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草莓「雪兔」試種成功
近日,記者在海鹽縣澉浦鎮(南北湖風景區)「我家的園子」大棚看到,今年試種的白草莓「雪兔」已經成熟。據介紹,該新品種草莓於2020年9月開始試種,成熟後的「雪兔」草莓果實顏色為白色。(原標題《白草莓「雪兔」試種成功》。編輯宋彬彬)1609970474000
-
廣東:日本天價甜瓜增城試種成功
好消息是,廣東增城荔湖街太平村諾普信田園綜合體試種成功,未來走入尋常百姓家也將不是難事。 被譽為瓜中之王、曾在日本拍賣出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一對的日本阿魯斯網紋瓜,在廣州市增城荔湖街太平村諾普信田園綜合體試種成功,正火熱接受預訂銷售中。
-
非洲刺角瓜在察布查爾縣試種成功
原來,這是非洲刺角瓜,首次在察布查爾縣試種成功,目前已迎來採摘季。 記者在楊志家的地裡看到,一大片長勢茂密的藤蔓上掛滿了非洲刺角瓜。楊志隨便摘下一個顏色泛黃的瓜,用小刀從中間切開,瓜的清香味立即撲鼻而來。他麻利地掏出瓜瓤放到碗裡,拌上蜂蜜,讓記者品嘗,味道真是不錯。「發黃的瓜已經熟了,可以食用。吃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拌蜂蜜,也可以拌辣椒麵,還可以做成果醬。」
-
我國首批油棕樹組培苗大田試種成功
新華社海口11月17日電(記者劉鄧)記者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首批油棕樹組培苗在海南省儋州市經過兩年大田試種,已實現100%正常開花掛果,這意味著我國油棕組織培養技術已經成熟,有望在數年內實現優質油棕樹組培苗的商業化生產應用。
-
巴西櫻桃在丘北試種成功
今年,從臺灣引進的巴西櫻桃在丘北試種成功 經過幾場春雨洗禮後,位於普者黑景區仙人洞村的嘉寶果莊園裡試種的巴西櫻桃果樹即將進入成熟期,日前,記者聞訊而來
-
西藏林芝三色火焰參試種成功
8月8日華僑城房車營地與您相約見證品鑑自火焰參從荷蘭引入我國以來,在女鐵人徐海燕的帶領下,我國多地反覆試驗種植,終於在被譽為"世界唯一一塊淨土"西藏林芝試種成功,高品質高品位的火焰參,尤其是三色火焰參的問世,開闢了火焰參在我國的新天地。
-
吉木薩爾縣開展首例椎間盤髓核射頻消融術新技術
中新網新疆新聞3月23日電(陳川)3月22日,吉木薩爾縣中醫醫院疼痛科為一名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李先生在CT引導下實施經皮椎間盤髓核射頻消融術新技術,手術非常成功。 男性患者李先生患腰椎間盤突出症多年,經常腰痛的直不起來,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得知自治區人民醫院王德全主任醫師每月到該院坐診。
-
海拔3600米藏區成功試種出稻穀
在海拔超過3600米的藏區高原試種出稻穀了。10月29日,記者在甘孜州理塘縣甲窪鎮俄曲村的瑪吉阿米花園農莊看到,大棚裡試種的兩畝旱稻已穗滿枝頭,即將成熟收割。在高原種稻穀,是從未有過的嘗試。該農莊負責人丁方麗告訴記者,旱稻種植的海拔最高極限是2000米,這裡試種的旱稻基地是已知海拔最高的實驗基地。「高原旱稻種植最大的問題是氣溫,我們在大棚上特意蓋了一層『棉被』,即使棚外溫度在零下20攝氏度,棚內也能保證在10攝氏度左右。」丁方麗說,基地大棚是特意打造的,一個大棚1畝地,造價在32萬元左右,目前實驗有2個大棚。
-
甘肅華銳藏區山旱地佔耕地八成 跟進藜麥產業冬季試種成功
圖為甘肅武威市天祝縣冬季日光溫室裡,藜麥已近成人高度,這意味著當地在冬季試種藜麥成功。 伏潤之 攝中新網蘭州2月14日電 (記者 崔琳)春寒料峭的2月,在甘肅華銳藏區武威市天祝縣境內的日光溫室裡,原本秋季才能開花結穗的藜麥已近成人高度,這意味著當地冬季試種藜麥成功,進一步推廣後,可以為製作藜麥花卉提供原材料,每棚年可實現產值9萬元左右。該縣松山鎮阿崗灣村種植戶包貴珍,家中有五口人,昔日靠種植馬鈴薯生活,畝均收入300元左右。
-
「富硒多倍體高產蒲公英新品系」銘賢1號試種成功 - 山西晚報數字報
7月7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山西農谷獲悉,「富硒多倍體高產蒲公英新品系」銘賢1號在晉中市太谷區範村鎮試種成功。範村鎮南田受村村民薛文柱的蒲公英試種基地裡,綠油油的蒲公英苗已經有一尺多高。 今年,山西智創園科技有限公司在太谷區範村鎮推廣蒲公英種植。薛文柱一家人試著栽了一畝蒲公英苗。
-
重慶交大在西沙海灘試種蔬菜成功 半畝地上採收7種蔬菜共1500多斤
通訊員 陳竹飛 攝 5月2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交通大學獲悉,該校一科研團隊用力學治沙的方法,在西沙群島上試種蔬菜,首次收穫了1500多斤,將海灘變成了「良田」。研究團隊稱,這標誌著重慶交大治沙團隊在西沙試種蔬菜獲得成功。
-
上海崇明黃紫花菜試種成功,2020年將建成20個博士農場
黃紫花菜在崇明試種成功上海市農科院謝祝捷告訴澎湃新聞,上海崇明其實是全國花菜之鄉,因為這裡的土壤強鹼性,加上氣候適宜,非常適合花菜生長。而西蘭花是保健蔬菜,在國際蔬菜市場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內生產潛力巨大。
-
第一代高產海水稻青島試種成功 形成穩定品種仍需三年
「試種成功了!最高畝產620.95公斤!達到普通水稻的平均產量了!」28日,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耐鹽鹼水稻材料評測會專家組組長劉世平教授視頻連線遠在長沙的袁隆平院士。經過153天的精心培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青島試種的我國第一代「海水稻」,於今天下午收割、測產。
-
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在玉林試種畝產超700公斤
7月12日,播種8月12日,插秧9月28日,抽穗,遇上颱風過境……11月19日,試種水稻開鐮得知第三代雜交水稻在全國水稻產區試種,他與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取得聯繫,表達了在廣西「糧倉」——玉林試種的想法。今年5月,通過嚴格審核後,他如願拿到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的稻種,共11個組合。李耀球觀察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稻穗。試種後,李耀球全身心投入觀察與研究,每天記錄水稻的生長情況。
-
"魔鬼椒」升級版「地獄火焰」在石柱試種成功!世上最辣辣椒你敢戰嗎!
看完這條微信你就不會這麼想了近日,記者從石柱縣辣椒科技園得知魔鬼椒的變種——「地獄火焰」在石柱縣辣椒科技園試種成功
-
海水稻試種成功 形成穩定品種仍需三年 鹹水中種出來的水稻是不是...
「試種成功了!最高畝產620.95公斤!達到普通水稻的平均產量了!」28日,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耐鹽鹼水稻材料評測會專家組組長劉世平教授視頻連線遠在長沙的袁隆平院士。經過153天的精心培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青島試種的我國第一代「海水稻」,於今天下午收割、測產。 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的30多名專家組成的測產專家組,實地挑選了灌溉用水鹽度為0.6%的四份試驗海水稻進行評測,經過小區域收割、脫粒、除雜、測水分、稱重環節,測產結果讓大家驚喜不已:4份畝產均超過400公斤,其中「YC0045」海水稻畝產高達620.95公斤。
-
長沙縣金井鎮2米高「巨人稻」試種成功,畝產破1噸
個頭兩米,禾下乘涼不是夢在長沙縣金井鎮,巨型稻試種成功。「現在還剛開始抽穗,最高可以長到2.25米,禾下乘涼不再是夢。」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夏新界介紹,巨型稻穗長粒多,圓潤飽滿,稻穗的粒數多的可達800粒,每千粒稻穀重28克左右,此前在常德西洞庭種下巨型稻「試驗田」畝產突破1000公斤。
-
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在玉林試種畝產超700公斤
得知第三代雜交水稻在全國水稻產區試種,他與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取得聯繫,表達了在廣西「糧倉」——玉林試種的想法。今年5月,通過嚴格審核後,他如願拿到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的稻種,共11個組合。 試種後,李耀球全身心投入觀察與研究,每天記錄水稻的生長情況。「7月12日,播種;8月12日,插秧,每個組合小區面積為2米×4米;9月28日,抽穗,遇上颱風過境……」一個藍色的簡易文件夾裡,詳細記錄了他觀察研究水稻生長過程、形態特徵和適應性等相關數據。
-
納米研究新成果:金屬納米粉體運用於小麥 大面積試種獲高產提質
甘肅省科學院納米研究團隊在河南、新疆和甘肅試種的大面積納米冬小麥和納米春小麥提質增產。圖為河南襄城縣冬小麥對比照片(右側為納米小麥)。甘肅省科學院近日披露今年5月到7月的實收實測結果顯示,河南省襄城縣試種的冬小麥846畝,將納米粉體浸種和兩次噴灑處理,畝產提高27.3%;在新疆種植的600餘畝冬小麥,兩次納米噴灑處理,平均畝產提高13-15%。
-
[公告]西部建設:吉木薩爾縣天宇華鑫水泥開發有限公司2×3000噸/日...
1.1.2 建設地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北三臺循環經濟工業園。於2009年11月3日在深交所IP0成功上市,是全國混凝土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註冊資本2.1億元,資產總額16.15億元,員工近2400餘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佔39%,其中,中、高級技術人員佔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