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蛋白結構「構建和檢索」方法

2021-01-08 科學網

一種新的蛋白結構「構建和檢索」方法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39:18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Edward W. Yu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他們提出一種同時解決膜蛋白冷凍電鏡(cryo-EM)結構「構建和檢索」的方法。相關論文發表在2021年1月6日出版的《自然-方法學》雜誌上。

他們開發了一種自下而上的迭代方法,即構建和檢索(BaR),該方法可以從多種內膜和外膜蛋白(包括不同大小和尺寸的膜蛋白複合物)中鑑定和確定冷凍電鏡結構。異質不純蛋白質樣品。他們還使用BaR方法來闡明大腸桿菌K12粗膜和原始裂解物的結構信息。這些發現表明,有可能在單個異質樣品中解決許多相對較小(<100 kDa)和數量較少(<10%)未鑑定的膜蛋白高解析度結構。重要的是,這些結果突出了cryo-EM在系統結構蛋白質組學中的潛力。

據了解,單粒子cryo-EM已成為結構生物學領域的一項強大技術。然而,無法可靠地生產純淨、均質的膜蛋白樣品,阻礙了其結構測定的進展。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Build and Retrieve』 methodology to simultaneously solve cryo-EM structures of membrane proteins

Author: Chih-Chia Su, Meinan Lyu, Christopher E. Morgan, Jani Reddy Bolla, Carol V. Robinson, Edward W. Yu

Issue&Volume: 2021-01-06

Abstract: Single-particle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 has become a powerful technique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biology. However, the inability to reliably produce pure, homogeneous membrane protein samples hampers the progress of their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Here, we develop a bottom-up iterative method, Build and Retrieve (BaR), that enable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ryo-EM structures of a variety of inner and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including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dimensions, from a heterogeneous, impure protein sample. We also use the BaR methodology to elucidat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from Escherichia coli K12 crude membrane and raw lysate.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solve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s of a number of relatively small (<100kDa) and less abundant (<10%) unidentified membrane proteins within a single, heterogeneous sample. Importantly,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of cryo-EM for systems structural proteomics.

DOI: 10.1038/s41592-020-01021-2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0-01021-2

相關焦點

  • Nature:破解保守性細菌細胞壁構建蛋白RodA的結構
    現代醫學中,一些最可靠的抗生素消除有害細菌的機制就是通過破壞構建這種保護性細胞壁的蛋白。圖片來源:Janet Iwasa/Harvard Medical School近日,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報告稱,他們發現細胞壁有一個被忽視的弱點:一類造壁蛋白顯示出一個空腔,這一空腔或可被抗生素靶向。相關結果於3月28日被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 Cell:首次觀察細胞內的蛋白複合體結構和功能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西班牙、德國和瑞士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技術而能夠直接觀察到活細胞中這些蛋白複合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1月26日那期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he In Vivo Architecture of the Exocyst Provides Structural Basis for Exocytosis」。
  • 「前沿技術」用金膠構建結構可控且穩定的納米蛋白籠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日本理化研究所聯合多所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可用金膠誘導納米蛋白籠的自組裝,製成的納米籠結構穩定,並能受控分解,可用於人體內藥物靶向輸送。納米蛋白籠是若干蛋白質亞基構成的中空結構體,在靶向藥物輸送等方面有重要應用。
  • 基於電子順磁共振方法的跨膜轉運蛋白三維結構解析研究獲進展
    膜蛋白三維結構分析一直以來都是結構生物學、細胞等生命活動重要分子機制研究的前沿科學問題。目前其主要研究方法有X射線晶體衍射、核磁共振和冷凍電鏡。這些方法有各自獨特的優勢,但也有其應用的局限性。近年來隨著電子順磁共振方法,特別是脈衝電子自旋共振方法的飛速發展,該方法越來越廣泛應用於研究膜蛋白,特別是真核膜蛋白的在不同功能狀態下的構象變化、動態特性及分子機制分析。
  • 解析病毒蛋白結構的三種方法
    新冠病毒結構和成分簡單,主要由包膜、遺傳物質RNA以及各種蛋白組成。但是,如果不知道鑰匙和鎖長啥樣,一把把鎖去往鑰匙上套,就要耗費大量精力。因此,解析出病毒表面S蛋白的結構對指導藥物設計和選擇有重要意義。現在,能完成這個任務的方法主要有三個:冷凍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以及核磁共振。
  • 高歌團隊發布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檢索新方法和參考資料庫
    然而,精確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檢索和注釋需要克服兩個挑戰:一、數據集之間的批次效應(batch effect)會顯著影響細胞檢索的可靠性;二、目前缺少跨物種和平臺、具有高質量注釋的單細胞轉錄組資料庫。發布了基於深度學習模型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檢索和注釋的新方法Cell BLAST,以及具備高質量注釋的單細胞轉錄組參考資料庫ACA,為有效利用現有數據進行細胞注釋和跨數據集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資源。
  • ...開創性地開發出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方法---基於PfAgo的人工限制酶
    圖片來自ACS Synthetic Biology, doi:10.1021/acssynbio.6b003242017年2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Huimin Zhao和研究生Behnam Enghiad開創性地開發出一種新的基因工程方法用於基礎生物學研究
  • 病毒蛋白與基因組RNA 構築DNA-蛋白複合結構多級可控構築
    研究人員在計算機幫助下基於鹼基互補配對原則構建了一系列精緻的DNA多維結構,利用其伸出的DNA捕獲鏈雜交蛋白表面偶聯的DNA片段,可指導蛋白客體在預定位置有序排布,從而廣泛應用於DNA-蛋白質複合納米結構的可編程構築。
  • Cell:構建出RGS蛋白調節G蛋白信號的全面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全面繪製了細胞內的一類關鍵蛋白如何調節從細胞表面受體傳入的信號。
  • 研究人員使用新的方法來研究細胞攝取澱粉樣蛋白的機制
    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確定了澱粉樣蛋白的一個片段,該片段被參與神經吸收這種有毒肽的受體識別。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新的方法來研究細胞攝取-澱粉樣蛋白的機制。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11月2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表明針對這一過程的研究可能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開發方法。
  • 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十大進展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TSRI的研究人員解析出負責識別和感染宿主細胞的HIV蛋白的高解析度結構圖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3月4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ryo-EM structure of a native, fully glycosylated, cleaved HIV-1 envelope trimer」。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TSRI的研究人員解析出負責識別和感染宿主細胞的HIV蛋白的高解析度結構圖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3月4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ryo-EM structure of a native, fully glycosylated, cleaved HIV-1 envelope trimer」。
  • Science:發現一種新的細菌生物合成途徑,有望發現和製造新的藥物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尋找有用的天然產物時,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細菌食譜。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7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Use of a scaffold peptid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amino acid–derived natural products」。
  • 新方法構建體外3D神經組織模型
    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構建功能性體外神經組織模擬物的新方法,利用該方法構建的三維(3D)神經組織模型,不僅能保持神經組織的電生理活性,還可根據需要將模擬物製成不同形狀的模型,以適應多種平臺應用。
  • 科學家構建RNA三級結構自動化新方法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快速,基於RNA二級結構構建RNA三級結構的自動化新方法——3dRNA,這種精確度高,自動化的新工具能幫助解決目前RNA
  • Cell:構建出RGS蛋白調節G蛋白信號的全面圖譜,有助解釋為何人們對...
    2020年10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全面繪製了細胞內的一類關鍵蛋白如何調節從細胞表面受體傳入的信號。此外,他們揭示了人們通常在這類蛋白中存在的變異導致他們的細胞在相同的細胞受體受到刺激時做出不同的反應,這為為什麼不同人對相同的藥物作出的反應存在有很大的不同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 新冠病毒蛋白結構模型資源庫面世
    一個國際團隊創建了一個新冠病毒蛋白質結構模型資源庫,可作為有力的分析工具,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新冠病毒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科技日報北京6月4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一個國際結構生物學家團隊對新冠病毒所包含蛋白質結構進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創建了一個名為「Web」的資源庫。該資源庫還包括對現有新冠病毒蛋白結構模型的評估等資源,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促進新冠肺炎藥物和疫苗的研發工作。
  • Science:解析出感知寒冷溫度和薄荷醇的TRPM8蛋白結構
    沒有細胞膜的支持,TRPM8傾向於喪失它的結構完整性,使得人們很難研究這種靶標。TRPM8的結構也是相對較為複雜的:它是由四個相同的由TRPM8基因編碼的蛋白拷貝組成的。圖片來自Gabe Lander和Graham Johnson。製藥行業對蛋白TRPM8也感興趣,這部分上是因為當受到激活時,它能夠具有鎮痛的和抗炎的作用。
  • 發現一種新的細胞內蛋白運送途徑---ER-SURF
    2018年9月2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凱澤斯勞滕大學、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合成的蛋白到達細胞中各自靶區室的一種新機制。旨在運送到線粒體中的蛋白並不會被直接運送到線粒體中,而是先被引導到內質網的表面上,在那裡,它們沿著內質網的表面「衝浪」。
  • :開發出一種更快速和更高效的蛋白標記技術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構建出經過特殊改造的哺乳細胞。該細胞提供一種新的「化學把柄(chemical handle)」,將使得研究人員更加有效地標記蛋白,同時又不破壞蛋白本身和它們所在細胞的正常功能。2012年2月5日,該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化學》期刊上。研究人員早已在很多領域使用蛋白標記技術幫助他們理解這些重要的分子如何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