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常常看見某些自媒體文章的作者說愛因斯坦、法拉第等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是民科,其實他們是在誤導讀者。因為,這些人內心理念中的「民科」概念,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科概念。他們誤以為,「來自於民間」「起步於草根」,就是民科。
其實,他們完全弄錯了概念。因為事實並非如此是這般。
民科未必都是「草根」
我在頭條上看見一個認證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教授」的網民,身份應該是明確的,沒有什麼問題。可是他一直在說「希格斯玻色子完全無法解釋質量的起源」。那麼,質量的起源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人就問他這個問題,他就立即扯一大堆陰陽兩儀的玩意,說這些就是質量的起源。我不知道這位副教授是從事什麼專業的授課,但我很肯定,關於質量的話題,他確實是在胡說八道。因為他自始至終,不但無法出示任何科學證據,無法用科學和數學的語言來描述他的觀點,卻拼命往玄學理念上面靠。總而言之,他就是一個絕不拿證據證明自己個人理念,也毫無科學精神的人,完全在靠一張嘴在自個兒談天說地,不知所云。
這樣的人,雖然也是一個副教授,算不得「起步於草根」,但是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民科。所以說,是不是民科,根本不看他具有什麼樣的職稱,而是看這個人有沒有科學精神,科學態度。
其實某些民科,他們平時也並非和我們想像中的一樣,是一個癲狂混亂的人。比如,我認識一個西南交大的教授,平時上課很認真,待人接物都文質彬彬,完全看不出一點問題。但是,他就是喜歡在他不擅長的專業研究領域以外鑽牛角尖,非要推翻整個量子力學。這可能是他在年輕時授業恩師對他影響或者說是誤導太深,因為他說過,他的恩師就對整個科學體系非常不滿,立誓要徹底顛覆。
我們現在要知道民科這一詞彙的真正涵義,即沒有科學精神,只會「說大話」,妄圖推翻整個科學體系,獨立建立宏大理論的人。那麼,一直背負「民科」之名的光量子學說和相對論創立者愛因斯坦是民科嗎?
民科也能成功,但只能是在他們的本職崗位
愛因斯坦之所以總是被某些人說成是民科,是因為某些人拿愛因斯坦的「起步階段」說事。愛因斯坦大學畢業後,並沒有能夠直接進入大學任職,也沒有加入專業的科研機構,所以有些人就說愛因斯坦純粹是一個「草根」。既然愛因斯坦這樣的「草根」以後都能獲得巨大的成功,被稱頌為「科學之神」「3000年來影響世界的思想巨人」,那麼那些同樣自詡草根的民科,不是也能追隨愛因斯坦的腳步,也獲得成功嗎?
我要說,民科當然也能獲得成功,但絕非是在他們要推翻的那個領域,而是在他們自己的本職專業領域,或者是在他們的本職崗位。
比如,那位西南交大的教授,他在他的信號交通專應該比較成功,有兩把刷子,否則評不上教授。
還有一個郭英森,他原本是撫順市煤氣公司的管道工,如果他兢兢業業,也能在他的本職崗位上幹得很好,說不定還能當上單位的技師、勞模。這也算是成功。
但是,他們這些人不顧自身的知識局限性,死心塌地非要去從事自己不擅長的研究領域,而且那些研究領域門檻極高,自己又不願意接受主流科學界的觀點和研究方法,怎麼可能不碰得頭破血流呢?
愛因斯坦不是民科
言歸正傳,愛因斯坦是不是草根呢?我們看看他的經歷。
原來,愛因斯坦他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上大學的時候,並不為他的任課老師喜歡。這是因為愛因斯坦是一個「刺頭」,上課的時候總是喜歡給教授挑毛病,他的教授當然不喜歡他了。其實,愛因斯坦的成績在年級裡面算得上是中上遊,不是最拔尖,但也足以位列前20%之列,但是他得罪了他的教授啊。於是,這位小心眼的教授給愛因斯坦的畢業論文打了很低的分數。這可很嚴重,原本他打算申請留校或者去其他大學任教,這是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的傳統,可是由於畢業分數太低,就導致了他無法在大學找到教職。
不過,愛因斯坦在大學的時候組織了一個研究科學的小團體,由此認識、結交了其中的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就通過家庭的關係給愛因斯坦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中找到了一個審查專利的工作崗位。愛因斯坦剛剛進專利局,當然不可能一步登天,所以從基層做起,當的是最低等級的三級技術員(相當於助理工程師)。
而這,就是一些人硬說愛因斯坦是民科的由來。
但是,三級技術員怎麼了?哪個大科學家不是從最低級的職位上奮鬥上去的?像法拉第,他年輕的時候原本是英國皇家學會一位科學家在實驗室的小小助手,後來他也一步一步上去,最終當上了皇家學會的會長!愛因斯坦也是如此,他起點是三級技術員,可是由於他勤奮好學,在業務上兢兢業業,在專利局工作3年後,就已經被提拔為一級專利員。如果套用現在的職稱的話,愛因斯坦這一時期已經相當於高級工程師。這算是高級職稱,也是高級知識分子了。
此外,我們不要忽略一個事實,就是愛因斯坦畢業的那個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可是一所底蘊深厚,排名穩居前十的世界名校,很早就號稱「歐洲大陸第一名校」!它可是培養出了32位諾貝爾獎得主,如果是在美國,也就耶魯大學能與之媲美。
這所「第一名校」,在全球的名譽都很高,培養出了很多行業精英,一些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氣的科學家或者數學家,都在這所大學任職。
愛因斯坦能上這樣的名校,本身就是牛人。他的母校也確實牛!
愛因斯坦的眾多老師裡面,就有一些成名已久的國際學術大牛,比如大名鼎鼎的閔可夫斯基。作為愛因斯坦的老師,閔可夫斯基是享有盛譽的國際級的數學大師,他在數論、代數和數學物理方面有很多突破性成就。實係數正定二次型的約化理論就是他創建的,該理論被稱之為「閔可夫斯基約化理論」。閔可夫斯基還嘗試用非歐空間來描述時空結構,獨立提出了四維時空結構的全新概念,這一概念被稱為閔可夫斯基時空。閔可夫斯基不等式、閔可夫斯基分形也是他的創見。愛因斯坦追隨這位名師,受益頗多。閔可夫斯基也很欣賞這位喜歡獨立思考的年輕弟子,甚至把他當成朋友,他們師徒二人經常在一起不知疲倦的探討各類問題。
而我們觀察那些民科,他們從來拒絕向學術界專業人士請教、探討問題,而是直接喊出「拳D愛因斯坦,腳T牛頓霍金」的口號。就是民科與民科之間,也無法正常的交流討論,而是互相鄙視。
愛因斯坦本人在這所國際一流的研究型大學裡面,獲得了嚴格的科學訓練,而且也獲得了博士學位。僅僅是因為他的畢業分數太低,所以臨時在大學以外歇腳,愛因斯坦他自己一直在努力的尋求大學教職,並且最終獲得成功。不知道為什麼那些說愛因斯坦是「民科」的文章,為什麼從來不敢寫出愛因斯坦的教育經歷和他的博士學位。怕什麼呢?
這樣的人,真的算得上是民科嗎?把愛因斯坦說成是民科,真是對他的誤解。
我們還要特別的注意一點,就是愛因斯坦很早就構思好了廣義相對論,但是他感覺需要更好的數學語言來表達,所以特意向他的數學家朋友學習黎曼幾何。直到學習了三年之後,愛因斯坦這才把千錘百鍊的廣義相對論拿出來發表。他的這種對自己無比嚴苛,對待知識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與那些連初高中數學都一竅不通,隨便拍一拍腦門就迫不及待把「宏大理論」拋出來的民科相比較,真的是天壤之別。
所以說,亂說愛因斯坦是「民科」的人們,你們就別逗了。
愛因斯坦有過一句名言,發人深省,他說:「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而縱觀民科群體,這三條要素一條都不沾。希望他們能夠認真體會這句話,有所觸動。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