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要讓孩子們保持探索的精神

2021-01-08 教育信息速報

記者 林勁榆

晨報訊 今年,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眾多青年和少年科學家出現在現場,那麼中國年輕一代的科學創新精神該如何培養?對此,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朱棣文指出,科學創新精神要從小抓起,從小培養。

他表示,當人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其實天生有探索精神,它本身就是一種天賦。而隨著孩子長大成人,一定讓他們保持這樣一種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不要去打擊他們,這個很重要。「特別是在高中和本科教育、碩士教育階段,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好的導師制度,通過好的導師培養,讓本科生和碩士生進行新的探索發現。」在試錯過程當中,不斷去發現新的想法,新的創新,而不是說遇到問題就去讀論文,看課文,而是進行自我的探索和創新,在這個過程找到和前人截然不同的新路徑,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科技進步。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朱棣文:重要的是,全球科技界能保持一個開放的溝通生態
    對於這個科技類論壇常見問題,朱棣文的回答並不套路。 「對年輕的科學家來說,必須要對很多領域保持開放的好奇心。誠然,要作出科學的貢獻和成就,你需要專注,但是你也需要在其他領域關注。」在他看來,科研本身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工作。這個「巨人」並不僅僅是指個別科學「大牛」,而是許許多多不同專業領域的前人的工作。
  • 諾獎得主朱棣文:年輕人應有「全球同理心」,不局限於朋友、家人或社區
    年過七旬的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在今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特設科學態度大師講堂上,關注起了年輕人的精神世界。他在線分享了自己對快樂的認知,他說年輕人應當明白什麼是人生裡最重要的東西。快樂是重要的,但還要學會與他者分享快樂,同時要具備全球同理心。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去世,他發明了「雷射鑷子」,曾...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9月21日,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在美國新澤西的家中去世,終年98歲。10月4日,他的親屬向外界確認了這個消息。
  •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8年得主Arthur Ashkin去世
    物理學獎得主,Arthur Ashkin在美國新澤西的家中去世,終年98歲。大約十年後,他開始專注於雷射和非線性光學,並且一直在這個領域探索,直至1992年退休。博士,獲得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朱棣文博士獲獎的理由是:發明了用雷射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
  • 諾獎得主朱棣文:樂於熱愛,當下即未來
    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名師說(mingshishuo)」特別推薦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因「發明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獲得199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明年可能會發現黑洞-中子星並和
    12月19日,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Rainer Weiss先生和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教授Kip S. Thorne在北京參加未來論壇、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聯合主辦的第36期理解未來講座。Thorne教授樂觀表示,明年LIGO可能會發現黑洞-中子星並和。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鍾南山、朱棣文發表開幕致辭
    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為主題,共計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137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將出席。 在開幕式上,朱棣文、鍾南山、姚期智等世界頂尖科學工作者,針對新冠疫情下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如何進行學術交流等一系列問題發表講話。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公布: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8年,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WLA副主席朱棣文:科學進步需要通力合作,避免被其他領域競爭波及
    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最後一天,WLA(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接受媒體採訪。朱棣文與媒體視頻連線。發布會上,朱棣文說,「在其他領域的競爭,不要在科學領域發生。每一個國家的確有各自的發展計劃和商業進展,但是從基礎科學的發展來說,合作十分必要。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使得跨國界溝通交流變成常態,青年科學家和頂尖科學家能夠積極交流,推動技術變革。所以我們不只是局限於各自的一個小領域,而是來跨界合作的,這樣才能大力推進科學的進步。」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鍾南山、朱棣文發表開幕致辭
    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為主題,共計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137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將出席。 在開幕式上,朱棣文、鍾南山、姚期智等世界頂尖科學工作者,針對新冠疫情下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如何進行學術交流等一系列問題發表講話。
  • 諾獎得主朱棣文:中國已具備所有條件成為世界新能源領袖
    諾獎得主朱棣文:中國已具備所有條件成為世界新能源領袖 2020-11-06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 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教授簡介
    中新社香港十月六日電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光纖之父」高錕教授六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高錕教授獲獎是因為他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有傳說稱高錕和夫人結婚之前,夫人提出要做一個試驗:兩人分開半年不見面,看彼此是不是還掛念對方,如果是的話就說明是相愛的。高錕承認有這事,但他說那樣不行。他說,時間當然是一個考驗的過程,但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家分手半年,這種提議沒有什麼意思。高錕教授說,「實驗室應該做實驗的,但是這個(婚姻的)實驗不能夠做,我不需要做」。
  • 14位諾貝爾獎得主頻頻到訪這所985高校!
    在電子科技大學,你就可以與諾獎得主面對面,走進大師的精神世界,感受科學精神和治學思想。本期推送,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來過成電的諾獎得主們!根岸英一根岸英一,日本化學家,普渡大學教授,在有機化學界享有盛譽。
  •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諾貝爾網站視頻截圖獲獎者究竟是誰?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於1931年出生在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彭羅斯曾以「奇點理論」等相關研究與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創立了現代宇宙論的數學結構理論,二人還曾共同榮獲沃爾夫物理學獎。沃爾夫物理學獎被認為是除諾貝爾物理學獎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虎嗅網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五年得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ames Peebles,Michel Mayor和 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認知的顛覆性貢獻。
  •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你還只知道居裡夫人嗎?花3分鐘了解更多!
    2020年度諾貝爾獎首個獎項後,另一自然科學類獎項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在不早於北京時間今天17時45分「官宣」得主。 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威廉·勞倫斯·布拉格,獲獎時是25歲。1915年,他和他的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同時獲獎。 2018年,亞瑟·阿斯金以96歲高齡獲獎,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的最年長者。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於1931年出生在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彭羅斯曾以「奇點理論」等相關研究與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創立了現代宇宙論的數學結構理論,二人還曾共同榮獲沃爾夫物理學獎。沃爾夫物理學獎被認為是除諾貝爾物理學獎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萊因哈德·根澤爾,1952年出生於德國,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於1931年出生在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彭羅斯曾以「奇點理論」等相關研究與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創立了現代宇宙論的數學結構理論,二人還曾共同榮獲沃爾夫物理學獎。沃爾夫物理學獎被認為是除諾貝爾物理學獎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