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妖怪/譯)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數篇描述轉基因作物飼料餵養動物產生有害影響的論文,目前正因為涉嫌篡改數據而接受審查。被洩露的調查結果顯示,論文中的圖片可能被故意改動過。負責該研究的實驗室主管則表示這項指控沒有任何依據。
受調查的論文出自同一實驗室多項世界各地食物及藥品監察機構的安全測試結果都顯示食用轉基因食品沒有危害,這幾篇論文的結果卻截然相反。反轉基因網站廣泛引用了這些論文。去年7月,義大利參議院舉行聽證會,討論國家是否應該允許種植通過安全測試的轉基因作物。這些論文的結果也在會中被引用。
「這個案件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有人在關於轉基因作物的爭論中政治性地引用了這些論文。」義大利參議員艾琳娜·卡塔內奧(Elena Cattaneo)說。這位米蘭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對論文結果產生了擔憂,調查也因此而起。
義大利參議員、神經學家艾琳娜·卡塔內奧(Elena Cattaneo)展開了對這些論文的分析。圖片來源:daily.wired.it
聽證會後,卡塔內奧仔細閱讀了這三篇論文[1,2,3]。這些論文均來自那不勒斯大學的一個實驗室,獸醫學家費德裡科·因法塞利(Federico Infascelli)是該實驗室的負責人。研究者描述了他們對山羊幼崽進行的實驗,而這些幼崽為以轉基因大豆飼養的山羊所生。論文得出的結論稱,大豆中的外源基因片段能夠經腸道轉運並隨乳汁分泌,對哺乳期幼崽產生生物學影響。
論文的電泳膠圖經過篡改卡塔內奧在三篇論文中均發現了相似的問題:電泳膠圖被部分刪減,而不同論文中的對應不同實驗的圖片也出現雷同。
隨後,她委託恩裡科·布奇(Enrico Bucci)對這三篇論文進行取證分析。布奇是義大利奧斯塔生物醫學服務與信息諮詢公司BioDigitalValley的主管。分析表明,論文確實包含經過篡改和重複使用的圖片。
以下是果殼網科學人根據布奇的分析結果整理的若干例子:
例1:消失的陰性對照結果
在因法塞利2010年10月發表在《動物》(Animal)雜誌上的論文[1]中,論文圖1的凝膠電泳結果疑似遭到篡改。下圖右一泳道(-)呈現的是陰性對照結果,對論文原圖進行調整後發現該泳道的結果疑似被人為清除。DNA膠中陰性對照的作用在於確保受檢測的DNA並非汙染產物。對陰性對照泳道的結果進行修改可能是試圖掩蓋汙染。
2010年論文[1]中的DNA電泳圖片。經過處理後發現,關鍵的陰性對照泳道明顯經過人為篡改。圖片來源:Enrico Bucci
例2:老圖新用,變更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這張很可能經過篡改的圖片還可能出現在了兩篇不同的論文裡——在因法塞利2015年發表於《小型反芻動物研究》(Small Ruminant Research)的論文中,極度相似的電泳圖片(連左一Marker欄的背景噪音特徵都完全一致)再次出現,而這一次,論文描述的DNA樣本來源卻與2010年論文對應圖片下的描述不一致。
疑似重複使用的論文圖片。2010年的論文[1]稱泳道1、2和泳道3、4的DNA分別來源於乳汁和血液樣本,而在2015年的論文[3]中,疑似相同的電泳圖再次出現,論文卻稱四條泳道的DNA都來自初乳樣本。圖片來源:Enrico Bucci
2010年論文[1]中的另一張圖片,也被發現疑似與2013年因法塞利發表在《食品與營養科學》(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上的論文[2]圖片重複,並且同樣有樣本表述前後不一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論文小圖d(左下)的6號泳道,在2013年論文中的描述變成了陰性對照泳道。圖片來源:Enrico Bucci
例3:圖片拼接
布奇的分析結果還提示,2010年的論文[1]中一張電泳圖中五條泳道的結果被摘取出來,拼接到了2015年論文[3]的一張電泳圖中。
時隔5年的兩篇論文圖片出現部分雷同。圖片來源:Enrico Bucci
卡塔內奧在去年9月聯繫了發表這些論文的雜誌,並於11月將分析結果轉發給了那不勒斯大學。該校校長、工程師加埃塔諾·曼菲蒂(Gaetano Manfredi)立刻啟動了調查,目前調查已接近尾聲。他表示學校大概會在二月底公開處理決定。
然而,在此之前,調查委員會(由那不勒斯大學及其他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機密調查結果被洩露給了義大利媒體。那不勒斯大學負責協調這次調查的分子生物學家託馬索·羅素(Tommaso Russo)告訴《自然》雜誌,委員會發現論文中包含刻意篡改的數據。
不過,根據義大利《共和報》的說法,因法塞利稱這些指控沒有任何依據,還表示自己向一名專家諮詢過,排除了論文篡改數據的可能性。因法塞利拒絕在調查完成前與《自然》雜誌討論這件事。
一篇受調查的論文已被撤回1月14日,布奇在網上發布了他的分析結果。除了接受調查的3篇論文,結果中還包含另外4篇因法塞利作為共同作者的轉基因飼料論文及一篇出自他實驗室的博士論文。分析稱在這8篇論文中均發現了圖片篡改的證據。布奇將結果告知了校長和因法塞利。
恩裡科·布奇(Enrico Bucci)近日將他的調查結果發布到網上。那不勒斯大學的官方調查則可能在2月宣布結果。圖片來源:biofortified.org
因為卡塔內奧將她的分析結果發給了相關雜誌,受調查的三篇論文中有一篇被撤稿——上個月,於2013年發表在《食品與營養科學》雜誌上的論文因「自我剽竊」(譯者註:指作者重複利用自己作品中的內容,且未註明出處)被撤回。然而,雜誌註明論文結果仍然可靠,並將之歸為「誠實過錯(譯者註:指無意間造成的錯誤)」。
對因法塞利實驗室的論文產生懷疑的科學家並非只有卡塔內奧一人。雅典喬治亞大學的植物遺傳學家韋恩·帕洛特(Wayne Parrott)也懷疑這三篇論文及另一篇2006發表的關於轉基因飼料對兔子新陳代謝產生影響的論文(布奇也分析了這一篇論文)中的圖片遭到篡改,並單獨將自己的擔憂告知了相關雜誌。
這次調查也首次檢驗了去年7月曼菲蒂在那不勒斯大學針對學術不端行為制定的正式規則。兩年前,因為學校缺乏正式的學術不端審查流程,無法對該校醫學院一項疑似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審查,調查工作最終由警方接手。目前這起案件仍在調查中。
(編輯:Calo)
參考文獻: R. Tudisco, V. Mastellone, M. I. Cutrignelli, P. Lombardi, F. Bovera, N. Mirabella, G. Piccolo, S. Calabrò, L. Avallone, and F. Infascelli, 「Fate of transgenic DNA and evaluation of metabolic effects in goats fed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and in their offsprings,」 Animal, vol. 4, no. 10, pp. 1662–1671, 2010. V. Mastellone, R. Tudisco, G. Monastra, M. E. Pero, S. Calabrò, P. Lombardi, M. Grossi, M. I. Cutrignelli, L. Avallone, and F. Infascelli, 「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Activity in Kids Born from Goats Fed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Food Nutr. Sci., vol. 2013, no. June, pp. 50–54, 2013. R. Tudisco, S. Calabrò, M. I. Cutrignelli, G. Moniello, M. Grossi, V. Mastellone, P. Lombardi, M. E. Pero, and F. Infascelli,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in a goat diet: Influence on kid performance,」 Small Rumin. Res., vol. 12, pp. 1–8,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