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被指編造假論文換職稱 學習官網改其簡歷

2020-12-05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大學教授被指編造假論文換職稱 學習官網修改其簡歷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最近有網友舉報,四川醫科大學,也就是原瀘州醫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田耘。「編造假論文換取教授職稱和行政崗位」。學校官網的截圖顯示,田耘有一篇論文發表於《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第105頁。可是,這份刊物這一期的這一頁,根本就不是田耘的論文,而是另一篇文章。而他共有四篇論文都是類似情況。田耘的解釋,他說自己的論文其實發表在了增刊上,學校網站為了編排好看就沒註上。

  「校方確定我沒有造假,之所以沒有在簡歷中標註是增刊,可能是為了編排好看。」

  「我們現在沒有增刊,沒有論文集,增刊十多年不辦了,如果說是2006年第6期的增刊,它肯定是假刊。」

  這兩句話是前後矛盾的說法。目前,四川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官網已經對田耘的簡歷已作了修改,刪掉了科研成果等介紹。我們也希望校方能儘快查清楚,這些論文到底是不是無中生有。做學問是個嚴肅的事,我們不怕網站編排不好看,就怕學術道德有問題,這樣才不好看。

相關焦點

  • 醫學論文造假再被通報!醫生評職稱要改了
    6家醫院科研違規被通報今天(9月16日),科學技術部官網通報了九起科研違規行為,其中七起涉及論文買賣問題,醫院成為「重災區」。此次通報中,有六起論文違規發生在醫院,五起是論文購買,一起違反論文署名規範。
  • 教授被指學術造假17年:用SCI篇數來論英雄、評職稱,被指有弊端
    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學術造假,在網絡剛剛熱炒,就迅即被有關部門回應,稱其舉報早有定論。武漢大學官方微博發布的《關於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不端的調查意見》表明,被指17年持續學術造假的李紅良團隊,舉報者舉報的相關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但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個別疏漏。耿美玉所在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武漢大學一樣,高度重視質疑耿美玉論文造假的問題。據有關報導,耿美玉所在的藥物所已組織專家進行初步核查。
  • 簡歷造假的8種「騷操作」
    一位自稱「虎牙被抬當事人」在社交平臺發聲,稱其遭受公司的冷暴力導致抑鬱症,並被HR「抬出了」公司。隨後虎牙官方也聲明,該員工在職期內存在簡歷造假、在外兼職等多項違規行為,遂解除勞動合同。有網友認為員工簡歷造假是對公司的欺詐行為,理應解除;也有網友表示HR的行為已經構成了違法行為,可以報警了。但是拋開做法的對錯,單就簡歷造假來講,這種現象在職場中早已屢見不鮮。
  • 天大教授學術造假,舉報信居然是一篇123頁的論文,不愧為科研人才
    來看一下張裕卿教授的簡歷,張教授的本科,碩士和博士都是在天津大學攻讀,先後獲得了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從事科研,發表了多篇論文,且有著20多項的專利。 然而,這位同學的舉報卻讓人大吃一驚。舉報人指出,這位張教授已經不是涉及一點點學術不端了,而是明目張胆的造假。 同學想做實驗,張教授不給機會,所有的實驗記錄和數據全靠造假。其所有的實驗,發表的論文幾乎全部是造假得來的,且還多次幫助其女兒發表論文。
  • 教授抄襲國外論文,「假論文」能換多少真利益
    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科研大佬背後的學術不端,高產教授背後的幾種科研論文造假的行為
    由於曾經的學術論文僅在局部的學術圈內流傳,因此很多低級的學術不端,論文抄襲屢見不鮮,最著名的當屬南京大學青年長江學者梁瑩教授,被網絡譽為404教授,在大數據的時代下,曾經為梁瑩帶來無數榮譽的論文成為隱患,通過數據對比發現,所謂的名校知名青年教授
  • 對論文造假該有系統性處理
    舉報者在材料中圖文並茂地列舉了其導師存在指導學生論文造假、一稿多投等諸多問題。 這起堪稱「論文級別」的舉報材料,宛如投入學界的一顆「炸彈」。涉事校方有必要對這起學術不端事件作出系統性處理。首先,要嚴肅追究導師的造假、抄襲責任,同時維護他所帶學生的合法權利。
  • 學術造假!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和其女被研究生實名舉報
    2020年11月19號,一封長達123頁的實名舉報信在圈內瘋傳,舉報信名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張裕卿,男,漢族,博士研究生學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招生化學工程、生物化工、 膜科學專業學生。《舉報信》主要列舉了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論文造假,為其女以不正當手段發表論文,讓女兒得以從外校保送到天津大學。
  • 職稱申報建黑名單 學術造假一票否決
    不發表論文就評不上教授、過不了外語考試就無緣評職稱……近年來,我國的職稱評定製度屢遭詬病。昨日,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向社會公布,對職稱評定製度進行重大改革。  《意見》要求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並明確提出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
  •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抄襲論文被取消碩士學位,學術造假何時休?
    華中科大體育學院官網教師簡介據官方公布資料顯示,萬某於2007-2009畢業於湖北大學體育學院,獲得教育學碩士。而網上爆出的論文造假抄襲事件也正是其當時碩士畢業論文。近年來,學術造假事件屢禁不止。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比如:2019年4月,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因碩士學位論文《腐敗對我國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存在抄襲,被撤銷碩士學位,同時其導師洪源被給予警告處分。2019年2月,北京電影學院翟天臨因學術造假,最終被北京電影學院取消博士學位,同時北京大學也撤銷其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為評職稱而學術造假?讓醫務人員把論文寫在臨床上
    王女士是江蘇省泰州市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因為評職稱,需要在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王女士聽說網絡上有「槍手」專做「代寫代發表論文」的生意,便有些動心。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女士遇到了論文騙子,被騙了數千元。「代寫代發表論文」可謂化石級騙局,騙局有時未必需要很高明,只要擊中受騙者的「痛點」,往往就成功了一半。那些中了「槍手」圈套的醫務人員,毫無例外都是為了發論文、評職稱,而自己又寫不來、發不了。這裡就牽涉一個老掉牙的問題,醫務人員評職稱難,難於上青天。
  • 山東6篇醫學論文造假被外國網站曝光
    &nbsp&nbsp&nbsp&nbsp近日,國外一家知名論文抄襲監察網站發表報告稱,中國多篇醫學論文涉嫌抄襲,並推斷有論文代寫公司與部分雜誌勾結,通過發表造假論文牟利。在曝出的造假論文裡,有6篇出自山東濟南、煙臺、日照等地醫院。為什麼醫學界論文造假現象頻出?
  • 論文造假生意依舊 中國亟需打造自己的SCI
    從撤稿名單來看,這107篇論文全部來源於中國作者,而作者絕大部分又來自國內各大醫院。曾參與過國內外有關期刊審稿的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放射科和介入科主任梁宗輝教授在接受1℃記者採訪時說,這一次的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續,但造假原因相比2015年有著本質區別——論文造假不一定是假論文。4月18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下稱「中國科協」)領導與斯普林格方面進行了會談。
  • 【放心省心】德宏州經濟系列職稱論文需要多少字數
    德宏州經濟系列職稱論文需要多少字數  引言內容。  ,共完成專本科論文7000餘篇,碩士研究生論文2000餘篇,職稱論文5000餘篇,畢業論文通過率達到99%,職稱論文發表成功率98%,基本實現零失誤、全通過。
  • 12教師為評職稱買論文 賣論文者被查出
    12教師為評職稱買論文 賣論文者被查出  假論文炮製者聶繼紅實為礦大待崗人員,校方正進行深入調查  12月16日,新華社以「大學教師為何造假?」為題報導了安徽亳州師範專科學校部分教師申報副教授的論文有造假嫌疑一事。
  • 南開校長被指論文造假,期待「公允調查」
    近日,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有18篇論文涉嫌造假,論文實驗圖片也存在PS痕跡,一時引發熱議。
  • 蔡英文博士學位系造假?畢業論文莫名失蹤
    海外網6月11日電 臺灣民進黨2020初選民調進入關鍵時期,蔡賴陣營爭奪正酣,10日,綠營名嘴突然在社交平臺貼文質疑蔡英文博士學位系造假,稱「在倫敦大學高等法律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IALS,也是英國的論文匯集中心)網頁寫的是:蔡的論文『missing』(不見了)」。
  • 國內多篇醫學論文被指涉假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追問  1 醫學論文造假為何屢見不鮮?  記者查詢發現,醫學論文被曝涉嫌抄襲並不鮮見。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表示,醫生論文造假屬於學術不端行為,但除了醫生個人原因,其中還存在醫生職稱評定標準問題。
  • 醫生論文評職稱調查: 制度性的逼良為娼
    另一位 36 歲的王醫生是鄭州市某基層醫療中心有名的「好大夫」,看病細心、經驗豐富,臨床經驗一流,但因為遲遲過不了論文關,一直沒法評職稱,忍無可忍也只好想辦法花高價錢解決。「我被現實逼得沒辦法了。」王醫生感嘆,她有一位特別好的老師,是河南省某三甲醫院的科主任,因拒絕論文造假,直到退休,依然還是副主任醫師的職稱。而老師教出的很多年輕學生,早都已晉級主任醫師。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