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範德華異質結構,能同時表現出鐵磁性和鐵電性?

2020-12-06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物理學類

多鐵性被定義為同時表現出鐵磁性和鐵電性的材料,這些特性使這些材料成為具有多種應用前景的新型多功能材料。然而,如何提高多鐵材料的鐵磁性和鐵電性仍然是一個很大挑戰。現在由UNIST自然科學學院的Geunsik Lee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張翔(音譯)教授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範德華(VDW)力量可以用來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引起了相當大的學術關注。

在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論證了實現二維異質多鐵材料新概念的可行性。方法是一種通過化學鍵緊密結合鐵磁和鐵電材料來增強兩種性質之間相互作用的新方法。該方法已經由研究人員通過理論計算進行了測試,通過VDW力使用化學鍵合。多鐵材料同時表現出鐵電和磁性有序,可以通過電場控制磁性,反之亦然。通過電場控制磁性的技術,對於高密度存儲器件的發展尤其重要。為了實現這一技術,這些鐵序之間的相互作用越大,效果就越好。

在單一材料中同時包含鐵磁性和鐵電性的多鐵材料上進行了廣泛研究。然而,所有這些材料在室溫下都沒有表現出多鐵行為。由於這個原因,特別關注實現2D異質多鐵材料的新方法,其中鐵電材料和磁性材料被結合在一起。在研究中,研究小組提出了「非共價二維異質結構多鐵材料」的新概念,通過堆疊鐵磁Cr2Ge2Te6和鐵電In2Se3的原子層,從而形成全原子多鐵性。還從實驗和理論上研究了二維異質多鐵材料的鐵磁和鐵電性質。

這一結合的實驗和理論研究揭示了新多鐵材料能夠通過電場完全控制磁性,甚至在兩種材料之間的界面上也是如此。研究人員假設的力不是共價鍵,而是範德華力(術語「範德華力」是指分子之間的瞬時吸引力,如雙原子自由元素和單個原子)。這些力可能是吸引的,也可能是排斥的,這取決於所涉及分子之間的距離。本研究採用第一性原理DFT計算了由鐵磁Cr2Ge2Te6和鐵電In2Se3單層組成的VDW異質結構。

通過反轉In2Se3的電極化,計算得到Cr2Ge2Te6的磁晶各向異性在易軸和易面之間發生變化(即鐵磁順序的開/關),這有望實現一種新穎的磁存儲器設計。此外,In2Se3成為磁性鐵電材料,根據其自身的電極化,具有可切換的自旋極化。理論上,該已經證明層狀鐵電和鐵磁可以與範德華力在化學上耦合,從而將磁性改變為比傳統大得多的值。設想,多鐵性的二重性潛在地豐富了層分辨數據存儲和信息處理,這是由於組成層的不同磁電和磁光屬性。

博科園|研究/來自: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所參考期刊《自然通訊》DOI: 10.1038/s41467-019-10693-0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自然》雜誌:科學家在原子尺度上發現鐵電性
    鐵電性(英語:Ferroelectricity)指某些材料存在自發的電極化,並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可以被反轉的特性。該術語被用於類比鐵磁性(Ferromagnetism),其中,材料表現出永久磁性。當鐵電性於1920年被發現時,鐵磁性就已經被知道。
  • 今日Science:哈佛大學重磅,解讀2D原子薄層異質結構動力學
    研究亮點 由原子級厚度的半導體過渡金屬二滷化碳(TMD)構成的範德華異質結構能夠使電子和空穴在不同的層中形成激子,從而產生具有大結合能和長壽命的層間激子。
  • 新法使鈦酸銪材料具鐵磁鐵電性
    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將普通鈦酸銪材料切成納米級薄片,然後利用物理方式將其拉伸,便可使之同時具有鐵磁性和鐵電性,而目前最好的磁性鐵電體相形之下要遜色
  • 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二維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
    然而二維原子晶體面向電子、光電子實際應用需要實現器件的功能化和集成化,面臨一個高效、無損、可規模化材料集成的挑戰。 要實現二原子晶體在工業應用中的集成化和功能化,大規模的異質結陣列化是一種非常可行的方案。然而如何大幅提高二維原子晶體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的產量、實現異質結陣列化一直是阻礙其發展的主要困難之一。
  • 南京大學研究團隊:新型金屬有機層狀結構和近室溫單相磁電耦合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毛凱暉、蘇州科技大學助理研究員張金磊、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郭子靖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吳興龍教授、劉力哲副教授和化學化工學院鮑松松副教授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磁電多鐵材料同時包含鐵磁性和鐵電性,而且其鐵磁和鐵電序之間互相耦合,因此可以通過磁場調控電極化,也可以通過電場調控磁極化,即磁電耦合。
  • 兼具超導和鐵磁性的材料,因鐵磁性會破壞超導性,但卻真有!
    因此,一種材料似乎不能同時表現出超導性和鐵磁性。然而,基於銪的化合物現在成為了現在研究焦點,觀察銪的化合物表明可以同時表現出鐵磁性和超導性。這除了對基礎科學的重要性,這兩種現象在一種材料中共存還為新設備設計提供了有趣的可能性。還具有超導自旋電子學的前景,也就是說,用自旋編碼的信息工作設備,沒有損耗。一個普通冰箱磁鐵是鐵磁的一個例子,所謂的居裡點位於室溫以上。
  • 研究人員在原子尺度上發現鐵電性
    科學家在開發該技術時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尋找可以在超薄尺寸下表現良好的材料。現在,伯克利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找到答案。在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Sayeef Salahuddin和研究生Suraj Cheema的帶領下,一組研究人員設法在矽上生長了一種超薄材料,該材料具有獨特的電特性,稱為鐵電性。兩人的研究成果發表在4月22日的《Nature》上。
  • 石墨烯和原子晶體會是科技領域的下一個重大突破?
    原子的構建師雖然這個過程相對較慢——通常每分鐘只能添加幾個原子層,但精度卻非常高。它使得技術人員可以將不同的半導體材料堆疊在一起,形成一種名為異質結構的晶體,這種晶體具有非常有用的特性。例如,通過交替地堆疊砷化鋁層和砷化鎵層,就可以生產出非常適用於儲存電力的材料。
  • npj: MoS2-範德華異質結—催化析氫新高度
    2019-04-04 11:09:17 來源: 知社學術圈 舉報   為將來基於範德華異質結的析氫反應研究和開發提供新的思路
  • 研究進展:兼具超導和鐵磁性的材料
    在某種程度上,鐵磁性和超導性是兩個對立的趨勢,鐵磁性和超導性似乎不能在一個晶體中共存。
  • 科學家裡有雷射技術首次測量原子間範德華力
    原子間、分子間和物體表面間的範德華力以各種不同方式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蜘蛛和壁虎就是依靠範德華力才能沿著平滑的牆壁向上爬,我們體內的蛋白質也是因為範德華力的存在才會摺疊成複雜的形狀。  範德華力是以荷蘭科學家約翰內斯•迪德裡克•範德華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873年第一次提出了範德華力這個概念用以解釋氣體的行為。
  • 華東理工大學郝國強和李洪波課題組--在平面外應變和電場作用下調節石墨烯/WSe2異質結構的電子特性和肖特基勢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採用第一原理方法,在平面外應變和電場作用下,探究了石墨烯/ WSe2異質結構的電子特性和肖特基勢壘。相應的結果表明,WSe2單層和石墨烯可以形成穩定的範德華異質結構,且固有的電子特性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肖特基接觸從n型轉變為p型。此外,也形成了歐姆接觸。在平衡狀態下,電子和空穴得有效質量分別為0.057m0和0.055m0,這表明該異質結構具有高載流子遷移率。
  • 二維材料外延生長的原子尺度機理:特性與共性
    動力學分析進一步揭示,在銅(111)表面二聚體的擴散能壘與貼附能壘相當,而在銅(100)表面貼附能壘遠大於擴散能壘,導致石墨烯生長行為分別表現為擴散控制和貼附控制的特徵。通過碳二聚體在石墨烯島邊緣擴散行為的研究,揭示了不同銅襯底上石墨烯島的形貌都可以發生分維型到密集型形態的轉變,並預測了兩種形態相變的轉變溫度。
  • 鐵電性及其發現歷史
    鐵電性(ferroelectricity)在物理上講就是: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一些極化材料所表現出的自發極化的特徵,或者說在無外電場的情況下
  • :通過鄰近耦合提高2D異質結的矯頑場和居裡溫度
    晶體中發現本徵2D鐵磁性以來,各種類型的範德華(vdW)2D鐵磁體(FMs)均已得到開發和研究。圖1f給出了FPS/FGT異質結和FGT薄片在80 K下的典型MOKE曲線,其中兩個部分均可觀察到矩形磁滯回線。通過改變測量溫度,可以提取TC值。
  • 科學家在原子尺度實現鐵電性,將使未來電子設備變得更小
    科學家在原子尺度實現鐵電性,將使未來電子設備變得更小  Connor Feng • 2020-04-26 09:20:18
  • "原子樂高"搭出類腦視覺傳感器
    該工作有望為未來開發基於範德華異質結的新型類腦視覺晶片提供物理和技術基礎。物理學院博士生王晨宇和梁世軍副研究員為共同第一作者,繆峰教授和美國麻省大學的楊建華教授為該工作的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同時得到了王振林教授課題組、陳坤基教授課題組和王肖沐教授課題組的實驗協助,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以及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支持。人類視覺系統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視網膜的結構和功能。
  • 異質集成二維材料的全面綜述
    自從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發現石墨烯以來,二維材料,例如石墨烯,黑磷(BP),過渡金屬二硫化碳(TMDC)和六方氮化硼(h-BN)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材料都具有優秀的物理特性使其在電子和光電設備中具有廣泛應用。
  • Sci Adv:雙排列石墨烯異質結構中的複合超莫爾網格
    成果簡介 二維(2D)原子晶體緊密接近以形成範德華力異質結構時,相鄰晶體可能會影響彼此的性質。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當兩個晶體緊密匹配並形成莫爾條紋時,會導致電子光譜和激子光譜發生變化,晶體重構等等。因此,波紋圖案是控制2D材料屬性的可行工具。
  • 南科大首次準確測定單層非晶碳材料的原子結構
    南科大首次準確測定單層非晶碳材料的原子結構 新材料在線 發表於 2021-01-14 14:12:09 南科大首次準確測定單層非晶碳材料的原子結構 2020年1月,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林君浩副教授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