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點形成的相似三角形也有解題套路了,掌握這個思路,壓軸題不難

2020-11-25 走進數學課堂

初中數學壓軸題是橫在學生學習面前的一座大山,讓不少人望而卻步,甚至是談「壓軸題」色變。所有老師和學生都一直處在探索壓軸題解題方法的路上,其實初中數學壓軸題是有範圍了,就拿動點形成的相似三角形來說,由於初中數學知識範圍的限制,從而決定了它常考這二個題型,有4種解題思路。

類型一

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我們可以找到兩個相似三角形的等角,若設動點的坐標為參數,我們發現等角的兩邊可以計算出來或用含參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根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性質即可建立方程。再解方程就求出了動點的坐標,這個是這類壓軸題的基礎題型。

類型二

這個類型當我們確定相似三角形的等角,發現等角的兩邊表示不了。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找等角的位置關係,通過位置關係來找尋解題思路。一般來說等角若是內錯角或同位角,我們可以轉化為兩直線平行,根據平行的性質求出直線解析式。再聯立解方程組求動點坐標。

若∠ECB和∠FBC是兩三角形的對應角,不難得出BF∥CE,求出直線CE的解析式,也就可求出直線BF的解析式,再跟拋物線解析式聯立解方程組即可求出F點坐標。

也可轉化為另外的三角形相似,若過F作FF′⊥x軸,垂足為F′,就可以轉化為BFF′相似CEO,再根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即可求出答案。

根據等角的位置,若相似三角形的兩個等角可以轉化到同一個三角形中,還可以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來解決問題。

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不論簡單題,還是壓軸題,它所用的知識點都是教學大綱範圍內的,所以在解初中動點的存在問題時,要善於應用數學思想,尤其是分類討論和轉化思想。

相關焦點

  • 中考數學壓軸題第11講,拋物線上的動點形成的直角三角形解題技巧
    中考進入倒計時,對於想在數學成績上取得領先優勢的初三小夥伴,中考數學中的壓軸題無疑成為橫在我們面前的最大障礙。如何突破呢?一是要有信心,著名的數學教育大師波利亞說:「認為解題純粹是一種智能活動是錯誤的,決心和情緒所起的作用很重要」;二是掌握一些常考題型的解題技巧。
  • 初中數學壓軸題如何突破?這4類題要重視,老師總結了解題技巧
    在每次的初中數學考試中,壓軸題無疑是大多數小夥伴無底氣的一種題型。面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九年級學生如何突破初中數學壓軸題?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這四類題的解題技巧必須掌握好。這題為二次函數綜合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難度大。
  • 初中數學精髓,相似三角形常考的6個模型,讓解題事半功倍的良方
    全等、相似和勾股定理是初中幾何三大方法,根據我十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相似三角形比較常考的六個模型;掌握這幾個基本模型,能很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一對新的等角,「順藤摸瓜」去確定這一對等角所在的兩個可能相似(全等)的三角形,找到條件證之用之——撥開雲霧見天日!
  • 中考數學壓軸題:該省連續三年考動點與三角形,網友:2020年呢?
    中考數學壓軸題考什麼?二次函數!不少省份的考生也許會回答。但是具體到二次函數的哪一方面,考生們猶豫了!就算是常年研究中考命題方向的老師,也不敢肯定!因為二次函數壓軸題的類型那麼多,動點與線段,動點與角,動點與取值範圍,動點與四邊形等。
  • 中考數學壓軸題,動點形成的三角形周長最小值,解題的關鍵是這
    下面就來解析下動點形成的三角形周長最小值,提煉解析技巧。待定係數法求函數解析式,這是中考必考內容。(1)將三個點的坐標代入,求出a、b、c,即可求出關係式。(2)可以求出點Q(4,y2)關於對稱軸的對稱點的橫坐標為:x=﹣2,根據函數的增減性,可以求出當y1≤y2時P點橫坐標x1的取值範圍。
  • 中考數學壓軸題,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從三方面學習易有所獲
    數學課堂致力於考點歸納,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總結,為中學生學好數學努力!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考查學生的探尋能力和分類研究的推理能力,也是近幾年來各市地對學生能力提高方面的一個考查熱點。要掌握好它需要從常考題型、解題步驟及解題思路這三方面來深入學習研究,更容易學有所得。
  • 解析歷年中考數學壓軸題,尋找2019年中考動點軌跡問題的解題良方
    下面就以原文中的兩道例題來闡明動點的軌跡問題的解題策略。這題中主動點是P,動點Q是因點P的變化而變化,動點P適中保持的不變量是BP·BQ=AB,根據這個不變量不難想到▲BAP 與▲BAQ相似,由於∠BPA是直徑所對的角,所以不管點P如何運動,它都是90°。
  • 昆明近10年中考數學壓軸題,難度變化不大,這類題十年六考
    數學課堂致力於考點歸納,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總結,傳播正能量!古有名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對於中考數學壓軸題,我們回顧往年中考真題,不難從中找到一些規律。縱觀昆明近10年的中考數學壓軸題,不難發現這類題是考試熱點,十年六考。2010年昆明中考數學共25道題,最後一題考查二次函數綜合題。
  • 破解二次函數壓軸題,三招秒殺
    二次函數是個大籮筐,初中絕大多數知識點都可以往裡裝,代數方面數、式的計算(含冪的運算或根式的運算),因式分解、絕對值、相反數、用字母表示數(量)、列方程(組)求數值、列不等式(組)求字母的取值範圍等等;幾何方面線段的計算、角的計算三角形、四邊形乃至圓都可以往裡放,或全等或相似,或判定形狀等等。破解壓軸題,是個系統工程。
  • 再次總結「公式」解中考壓軸題,同時總結新的輔助線技巧
    今日我們的重點是再次總結「公式」解一類中考壓軸題,同時學會新的輔助線技巧.註:這裡重點是題目的思路分析,並不是解題過程,因此有些解題過程均簡要描述,同學們在解題過程中需詳細寫出步驟和過程.這道題的輔助線做法和解題思路如果你還沒掌握,或者有疑慮,可以用剛才分析過程中的「公式」和輔助線做法去試試另外一道中考真題.
  • 續談中考「一次函數」:探動點,說圖像,攻堅壓軸的第三階段
    九、一次函數與動點探索一次函數中的動點問題是一個難點問題,考試時在壓軸題部分比較常見。首先要明確,題目求證的根本是:動點的運動軌跡形成不同定義區域的函數直線,不同的函數直線在不同位置與原圖形結合,推理產生的函數表達式。
  • 初三數學期末考試題,壓軸題又是架橋選址問題,很重要!
    2,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性質,解法,應用,根的判別式和韋達定理),解方程和應用題是必考題。3,圖形的相似(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位似圖形。)4,反比例函數(概述,圖像性質,反比例函數的應用),通常會考一道綜合大題,本套試卷第22題。
  • 中考數學,動點產生的等腰三角形問題,分為兩種類型
    在中考壓軸題中,有一種類型題經常出現,那就是動點有關的等腰三角形問題。關於這種類型,主要分為兩個步驟解題,一是找點,二是求點。在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下面會分別說明方法技巧。第一種類型,已知兩個定點求一個動點。
  • 揭示高考圓錐曲線壓軸題之共性特徵,通用解題思路使難題變得簡單
    先來看近幾年高考理科數學的幾道圓錐曲線壓軸題:2017年高考1卷理數第20題:已知橢圓C:x^2/a^2 +y^2/b^2 =1(a若同學們平時學習或刷題時都停留在這個程度的認識,勢必事倍功半!如此,即使刷再多題也仍是「不識廬山真面目」,不僅學得辛苦、低效,而且考試解題時速度慢、難以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
  • 初三數學期末試卷,壓軸題不錯,一線老師手寫多種解法供參考!
    今天講評了一套數學期末考試複習卷,這套試卷的主要內容包括了特殊四邊形,相似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投影與視圖以及概率的進一步認識。這套試卷的選擇題最後一道題目和填空題最後一道題目難度不是特別大,都是關於特殊四邊形的。其中填空題第16題方法很多,講評的時候,學生很積極,提出了多種解法。
  • 二次函數壓軸題突破:直角三角形存在性問題(4種解法)
    2020廣元二次函數壓軸題分析(錄製視頻過程中有一處錯誤,最後P到對稱軸距離有一處錯誤,狀態不是很好,請諒解):第1問,求二次函數解析式,已知直線方程求與x軸,y軸交點坐標,用待定係數法求函數解析式,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掌握的題目,在視頻錄製的時候儘可能詳細,還是有些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
  • 中考數學,代數和幾何綜合題,學生:這是各個地區常見的壓軸題
    中考數學試卷的最後一道題,各個地區有所不同,但代數和幾何綜合類型的還是最多的,這類題目大多都是在直角坐標系當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有通過函數的方法得到幾何圖形的性質,也有在幾何圖形中利用代數的知識求解線段長等。
  • 初三例題精講:動點情景下的特殊三角形的幾何計算
    例.如圖,已知點A(0,8)、B(6,0),點M、N分別是線段AB、AO上的動點,點M從點B出發,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點A運動,點N從點A出發,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點O運動,點M、N中有一個點停止時,另一個點也停止。
  • 【初中】初中數學壓軸題怎麼解?打開這一篇,仔細閱讀!
    了解我們 很多同學說在解答壓軸題的時候,會感到壓力很大,找不到解題思路。 不同類型的壓軸題所對應的解題思想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今天就來給同學們詳細講講如何破譯中考數學壓軸題,幫助大家在考場中從容應對各種類型的壓軸題,爭取拿到關鍵的分數!
  • 初中數學一次函數,圖像動點問題,從不缺席考試的貴客
    一次函數的動點類型題是一個難點問題,各類考試在壓軸題部分非常常見。解決動點問題要有「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解題思路,把握動點的運動軌跡,在動點的「運動」過程中分析圖形的變化情況;需要搞明白動點的運動階段,對應的取值範圍,各階段動點圖形的特點;從而求出函數表達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