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秋瑾並稱「晚清三女傑」的兩個女子是誰?跟孫中山有什麼關係?

2020-12-13 悟空談歷史

題記:雖然女子在中國歷史舞臺上遠沒有男子的建樹,但是有一部分傑出女性也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歷史的發展。裡面有功過參半如武則天;一片謾罵如呂后、慈禧,更有被稱讚如秋瑾的。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跟秋瑾一起被稱為「晚清三女傑」的另外兩名女子,尹銳志與尹維駿,這兩人還是一對親姐妹呢。

武學功底深厚

尹氏姐妹生於晚清的浙江,雖然母親早亡但父親還算有勢力,所以姐妹倆都得到進入學堂學習的機會。在上學期間,尹銳志就多次接觸革命。不滿意父親為她做主的婚姻,於是偷偷溜離家出走,還帶上了親妹妹尹維駿。姐妹倆人到紹興以後,進了秋瑾主持的學堂讀書,後來兩人都加入了革命隊伍,成了光復會的秘密聯絡員。在此期間姐妹倆人學習武術,對武當派絕技「五毒極手」了如指掌。

暗殺清朝權貴

清末時期,很多搞革命的都以暗殺清朝官員為手段推動革命的發展。這時還是晚清,尹氏姐妹就被派到北京(那時叫京城)潛伏,找時機暗殺清朝重要官員。那時姐姐尹銳志十八歲,妹妹尹維駿十四歲。一年後,暗殺未果,尹氏姐妹便回到浙江發動起義,而且在起義後的第一戰取得了勝利。尹氏姐妹在推翻清朝的統治道路上可謂貢獻甚大。

保護孫中山

武昌起義後,孫中山回到了中國。並被眾人推選總統,於是孫中山便出任臨時民國大總統。要所謂「擒賊先擒王」,很多人都懂這個道理。就是開戰時若是把敵方頭領抓住了,那麼敵方就只能乖乖就擒了。所以不管是什麼組織,保護頭兒的責任永遠是最重大的。孫中山也不列外,清政府甚至出動了很多人去刺殺孫中山。孫中山身邊有過很多保鏢,而尹氏姐妹就是其中的兩個。

在保護孫中山的事情上,姐妹倆更是盡心盡心力。有一次,孫中山在開完會後參加一個宴會。宴會上有武打表演,武打表演的緊要關頭,尹銳志用手槍把燈打下了,然後才抓住那個假扮演員的殺手。這件事就足以見到尹氏姐妹的細心之處,後來孫中山先生評價姐妹倆「革命女俠」。

不管是晚清還是近代,有太多傑出的人物都值得我們去了解與銘記,因為她們、他們於歷史都缺一不可,鮮為人知不代表不存在。

相關焦點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那麼,嶽飛的《滿江紅》與秋瑾的《滿江紅》有何異同?為何後者能夠取代前者,如果知道嶽飛和秋瑾的一生境遇,你也許會對此有更深的體會。 而關於刪除《滿江紅》的原因,民間也是猜測紛紛,有很多人認為推測是因為《滿江紅》中「胡虜」「匈奴」等詞不符合我國當下的具體國情,畢竟這兩個詞含有對少數民族的仇視輕蔑之意,而如今我們大力倡導民族團結與和諧共榮。
  • 「十葬」秋瑾:遺骨浙湘兩地遷葬 三葬西湖之畔
    另外,秋瑾牽涉徐錫麟刺殺恩銘一案,她是在大通學堂被捕,是知識女性,雖然身上帶有槍枝,但被捕後沒有一句供詞,只留下一紙,上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因此,秋案既讓人同情,又讓人起疑,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據當時報載,秋瑾之死,「女士身穿白色汗衫,外穿原色生紗衫褲,腳穿皮鞋,釘有鐵鐐,兩手反縛。由山陰縣署至軒亭口,一路有兵防護。臨刑時女士不發一語。」
  • 世界上最著名的女革命家,辛亥女傑秋瑾上榜!
    我生來就有羅馬主婦的勇氣和對暴君的仇恨,我認為我很樂意為他們的毀滅做出貢獻……把所有的暴君都消滅在最後!」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克萊爾·拉庫姆(Claire Lacombe),一位苦苦掙扎的省級女演員,將成為法國大革命中最極端的人物之一。
  • 秋瑾絕命詞之謎
    關於秋瑾的絕命詞,據《秋瑾集》載,有兩首:一為《致徐小淑絕命詞》雲。「痛同胞之醉夢猶昏,悲祖國之陸沉難挽。日暮窮途,徒下新亭之淚:殘山剩水,誰招志士之魂。不須三尺孤墳,中國已無乾淨土;好持一杯魯酒,他年共唱擺侖歌。雖死猶生,犧牲盡我責任;即此永別,風潮取彼頭顱。
  • 誰才是你心中的「浙江女神」?
    在浙江有這樣一群傳奇女性,她們有的為了光復故國而犧牲幸福、有的為了追求愛情至死不渝、有的為了民族革命和婦女解放獻出了生命;也有的懸壺濟世,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她們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她們的傳奇,至今仍在上演。浣紗溪、西子湖,浙江因她們而聞名中國,《梁祝》、「青蒿素」......浙江也因她們而走向世界。到底誰才是你心目中的「浙江女神」?
  • 皇甫崢崢:駐英使館與晚清外交轉型
    而曾紀澤以後最主要的信息載體已是電報,僅需兩三天可送達中國,有一定機密性。這時駐外公使與國內能夠有及時的信息傳遞渠道,這是很大的轉變之一。另一大轉變是到了薛福成任下,他在回國前後很快將其出使公牘、日記與筆記出版,且出版物發行量大。一定程度上,晚清出版業對信息秩序也有顛覆性影響。因此可言信息秩序的變化與晚清外交轉型有很大關係。
  • 桑兵:回到晚清再革命
    恰逢改革開放不久,很少有正式的學術演講,記得首場主講人便是開沅師,講演的內容是關於「同盟會成立與華興會、興中會、光復會、二十世紀之支那社等小團體的關係」。也許當時開沅師已有成稿,講起來充滿自信,條分縷析,層層深入,有著很強的感染力,連對辛亥革命史事知之不多的門外漢,也被深深吸引。後來聽過的學術演講不少,說到印象深刻,還屬這一次難以磨滅。
  • 武昌起義當天孫中山在丹佛?
    坊間流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當天,孫中山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打工。此說似源自唐德剛先生的《晚清七十年》。書中提到,武昌起義期間,孫中山正在典華城(丹佛的粵語發音)一家中餐館當「企臺」(粵語即茶房)。一天,孫中山手捧餐盤,從廚房裡走出來為客人上茶,一個同事忽然朝他大叫一聲:「老孫,你有份電報。」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魯迅先生曾說: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無數的愛國英雄,  他們捨身忘死、不屈不撓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他們就是中國的脊梁。
  • 晚清三屠:袁世凱殺義和團不眨眼,張之洞一人花光朝廷國庫
    晚清官場有三屠之說。何為民屠、官屠、財屠?這是晚清三位大臣的外號,合稱晚清三屠。這三位分別是誰呢?民屠袁世凱,官屠岑春煊,財屠張之洞。三位皆是晚清的封疆大吏,慈禧老佛爺跟前的大紅人。三人的外號因何而來呢?且聽我慢慢敘來。民屠者,屠民也。屠,即屠殺。袁世凱得到這個稱號,與他在山東當過巡撫有關。
  • 孫中山是美國公民?這麼嚴肅的事情我怎麼會騙你們呢
    因此,在很長的時間裡,誰也沒有留意到,自己的總統,居然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美國公民。《紐約時報》的爆料是真的。資料顯示,孫中山先生當年為躲避滿清政府追殺,靠親友幫助取得美國夏威夷的出生證明,並以「美國人」身份,在各國奔走募款鼓吹革命。而且,孫中山曾就讀夏威夷的普納荷中學(Punahou School),算起來,還是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學長呢。
  • 桑兵:如何理解孫中山複雜的政治性格?
    支持孫中山理想化信仰的,恰恰是靈活務實的機動策略。不少有識之士對他的堅毅精神和務實風格十分欽佩,早在1904年就有人感慨地說:「今青年之士,自承為革命黨者雖多,實則皆隨風潮轉移,不過欲得革命名稱以為誇耀儕輩,未必真有革命思想。其真有革命思想而又實行革命之規畫者,舍孫文之外,殆不多見也。」
  • 孫中山來這幹啥?天使魚為啥跟椰樹結緣?全美國最大的榕樹有多大
    不過,我倆的經驗,跟人的交集、對人的觀察、走進別人的生活更有意義,也更有趣。所以,我們絕對不會錯過每一座小鎮的自然人文風景。拉海納(Lahaina)位於美國夏威夷茂宜島西海岸,是島上最大的鎮,也是夏威夷群島最受遊客歡迎的城鎮之一。回顧歷史,19世紀初期,拉海納曾是夏威夷王國的首都和皇室成員的休閒娛樂場所。
  • 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才是結束清朝統治的第一功臣?
    那麼,也許會有讀者在糾結一個問題,到底是孫中山的功勞大,還是袁世凱的功勞大?按照我們以往的認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袁世凱竊取了革命勝利果實。因此,袁世凱的功勞和貢獻往往被世人所忽略。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很難講。兩位大人物的貢獻都十分重大,都是值得後世紀念的偉人。缺少任何一個人的作用,清朝都不會垮臺。
  • 辛亥革命刺客列傳:晚清風雲下,孤注一擲的暗殺者
    光復會就是一個有著濃烈暗殺風格的團體組織,其前身就是龔寶銓1904年組織的上海暗殺團,曾與興中會合作致力於同盟會的創辦,後來還曾一度退出同盟會,成為了另一派系的革命組織,這一派人員包括秋瑾與蔡元培等人
  • 樂平觀音泉,晚清名臣左宗棠在此勒石為記
    在我市組織相關人員編寫的《山翥洎靈——歷史文化名城樂平闡微》一書中,就有對樂平傳統文化資源系統的記載。為了讓大家對我們樂平的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本平臺會陸續推送相關文章。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講左宗棠在樂平觀音泉廟西北大櫧樹下勒石為記的故事。左宗棠觀音泉燕然勒石 左宗棠(1812—1885),晚清重臣、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 女子工資變成負數,原來一天扣四百,老闆娘卻稱跟自己沒有關係
    就算是拿業績說話的銷售工作,那也得有底薪啊,工資再低的銷售,至少四五百的底薪也還是有的吧。不過下面這位18歲的女子,雖然沒有幹銷售,等到發工資的時候還真是沒有拿到自己應得的錢。不僅如此女子一看自己的工資條,竟然還是負數,也就是說自己還欠了店裡面一百多元錢,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店不給員工發工資不說,還把員工的工資搞成了負數。
  • 歐洲的牛跟我國的豬有什麼關係?
    這是什麼梗?豬跟牛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還跟遠在對岸的歐洲又有什麼地方關係呢?那為什麼歐美人一牛肉為主餐食?你真的覺得中國人最喜歡吃豬肉嗎?其實我們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吃牛肉,但是並不是普遍,因為在古代牛一直是勞動生產力,是一種很重要的生產資源,當時的朝廷還會專門禁止無辜殺牛吃肉還鼓勵養牛的農戶。
  • 晚清女性照片:窮婦人衣不蔽體,貴婦人錦衣玉食,貧富差距真的很大
    圖二:晚清躺椅子上看書的青樓女子照片。比起圖一衣不蔽體的窮婦人來說,這張照片中的女子生活過得相對要好得多。她雖然吃得飽,穿得暖,打扮也很時尚。但是作為青樓女子,她也是社會底層,也是命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