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識民科?判斷民科的標準是什麼?

2020-07-26 探索貓

如何辨識民科?判斷民科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將民科和有意義的猜想區分開來?

我認為目前中國網上輿論對民科民哲的聲討肯定是過了,這並不是什麼好現象,當然也與目前我國大多數科學基本常識普遍缺失有關,即使一個大學生往往連高中物理知識也不知道,比如讓任意一個大學生解釋一下現在大夏天從冰箱拿出一瓶可樂,為什麼瓶子表面有一層水汽之類的問題,這些本來高中生都知道的,但估計至少有一半人無法回答。

江曉原說過,一個國家科學氛圍的寬容,是誕生愛因斯坦的看不見的先決條件。他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原話忘了。

如何辨識民科?判斷民科的標準是什麼?

判斷民科民哲很簡單,只要看這個人說的自己的理論是不是描述一種已經成為「常識」的現象,以及對這種現象的解釋。如果是,那就不是民科民哲,如對夢境的解釋,這就不能往民科上拉,因為夢是幾乎所有人感知的東西,而他只是用了自己獨特的「解釋」。例如對心靈感應的獨特的解釋,對宋英傑兒子轉世再生的解釋等等。這些都是有現實的人真實的某種現象,即使是某種幻象,都是被人看到過聽到過感應到過的,比如心靈感應現象,我就看到過各種解釋,有概率說、有量子糾纏說,也有其他的解釋,不說這些解釋是否靠譜,真正的科學理論就是往這樣的方向發展出來的。

再舉一個例子,多世界假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平行宇宙理論,就是對已經成為「常識」的量子現象做了創始人自己獨特的解釋,並且還做了意識工具化,可以說已經是系統的科學理論了。這就不是民科,即使他沒有做意識工具化,只是自己獨特的解釋,也不能歸類到民科中。


如何辨識民科?判斷民科的標準是什麼?

關鍵的判斷就是是否對「已知信息」做的思維處理,無論是簡單的解釋,還是複雜的數學處理。標準就是看是否對「已知信息」,或者部分人的共識性的常識。

真正可靠的科學理論,並不是它的解釋,而是它建立了對已知感應信息的意識工具化體系,並且還能將這個體系的預測再次得到感應上的驗證。解釋成甲乙丙丁,無論哪種都並不重要。

如果僅僅是自己想像,從沒有描述過大眾都知道看到聽到的東西,那就是民科民哲。如外星人反重力之類的,我們常識都沒感知到有反重力。另外除了那種沒有任何對已知信息做解釋猜想的,純理論推導以外,那種要由專業科學人士給予判定。

如何辨識民科?判斷民科的標準是什麼?

這種就比如曾經有一名聲稱自己是科學家,他發現電荷並不存在,並且他的論文通過了同行評審,相關論文和實驗已經通過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森教授的評審。但整個論文沒有一處是對「已知信息」進行描述的地方,這種就可以判定為民科。

還有一種是並沒有「已知信息」、「已知常識」的描述,純粹數學上的,這種嚴格意義上都不能說是科學理論,但是這種是有意義的,或許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常識性的已知,比如當年的黎曼,他發明了黎曼幾何,直到後來愛因斯坦用到廣義相對論中。

相關焦點

  • 平行宇宙理論是科學還是民科
    如何判斷一個思想、一個假說是有意義的?如何辨識民科?判斷民科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將民科和有意義的猜想區分開來?我之前在文章:《》中有說明論述,判斷民科民哲很簡單,只要看這個人說的自己的理論是不是對一種已經成為「常識」的現象做自己獨特的解釋。如果是,那就不是民科民哲。
  • 網紅民科「郭英森」的民科到底是什麼圈子?
    事實上,筆者早期,作為科學愛好者,也參與過郭英森所處在的民科圈子當中辯論過,甚至接觸過郭英森(依稀記得當時好像討論什麼奇點大學的事),不過13年的時候覺得貴圈真亂便退出了。筆者今天就來講講,這個郭英森所處的民科,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爭議那麼大?民科究竟是什麼?民科,即民間科學家的簡稱,是國內一個十分奇特的群體。
  • 什麼是民科?
    在說什麼是民科的時候,我要特別提到最近美國的一個民科笑話:外國「民科」把水平儀帶上飛機測試 以此證明地球是平的,這個笑話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美國小夥將水平儀帶上飛機,希望能用他的方法證明地球是平的。「我記錄了整整23分45秒的飛行過程,在此期間,飛機大約飛過了203英裡。根據用來解釋球狀模型的曲率數學,這應該會產生5英裡的曲率補償。但你們看,儀器並沒有測得任何的可測量的曲率補償。」
  • 你誤會民科了,真正的民科是這樣的
    民科,顧名思義,就是民間科學家,和官科相比,名科的劣勢太多了,因此,民科是非常少的,每一個民科都是人類的財富。不過,現在民科在很多人的眼裡成了徹徹底底的貶義詞,這主要歸功於一類獨特的群體,這類群體抱著不明的動機,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自己「特殊」的邏輯,今天否定牛頓的經典力學,明天否定達爾文的進化論,後天否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大後天製造永動機,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他們不能推翻的。
  • 愛迪生是不是民科?為什麼網友都認為他是民科
    要回答這一問題有一個前提就是僅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民科這個詞—民間的科學家。真正的民科是什麼?我們可以發現民科的定義並沒有那麼的貶義,但因為某些自詡為「科學家」的人不僅沒有系統的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而且也不願去學習,整天只會說大話,憑空想像推翻了相對論、量子力學製造出了永動機!也正因為如此民科慢慢的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成了一個貶義詞!
  • 閒話」民科」
    但是他以頑強的毅力自修數學,並從事數學研究,拿今天的標準看是典型的民科。其才華被清華大學熊慶來、楊武之教授發現,使他獲得由一介民科轉型為職業科學家的寶貴機會。在組合論領域做出世界水平的工作的陸家羲,生前是包頭九中的物理教師。他因對不相交三元系大集的研究,解決了國際上組合設計理論中多年懸而未決的難題,因此獲得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回應問題:「你見過哪些奇葩的民科?」
    抱歉,我不是來揭露什麼「奇葩民科」的,我是來質疑民科這個詞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民科這個詞,在知乎上常常出現在評論區,仿佛鑑定別人觀點,看法,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丟兩個字過來:「民科」。我要批判的,是動不動就說別人是民科,並且不給出相應證明和解釋的人。感謝評論區有朋友對民科的涵蓋範圍做出解釋,也提到了知乎上的某些民科,但是我不太同意,僅僅因為民科是偏執狂,他們的觀點可能是胡說八道就給他們扣上民科的帽子。
  • 民科發明的各種永動機 為什麼民科喜歡發明永動機?
    相對論和永動機是民科的兩大「瑰寶」,圍繞它們產生的民科理論層出不窮,其中永動機還造就了大量「發明家」。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關於永動機,上過初中的朋友都知道,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那為什麼民科還發明出這麼多「偉大的」永動機?
  • 也談民科——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民科(民間科學家)在當今科學普及的時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其的研究和評價幾乎呈現一邊倒的趨勢,「科學狂人」、「科學妄想家」、「江湖科學家」、「心理問題」等情感傾向明顯的詞彙被用在民科身上。研究民科現象的學者也往往從社會行為與心理的角度來解析民科,而忽略了民科的研究工作是否具有科學意義,這必然導致對人不對事的傾向。
  • 我知道的「民科」
    他的嘴唇翕動,終究沒再說什麼,迅速地理完東西,悻悻然走了。幾年後,我自己也當了老師,有了學校的郵箱,偶爾有幸收到一些群發的郵件。郵件的開頭往往比較謙虛,表示要「請教」或是「商榷」,然後語氣一轉,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研究完畢,熱力學第二定律被我用科學與哲學推翻!」「新一代浮力永動機已經問世,體積縮小到1平方米,可源源不絕對外做功。不接受民間合作,部級以上幹部可代表國家來聯繫,可無償捐出。」
  • 黃友直:關於「民科」的由來與界定
    我國之所以有「國科」「民科」之分,是因為我國的社會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制度。「國科」和「民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產物。正如有「國教」和「民教」、「國企」和「民企」、「國衛」和「民衛」一樣,科技也就有「國科」「民科」之分。「民科」是民間科技的簡稱。
  • 什麼是民科?他們為什麼不能成功?
    民科這個詞如果追溯歷史它是有多種意思的,但時至今日它在網民口中只剩一種意思了——企圖否定和推翻主流科學理論的科學妄想者。永動機當然他們當中也不乏對已有理論具備較高認識的人,但無論如何,要區分理論派民科,也就是有自己一套理論的民科可以通過以下3點:1、是否接受過正規專業的高等教育並對已有理論有深刻了解。
  • 中國民科,重新定義想像力
    然而,只是在文藝領域向傳統相聲和郭德綱叫板的「公式相聲」和真正的「民科」相比起來還是太小打小鬧了。畢竟在民科的世界裡,向大學教授發起挑戰僅僅是入門級操作,深度民科們都是直接向牛頓力學發起挑戰的。但直到看見了這位獲得了「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自封為「大元帥」的「國家文科狀元」的名片之後,我才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藝術源於生活。而最讓我嘆服的還是下面這位「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老子」。
  • 國人為何熱衷於嘲諷民科
    很多人覺得中國民科太多,已經泛濫成災,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和美帝比恐怕要差3個數量級。而象郭英森這樣極端民科,其實在網上能數得出名字的不到100個,僅僅只佔13億人的不到千萬分之一。美國民科多說明什麼?說明美國百姓對科學更著謎,民科多也是好事,表明熱愛科學的人也多。 有人說民科會升格為邪教。
  • 鄭曉廷:我是從企業走出來的「民科」
    鄭曉廷也關注時下正熱的「諾貝爾哥」郭英森,他不想摻和到這場有關民科之爭的話題之中,儘管他不否認自己也是一名民科。鄭曉廷說:「我這個民科和他們不一樣,我是從企業走出來的『民科』。在企業中做研究,你得指導生產,得對企業負責,對國家投入的錢負責,你得根據你的實際問題來設立研究的課題,做之前你得做大量的調查論證,不是不負責任的亂想」。
  • 歷史上著名的「民科」們
    民科,是「民間科學家」的簡稱。在很多人眼裡,這個詞多少有些貶義的成分,但其實歷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是民科出身。這裡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幾位代表性人物。(本文中「民科」概念泛指非官方的民間科學研究者)民科鼻祖——費馬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費馬大定理」這個概念,費馬大定理提出300多年後,才於1995年被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宣布證明。現在,費馬大定理與黎曼猜想已經成為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融合的m理論幾何拓撲載體。
  • 荒唐透頂的中國「民科」往事
    他是振興由中華引擎提供動力的軒轅2.0的第一人,能通過科學公式得出詳細數字,也可闡釋和預測現行的牛頓引擎、愛因斯坦相對論、大統一理論(GUT)和標準模型宇宙學均無法闡釋和預測的事物。KQID引擎能用公式和數字進行詳細而精確的計算,因而也是可證實、可證偽的。廖教授扼要地重申道,軒轅2.0就是道治,它依據實事求是和形名統一,將人文與科學相結合,而這也是所有可能的治理方式中最好的一種。」
  • 那些荒唐透頂的中國「民科」
    他是振興由中華引擎提供動力的軒轅2.0的第一人,能通過科學公式得出詳細數字,也可闡釋和預測現行的牛頓引擎、愛因斯坦相對論、大統一理論(GUT)和標準模型宇宙學均無法闡釋和預測的事物。KQID引擎能用公式和數字進行詳細而精確的計算,因而也是可證實、可證偽的。廖教授扼要地重申道,軒轅2.0就是道治,它依據實事求是和形名統一,將人文與科學相結合,而這也是所有可能的治理方式中最好的一種。」
  • 「民科」是如何煉成的
    霍金、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力學、黑洞、宇宙,這些名詞是科普熱點,也是「民科」的最愛。  複雜性學科,比如生物學、環境科學等領域,「民科」相對少得多。因為這些領域要入門就比較難,尤其現代研究要在現代物理、化學和數學基礎上才能進入。「民科」缺少基礎知識,就不怎麼感興趣了。
  • 世界欠中國民科一個諾貝爾數學獎
    虎嗅註:在我們的一般認知體系中,「民科」往往和「反智」「異想天開」等字眼掛鈎。民科大軍中,許多人只是把業餘愛好上綱上線,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中;但也有許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是「民科」,但卻另有所圖。民科從何而來,最終會去向何方?這永遠是個有意思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