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囑託開新局】揚州溼地生態保護有了「天羅地網」,南通網...

2021-01-09 南通網
【踐行囑託開新局】揚州溼地生態保護有了「天羅地網」

2021-01-08 10:05:18 來源: 揚州發布

高寶邵伯湖區是揚州地區最大的溼地,是淮河入江的重要水道,也是我國東部候鳥遷徙的重要路徑。為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保護溼地生態環境,揚州在高寶邵伯湖區設置了「天羅地網」,全方位保護漁業、鳥類等生態資源,讓它們免受偷捕偷獵者的侵害。近日,記者對揚州湖區溼地的「電子圍欄」「天眼」等「黑科技」系統進行了探訪。

「電子圍欄」遠程就能發現偷捕者

「邵伯湖萬福閘水域有人偷捕。」5日晚,高寶邵伯湖漁管辦漁政人員收到「電子圍欄」的「報警提示」,漁政員隨即趕赴現場,當場抓獲偷捕者。這是在「電子圍欄」建成後首次「查獲」非法偷捕案件。

去年10月10日開始,高寶邵伯湖江蘇水域全面退捕,為提升重點水域執法效率,漁管辦開啟了「電子圍欄」建設。

「我們運用雷達等方式,為重點水域建立了『電子圍欄』。」高寶邵伯湖漁管辦漁政處處長沈鋼介紹,「分別用綠、藍、紅三色的三角形來標記雷達掃描到的船體目標,重點監控時速在20到40公裡的黃色船隻和時速在40公裡以上的紅色船隻。當出現外省船隻進入江蘇水域、船隻進入保護區域、船隻進入保護區航行超過5分鐘仍未駛出、船艇時速超過40公裡等情況時,系統會自動報警。」

「湖區退捕後,魚多了,這也讓一些偷捕者認為有利可圖。」沈鋼表示,漁管辦正進一步完善「電子圍欄」建設,擴大覆蓋範圍;同時加大水上和陸上巡查力度,保護好湖區漁業資源。

「從5日晚截獲的偷捕者的漁獲物來看,湖區的漁業資源有明顯增多的趨勢。」沈鋼介紹,漁獲物中的花白鰱有「環保魚」之稱,是「一湖清水」的重要保證。「此外還有鱸魚,是典型的長江魚類(江湖洄遊型魚類),這說明長江禁捕加上江湖貫通措施,湖區漁業資源種類也在逐步增多。」

沈鋼介紹,2020年全年共查處非法捕撈(垂釣)案件33起,移送涉刑非法捕撈案件30起。「總體來看,去年湖區非法捕撈(垂釣)案件明顯下降。」

「天眼」全天候保護候鳥遷徙安全

5日早上,邵伯湖面有薄霧。一上班,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就查看「天眼」,只見兩大群野鴨比較清晰地出現在屏幕上,數量多達兩千多隻。「近期,『天眼』已多次記錄成群的野鴨、小天鵝等。」野保站負責人曹兆陽說。

高寶邵伯湖是揚州地區最大的溼地,鳥類眾多,而且這一溼地位處淮河入江通道,也是我國東部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鳥類棲息的「好地方」。邵伯湖建立的「天眼」,不僅起到保護鳥類的作用,也發揮了鳥類記錄、調查、觀測等功能。「邵伯湖『天眼』系統顯示,高清探頭覆蓋範圍大、清晰度高,對偷獵者震懾作用顯著,自該系統建成以來,這一水域沒有出現過非法捕獵的現象。」曹兆陽說。

「邵伯湖的『天眼』已經建成,今年我們將在高郵湖啟動『天眼』建設,未來還將在寶應湖、白馬湖、長江建立『天眼』系統。」曹兆陽告訴記者,他們首先將對高郵湖區進行較大範圍的鳥類調查,為「天眼」系統安裝選擇合適的地點。

「『天眼』是保護候鳥的重要措施。」曹兆陽表示,「天眼」可以全天候錄像,即使是夜間,也能記錄下違法分子的蛛絲馬跡。同時,執法人員還會根據「天眼」監測情況,前往重點區域巡查,全力保護湖泊溼地的生態安全。

實習生 丁欣怡

記者 向家富

一鍵分享至

相關焦點

  • 【踐行囑託開新局】揚州溼地生態保護有了「天羅地網」
    湖區溼地生態美景。向家富 攝  高寶邵伯湖區是揚州地區最大的溼地,是淮河入江的重要水道,也是我國東部候鳥遷徙的重要路徑。為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保護溼地生態環境,揚州在高寶邵伯湖區設置了「天羅地網」,全方位保護漁業、鳥類等生態資源,讓它們免受偷捕偷獵者的侵害。近日,記者對揚州湖區溼地的「電子圍欄」「天眼」等「黑科技」系統進行了探訪。  「電子圍欄」遠程就能發現偷捕者  「邵伯湖萬福閘水域有人偷捕。」
  • 踐行囑託開新局|鹽城:向海發展開啟新徵程
    進入小寒,氣溫降了再降,鹽城黃海溼地的廣袤灘涂上,卻有無數生命在萌動成長。難以計數的候鳥不遠萬裡來此越冬,這片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已成為鳥兒們最留戀最安全的生命驛站和理想家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豐饒的黃海溼地護佑生命、孕育生機,也為向海而生的鹽城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 項目建設助推張掖溼地生態保護再上新臺階
    市溼地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第一」原則,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爭取項目資金,多措並舉大力實施溼地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工程,不斷恢復溼地生態功能。去年以來,先後爭取到中央投資2000萬元的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項目、200萬元的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溼地保護與恢復項目和省級投資30萬元的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溼地保護與修復補助項目,充分挖掘利用溼地資源,修復溼地生態系統,溼地保護工作成效明顯。項目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促進了我市溼地保護與恢復建設工作的快速發展。
  • 揚州:扛起「好地方」的擔當 展現「有分量」的模樣
    在揚州廣陵經開區的三元軟包動力鋰電池項目工地,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進展迅速,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技術水平最先進、環保標準最高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將促進揚州汽車產業新一輪的迭代創新。堅持「兩山」理念厚植「好地方」生態底色遵照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遺產的重要指示要求,揚州把推動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作為首要任務,以「水清河暢岸綠」為總要求,實施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87公裡,規劃建設了一批生態休閒空間、體育運動場所,不僅展示了運河的生態之美,還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生態改善帶來的福利。
  • 揚州溼地保護規劃分四大溼地區 沿運湖泊沿江河流裡下河均納入
    裡下河沼澤溼地區生態功能主要體現在行洪排澇、蓄水抗旱以及水產養殖等。區域內主要有射陽湖溼地、廣洋湖溼地、高郵官垛蕩等湖蕩溼地,主要河流溼地包括大溪河、大官河、向陽河、大三王河、寶應大河、蘆氾河以及高郵的三陽河、新(老)六安河、橫涇河、北澄子河及南澄子河等。
  • 突出生態效益 包河積極探索溼地保護新模式
    目前,該溼地公園已完成投資3.2億元,實施溼地修復5000畝,除溼地保育、恢復重建區域外,藍藻科普館還讓市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合肥生態優先的治湖理念。公園良好的溼地景觀吸引了大量遊人,年接待遊客突破100萬人次。大湖在側,河道如巷,有了「溼地」的城市仿佛有了靈性。
  • 揚州:人人有擔當 讓「好地方」更加「有分量」
    「我們要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殷殷期望,各行各業凝心聚力,把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讓揚州這個『好地方』在全國更有『分量』。」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時的重要講話,在基層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堅定新發展理念,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實幹篤行、接續奮鬥,奮力把揚州這個「好地方」建設好發展好。
  • 保護紅樹林溼地 建美麗生態湛江
    三合保護小區外圍閘囗24小時打開,2個紅樹林保護小區恢復自然納潮,恢復溼地生態原貌。 為了保護紅樹林,讓一條大橋繞道的做法也充分顯示了我市踐行生態理念、堅持綠色發展的決心。許瑞生表示,湛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不僅有萬畝稻海桑田,還有美不勝收的紅樹林,湛江要繼續落實好中央、省有關紅樹林生態修復要求,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要將紅樹林保護與海洋生態修復、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發展、鄉村旅遊開發、水上交通建設有機結合,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 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湖畔的樹林裡、蘆葦叢中,不時有鳥群飛起,清脆的鳴叫聲劃破冬日的空寂。遠處,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河道,一靜一動,將這片國家級溼地公園景色映襯得如詩如畫。  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  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
  • 科研監測記錄新物種 溼地保護迎來新希望
    免渡河溼地是典型的高緯度地區沼澤溼地生態系統,是大興安嶺地區溼地景觀縮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牙克石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守護者,更是牙克石高質量綠色發展的生態名片。溼地內野生動植物種類極其豐富,共有維管束植物51科296種,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分別為鑽天柳和浮葉慈姑;共有脊椎動物24目51科177種,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1種,其中金雕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我國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努力,按照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的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全面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 牢記殷殷囑託 洱海保護治理進入全新歷史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大理時,囑託幹部群眾,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6年來,大理舉全州之力,全面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工作,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的新徵程,洱海保護治理進入全新的歷史階段。
  • 為了這片溼地的寧靜——甘州區鐵腕整治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生態...
    城外,一塊塊溼地靜靜地躺在黑河的臂彎裡,溫婉如玉。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河中遊,南依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處於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帶,是我國西北地區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節點。今年5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指出,位於張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五家企業侵佔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
  •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公布「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徵集評選活動,得到各設區市積極響應,共徵集55項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入選案例,在逐級評選推薦基礎上優中選優,評選出「江蘇省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
  • 全省民營企業家學習弘揚張謇精神高級研修班教學側記,南通網-中國...
    全省民營企業家學習弘揚張謇精神高級研修班教學側記 2021-01-08 09:52:04 來源: 南通網 剛歷小寒的南通,寒潮臨襲。冰凍的氣溫難擋張謇企業家學院首期培訓班學員學思踐悟、見賢思齊的熱情。
  • ...成就」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光明日報通訊員 翟麗寒冬時節,河北省內丘縣鵲山湖碧波如鏡,在陽光下泛著銀光。湖畔的樹林裡、蘆葦叢中,不時有鳥群飛起,清脆的鳴叫聲劃破冬日的空寂。
  • 溼地生態系統評價有了科學「尺子」
    中國綠色時報3月9日報導(實習記者 夏美紅)國家林業局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委託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溼地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項目日前在北京通過專家論證,為行業管理部門和基層保護管理機構對溼地生態系統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提供了一把科學的「尺子」。
  • 保護溼地資源 提高生態功能
    經濟日報訊:天津市日前研究制定《天津市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和《七裏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天津市大黃堡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
  • 保護森林和溼地 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2011年是溼地保護事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我們迎來了以「溼地與森林」為主題的第十五個「世界溼地日」及《溼地公約》成立40周年。今年溼地日的主題,深刻揭示了溼地、森林這兩大生態系統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及其在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必將有力地引導人們更加關注這兩大生態系統。溼地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生態支持系統。
  • ...成就】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湖畔的樹林裡、蘆葦叢中,不時有鳥群飛起,清脆的鳴叫聲劃破冬日的空寂。遠處,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河道,一靜一動,將這片國家級溼地公園景色映襯得如詩如畫。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