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
用樹輪穩定氧同位素重建東北年均溫變化 |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的升溫已導致永久凍土部分融化、生長季延長、樹木大量死亡等一系列生態危機。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樹輪實驗室利用東北地區的油松年輪穩定氧同位素首次定量重建了東北地區年均溫變化,方差解釋量達到46.6%。相關重建結果與中高緯歐亞大陸溫度變化空間相關顯著,也與周邊其餘水文氣候重建同步變化。
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東北溫度內部變率大的時候,十年到多十年周期顯著,進一步研究發現重建主要受東亞夏季風和北大西洋濤動影響。該重建與幾個重建的北半球年均溫序列顯著負相關,說明了我國東北溫度與北半球溫度變化存在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存在於1950年之前。1850—1950年間,中國東北平均溫度些微下降。
然而,空前的增溫始於上世紀50年代,其增幅為過去兩個世紀來最大。該研究也表明,如果1950年以來的增溫持續,將給我國東北的森林生態系統和凍土生態系統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據了解,這項研究是我國第一個基於樹輪穩定氧同位素的溫度定量重建工作。近日,相關成果發表於《總體環境科學》。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41432
《中國科學報》 (2020-12-02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