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尼係數:數據測算全國各省份教育公平程度

2020-12-05 芥末堆看教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一、開篇

教育公平,是我國未來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議題。

2000年,我國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自此以後,我國教育公平的發展情況如何?作為一項關鍵的教育資源,教育財政又是怎樣分配的?數據告訴我們,雖然教育公平發展整體向好,但仍有短板;同樣一筆錢,花在不同省份也會有不同效果。

為了更科學地解讀我國的教育資源分配數據,我們選取了教育基尼係數作為評價指標。基尼係數(Ginicoefficient)是學界用來判斷年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之一,但除了收入分配之外,其計算方法還適用於許多其他分配問題的研究,教育基尼係數就是一例。至今也已有不少研究使用教育基尼係數評估教育公平,比如Ter Weele(1975)曾使用幾個東非國家的教育經費數據估算教育基尼係數Rosthal(1978)曾使用教育基尼係數計算過美國50個州在5年內的教育經費分布變化。

我們從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統計年鑑》中調取了數據並加以測算,獲得了教育基尼係數和其他相關指標,並以可視化的形式,管窺我國2002~2015年的教育公平發展情況。

二、地區教育發展

首先來介紹我們的教育公平測量指標:教育基尼係數。

教育基尼係數由五個教育層次(未上過學、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專及以上)的受教育年限及其對應的人口數計算而來,數值落在0~1之間,越靠近0越公平,越靠近1越不公平(注1),具體數值區間如下圖所示:

各省教育公平程度

下圖展示的是各省份在2002~2015年間的教育基尼係數平均值(以下簡稱「平均值」),顯示了東北、東南、華北、華中華南、西北、西南各省份與全國教育基尼係數平均值的情況,一個圓圈代表一個省份。

可以看出,2002~2015年,全國的平均值為0.2280;華北地區的山西省平均值最低,為0.1878;而在西南地區的西藏,平均值則明顯處於「高位」,達到0.4679。

也就是說,以教育基尼係數作為衡量工具,十四年來,總的來說,我國各省教育基本實現了公平,但不同地區之間差距較大:東北和華北地區教育公平程度較高,西北和西南地區有較多省份處於「相對平均」水平,其他地區處於「比較平均」水平。

從圓圈縱向間距的大小也可以看出,同一地區不同省份的教育公平發展水平也不均衡:東北地區各省的教育公平發展程度趨同,而西北地區呈現較大的內部差異。

我們將代表每個省份的圈圈「展開」,看看2002~2015年間各省份教育基尼係數究竟呈現怎樣的走勢。

可以看出,就全國而言,教育基尼係數小幅降低,從0.2457降至0.2260。除西部地區幾個省份外,其他省份也小幅降低或基本保持不變;到2015年,基本在0.15-0.3之間。

到2015年,東北三省,華北的山西、北京、天津,以及南部的上海、廣東,教育基尼係數已低於0.2,達到「絕對平均」水平。

貴州、四川、雲南、寧夏和甘肅五個西部省份的教育基尼係數呈現大幅下降或劇烈波動。其中,甘肅省2015年的數值比2002年下降幅度超過0.03,下降幅度最大。

到2015年,教育基尼係數仍超過0.3的省份只有西藏和青海。兩省2015年的數值和2002年相比,都不降反升;其中西藏地區升高約0.03,青海地區升高約0.01。值得注意的是,西藏的教育基尼係數持續遠高於其它省份和全國整體水平,波動也比其它地區更為劇烈,並於2014年達到最大值0.5303。

我們已通過教育基尼係數了解了各省份的教育公平情況,但教育基尼係數變大也不一定就是壞事。正如經濟發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教育也存在「讓一部分人先享受更多教育」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各個教育層次的人口數量差距拉大導致教育基尼係數上升,但並非代表該地教育發展退步。

教育基尼係數衡量一群人之間的差異,人均受教育年限代表這群人的平均水平,因此我們又引入「人均受教育年限」這一新指標,從兩個維度來看2015年各省份的教育發展現狀。

若某地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較高、教育基尼係數較低,在圖中就更靠近左上角,其教育發展水平較好;反之,右下角的省份人均受教育年限較低、教育基尼係數較高,其教育發展水平較差。

可以看出,全國範圍內,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的教育發展最好,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0年,教育基尼係數低於0.2;西南地區教育發展有較大提升空間,雲南、貴州、青海、西藏這幾個省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基本低於8年,教育基尼係數均超過0.25。

其他省份在全國中處於平均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在8-10年內,一些省份的教育基尼係數已低於0.2,另一些省份的教育基尼係數在0.2-0.24之間。

根據以上三張圖,可以得出:全國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到8年左右,教育處於比較公平的狀態;華北地區教育發展水平高,西南地區教育發展水平偏低;北京的教育發展水平在全國排名第一,西藏和青海的教育發展水平落後於其他省份。

三、教育財政投入

21世紀,我國教育基尼係數在時間上的變化已經趨於平緩,但是地域之間的發展還是很不平衡。

教育財政是一項重要的教育資源,對教育公平發揮著影響。這部分我們來分析教育財政資源的投入情況和具體效果。

由上圖可知,自2002年至2015年,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財政投入都大幅增長,十四年間分別增加了546%和923%;但中央財政投入佔比逐漸下降,自2002年的8%下降至2015年的5%。

這裡涉及到一個政策背景:在我國現行的分稅制制度下,中央政府掌握了近60%的財權(注2),但包括教育在內的大量事權下放給地方,地方政府錢不夠,負擔重。

但在各級各類教育中,中央教育財政投入佔地方教育財政投入的比例微乎其微。即使將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考慮在內, 中央承擔的教育財政支出仍不及地方的1/5。由此可以看出,地方級財政仍然是教育事業的主要責任承擔者(注3)。

具體到各個省份,加大教育財政投入能否促進該省的教育公平呢?

我們將各省教育財政投入與教育基尼係數進行回歸分析後發現:全國範圍內有三分之二的省份,教育財政投入越多,教育基尼係數越低,也就是說,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加大教育財政投入能夠促進教育公平。

下圖中,我們將用方塊大小表示教育財政投入對教育公平的影響程度;方塊越大,教育財政投入對教育公平的作用越顯著。也就是說,同樣一筆錢,用在這些地方,教育公平程度將有更明顯的改善。

從上圖可以看出:寧夏、青海、海南三省的教育財政投入對教育公平的促進效果最明顯。

然而,地方財政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制約(注4);而各地區經濟發達程度不同,教育公平水平偏低的西部地區更需要加大教育財政投入,但其本身欠發達的經濟又造成了束縛。

另外,仍有三分之一的省份顯示教育財政投入與教育基尼係數相關性不顯著。可見,「教育財政投入」與「教育公平狀況改善」之間並不一定存在必然聯繫,這不僅僅是一個量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他影響因素。例如部分省份教育財政撥款立法不完善,難以實現有效的法律約束;投入經費的利用效率低;財政資金的使用缺乏監督與績效評價機制,對於資金的使用上缺乏計劃與執行力等,這些因素都會使教育財政投入的效果打折扣(注5)。

四、結語

新時期我國教育發展事業應當進一步深入,未來還要從實現「公平」到追求「有質量」邁進。

縱觀近年來我國的教育公平發展,整體上顯示出了良好的成效,但部分弱勢地區的教育發展困境依然需要得到足夠的關注和資源傾斜;雖然我國教育財政投入自2012年起持續佔GDP4%以上,但中央和地方的責任劃分、各地財政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具體使用方式還需要進一步優化,以促進其發揮更好的效力。

在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發展教育已經不局限於「延長受教育年限」、「增加教育財政投入」的工作,它更是一項推動深層次體制改革,化解內在矛盾的事業。以教育基尼係數衡量的教育公平僅僅體現了各地整體受教育程度的差異,但是,教育公平還體現在城鄉、階層、性別等不同群體受教育機會的差異上,體現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體現在教育財政分配管理的能力上。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在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有質量」邁進,如此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注釋:

1、教育基尼係數計算方法: 公式中,Ge表示教育基尼係數;n表示劃分的教育層次數,i表示教育層次中的某一層次;Xi表示累計至教育層次i級的受教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率;Yi表示累計至教育層次i級的人群受教育年限佔該地區總教育年限的百分比。

2、 增值稅、所得稅是目前兩個最主要的中央和地方分享的稅種,前者分享的比例是中央50%,地方50%,後者分享的比例是中央60%,地方40%。

3、李振宇,王駿.中央與地方教育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的劃分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38(05):35-43。

4、各省份教育財政投入與GDP的相關性檢驗數據可從「數據公開」欄目裡的第四個連結下載。

5、張潮. 西藏自治區高等教育發展的財政支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

本文轉自「複數實驗室」,作者歐楊洲、宋玉婷、章恩瑄、趙寧馨、毛可馨。指導老師周葆華、徐笛、崔迪,發自「澎湃新聞湃客頻道」。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複數實驗室;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國家統計局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國家統計局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原標題 [國家統計局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 統計局住戶調查辦主任詳解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組圖)
    基尼係數給出了反映居民之間貧富差異程度的數量界線,較全面客觀地反映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能預報、預警居民之間出現貧富兩極分化,但基尼係數這個差距指標也有局限性,在使用時需要注意:  一是基尼係數衡量的是收入相對差距。
  • 國家統計局1日公布基尼係數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繼1月18日公布2003年至2012年基尼係數之後,國家統計局1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基尼係數的數據來源和測算方法。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撰文指出,根據各國通行做法,國家統計局使用全國城鄉住戶收支抽樣調查數據作為計算基尼係數的基礎。
  • 統計局住戶調查辦主任詳解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
    中新網2月1日電 國家統計局網站今日發布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的署名文章《關於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的幾個問題》。通常而言,與面積或人口較小的國家相比,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和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國家的基尼係數會高一些。經濟處於起步階段或工業化前期的國家,基尼係數要大一些,而發達經濟體特別是實施高福利政策國家的基尼係數要小一些。  基尼係數需要使用分戶或分組的居民收入數據來計算。使用不同來源、不同口徑的收入基礎數據會得到不同的基尼係數。
  • 洛倫茨曲線和基尼係數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為了用指數來更好的反映社會收入分配的平等狀況,1912年,義大利經濟學家 科拉多·基尼 根據洛倫茨曲線計算出一個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稱為 基尼係數。區段劃分基尼係數公式:A/(A+B), 可知基尼係數的實際數值只能介於0~1之間。
  • 2021部隊文職經濟學知識:基尼係數與恩格爾係數
    所以今天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給廣大考生來介紹兩個常考的經濟學名詞。基尼係數和恩格爾係數這兩個名詞的概念要注意區分。基尼係數主要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程度,取值範圍在0到1之間,越趨近於1代表整個社會分配越不公平,越趨近於0代表整個社會分配越公平。所以基尼係數可以用整個社會中不公平分配與社會總分配來衡量。
  • 從基尼係數看中國的貧富差距,專家:中國基尼係數高並不可怕
    2009年,由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教授,發起並領導了全國範圍內的學術調查—《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然後於2011年發布了當年的基尼係數,0.61。隨後,統計局一口氣公布了近十年的基尼係數,都在0.45-0.48之間。2016年,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0.465,較之前的0.474略有降低,而西南財經大學公布的是0.62,略有上升。
  • 官方民間數據 哪個基尼係數更靠譜?【2】
    因此在對基尼係數進行國際比較或時序比較時,還需要注意到基礎數據的可比性。   王萍萍說,國際上並沒有一個組織或教科書給出最適合的基尼係數標準,但有不少人認為0.4是分界線,越過0.4則差距過大。通常而言,與面積或人口較小的國家相比,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和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國家的基尼係數會高一些。
  • 我國2012年基尼係數為0.474 基尼係數如何測算
    基尼係數如何測算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我國10年來的基尼係數。其中,2012年基尼係數為0.474,自2008年達到0.491的峰值後連續回落。基尼係數公布後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許多讀者對該係數是如何算出來的、我國0.474的基尼係數意味著什麼十分關注。  基尼係數1922年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提出,目的是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這一係數搖擺在0和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趨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均衡。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經濟知識:基尼係數與恩格爾係數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經濟知識:基尼係數與恩格爾係數 2020-08-21 13:51:44|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0山東省各地市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 基尼係數關鍵數據仍未公布 高收入者拒訪率高
    在外界對基尼係數的一片熱議聲中,2月1日,國家統計局在官網以刊發個人署名文章的形式,發布《關於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的幾個問題》(下稱「《幾個問題》」)一文,說明其測算基尼係數的基礎數據來源及計算方法和步驟。此前的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十年來的基尼係數統計結果。
  • 2020建設銀行考試資料:基尼係數
    2020建設銀行考試資料:基尼係數 2020銀行校園招聘正在進行中,山東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建設銀行招考的相關資料,供各位考生複習備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在於一點一滴的積累,大家一定要更加努力哦,快來跟著小編的步伐來學習吧!
  • 公布基尼係數的積極意義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2013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為0.473;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農村居民 人 均 純 收 入8 8 9 6元 ,實 際 增 長9.3%。
  • 2020年居民收入翻番目標已完成6成 基尼係數小幅反彈
    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係數為0.465,雖然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但2016年基尼係數卻比2015年上升了0.00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陝西、青海、雲南、貴州、甘肅等省份城鄉居民收入比在3以上,這意味著當年這些省份農村居民收入僅佔城市居民收入1/3左右。
  • 兩分鐘帶你學金融|基尼係數
    圖源網絡學術釋義基尼係數: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2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指標。基尼係數測算辦法示意圖先想像兩個極端情況:假設社會上人人財富均等,那麼就會出現上圖中的45度直線,也即絕對平等直線;但如財富集中在一人手中,便會出現上圖右端的豎軸,稱絕對不平均直線。通常我們認為,洛倫茲曲線代表了財富的實際分布情況,而圖中A部分在A、B兩部分面積之和中所佔的比例,便是基尼係數。
  • 中國的基尼係數與中產階級數量
    基尼係數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係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平均越是趨向平等。國際慣例把0.2以下視為收入絕對平均,0.2-0.3視為收入比較平均;0.3-0.4視為收入相對合理;0.4-0.5視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係數達到0.5以上時,則表示收入懸殊。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 統計局公布基尼指數算法 稱難統計稅外收入
    二是基尼係數反映的是收入總體差距。基尼係數的變化取決於所有居民的收入相對變化,其中某一群體相對於另一個群體的收入差距的變化有可能與基尼係數的變化趨勢是不一樣的。三是基尼係數衡量了收入差距,卻不能衡量在哪裡存在分配不公。有些差距是公平合理的,比如,勞動者付出的勞動數量及質量不同,得到的收入有所不同是合理的。而有些差距是不公平的。
  • 調查顯示中國基尼係數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西南財經大學發布《中國家庭收入不平等報告》   降低基尼係數需由分配調節發力   ⊙記者 李丹丹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9日發布的《中國家庭收入不平等報告》指出,2010年中國家庭收入的基尼係數為0.61,在全世界處於較高位置。
  • 中國基尼係數未來五年有望降至國際警戒線以下
    分析人士預測說,隨著五大發展理念指引的中國「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順利實施,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係數有望在未來五年降至國際警戒線以下。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的基尼係數為0.462,連續第7年下降,且為有官方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值。
  • 統計局官員撰文釋疑基尼係數:因農民工歸類不明
    基尼係數  原標題:統計局官員撰文釋疑基尼係數  新京報訊(記者蔣彥鑫)就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測算的問題,昨日,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發表署名文章進行解釋,稱我國城鄉住戶收支調查共有14萬戶樣本,這是基尼係數的基礎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