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一級致癌物」發現了,不少人仍在吃,肝臟首當其衝

2020-12-06 平安好醫生

癌症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疾病。

肝癌是「癌中之王」,肝癌通常發生在中晚期,其主要原因是肝臟內沒有痛感神經,在發生癌變的初期通常是不痛不癢的。

據了解,肝癌若及時發現,儘早治療,治癒率普遍在85%~90%,因此,定期檢查以及健康的飲食非常重要,預防大於治療,說得不無道理。

世衛組織:「一級致癌物」發現了,早知早受益

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真菌毒素,被列為「一級致癌物」,人體一旦攝入會對肝臟造成嚴重的毒害,增加細胞癌變機率。

這種毒素常滋生在水果、谷作物中,比如:玉米、蘋果、花生等。拿糧食來說,糧食豐收後通常會儲存起來,儲存時間過長後,受到溼氣影響,就容易黴變產生出黃麴黴毒素。

生活中,不少人會存在「過分節儉」的現象,比如衣服破了縫一縫,黴變的水果削一削,殊不知將水果黴變部分削掉,剩餘部分也會殘留黃麴黴毒素,若長期食用這種水果,肝癌的患病率就會增高。

除此之外,這1種食物,也會增加肝癌患病率

醃製食物

醃製的食物不建議經常食用,這類食物中也含有致癌物。

醃製類食物中,蔬菜是比較多見的,比如:鹹菜、泡菜、醃辣椒、醃黃瓜等等。

大部分蔬菜中都含有硝酸鹽,它是有益健康的一種成分,但經過長時間醃製後,硝酸鹽會逐漸氧化產生出亞硝酸鹽,這種成分經過肝臟代謝、分解後會生成硝酸銨從而毒害肝臟,誘發肝細胞癌變。

肝癌來臨後,身體會發出3個「求救信號」

1、經常乏力

肝癌患者中多數人都出現過經常乏力的症狀,病情的輕重,乏力的感覺也會有所不同。

生理上的乏力可能是近期工作太過勞累,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休息來改善,但肝細胞發生癌變後出現得經常乏力,即使休息、補覺也很難得到改善。

肝臟癌變後,肝臟功能會遭到削弱,這時肝臟的合成能力會嚴重下降,導致體內膽鹼酯酶的含量逐漸下降,從而引起肌肉、神經之間的結合出現障礙,表現出經常乏力。

2、右上腹經常疼痛

右上腹疼痛也是肝癌患者中非常多見的一種症狀,並且這種症狀只有在癌變嚴重後才會出現。

肝臟的位置在人體右上腹,出現疼痛後,很有可能是肝細胞已經發生了癌變。

肝細胞癌變後後,肝臟會比正常人要腫脹很多,這時肝包膜會受到肝臟壓迫,繼而發出痛感。

3、鞏膜發黃

鞏膜是指眼睛的眼白部分,發黃是一種異常現象,主要是因為肝臟病變誘發了黃疸。

肝細胞癌變後,代謝能力急劇下降,導致體內膽紅素含量飆升,引發黃疸,出現鞏膜發黃的症狀。

要想養好肝,建議多做2件事

1、多喝水

多喝水能補充人體所需水分,幫助稀釋體內毒素,促進肝毒排出。

喝菊花茶有助於增強肝臟代謝功能,增強受損肝臟自我修復能力。

雲臺冰菊——盛產於古代懷慶府,今中原地帶,河南焦作。還被人們稱之為「菊花中的貴族」,是養肝的好幫手。

雲臺冰菊具有強肝功效,含有多種養肝成分,比如類黃酮、硒元素、膽鹼等成分。

硒元素:清肝明目,還能增強肝臟抗病菌的能力,促進肝臟排毒、解毒,可養肝、護肝;

膽鹼:能促進體內脂肪代謝,加快肝臟代謝脂肪的效率,避免肝臟內堆積大量脂肪,對脂肪肝有很好地的預防作用;

類黃酮: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傷害,很好的保護肝臟健康;

建議一天泡服一杯,就能滿足我們基礎所需。

2、多鍛鍊

多鍛鍊身體可加快新陳代謝,增強肝臟代謝功能。

建議運動:散步、跳廣場舞、跑步、騎自行車等等。經常鍛鍊可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還能促進肝臟代謝毒素,預防體內垃圾、毒素沉積在肝臟內。

每周的運動天數,建議保持3次以上,堅持鍛鍊,相信肝臟功能會逐漸增強。

小知識:

定期檢查

肝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器官,它沒有痛感神經,在早期發生病變後,很難被我們察覺,因此,定期檢查顯得尤為重要。

一年檢查一次肝臟B超、肝功能,能有效避免肝病惡化,另外,對於有基礎性肝病的患者來說,可以檢查得勤一些,半年一次較為合適。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公布的「一級致癌物」,常被不少人誤食,勸你趁早忌口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全球的肝癌患者進行了數據調查,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肝癌位居世界首位。在研究中發現,飲食和肝癌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世衛組織對多種食物進行研究分解,為大家列出了一份致癌名單,其中被列入一級致癌物物質,廣泛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 世衛組織曝光的「一級致癌物」,不少人常誤食,勸你早日忌嘴
    經過醫生和王女士的交談發現,王女士患上肝癌或和她經常喝的一種湯有關。王女士為了美容養顏,聽說銀耳不錯,就一直在喝銀耳湯,但因為平常工作忙,出於方便,基本上都是提前一晚上泡好,然後早晨起來之後直接煮著喝。
  • 世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很多人還當作寶,勸你管住嘴,莫忽視
    「病從口入」,這並非是一句空話,據《健康報》調查統計發現,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引發各種疾病,而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肝癌,也與日常飲食習慣有著直接關係。肝癌具有極強的隱匿性,且致死率極高,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肝癌,且人數仍在上漲,因此,日常生活中,還是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免肝臟受損。
  • 世衛組織曝光:1種「野菜」吃太多,肝癌或會「找上門」,勸少吃
    導語: 隨著飲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去追求兒時的味道——野菜。 並且老一代人會認為現在的蔬菜打農藥、上化肥的比較多,並不是真正的「綠色蔬菜」,而路邊的一些野菜,卻是不少人眼中營養價值高、純天然的「綠色蔬菜」。
  • 別再亂吃了!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物清單,有人每天都在接觸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物分別4類,其中1類致癌物共120種,它指的是明確可以致癌的物質。除了大家熟知的煙、酒、檳榔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致癌物就在我們身邊。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致癌物的分級。世衛組織致癌物是怎麼分級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
  • 世衛組織稱吃火腿香腸可致癌 專家:不必恐慌
    致癌風險劃分為五個級別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世衛組織下屬機構,成立於1965年,主要進行有關癌症病因的研究。該機構將致癌物的風險分為「致癌、致癌可能性較高、可能致癌、致癌程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五個級別。  第一類:致癌。菸草、酒精飲料、黃麴黴素、檳榔、中式鹹魚等明確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第二類:很可能致癌。
  • 1種「水」,已被世衛組織列入「致癌名單」,再喜歡也要少喝!
    1種"水",已被世衛組織列入"致癌名單",再喜歡也要少喝!這一水指的就是酒,在朋友的聚餐上,或者是工作的應酬上,都會有酒的影子存在,甚至很多人在憂愁的時候會選擇借酒消愁。可是若經常肆無忌憚地大喝特喝,會傷害到肝臟。
  • 世衛組織曝光:1種蔬菜已被加入「致癌」名單,再喜歡也要管住嘴
    這種蔬菜,早已被世衛組織列為「致癌」蔬菜,再喜歡,也要管住嘴這種蔬菜就是蕨菜,屬於2B類致癌物,若長期食用,就會引發人體細胞出現癌變現像,一次性食用過多,也會引起人體中毒。除了蕨菜以外,這2種致癌物,也「潛伏」在我們身邊,勸你遠離1、黃麴黴毒素相信很多人對黃麴黴毒素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在黴變的食物中,普遍存在,例如黴變的水果、案板、玉米等。
  • 世衛一級致癌物公布:很多家長不知道,整天買給孩子吃
    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曾將致癌因子分成五類進行研究,之中一級致癌物質即被確定了有致癌效果的物質,共124位。其中我們最有可能接觸到的包括黃麴黴素,甲醛,尼古丁,亞硝胺,酒精等。其中黃麴黴素比其他所有的致癌物質都最常見,致癌性也最強。
  • 被公認的「一級致癌物」,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吃,3種食物也要少吃
    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癌症,癌症的起因是各種因素導致的,有生活習慣,有飲食習慣,長期不好的習慣,就會導致癌症的出現,在所有的癌症中,肝癌是隱匿性最高的,因為肝臟發生病變的時候早期是沒有感覺的,一旦發現都是晚期,而且肝癌的發病率也是最高的。
  • 世衛組織警告:這5種食物是致癌物的「溫床」,儘早撤下飯桌!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實錘 「中式鹹魚」被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定為1類致癌物,即有明確的致癌作用。 此外,鹹菜和其他醃製品中會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雖然其本身不致癌,但在被人吃進去後會和胃裡的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亞硝胺這種致癌物。 200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等權威組織聯合發布了《食物、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症預防》指南第2版,其中就曾經明確的指出,中式鹹魚很可能是鼻咽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 世衛組織從未發布過「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
    薯條、方便麵、漢堡、炸雞......當你吃這些食物的時候,總會有人在你身邊痛心疾首地說「垃圾食品啊,儘量少吃」。在你的朋友圈裡,幾乎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分享「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最近,世衛組織來闢謠了!
  • 【世衛組織稱武漢只是新冠病毒發現地】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
    【世衛組織稱武漢只是新冠病毒發現地】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病毒可能有不止一個首例病例,因為該疾病很可能源於好幾種動物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
  • 春天受歡迎的三種蔬菜,卻被世衛組織拉入致癌名單?真相只有一個
    路邊的小攤,街邊的小店,是很多人小時候的美好回憶,而現在卻被告知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就連家中常吃的蔬菜,春天正當季,你可能也很愛吃,現在卻有人說吃了會致癌,咱們到底還能吃啥?吃不新鮮的食物可能會誘發癌症,譬如說黃麴黴素。
  • 世衛組織:中國式鹹魚致癌 - 世界衛生組織,鹹魚,漢堡 - IT之家
    據中國日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除了加工肉製品和紅肉外,其他115種物質也可以致癌。包括「加工肉製品」在內,世界衛生組織這次發布的致癌物名單當中總共含有116種,給外界提供參考。這些致癌物包括:吸食菸草、飲酒、室內煤氣、含砷的飲用水、製鞋修鞋、打掃煙囪、製作家具、勘探鋼鐵等等。
  • 黃麴黴素是一級致癌物,容易藏在哪些地方?為了健康,請儘早避開
    它已經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毒性很強,比我們熟悉的砒霜毒性要高出60多倍,可以想像毒性有多高,即便只是少量接觸,就能給身體帶來損傷,尤其是對肝臟的損傷較大。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也負責解毒,凡是進嘴的食物,都需要通過肝臟檢驗,若攝入過多的黃麴黴素,就可能引發肝癌,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 不能吃的5種蔬菜「一級致癌物」
    被醫生列為「一級致癌物」的5種蔬菜,醫生從不吃大家好,我是墨凡,今天給大家講講有五種蔬菜在日常中經常見到,有會誤食之後造成的後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養生常識需求越來越高,養生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歡多吃一些綠色新鮮的蔬菜,認為營養價值豐富,多吃還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今天墨凡要提醒大家啦,有五種蔬菜醫生從來都不吃,被醫生列為「一級致癌物」。很多人對它卻愛不釋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清單:中式鹹魚在內,這3種食物都是黑名單
    「癌從口入」這句話一點都不假,自物質生活提高後,患各種疾病的概率也越來越高,當然可直接影響人的壽命以及生活質量的癌症也不例外。比如,過去在沿海岸城市人們喜歡吃的鹹魚,製作過程中會用高濃度的食鹽給魚脫水,這樣的魚不僅易於保存還風味十足,但典型的中式鹹魚卻是鼻咽癌的幫兇。
  • 食品企業為何總愛借「世衛組織」騙人
    可世衛組織向新京報新食品周刊證實,該名單純屬子虛烏有。  一條「世衛組織公布:一個烤雞腿=60支煙」的傳言在網上傳播兩年後,伴隨韓劇掀起的「炸雞腿熱」,該傳言又「與時俱進」變成了「世衛組織公布:一個炸雞腿=60支煙」,稱世衛組織研究證實吃烤雞腿(後改為炸雞腿)等同吸菸的毒性,易誘發胃癌、腸癌、乳腺癌、結腸癌等,後也被證實為虛假消息。
  • 世衛組織:武漢只是新冠病毒發現地
    11月23日,世衛組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當天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的視頻,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研究人員最近在蝙蝠體內發現了這種病毒,我們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病毒源頭。」有專家稱,「毫無疑問,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其主要攜帶者是蝙蝠。」病毒傳染人類則存在多個源頭,而且傳染期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瑞安強調,目前不確定是人還是動物傳播了新冠病毒,只是「該病毒在武漢的海鮮市場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