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熊家班: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1-01-13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百鳥朝鳳》,是民間傳統嗩吶演奏中難度最高的作品之一,只有出類拔萃的演奏者才能完整駕馭。有一部專門記錄嗩吶故事的電影,名字就叫《百鳥朝鳳》,而正像電影《百鳥朝鳳》所拍的那樣,在巨變的時代洪流中,堅持傳統文化的民間文藝人,要以技藝為生並不容易,不過民營的成都市熊家班表演藝術團(下稱「熊家班」)不但「走出來了」,還給基層群眾帶來了眾多歡樂。其團長肖良鑫是電影《百鳥朝鳳》的影迷,他曾包場邀請同行朋友一起觀看,迄今為圈中人津津樂道。

保證演員工資高   堅持十年演出不漲價

今年7月,四川省文旅廳為省內的演出團體張羅了一場「四川演藝與旅遊住宿業融合發展推進會」,主要討論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文化演藝如何與旅遊酒店等「抱團取暖」。參加會議的既有四川交響樂團、四川省曲藝研究院等國有院團的領導,也有成都世紀天堂洲際大飯店、西藏飯店等省內五星級大品牌酒店的老闆,當然還有像熊家班、德陽雜技團等民營藝術團體代表,大家分別把自己團體的優勢介紹出來,尋求合作機會。

「我可以保證,我們熊家班的演員,比省內國有院團工資高,而且我們堅持10年,演出不漲價。」肖良鑫穿著一件白色襯衫,說話擲地有聲,此語一出,引得低頭看資料的與會人員們紛紛錯愕地抬頭,當然也包括對此將信將疑的國有院團的文化工作者。

熊家班到底有啥能耐?帶著這樣的疑問,8月底記者驅車來到位於成都草橋村六組318號的熊家班訓練基地。基地周圍正在修建地鐵,四周塵土飛揚,需要步行才能進入。由於前幾天成都暴雨,基地旁靠河的一棵碗口粗的樹木也被衝走了,順著帶走了一大塊泥土。「剛才我們走過的地方,之前也都被水淹沒過的。」熊家班負責運營管理工作的古興奎,在熊家班幹15年。

訓練基地由農家簡陋大院改造而成。院內綠樹成蔭,分為道具屋、排練廳、食堂、晾曬區等,甚至還有涼爽的老木屋,屋旁零星地種著蔬菜,供團隊食堂取用。道具屋裡,有中國風的旗袍、也有休閒的T恤、還有川劇的戲服、以及一個個巨型「舞獅頭」,各類道具,擺放整齊。「這次受疫情影響還挺大的,這些都是必需品,也是消耗品。」古興奎摸了摸光是每個運費就將近300元的方形打擊樂器缶。這種樂器,張藝謀曾經在奧運會上使用過,原本團隊準備春節時使用,結果現在12個缶都還沒拆封,包裝盒上一摸,手上已留下灰跡。

每天這裡20多位平均年齡22歲的隊員在這裡生活、排練。「第一次來,因為這裡比較簡陋,還以為自己進了傳銷組織。」從阿壩師範學院舞蹈專業畢業的95後隊員吳維玩笑地說。像吳維一樣,熊家班的不少成員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阿壩師範學院等藝術專業,他們經常一個人在這裡對著練功房的鏡子排練,練就「十八班武藝」。他們出現在不同的節目中,舞獅、跳舞、編舞、雜技、打鼓都得會,根據工作質量和數量,每個月保底工資在3000元至4000元不等。這個數字,的確比國有院團的工資高。

節目親民接地氣   上臺就要笑起來

8月22日傍晚,成都市雙流區的金河綠洲小區內,陣陣音樂迴響。不少居民帶著小孩,吃過晚飯,扇著蒲扇,朝樂聲方向走去,音樂密集之處,即將開始一場「愛成都·迎大運」2020年成都市雙流區「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七點半活動準時開始,「熊家班」的演員們打頭陣,為觀眾們表演了情景舞蹈《讓世界知道》。舞蹈演員穿著五彩的西裝和長裙起舞,歌唱演員站在舞臺中央引吭高歌,還有一隻穿著綠色背帶褲的大熊貓玩偶,蹦來蹦去,活潑地與演員們共舞,演出氣氛熱烈,臺下的小觀眾們也很給力地鼓掌和尖叫。在這場融入相聲、金錢板、魔術等各種表演形式的拼盤惠民演出裡,熊家班承擔了4個歌舞節目,演員們輪番上陣但個個精神飽滿,風格熱情洋溢。

舞獅是熊家班最具特色也是最拿手的節目之一。吳維和自己的師妹羅藝鑫這次「大開腦洞」,在傳統的舞獅表演中,加入了現代爵士音樂,黑色的獅子憨態可掬的站起來和觀眾打招呼,一旁穿著現代服裝的演員們則跳著爵士風格的舞曲予以配合,風格不同的演藝形式在這裡碰撞,生出奇妙的「化學反應」,臺下不少觀眾掏出手機,以記錄表演中的一個個精彩瞬間。「我們想把一些現代年輕人的想法,融入到傳統非遺藝術中。」羅藝鑫說道。疫期「接單」並不容易,以往熊家班每天能演出3場左右,現在有一場算一場。「上個月突破30場已經很不容易了。」為此,熊家班現任團長肖良鑫還發了一條朋友圈,視頻內容是白花花的一片標書:「除了要用腦力做標書,還要用上洪荒之力搬標書。」如今疫期演出行業水漲船高,一個演出項目的中標書涉及的演出單位有很多家,大家「報團取暖」,為的就是分一杯羹。

正是因為節目親民接地氣,熊家班名氣漸大,表演的舞臺也越來越高,大涼山深處「三下鄉」等各種文藝惠民活動,奧運會成都站、成都世警會、西博會、武侯祠大廟會等大場面,都能見到熊家班的身影。然而,演員們最喜歡的,還是走進校園,把非遺表演帶給學校的小朋友。這次開學,熊家班就收到了天府四中的邀請,平時他們也去成都七中、石室中學等處表演。演員們都知道,學生和小孩兒特別好奇,最喜歡獅子頭,所以他們每次表演卯足了勁。「下裡巴人和陽春白雪,對我們來說都一樣,面對觀眾,我們都要笑起來,認真地表演。」吳維說,春節是熊家班的演出高峰期,每年武侯祠大廟會、新年舞獅、開年大吉活動,熊家班一天有時候要演3場至5場。僅2016年至2019年,該團的三下鄉惠民演出就達260場、慰問貧困村惠民演出60場、弘揚發展傳統文化活動1600場。

摸爬滾打20年  曾為奧運活動救場

1996年誕生以來,熊家班蟬聯過不少榮譽。四川省文化企業100強企業、「四川民營文化企業演藝類十強」、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先進單位……20多年,他們見證了整個行業的風風雨雨,也目睹了不少時代的重要瞬間。

2008年的熊家班,為「兩件大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奧運會和地震,這兩件事對川人來說也是印象深刻的。2008年地震以後,演出一度中斷,震後第二周熊家班就帶著任務參加義演,安撫著當時驚惶的群眾,隨後熊家班與殘疾舞者廖智合作,共同編排了《鼓舞》。廖智在5.12特大地震中失去雙腿,深愛舞蹈的她與熊家班合作,在一隻大紅鼓上跪立起舞、敲鼓,這個節目因為勵志和感人,被央視等媒體爭相報導。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全國的一件大事,奧運火炬傳遞到成都時,由於突發情況,導演組被提前一天告知,需臨時更換聖火傳遞圖中的節目和演員。情況非常緊急,第二天就要直播,幾經介紹,熊家班臨危受命。肖良鑫帶著10多位成員,連夜奔赴火炬傳遞現場,提前踩點,演員們通宵達旦地彩排,力求將打鼓的動作練到精純。努力沒有白費,第二天演員們用飽滿的熱情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上手快,「靠譜」又善打硬仗,圈內人稱之為「文藝輕騎兵」。

熊家班創立之初只有6個人,以舞獅聞名。肖良鑫是「第三代」。熊家班之所以姓熊,是因為當時肖良平的哥哥與90年代四川武術代表人物熊長貴聯合創立。考慮到四川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非遺表演,熊家班於是引進了外地的非遺表演舞獅,隨後又將北方大鼓引入,至此形成了南獅北鼓的演出格局。他們經歷過傳統文化演出最輝煌的時期,至今保利等房地產開業,還保留著當時熊家班式的舞獅活動。舞獅開業活動得起大早,參加大廟會得連軸轉,節假日就是「高強度工作的高峰期」,演員們已經習慣了。

熊家班演員的工資,在圈內「領跑」了10年,其間經歷過輝煌,也面臨過低谷期。民營院團無法像國有院團一樣有穩定的收入,節目直接接受市場的檢驗,而且還要面對市場新生的各種同類競爭者,以及各式各樣的「客戶」,其中也不乏不少欠帳的客戶。做標書、打官司,肖良鑫說這些都沒有少遇到過,現在已經能「一告一個準兒」了。但同時,「走量」的熊家班也在反思,究竟是怎樣的演出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原創的節目、精品的節目,越來越成為這個市場的稀缺品,是否應該走出這種「勞動密集型」的創作模式,轉而利用這次疫情去做一次優化升級?

2016年,肖良鑫為自己的客戶和好友在電影院包下了一場名為《白鳥朝鳳》的電影,這個獨特的包場令圈內人印象深刻,現在還時常提起。肖良鑫說,做傳統文化的人,與電影中的人有很很多相似的處境,大家是被劇情深深觸動了,而不是我的包場。

相關焦點

  • 白蟻飛入尋常百姓家,該如何是好?
    正好遇到白蟻繁殖婚飛季,在傍晚的時候19:00——21:00就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3—6月份白蟻婚飛季節,家中的門窗都要設置沙門紗窗,防止白蟻飛入室內,因為一旦有分飛蟻飛入室內,只要配對成功就會尋找合適的地方築巢危害。方法 :對付這種通過「爬、飛、帶」進來不久的分飛蟻,很好滅殺,只需關掉燈,在室內放盆水,然後用手電筒照向水中,這樣室內的分飛蟻都會接二連三的趨光飛入水中,並淹死。
  • 齊齊哈爾:百姓宣講志願同行 讓政策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自開展「百姓宣講 志願同行」理論宣講主題活動以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委宣傳部突出圍繞理論政策的重點、社會生活熱點和群眾關注焦點,充分發揮鶴城志願者在理論宣講中的主力軍作用,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築牢理論宣講志願服務平臺。
  •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中新網武漢9月23日電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開幕。在民用領域,北鬥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以民眾日常使用的地圖導航為例,目前80%手機晶片支持北鬥,在手機上使用高德地圖,即可體驗到北鬥系統的定位服務。於賢成表示,未來隨著「新基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發展的推進,北鬥技術應用和時空服務將更加普及,並將與5G、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加速融合,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行業和大眾生活之中,更加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 潘建偉:遠沒到「飛入尋常百姓家」地步
    潘建偉:遠沒到「飛入尋常百姓家」地步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網際網路催生了許多新經濟形態,但是「新」未必是創新,需要冷靜分析。黨的19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要鼓勵創新、倡導創新、包容創新,也要特別注意維護創新。
  • ——「飛入尋常百姓家」
    然而,機器人想要真正走入尋常的百姓生活,成為人類生活中好幫手,所欠缺的恰恰是這一步。人類能大量地運用無意識的運動範疇 ——我們知道如何給別人友好的讓路,如何察覺到自己侵犯了別人的隱私空間,我們自然也知道如何從冰箱裡取出一盒牛奶而不必移開所有擋在前面的道路上的物體。而我們也希望機器人可以這樣做。然而問題就在於,機器人可能會「粗暴」地把牛奶盒拿出來,而把躺在前面「擋路的」物體都拿光。
  • 中國酵素城 讓環保酵素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酵素城始終將環保酵素研發生產納入酵素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在不遠的將來,環保酵素這一新興產業一定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 古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原來是這裡
    南京秦淮河旁有個著名的烏衣巷,舊時的烏衣巷是上流名士與貴族們聚集的地方,也是詩人頻繁創作的源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劉禹錫那首《烏衣巷》,詩中流傳最廣的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所指的就是這裡。其實王導和謝安並不是同一代人,但卻同樣受著當時人們的推崇。
  • 孔雀飛進尋常百姓家:小夥靠養孔雀年入十萬!
    耿天時養孔雀鼓起了腰包,這也吸引了不少人來參觀學習,耿天時也樂於分享經驗,從來都是毫無保留的講述經驗、傳授技術,用他自己的話就是要讓孔雀賣到北京、上海,而且要讓孔雀飛進尋常百姓家。耿天時告訴我們:他有一個計劃,打算以「基地+農戶」的形式進行合作,然後以網際網路平臺作為依託進行銷售,預計今年發展本村養殖戶3—5戶,然後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 三翼鳥「智慧中國家」飛入尋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曾預測,到2035年國內潛力新中產家庭數量將從4億攀升至8億,他們最核心的訴求是什麼,無疑是「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應運而起的海爾智家三翼鳥、華為智慧家、小米智能家居等等品牌,都贏得了發展紅利。
  • 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2019-02-11中新社記者 鍾欣 攝     中新網漢中2月11日電 題:(新春走基層)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中新網記者 李姝徵  11日,冬日的漢江河清冷寂寥,數隻頭頸鮮紅,背羽雪白,翅下泛著粉色光彩的奇異大鳥從江面掠過。「這就是朱䴉。」村民隨手一指,不在意地說。
  • 從皇家特典到時尚潮牌:飛魚服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
    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期間,曾對工部官員下令,「凡有織繡蟒龍、飛魚、鬥牛等違禁花樣者,工匠處斬,家口發邊衛充軍。」朱祁鎮的孫子朱佑樘也在此問題上做過努力。弘治元年,都御史邊鏞上奏請禁蟒服,奏摺中,邊鏞對服飾上的蟒紋提出質疑:「蟒蛇本該沒有角也沒有爪子,現在的內官獲賜的蟒服全是龍的形狀,實在不成體統。」他建議將受賜官員的蟒服盡數收繳,也不許再織造,違者嚴懲。孝宗皇帝也認為有理,遂頒布命令禁止私造賜服。
  • 千兆光纖已覆蓋 8000 萬戶,雙千兆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那麼,雙千兆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呢?千兆覆蓋用戶已超 8000 萬就在筆者剛畢業工作時,國家還在推動 「光進銅退」,各種民營寬帶運營商風生水起。五年前光通信覆蓋僅佔四成左右,現在已達到九成以上,甚至為補齊農村寬帶短板,工信部組織了六次電信普遍服務試點,要求企業進一步到位,將光纖鋪到行政村的村委會、學校和醫務室,實現了農村、城市同網同速。
  • 雷射應用:飛入尋常百姓家!雷射的前世今生
    古爾德做夢都想成為一名發明家,於是他主動放棄了博士學位,加入到了一家小公司,他試圖說服這家小公司研製雷射器(實現比微波波長更短的範圍內的光放大),這家小公司一方面用古爾德的方案去向軍方申請專利,另一方面用他的方案去向軍方申請經費30萬美元。  有了經費以後,古爾德就開始了雷射器的研製。
  • 未來篇 | 冷凍電鏡,能否「飛入尋常百姓家」?
    因此,科學家們一邊在慶祝新的解析度記錄的誕生,一邊在想方設法讓冷凍電鏡變得更快、操作更簡便、價格更親民,希望它能夠成為「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分析工具。X射線晶體衍射依然是解析蛋白質結構的主要手段。只要能夠獲得高質量的蛋白晶體,X射線晶體衍射獲得的蛋白質結構解析度要高於冷凍電鏡。
  • 北京二級保護動物怪鳥「戴勝」飛入百姓家(圖)
    北京二級保護動物怪鳥「戴勝」飛入百姓家(圖)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信報通州訊(實習記者郭麗君)6月2日早上,家住梨園村的王女士家屋簷上落了一隻奇怪的鳥
  • 一年13萬份「廉畫」飛入尋常百姓家 樂山夾江年畫散發濃濃「廉味」
    一件件優秀的年畫作品,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帶給人們吉祥歡樂的同時,以藝術之名傳播廉潔理念,涵養人們現代文明人格。始於傳統:人們希望能鎮邪惡一項藝術的興起,源自於人們對它的精神寄託。據記載,明朝中期,夾江就有了年畫作坊。
  • 翩翩黑蝴蝶 飛入百姓家
    N海都記者 張碩 關銘榮 見習記者 夏雨晴 文/圖 海都訊 昨天,市民鄭女士撥打968111熱線反映,自己家中飛入了一隻黑色的蝴蝶,其花紋很美,個頭也很大。 鄭女士家住在福州五四北君臨香格裡小區的一棟別墅中。昨天下午,記者在鄭女士的家中看到了這隻蝴蝶。這隻蝴蝶張開翅膀大約有手掌大小,底色漆黑,兩翅尾部狹長。
  • 高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
  • 藍孔雀飛入村民家 賴著不走還築了巢
    7月27日一大早,一隻藍孔雀飛進了武川縣哈樂鎮大麻會溝村村民老張的院子裡,不但啄食家禽飼料,還在院裡的一棵樹上築巢壘窩。村民們爭相來到老張家觀賞藍孔雀,認為孔雀飛入尋常百姓家,象徵著大吉大利。8月5日,老張家飛來藍孔雀的消息傳到了武川縣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哈樂派出所。
  • 微流控技術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打開APP 微流控技術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李倩 發表於 2018-08-21 14:06:18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過去十年,微流控技術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