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生第一次用中文寫的元素周期表被當成咒語

2020-12-06 oricon失信榜

這是一個日本博主用毛筆字寫的元素周期表,她把抄好的字帖分享到網上並說,

「我很討厭學習,但是我無聊的時候試著用毛筆抄寫了中國元素周期表。很久沒抄過漢字了,我現在看到金偏旁的字就有點PTSD了,暫時不想寫金偏旁漢字了。「

而這位女博主透露她是第一次寫中文。

據說有網友懷疑這篇字帖是中國人寫的,但是沒有得到證實,大家怎麼看這篇字帖呢,美不美?

圖源網絡

而海那邊的日本網友看到這篇帖子後,不禁感嘆:「就像咒語一樣!用中文寫的「元素周期表」滿是難字,令人嘆為觀止!」

圖源網絡

而事後發布字帖的博主女孩也大方地說,「我沒有練習中文的寫法,一次性寫完的。」7月1日,這位女孩接受了某周刊的郵件採訪,她說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要用中文抄寫周期表。一時起意寫的。「我對要學的學科注意力有點不集中了,所以我想要轉換心情。」據說選擇中文抄寫元素周期表的理由,也沒有特別的原因,只是從以前開始就很喜歡漢字。她說,「我很久以前就喜歡漢字,也喜歡寫字,所以當我知道元素周期表可用中文書寫的時候,我想試著寫一寫!一時衝動驅使就用中文抄了一遍。」

相關焦點

  • 日本網友看中文版元素周期表後崩潰:咒語?
    日本網友看中文版元素周期表後崩潰:咒語?  3月30日報導 大陸和臺灣學生對化學「元素周期表」肯定不陌生,初中、高中時代不少人背的死去活來,有些老師體恤學生,還發明了各種好記口訣,希望能幫助記憶。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3月29日報導,最近日本論壇上,有網友轉貼了一份中文版元素周期表,意外引發討論熱潮,多數人表示「不可思議」、「太難記」,更有網友打趣的說,「這是咒語吧」?
  • 日本網友看中文版元素周期表後:集體崩潰
    陸和臺灣學生對化學「元素周期表」肯定不陌生,初中、高中時代不少人背的死去活來,有些老師體恤學生,還發明了各種好記口訣,希望能幫助記憶。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最近日本論壇上,有網友轉貼了一份中文版元素周期表,意外引發討論熱潮,多數人表示「不可思議」、「太難記」,更有網友打趣的說,「這是咒語吧」?
  • 中文版化學元素表看呆日本網友:長得像咒語
    最近,中文版的化學「元素周期表」被轉發至日本的網站後,卻引發了當地網友的瘋狂「吐槽」。  原因在於有人說這些漢字太複雜了,外型長得像「將棋」或「麻將」,甚至有人直接說成是「咒語」。日本網友震驚的同時,更多是在佩服國人能夠背誦如此複雜的中文字。
  • 你不知道的日本元素周期表
    這是Adobe全套豪華版元素周期表,了解一下.jpg現在,前七周期已經補完的周期表,一共有118個元素(強迫症大滿足×1),其英文命名主要來自於拉丁文或希臘文等。在周期表引入中國的時候,翻譯家徐壽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通過形聲和表意方法確定漢字,順便翻了一下前朝皇上的家譜,終於在已有元素的基礎上,完成了部分已知元素的漢字化。
  • 日本發現新元素用啥漢字命名?網友神腦洞-元素,元素周期表,化學...
    還記得那年背過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嗎?還有彩色版↓↓突然手癢想把他們全部消除……在小夥伴的印象中,元素周期似乎表更新到103號Lr鐒就沒有再繼續了。其實,還有新的元素在不斷發現中。迄今為止,元素周期表上93號及以上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從自然界發現的元素只到第92號U鈾)。2016年6月8日,IUPAC經過審核後公布了新元素發現者提出的新元素的命名↓↓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元素是怎麼產生出來的?它們的中文名稱又會叫什麼呢?
  • 四個新化學元素有了中文名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終於填滿
    記者了解到,這4個新元素的英文名稱和元素符號,已在去年11月30日由負責管理元素符號的國際化學組織「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正式發布,這標誌著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滿。這主要是因為,101號之後的元素都是利用原子核物理手段在實驗室合成的,而合成新元素的技術難度極大,實驗周期特別長。比如113號元素,科學家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進行了500多天試驗,才發現3個事件。因此,近年來新元素命名通常用來紀念進行相關研究活動的國家或地區,或者領導相關實驗團隊的科學家。
  • 元素周期表第7行四種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5月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了這四種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上述4個新元素的合成與確認,填滿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張完整規範的元素周期表,世人矚目。」
  • 四個化學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填滿
    四個化學新元素中文命名發布。 新華社發 金立旺 大巢製圖   你認識「(釒爾)」「(鏌)」「(石田)」「(氣奧)」嗎?它們是為了4個化學新元素113號Nh、115號Mc、117號Ts、118號Og新定的中文名字,其中後兩個是新造字,被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ào」。
  • 元素周期表錯了?
    元素周期表從百年前起就一直是化學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有個稀有元素他們可能從一開始就擺錯了,這意味著元素周期表得重畫。被命名為鐒的放射性元素位於化學元素周期表最底端,屬於錒類元素一欄,而這一欄專門從主表中單獨歸類出來。
  • 中文版化學元素表驚呆日本網友 稱長得像麻將
    最近,中文版的化學「元素周期表」被轉發至日本的網站後,卻引發了當地網友的瘋狂「吐槽」。   原因在於有人說這些漢字太複雜了,外型長得像「將棋」或「麻將」,甚至有人直接說成是「咒語」。日本網友震驚的同時,更多是在佩服國人能夠背誦如此複雜的中文字。
  • 中文版化學元素表驚呆日本網友:長得像麻將(圖)
    商報圖形 劉穎 制「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對於理科生而言,化學「元素周期表」肯定不陌生。最近,中文版的化學「元素周期表」被轉發至日本的網站後,卻引發了當地網友的瘋狂「吐槽」。原因在於有人說這些漢字太複雜了,外型長得像「將棋」或「麻將」,甚至有人直接說成是「咒語」。日本網友震驚的同時,更多是在佩服國人能夠背誦如此複雜的中文字。
  • 高校學生太厲害,用元素周期表寫對聯,網友:逼死文科生的節奏!
    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迎來了2021美好的一年,元旦能帶來新的一年的好運,很多大學生寫著對聯貼在自己宿舍的門上,紅底的顏色看起來也很喜慶。但是這些對聯的內容為什麼看不懂呢?某網友表示:逼死文科生的節奏!這獨特的對聯,是用元素周期表寫的,現在寫對句的時候,現如今寫一個對聯都各顯神通了,這簡直是要逼死文科生的節奏,連對聯都看不懂了。·幸好這個橫幅沒有使用元素周期表,這樣的橫幅,請推測一下元素周期表上寫的對聯寫的是什麼。在高校如此人才集結的場合,不光有用元素周期表寫對聯的。就連用漢字寫起對聯,內容也是格外有新意。
  • 元素周期表的來源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代替生活,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來源。元素周期表現如今,世界各地的學生都會背元素周期表,它被許多人視為化學領域最偉大的發現。1869年,門捷列夫發表了自己的元素周期表。填補空格門捷列夫並非第一個這樣嘗試排列化學元素的人,但他是第一個主要根據元素性質排列元素的人,儘管這樣周期表中就會空出一些空格。例如,當時已知的比鋅(Zn)重且緊挨著鋅的元素是砷(As)。
  • 科學網—四元素登上周期表
    四元素登上周期表 圖片來源:Sandbh/Wikimedia Commons 本報訊 4個新的化學元素如今已經被正式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這也意味著,這張表的第七行終於完整了。 多年來,第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早已被用鉛筆寫在了元素周期表上,而來自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的實驗室也曾多次宣稱發現了這些元素。然而對於這4個新元素的官方認可一直等到了2015年年底—— 一組獨立專家日前一致認為,相關證據是有效的。總部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三角研究園的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於2015年12月30日宣布了該專家組的結論。
  • 元素周期表是誰翻譯的呢
    元素周期表每個人在高中時期都背過,當時怎麼把那一個個生僻字背下來的,自己都很服自己。雖說那些字很多又不好讀,又不好寫,實際上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創造。大家可以看看那些非英語國家的周期表,比如日本的,每一項都要用創造一個新詞去代入,而我們的周期表,即使一個沒接觸過化學的人,也能直接通過部首來簡單判斷是什麼屬性。例如金字旁是金屬,氣字頭的是氣體。
  • 元素周期表到底是咋來的?
    英國紐蘭茲受到了德貝萊那「三素組學說」的啟發,同時結合對於音樂音階的特點,把當時已知的61種元素按照相對原子質量遞增的順序排列,他發現每隔7種元素,就會出現性質類似的元素。因此,這也被稱為元素八音律。於是,就有了「元素八音律」周期表。他把自己的發現寫成論文發了出去,結果被拒稿了,還被人當成了笑話。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出現,為何朱元璋起的名能聯成周期表?誰抄誰?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對這樣隨意的名字深惡痛絕,生怕自己的後人也起出這麼簡陋的名字,於是他找來有學問的人給自己二十多個兒子寫了二十多首五言絕句,比如太子朱標的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迎逢吉,師良善用晟」,燕王朱棣的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 元素周期表四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
    這4個新元素的英文名稱和元素符號,已在2016年11月30日由負責管理元素符號的國際化學組織「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發布,這標誌著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滿。     這一關係到自然科學和全球華語的命名結果,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
  • 元素周期表發明於清朝,朱元璋給後代起名卻用上了,難道是穿越了
    「氫鋰鈉鉀銣銫鍅,鈹鎂鈣鍶鋇鐳」凡是理科生對於這幾句話都不會太過陌生,甚至是倒背如流,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明了元素周期表,推動了化學史的發展與進步。 元素周期表傳入中國,自然每個元素就要有中國的名字。
  • 科學館丨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國的?
    民國二十年出版的《高級中學教科書高中化學》周期表在上一期《科學館》中,同學們知道了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並製成,但是門捷列夫制出的元素周期表上都是用拉丁字母表述的元素符號,而同學們現在的化學課本上是帶有漢字的(如鈉、鉀、鈣、鎳等)元素表述方式,它是怎麼來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和甘肅科技館的輔導員老師一起「雲享」化學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