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破冰船有多牛?獨創雙向破冰技術,10米冰牆直接掏空

2020-09-03 九品博物官

如今,「雙龍探極」時代已經正式來臨,縱觀來看,前往遙遠神秘、常年冰封的地球南北兩極,破冰船是運送考察隊員、開展冰區海洋調查、運輸科考設備和物資的重要平臺,在人類的船舶建造歷史上,破冰船出現的時間不算長,直至16世紀,在俄國沿海地區才出現了一種具有雪橇型船首、能夠穿破薄冰航行的破冰船,19世紀中葉,德國工程師設計出能「爬」上冰面、利用自身重量將厚冰壓破的破冰船,8月飄雪、9月冰封、11月極夜來臨,在冰雪蒼茫、無邊無際的北極,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北極熊揮舞利爪、稱霸北極,近年來,北極地區因其豐富的資源、便利的航道以及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迅速成為了各國緊盯的聚寶盆,要想打開寶藏,首先得有鑰匙,而所謂的破冰船主要用來破碎海面冰層、開闢航道,進而保障艦船進出冰封港口或引導艦船在茫茫冰區安全航行。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想成為「極地霸主」先要有冰上艦隊,想建立冰上艦隊必須有實力強大的破冰船,俄羅斯正是破冰船家族的實力「大咖」,2016年相關數據表明,在環北極國家中,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芬蘭、瑞典、挪威都擁有一支強大的破冰船隊,其中,俄羅斯最多,擁有20艘破冰船,事實上,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當時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俄羅斯境內共有7艘核動力破冰船,是一種以核動力為動力的破冰船,加拿大地區有6艘破冰船,美國有4艘破冰船,此外,德國、荷蘭、阿根廷、澳大利亞、日本等國也各擁有1-2艘破冰船。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北極海冰迅速融化,北極航道開通,冰區海洋生物資源商業捕撈可能性也已增加,世界各國也在競相設計和建造新一代破冰船,更新和改造老船,不斷提高破冰能力,你知道嗎?2013年底2014年初,中國破冰船「雪龍」號參與營救被困俄羅斯船隻的英雄事跡將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1月19日,「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在位於南極洲的邊緣海,南太平洋一部分的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船舷桅杆及部分舷牆受損,所幸無人員受傷,船上設備運行正常,總的來說,與一般的船舶相比,破冰船要求有高強度的船體,要能承受冰壓力的衝擊載荷,需要有強勁的動力設備、推進機械等,確保在破冰時「有力氣」。

此外,還要求能防寒抗凍,在極端低溫條件下確保航行安全,根據國際船級社協會2006年頒布的《極地級船舶要求》來看,極地破冰船被分為7個破冰等級,從PC1至PC7,其中,PC1級的破冰能力最強,PC7級破冰能力最弱,根據這一標準,你會發現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屬於PC3級,也就是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H2560),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於2019年7月交付使用,正因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首、船尾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故而填補了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值得一提的是,H2560安全性高,通過結構設計,具有很強的防寒能力,也很環保,再者是它驚人的破冰能力,能在1.5米厚度冰、0.2米厚度雪的海況下,以2-3節航速連續破冰行駛,由於它採用了獨創的雙向破冰設計,因此可以在遇到很難突破的冰脊時,讓船體轉動180度,令船尾變成船頭,人們往往驚訝於它尾部的螺旋槳能在海面下削冰,將10多米高的冰脊,像「粉碎機」一樣將冰脊下方的冰塊「掏空」,從而突出重圍。


據介紹,我國新一代破冰船採用了國際先進的雙向破冰船型設計(船首、船尾均可破冰),並具備全迴轉電力推進功能和衝撞破冰能力,可實現極區原地360度範圍內自由轉動,並可突破極區20米當年冰冰脊,滿足全球無限航區航行需求,「雪龍2」號於2019年首航南極,標誌著中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的突破,「雪龍2」號與「雪龍」號將相互配合,形成雙船作業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極地科考效率,有專家表示,破冰船在南、北兩極航行時,主要會遇到三種海況,即開闊水域、浮冰區、陸緣冰區,根據不同的海況,不同的破冰船會使出不同的「破冰招數」,順帶一提,新一代破冰船的主要特點在於其多用性,因為,現在的它既能適應北方航道的深水區航線,也能在靠近北極海岸的淺水區航線航行,如大陸架和河口地區,大陸架是指大陸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河口則是河流的終點,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的地方,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

相關焦點

  • 「雪龍2」號: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作為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於去年7月交付使用,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擁有雙向破冰、360度原地迴轉、防氣泡下沉式龍骨、模塊化作業甲板、冰區水密月池、DP2動力定位、全船防冬化設計、智能船體和智能機艙等亮點設計,能夠搭載101名船員和科考人員航行2萬餘海裡,實現全球無限航區航行。
  • 題:十年磨一劍——「雪龍2」號總設計師談中國造破冰船
    (小標題)技術亮點多「雪龍2」號總長122.5米,排水量約1.4萬噸。作為一艘破冰船,它的破冰能力令人關注。據介紹,「雪龍2」號艏向破冰能持續破1.5米冰加0.2米雪,艉向破冰可在20米當年冰冰脊(含4米堆積層)中不被卡住。
  • 破冰船,原來如此暴力的破冰
    但有一種船卻專門和冰對著幹,這便是破冰船。好多人以為破冰船的原理很高深,其實麼……呵呵。情況一(小case):如果冰層的很薄,不到一人高,破冰船就欺負人了,停都不停,直接衝過去。因為破冰船的材質比較特殊,船頭外殼用至少5釐米厚的鋼板製成,裡面用密集型鋼構件支撐,船身吃水線部位用抗撞擊的合金鋼加固。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
    日電(記者 劉詩平、張建松)命名為「雪龍2」號的我國首艘自主建造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10日在上海下水,這意味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突破。  「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建造,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夠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中國最新極地科考船下水 未來可建核動力破冰船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9月10日,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向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的目標又邁出堅實一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下水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到底「雪龍2」號的性能有哪些提升,「雪龍」兄弟未來將給中國極地科考能力帶來哪些提升呢?就此《環球時報》記者專訪了多位專家。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今日在上海下水
    9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見證了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H2560)下水。這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被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
  • 俄羅斯最強大核動力破冰船剛剛下水,破冰能力比中國產品高出三倍
    同時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區域的浮冰進一步融化,這裡的航道也越來越多的可以被使用。但是即使如此,如何讓各型軍艦和商船能夠在北極地區通行,仍然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稍不留神與冰山發生撞擊,甚至是直接被困在北極的冰凍區,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為了避免上述意外情況的出現,在北極區域活動的國家,就需要專門的破冰船,而在這方面俄羅斯無疑是世界領先的。
  • 【記者即時播報】我國新一代破冰船2014年下水 破冰能力遠超雪龍號
    我國正在建造一艘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極地破冰船,預計於2014年下水服役。這是記者昨天從第28次南極科考新聞發布會上獲知的消息。據介紹,這艘船的破冰厚度在1.5米以上,破冰能力遠超「雪龍」號,而且船上的科研設備也比「雪龍」號先進。目前,我國極地科考破冰船的國際招標工作已經結束,設計進展十分順利。
  • 4艘拖船前呼後擁,世界頭號破冰船出海遠航!俄:中國前途無量
    在這之前,這艘長173米、寬34米、排水量3.35萬噸、破冰厚度高達3米的巨艦,將在寒冷的北冰洋上漂泊半年直到明年5月。俄羅斯國家核動力船舶公司一位工程師稱,未來半年,將對破冰船電子動力裝置的計算準確性、備用柴電動力的性能、導航設備、生命保障系統、錨定裝置等關鍵系統進行逐一測試。
  • 剛下水的國產破冰船為何不用核動力?雪龍2號五大看點
    「雪龍2」號設計船長122.5米,寬22.3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約13990噸,自持力60天,載員90人,能以2至3節的航速在冰厚1.5米+0.2米雪的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夠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的,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國產萬噸破冰船駛入魔都核心水域,只為紀念這位偉大航海家
    「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H2560)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於2019年7月交付使用。「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填補了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
  • 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不止為打通北極航線,還為航母
    俄羅斯造船工業在許多方面落後於別人,但是在核動力破冰船領域依然一枝獨秀,連美國都比不了,如今俄羅斯在相關領域依然在快速的發展,正在建造新一代的22220型,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更在研發0510型「領袖」核動力破冰船。
  • 「雪龍2號」抵達南極,國產極地破冰船迎大考,俄網友:期待組隊
    「雪龍2號」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極地破冰船,今年的7月份,「雪龍2號」船交付給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使用,並於今年的10月15日正式開啟南極之旅。而如今進入南極,可以說是國產破冰船首迎大考,「雪龍2號」的破冰能力如何很快便能見分曉。
  • 中國70億打造破冰船,總功率超美國航母,堪稱「海上浮動核電站」
    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維他斯白令級破冰船,是我國於1993年從烏克蘭進口後,按照中國需求進行改造而成。事實上,雪龍號在撞上冰山後,仍安然無恙的根本原因在於它本身是一艘破冰船,所謂破冰船,是指用於破碎水面冰層、開闢航道、保障艦船進出冰封港口、錨地或引導艦船在冰區航行的勤務船,推進系統上多採用雙軸和雙軸以上的多螺旋槳裝置,並以柴油機為原動力的動力推進。順帶一提,螺旋槳和舵均有防護和加強,破冰時,首部壓擠冰層會在行進中連續破冰或反覆突進破冰。
  •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破冰」,核反應堆發電量超美國福特...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破冰」,核反應堆發電量超美國福特級航母  olivia chan • 2020-09-27
  • 國瓷永豐源助力「雪龍2」號南極科考,中國「破冰」勢不可擋
    10月1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抵達深圳,歡中國自主建造,極地「科考重器」迎儀式於深圳蛇口碼頭隆重舉行。國瓷永豐源有幸再次肩負使命,以國粹匠心獻禮極地「科考英雄」,助力大國極地科考事業再啟新徵程。
  • 「雪龍」號非專業破冰船 破冰能力有限
    1月3日,在完成對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52名乘客的救援任務之後,中國「雪龍」號科考船也遭遇到了浮冰圍困。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5日將從澳大利亞出發赴南極幫助「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以及「雪龍」號脫險。事實上,「雪龍」號並非專業的破冰船,破冰能力也並不出眾。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其中 「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龍」代表中國。雪龍號自首次航行以來,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雪龍號造型十分優美,艦長167米,寬22.6米。作為破冰船,它同一般海船大不一樣,船頭外殼用至少5釐米厚的鋼板製成,內部以密集的型鋼構件支撐,吃水線部位用抗撞擊的合金鋼加固。全船共七層,可承載130人。
  • 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完成破冰測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艦隊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俄羅斯22220項目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在完成北極地區結冰條件下的破冰測試後,最近抵達摩爾曼斯克,將於10月21日投入使用。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北極科考時發現了什麼?
    大名鼎鼎的「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18.65米,創造了我國北極科考的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