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民科——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2020-12-05 科學哲學愛好者

民科(民間科學家)在當今科學普及的時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其的研究和評價幾乎呈現一邊倒的趨勢,「科學狂人」、「科學妄想家」、「江湖科學家」、「心理問題」等情感傾向明顯的詞彙被用在民科身上。研究民科現象的學者也往往從社會行為與心理的角度來解析民科,而忽略了民科的研究工作是否具有科學意義,這必然導致對人不對事的傾向。在前人的研究中,做出荒唐舉動的科學狂人是他們解析的對象,但這些人是否能夠代表整個民科群體?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1.民科的歷史沿革

根據庫恩的範式理論,科學發展一般經歷四個時期:(1)前科學時期;(2)常規科學時期;(3)反常和危機時期;(4)科學革命時期。在常規科學時期,科學學術共同體遵循現有範式推動科學向前發展。舊有範式的瓦解,新範式的形成即發生科學革命。科學革命的動力來源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職業科學家內部的自我革命,另一種是共同體以外的非職業科學家的外部革命。可以認為,人類科學發展的過程就是範式轉換的過程。

雖然舊的「科學共同體」瓦解、新的「科學共同體」建立的過程和範式轉換過程雖然是對應的,但不等於在舊的範式轉換、新的範式形成的同時,就能在新的範式基礎上馬上形成新的「科學共同體」。從在新的範式出現到新的「科學共同體」建立之間必然會出現一個在舊的「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不被科學共同體接納,他們要麼是職業科學家中的另類,要麼是來自民間的科學研究者。就是這些「特殊人群」,形成新的科學共同體的雛形,他們擔負著科學革命的重擔。

近代西方科學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做出傑出貢獻的「特殊人群」----發明和改良蒸汽機的瓦特;發現電磁規律而開闢電氣時代的法拉第;完整給出高於四次的一般代數方程沒有一般形式的代數解的證明的阿貝爾等等。他們並不是體制內的科學家,研究科學也不是他們的主業,他們得到社會認可和榮譽也往往在他們的成果被證實之後。如今我們在享受他們的研究成果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卻很少關注到他們的遭遇和經歷,這對於我們在今天做出某些判斷和評論的時候是有失公允的。

在中國,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科學的春天」到來,加上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極大地激起了廣大群眾對於科學研究的嚮往。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民間科學家在社會主義的教育之下,懷著為國爭光的崇高理想從事科學研究。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取得成就,但也不應該受到奚落和嘲笑。

「民科」一詞最早的網絡記錄出現於2000年的BBS上。雖然該詞出現不過20年,但其所指向的特定人群卻擁有悠久的歷史。學者們給出的定義內涵能否全面準確地概括這個群體的特徵呢?科普作家盧昌海將「民間科學家」一詞定義為沒有接受過系統科學訓練,也無意接受系統科學訓練,遠離某一學科的基礎文獻,但卻試圖「研究」學術界最艱深、最宏大的課題,試圖「推翻」最具實證基礎的理論的人[1]。學者田松將「民科」定義為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本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價值[2]。

現今的民科定義從表觀特徵或心理分析角度出發,描繪出一個「科學妄想家」的形象。這些定義似乎並不與事實相符,而且關注點和出發點也值得商榷。另外學者田松分別定義了「民間科學愛好者」和「業餘科學愛好者」,但二者之間的本質區別並沒有完全分隔開來,反而給人們造成了概念上的困擾和經驗事實上的矛盾。個人覺得如果非要做這樣的區分可以分為民間科學家和民間科學狂人更直觀一些。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科的定義有著概念流變的情況:一開始民科是中性的,主要是指民間科學研究者,後面如田松所定義的情況,帶有貶義,並被廣泛接受。誠然民科當中有不少缺乏科學訓練,然而動輒試圖推翻舊有科學範式實現科學革命的人,這些人使得今天的民科被汙名化,但這不是民科的全部。他們並不是民間創新的代表,他們的行為也不應當受到鼓勵。如果完全接受田松的民科定義,必將把屬於舊有民科隊伍的遵從學術規範、矢志創新的一些學者一併扣上「科學狂人」的帽子,使得他們的處境更加艱辛。

2.典型的民科事例

民科中不乏狂人、妄想家,但也有默默專研取得成就的人。負面的例子很多,均能見諸報導:如郭英森的引力波;「水變油」騙局;永動機等等,這些事例經報導後向大眾展示了所謂民科的樣子,嚴重的影響了民科這整個群體。但民科並不都是這些人,正面的事例也有,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家一等獎的陸家羲便是其中的代表。

1983年12月21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首都幾家大報以及《內蒙古日報》,同時在顯著位置刊登了一條新華社發自呼和浩特的消息:「拼搏二十年,耗盡畢生心血,中學教師陸家羲攻克世界數學難題『斯坦納系列』」在這篇近千字的報導中,首次向世人宣告,一位地處邊陲的中學教師潛心鑽研組合數學二十餘年,耗盡畢生心血,終於證明了「斯坦納系列」和「寇克滿系列」問題,完成了兩項在組合計算領域內具有國際水平的第一流工作。

遺憾的是,他的成就被世人所知的時候,他已經含恨而終,他始終沒能親眼看到自己的成果發表。這樣的數學天才為什麼在生前沒有得到認可,他的論文寄到國內期刊,為何得不到發表,其中的緣由是多方面的,他的民科身份在這些緣由中佔據了多少比例?這應該是值得思考的。

3.思考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看出民科有荒唐的,也有真正做出貢獻的,並且做出的貢獻是大於危害的。從科學發展歷史的角度看更是如此。當今對於民科的定義和看法已經嚴重不合歷史事實。學者田松的民科定義我們認為是不恰當的,而其給出的民科的核心判據「不能交流」也是不合適的。民科的定義有著概念流變的情況:一開始民科是中性的,主要是指民間科學研究者,後面如田松所定義的情況,帶有貶義,並被廣泛接受。

那麼民科究竟應該如何定義?我們又應當怎樣看待民科現象?

首先是對於民科的定義:下定義可以遵從兩個原則:歷史性原則(儘可能承接既往的定義,可以和前人通約),利害更優化原則(定義後有利於科學事業)。從歷史上看,民科是中性的,也就是按其原義的理解:民間科學研究者,通常是非職業的。

其次民科不應該是官科的對立面,也不是科學的對立面,民科與官科應該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面,其共同促進科學的發展。

最後科學評判應當破除「四唯」,避免門戶之見,身份攻擊是違背科學精神的。

參考資料

[1]王瑞芳,2016,中國民科的由來.中國網

[2]田松,2003,民間科學愛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自然辯證法研究

[3]田松,2004,民間科學愛好者的行為及心理分析.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周文,2005,「民科」不容輕視.科技信息

[5]關士續等,1991,《自然辯證法概論》(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民科?
    在說什麼是民科的時候,我要特別提到最近美國的一個民科笑話:外國「民科」把水平儀帶上飛機測試 以此證明地球是平的,這個笑話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美國小夥將水平儀帶上飛機,希望能用他的方法證明地球是平的。「我記錄了整整23分45秒的飛行過程,在此期間,飛機大約飛過了203英裡。根據用來解釋球狀模型的曲率數學,這應該會產生5英裡的曲率補償。但你們看,儀器並沒有測得任何的可測量的曲率補償。」
  • 回應問題:「你見過哪些奇葩的民科?」
    抱歉,我不是來揭露什麼「奇葩民科」的,我是來質疑民科這個詞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民科這個詞,在知乎上常常出現在評論區,仿佛鑑定別人觀點,看法,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丟兩個字過來:「民科」。所謂「民科」的說法,除了嘲諷,一無是處,你只能在簡單粗暴的丟下「民科」兩個字之後,獲得一點廉價的優越感,以及嘲諷之後帶來的快感。這樣的行為令人不齒,令人鄙視。也不是不能說,畢竟言論還是自由的,「民科」兩個字,也不是性質惡劣的辱罵。
  • 網紅民科「郭英森」的民科到底是什麼圈子?
    這也是民科稱其為「官科」,暗示其官方腐敗做派打壓他們的一個原因。網友們似乎就覺得不服氣了,丫咱不就是民間點嗎?為什麼官方的科學家就高高捧著,民間的就如此奚落?看不起人麼?其實不是這樣的!答案很簡單,民間科學家,從嚴格意義講,絕對不能算科學家,而應該算空想家。為什麼這麼說呢?
  • 電荷不存在?這種民科水準一般但套路實在太高明
    然而那個所謂的「媒體」——青年傳媒的頭條號,跟凡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排除那就是他自己開的頭條號。科學人仍然將繼續關注此事。到這個時候,這個驚天大發現到底是怎麼回事,想必大家心裡也有數了:民科的炒作,媒體的烏龍,科學界的又一個無奈。只不過,民科不少見,但這麼惡意騙人,還玩得這麼高明、弄得動靜這麼大的民科,少見。這麼走向國際的民科,也很少見!
  • 你誤會民科了,真正的民科是這樣的
    民科,顧名思義,就是民間科學家,和官科相比,名科的劣勢太多了,因此,民科是非常少的,每一個民科都是人類的財富。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出現這些人不奇怪,奇怪的是,在什麼時候由什麼人把這些人和民科劃等號的?民科這麼高貴的詞,是這些人能玷汙的?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幻想家。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民科呢?今天我來介紹一個真正的民科,看了他的事跡之後,你就會覺得,你對民科的誤會有多深,你就不會隨便稱呼別人為民科了。
  • 鄭曉廷:我是從企業走出來的「民科」
    「做之前你得做大量的調查論證,不是不負責任的亂想。」鄭曉廷也關注時下正熱的「諾貝爾哥」郭英森,他不想摻和到這場有關民科之爭的話題之中,儘管他不否認自己也是一名民科。鄭曉廷說:「我這個民科和他們不一樣,我是從企業走出來的『民科』。
  • 永動機的幻想,民科的執著讓人好笑卻也心酸
    他們什麼都不信,只相信自己的理論,他們的名字叫「永動機民科」。通俗來說就是不消耗能量一直動。永動機要麼是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要麼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絕對不可能製造出來的。如果真的有永動機的話,首先會推翻現有的整個物理體系,然後把諾貝爾獎和國家最高科技獎等全拿一遍,然後整個人類過上了生產力無限,吃喝不愁的幸福生活。
  • 為什麼中國特別多「民科」?丨壹讀百科
    上一波「民科」大多出生在1970年代或以前,見識過一些「科學奇蹟」,相信「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高貴的人最愚蠢」。由於這段時間,國家走過一些彎路,用傅明老人的話說是「工作出現了一些失誤」,所以一般來說,民科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屬於被耽誤的一代。
  • 愛迪生是不是民科?為什麼網友都認為他是民科
    要回答這一問題有一個前提就是僅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民科這個詞—民間的科學家。真正的民科是什麼?我們可以發現民科的定義並沒有那麼的貶義,但因為某些自詡為「科學家」的人不僅沒有系統的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而且也不願去學習,整天只會說大話,憑空想像推翻了相對論、量子力學製造出了永動機!也正因為如此民科慢慢的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成了一個貶義詞!
  • 民科發明的各種永動機 為什麼民科喜歡發明永動機?
    這和民科的堅定意志有關,他們相信人定勝天的傳說。這真是難以反駁當然,永動機在宇宙中並非無跡可尋,民科們通過不邂努力,發現了支持永動機製造的證據,「推翻」了能量守恆定律民科最喜歡第一類了,因為他們是喜歡做大事的人,他們的目標一般都是想要改變世界載入史冊,但是他們的永動機發明一般不輕易拿出來示人,據說是害怕抄襲(太簡單了很容易抄)。那我們就只有來欣賞一下無私奉獻的民科發明出的各種永動機的模型:永動機模型還有很多種,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都不能真正的「永動」。
  • 民科偽科學,神話需謹慎_網易新聞
    當然,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事相關的研究發明,且花的又是個人經費不涉及到挪用公用經費,而且不做商用等涉及到他人的用途的話,民科們研究製造什麼無疑都是個人自由,他人無權幹涉,也無權強制要求其停止相關的研究和製造。
  • ...下崗工人,引力波,民科,民間,科學家,科學,郭英森 ——快科技...
    首先,我給大家指出一下,民科大部分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哪些理論上面:- 相對論- 進化論- 量子力學- 牛頓力學- 微積分、高等函數你也許會說,這都是很正常啊,大部分科學家研究的都是如此,但是請注意最關鍵的一點,80%的民科不是在「研究」它們,而是在「推翻」它們!
  • 荒唐透頂的中國「民科」往事
    所謂「民科」,通稱「民間科學愛好者」,科學史學者田松為曾為其專門制定了一個定義,即:「指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價值。」
  • 那些荒唐透頂的中國「民科」
    所謂「民科」,通稱「民間科學愛好者」,科學史學者田松為曾為其專門制定了一個定義,即:「指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價值。」
  • 民科為啥總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過不去?
    「民科」一詞的起源關於「民科」一詞的起源,我曾經聽聞過一個說法。20世紀80年代初期,湖北某縣某局讓職工填寫履歷表,其中有「學歷」一欄。當時恢復高考沒有幾年,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中專生也是香餑餑。總之,有較高學歷的人不多。
  • 民科為啥總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過不去?
    總之,有較高學歷的人不多。該局有一位門衛,平日自詡甚高,以鑽研「永動機」為樂,該君填寫履歷表時,感覺自己學歷不夠,貿然填上豈不是讓部門領導「輕視」?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到自己是不亞於愛因斯坦的「科學家」,又蟄伏於民間,不就是民間科學家嗎?簡稱「民科」。想通之後,他便在履歷表上欣然寫上「民科」二字,作為「學歷」一欄的自我解釋。自此,「民科」的說法一炮而紅,流傳於大江南北。
  • 如何辨識民科?判斷民科的標準是什麼?
    如何辨識民科?判斷民科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將民科和有意義的猜想區分開來?我認為目前中國網上輿論對民科民哲的聲討肯定是過了,這並不是什麼好現象,當然也與目前我國大多數科學基本常識普遍缺失有關,即使一個大學生往往連高中物理知識也不知道,比如讓任意一個大學生解釋一下現在大夏天從冰箱拿出一瓶可樂,為什麼瓶子表面有一層水汽之類的問題,這些本來高中生都知道的,但估計至少有一半人無法回答。
  • 閒話」民科」
    但是他以頑強的毅力自修數學,並從事數學研究,拿今天的標準看是典型的民科。其才華被清華大學熊慶來、楊武之教授發現,使他獲得由一介民科轉型為職業科學家的寶貴機會。在組合論領域做出世界水平的工作的陸家羲,生前是包頭九中的物理教師。他因對不相交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解決了國際上組合設計理論中多年懸而未決的難題,因此獲得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別再說愛因斯坦是民科了,其實這是誤解!
    這樣的人,雖然也是一個副教授,算不得「起步於草根」,但是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民科。所以說,是不是民科,根本不看他具有什麼樣的職稱,而是看這個人有沒有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其實某些民科,他們平時也並非和我們想像中的一樣,是一個癲狂混亂的人。
  • 中國民科,重新定義想像力
    而對於網友「公式相聲不是相聲」的論調,李宏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做出了分析,在他看來網友包括三種人——郭德綱的粉絲、李宏燁的粉絲和根本不看相聲的人。言外之意就是,所有批評公式相聲的人要麼是出於某種原因在維護郭德綱,要麼就是不懂相聲,只有李宏燁的公式相聲才是真正的好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