔考試。
  • 「海軍馬鹿」與「陸軍馬糞」,二戰中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大內鬥」
    隨著當今軍事歷史知識的普及,舊日本陸軍和海軍的相互嫌棄似乎已成了人們普遍津津樂道的有趣話題。其實,軍種對立是近代各軍事大國均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縱觀歷史,陸軍和海軍的競爭幾乎在每個軍事大國都普遍存在,而且往往十分激烈。但成為一種代表性的現象以至幾乎盡人皆知的,似乎只有日本一家。各大國中,像日本陸海軍這般嫌棄如此之大,鬥爭如此之狠的實屬舉世罕見。
  • 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什麼級別?為何日軍不當少將爭當大佐?
    因此從很多資料中可以看出不少大佐都是陣亡後才追晉的陸軍少將,很顯然少佐們活著時候的資歷根本達不到將軍的條件。比如上躥下跳從東北折騰到華中再到太平洋戰場的「昭和三大參謀之一」的辻政信,到日本投降時也還是大佐軍銜,從這也可看出大佐這個軍銜在日本部隊裡面很高了。
  • 抗戰勝利後中國為何沒在日本駐軍?
    抗戰勝利後中國為何沒在日本駐軍?67師在上海集訓  一    參加中國駐日佔領軍先遣隊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向盟軍投降。根據《波茨坦公告》的規定:日本投降後,盟國派遣佔領軍,在日本要地實行佔領,監督其解除武裝(只保留警察武裝)和降書的具體實施。    國民政府最終選定陸軍第67師作為中國駐日佔領軍,67師有3個團,計14500人。中國駐日佔領軍的駐防地以愛知縣為中心,加上靜岡和三重兩縣。師部設在愛知縣的首府名古屋市,隸屬美軍第八軍指揮。
  • 日本歷史上「海軍馬鹿」、「陸軍馬鹿」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就互相罵對方是「馬鹿」。所謂的「海軍馬鹿」、「陸軍馬鹿」其實也就是「海軍是」、「陸軍是蠢貨」的意思。到底是什麼矛盾使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互罵呢?日本是一個曾給中華民族帶來過巨大災難的國家,每當國人反思我們如此偌大一個國家被東洋彈丸島國欺凌之時總會有一種說法就是:日本人團結,而當時的舊中國處於內亂之中。
  • 我讀︱《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民族切腹」之路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日]加藤陽子著,章霖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2016年的初秋,曾去了一次長崎,自然也去了長崎原爆紀念館。紀念館不遠處就是所謂「原爆點遺址」,北面則是紀念公園。在公園時,被不遠處棒球場傳來的歡呼聲所吸引,走近才發現原來是在舉行高中棒球賽。
  • 大正時代與日本陸軍:簡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日本陸軍》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日本陸軍》,〔日〕黑澤文貴著,劉天羽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1月版日本近代以來的陸軍史一直是學界非常關心的課題。軍隊》(中央公論新社 1998年/中公文庫〈シリーズ日本の近代〉 2012年,此書於2016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翻譯引進,譯作名為《日本陸軍史:近代化的異化》),以及北岡伸一1978年的《日本陸軍と大陸政策――1906-1918年》(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等。
  • 揭秘日本二二六兵變:打著尊皇旗號的兵變,為何被天皇本人鎮壓?
    同夜,叛軍們殺死了內大臣、海軍大將齋藤實;陸軍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大藏大臣高橋是清。天皇侍從長鈴木貫太郎重傷未死。叛軍還封鎖了陸軍省、陸軍參謀本部、警視廳,並進一步佔據霞關(日本中央政府各省廳駐地)、報社等地,一時間政變似乎真的要成功。那麼為什麼駐京軍隊會譁變?這是和日本歷史傳統、現實分不開的。
  • 日本陸軍航空隊,最強戰機為何以中國神仙命名?47飛行戰隊始末
    ,開始大力向國民宣傳英美鬼畜,即英美帝國主義(日本認為)是魔鬼畜生不是人,一旦在未來的戰爭中失敗,英、美兩國會踐踏「神國」摧殘眾生,所以日本國民要同心同德支持「聖戰」。為了迎合英美鬼畜這一說法,日本還將1940年8月出產的先進陸軍戰機命名為「鍾馗」,意圖用「鍾馗」去抓「鬼」。 此款戰機性能十分優越,被裝備給日本陸軍空軍王牌,被稱為空中新撰組的47飛行隊。但是也許是47飛行隊「新撰組」這雅稱起得實在不好,和新撰組保衛德川幕府的結果一樣,日本帝國也滅亡了。今天就來看看空中新撰組,裝備日本陸軍最新科技的第47飛行隊始末。
  • 二戰日本軍銜最低的親王,僅相當於日軍大隊長,活到了100歲
    大部分親王與貞愛一樣,至少也是中將級別的存在,然而有一位日本親王很特殊,他的軍銜只有少佐。 這位親王就是三笠宮崇仁親王,明仁天皇的叔叔。崇仁是大正天皇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最小的一個,因此備受寵愛,20歲就獲得了三笠宮的稱號。1945年日本投降時,崇仁親王的軍銜為少佐,軍職為陸軍某裝甲部隊大隊副。
  • 帝國陸軍的沒落:簡析二戰日本陸軍裝甲戰術思想落後的根本原因
    而曾經打敗了強大的俄國陸軍,自詡東亞最強陸軍的日本陸軍,卻在整個二戰戰爭期間很少看到其大規模集中使用坦克作戰的戰例。即便在日本和德國成為軍事同盟的有利情況下,日本陸軍也沒有向擅長裝甲戰的德國陸軍做深入的研究好學習。其實,日軍始終將坦克作為步兵支援武器的戰術思想是因其一定的限制條件而決定的,其中既有客觀上的原因,也有主觀上的理由。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日本人不懂中文,給自己胡亂取的中國名字,讓人笑掉大牙
    而姓名也是唯一從出生到死亡,陪伴人一生的東西。漢字千變萬化,也讓姓名也變得多姿多彩,中國人姓名的魅力,也讓很多老外也躍躍欲試。 不過,對於日本人,卻是一個特例。畢竟現代日語就是在中文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日本人取中文名並不會這麼隨意。下面,筆者就來帶大家看看抗戰時期的日軍是怎麼給自己取中文名的,由於他們不懂漢字意思,有些名字取出來實在讓人捧腹。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為何日軍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呢?以此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現在的「上校」,也就是團長級別的軍職人員。從級別可以看出,將官是要高出佐官一級,那麼為何日軍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呢?也可以理解為,能在軍隊中有一定軍銜職位的人,背後都會有一個家族的支持。像「大佐」這樣的軍銜,在當時的日本軍隊當中可不是一般的「團長」級別,大佐可以擔任:聯隊長、旅團參謀長、師團參謀長(中將)。
  • 日本最有良知的皇族,親口向中國主動道歉,還承認徐福是日本國父
    提到日本這個國家,許多國人的心情無疑是複雜的——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日本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尤其是抗日戰爭,更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在古代,日本長期處於蒙昧落後的狀態,建立有許多彼此獨立的小國,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唐朝之後,日本才通過從中國帶來的先進技術與制度,對政治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良,這就是著名的「大化改新」。
  • 四國島為何存在感很低:日本人眼中的鄉下地方,鬥爭中經常站錯隊
    為何距離本州和四國最近的四國卻顯得很低調? ,被日本人稱為鄉下地方,雖然佔據著日本6%的面積,但卻只有不到2%的人口,四國島地勢一半以上是山地,人口只能集中在的高知、松山和高松等市,這些地方地勢狹小,農業面積有限,導致能承載的兵員有限。
  • 揭秘為何日本人對大熊貓如此瘋狂?
    為何日本人對大熊貓如此瘋狂?答案:那當然是因為萌啊,萌就是能當飯吃,還能徵服全人類聽說你們四川人都養熊貓做寵物?聽說你們四川人都是騎熊貓上學的?這些網友可能對養熊貓有什麼誤解。熊貓作為我國的一國之寶,怎麼能隨便養呢?況且它們還都是官,什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