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全球的肝癌患者進行了數據調查,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肝癌位居世界首位。
在研究中發現,飲食和肝癌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世衛組織對多種食物進行研究分解,為大家列出了一份致癌名單,其中被列入一級致癌物物質,廣泛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在1960年被發現,1993年被正式認證為「一級致癌物」,它廣泛的存在於黴變食物當中。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少人本著不浪費的原則,會繼續食用一些出現了黴變的
食物,比如:水果、玉米、花生等食物在出現黴變的時候,都會滋生出大量的黃麴黴毒素。
世衛組織通過動物實驗發現,這種毒素的毒性極強,實驗牛在攝入黃麴黴毒素之後,肝臟細胞開始逐漸變性,僅5個月的時間實驗牛的肝臟就已經出現了腫瘤。
並且這種毒素的耐熱性非常的強,普通的烹煮高溫根本無法破壞它的結構,實驗證實,人體在攝入黃麴黴毒素的含量達1毫克便有可能會誘發肝癌。
除了黴變食物,以下幾種食物也是致癌物的「藏身地」
1、燒烤
燒烤這種美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類食物。
肉類食物通過燻烤之後,它的味道會變的更加美味,但是這種食物卻不能經常的食用,在高溫和煙燻的影響下,肉類食物中的脂肪會出現變性,進而產生一種叫做苯並芘的物質。
它屬於高活性的間接致癌物,進入人體後,這種間接致癌物會和人體中的微粒體相結合,演變為最終致癌物,肝臟在分解苯並芘時,肝細胞受到它的影響,肝臟癌變的概率便將會被提高。
2、酒
乙醛(醋醛),也是被世衛組織認證為致癌物的一種元素。
這種物質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我們在喝酒時,身體中進入了大量的酒精,肝臟需要將進入人體的酒精分解,在分解過程中,酒精和肝內的乙醛脫氧酶相結合會衍生出乙醛這種致癌物。
它在肝臟之後不僅會損害肝內細胞,還會導致肝組織纖維化,並且乙醛對肝臟的傷害還是不可逆轉的。
呵護肝臟健康,做好以下3件事
1、多運動
運動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身體素質和新陳代謝的能力,並且運動所產生的汗液,也可以將身體中的一部分有毒物質帶離體外,做到緩解肝臟解毒壓力、促進肝臟健康的作用。
肝臟需要分解身體中的脂肪,人體中的脂肪含量太高,肝臟同樣會受到影響,運動可以加速身體中的脂肪消耗,為肝臟分擔壓力。
2、多喝水
人體中的水分是維持器官運轉的重要物質,研究發現我們的身體中的器官運轉24小時,大約需要消耗1500ml的水分。若是人體的水分含量過低,器官的正常運轉便容易出現問題,喝水對肝臟排毒有不錯的促進作用。
水中添加一些對肝臟有好處的植物,效果更佳。
雲臺冰菊所含有的類黃酮、水蘇鹼、硒等元素,都是被證實的對肝臟有益的成分。
硒元素可以提高肝臟組織抵抗有害物質的能力,同時它還可以提高身體中的血硒含量,起到呵護肝臟健康的作用;
類黃酮可以提高肝臟分解有害物質的速度,並且還能提高肝細胞活性,抑制肝內脂褐素的生成,是呵護肝臟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
水蘇鹼有很好的促分解能力,它可以輔助提高肝臟分解脂肪的能力,起到抑制脂肪堆積,降低肝臟病變風險的作用。
喝水時放入杯中,加入開水,可更好的補充日常所需。
3、不熬夜
晚上我們的肝臟需要高速運轉,熬夜會導致肝臟的運轉速度受到影響,肝臟工作效率下降之後,身體中的毒素、脂肪等需要肝臟分解代謝的物質,長時間的在肝臟中堆積,肝臟病變的概率將會被提高。
並且受損肝細胞的主要恢復時間也是在晚上,而肝細胞的修復需要血液的參與,晚上11點之後,是人體中的血液大量流向肝臟的時間,經常的熬夜,回流到肝臟的血液減少,肝細胞的自我恢復和再生能力都會受到影響,肝臟病變的概率也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