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布緊急地震速報新技術 有望三年後實用

2021-01-11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的島國日本,其火山地震活動頻發,因此災害預警一直是倍受日本國民乃至政府矚目的問題。據日本NHK電視臺2月26日報導,針對大地震中使超高層建築物發生劇烈搖晃的「長周期地震波」難題,日本氣象廳有望將緊急地震速報系統的技術投入使用,該項技術可以在強烈地震發生的瞬間測算出搖晃的周期和強度,在建築物安全對策上的活用值得期待。

「長周期性地震波」指的是在大地震發生後使物體保持數秒以上的緩慢周期性搖晃的波動。超高層的建築物或者大型儲藏罐因為其重心原因屬於極易發生搖晃的情況,共振中也會發生振幅的增幅,2011年發生的日本東北太平洋衝大地震就給全國各地的建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由地震和建築專家組成的氣象廳工作組,從2013年開始便圍繞地震發生後極短時間內「長周期地震波」的周期和強度預測技術展開了研討。2月26日提出了如果能夠使用緊急地震速報系統,預測技術就有可能實現的初步報告。

據悉,工作組將截止2013年的6年間發生的59起地震作為對象,利用緊急地震速報系統對震源和震級進行推算的結果,能大約在1—7秒內就能夠對長周期地震波的搖晃強度和周期進行大致正確的預測。

報導認為,如果清楚了搖晃的周期和強度,便能判別容易發生搖晃的建築物,能有效地在發生更大搖動之前落實對策。日本氣象廳計劃在三年後將技術付諸實用,在地震發生時利用緊急地震速報系統向高層建築物發送警告信息。

擔任工作組主導核心的日本工學院大學教授久田嘉章表示,「速報系統傳遞出的雖是有利於保護自己的消息,但警報該如何傳遞給建築物中的人們,仍有待解決的必要」。(實習編譯:吳丹妮  審稿:王歡)

相關焦點

  • 日本「緊急地震速報系統」
    雖然地震頻發,但近年來並沒有給日本帶來嚴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 日本「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是怎樣運作的?
    這就是日本開發的、趕在感覺到震動前發布通知的「緊急地震速報」。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東日本大地震以後,相信很多日本人聽到這個聲音後都會精神緊張。  「緊急地震速報」是日本氣象廳提供的警報系統之一。當推測地震的最大震級會達到5級以上時,該系統就會向有可能發生4級以上強震的地區發出警報。
  • 日本開展緊急地震速報發布演練 數十萬人參與
    本月4日,為促使人們提高對地震、海嘯的防災意識和做好抗災準備,日本政府在全國開展了緊急地震速報發布演練。­  當天,在海嘯日名稱由來——「安政南海地震」(1854年)的發生地日本和歌山縣等各地還舉行了防災演練。
  • 日本大阪「緊急地震速報」被吐槽太遲:強震都過了
    在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日本氣象廳會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向事發地點附近民眾發送「緊急地震速報」,以便在劇烈震波抵達之前提供幾秒鐘的時間進行躲避。然而據日本《神戶新聞》6月20日報導稱,本次大阪地震發生之後,有不少民眾在網上抱怨:緊急地震速報來得太晚了,劇烈震波都到了甚至都已經過去了之後才收到,根本沒有起到預警作用。
  • 地震預測靠譜嗎?什麼是地震緊急速報預警
    在日華人圈思華人之所想,做華人之所需為百萬華人打造最務實的品質投稿人:茨城大學 地球物理專業 碩士(努力考博中)說到地震緊急速報地震緊急速報預警並不是成功的預測了即將要發生的地震,而是由分布各地的地震計收集已發生地震的地震波來推導那裡是震源、震源能量級和傳播到地面的破壞力度及範圍,也就是我們在日本常接觸的震度這個概念。其實久居日本的小夥伴們應該對震度這一名詞很熟悉了,但是也有很多將其跟震級弄混。震度,簡單來說是我門人體及地表能夠感知的搖晃程度,也就是對地表的損害程度。
  • 日本地震預測新技術 地震烈度預測準確率可達90%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15日報導,日本氣象廳於14日發布消息稱,將導入全新的分析方法以提高緊急地震預報的準確率。新方法可使地震烈度預報的準確率由此前的60%左右提升到將近90%,該技術將於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 日本地震預警的推廣對中國有哪些啟示?
    地震預警日語叫「緊急地震速報」,其原理是利用地震發生後P波傳播速度比S波快的特性,由附近的地震臺認定大地震,在大的晃動到來前儘早發出預警。緊急地震速報系統被看作日本為保障國土安全建立的「全國瞬間警報系統(J-Alert)」的一部分。
  • 昨天,全日本的手機同時發出警報...日本發布緊急地震速報!
    昨天在上午11點左右的時候日本氣象廳緊急發布茨城縣地震的消息但地震原因暫時不詳,仍在調查中...日本雅虎、推特等各大平臺分別發布此條消息:關東等地方出現緊急地震快報的理由是?翻譯:11點2分左右,在茨城縣和石川縣幾乎同時發生了觀測最大震度3級的地震,但是詳細的原因是正在調查中。所有人手機同時收到了緊急消息並響起警報日本的網友們迅速在網絡上關注了此類話題並表述自己的看法:翻譯:在辦公室的地板上,數百人的手機和業務手機一齊響了起來,驚訝之後笑了起來……我可以藉此機會放鬆一下我的心情。
  • 「無所不至」的日本地震預警
    為了應對這一情況,減少傷亡,早在1989年,日本的鐵道技術研究所就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性的地震預警系統,投入新幹線列車運營管理。2004年8月1日,日本的全國性地震預警系統試運行,2006年正式運行。該系統能夠在地震爆發後極短的時間內,向相關地區的民眾傳達地震波將要到達的信息,並且儘可能地將各種特殊情況考慮在內,使預警信息通知到人,「無所不至」。
  • ...地震警報 日本氣象廳 日本地震 系統檢測 日本政府 s波 傷亡...
    日本東北地區6月14日早晨發生芮氏7.2級地震。截至6月15日上午10點,累計發生餘震264次,最大餘震5.7級。據不完全統計,已造成9人死亡,11人失蹤,233人受傷。災區出現了斷水斷電斷煤氣的情況,電話也很難打通。部分受災山區發生了山體滑坡和大壩裂縫。  雖然這次地震震級為7.2級,但是並沒有造成大範圍的人員傷亡,這與日本政府推行的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有一定關係。
  • 中國地震信息推送有望縮短至0秒 跑贏地震波
    >   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 杜燕)如何通過最新網際網路技術降低地震災害損失,甚至進行有效的地震預警?今天,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牽手移動資訊平臺,力爭縮短地震發生後緊急信息的產出時間以及將信息推送至用戶的時間,以爭取時間最大限度地降低災難造成的損失。  中國是一個多地震、多震害的國家。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大數據為地震預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 地震發生後最快5秒鐘發出預警!2022年底,河南將完成地震烈度速報與...
    屆時可實現震後5~30秒向政府機構、廣電媒體、重大工程、社會公眾發布包括預警震級、烈度、到達時間等預警信號。也就是說,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發生後,地震波還未傳到地面或遠方,我們就能提前幾秒或數十秒通過各種途徑接收到預警信號,從而獲得寶貴時間採取緊急措施進行逃生,達到防震減災、減少損失的目的。
  • 地震速報讓你第一時間獲悉地震信息|地震科技「震」樣看
    地震發生後,地震部門用大約9分鐘的時間寫出簡訊傳給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才中斷正常播放的節目,緊急採用口播方式將地震信息播報出去,觀眾知道消息時已經過去數十分鐘。三是廣,速報內容得到廣泛擴充;地震速報快速發展的基礎是地震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地震監測是地震速報的基礎,只有在地震發生後實現了地震波的快速接收和測算,產出震情信息,才能滿足地震速報信息快速傳播的需求。
  • 福建省已建成14575處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
    記者了解到,這個和地震波賽跑「神器」就是地震預警接收終端。它利用電磁波傳播速度遠遠大於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規律,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接收預警監測臺網收集分析的數據,發布預警信息,能提供幾秒至幾十秒的應急處置時間。可別小看這短短的幾秒幾十秒!地震預警可以提醒震區的人們緊急採取措施逃生避險,不會被強震打個措手不及。
  • 2020年山東有望地震提前5秒預警 傷亡比減少22%
    全省密布1475個觀測臺站 有望提前5秒預警  據了解,山東通過密布全省的1475個觀測臺站和通訊、數據處理系統和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在2020年年底前,可實現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5秒發布地震預警,地震後1-2分鐘內速報出地震基本參數,2-5分鐘內速報出地震烈度。
  • 地震後秒級預警!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是國務院批准立項的重大工程,包含臺站觀測、通信網絡、數據處理、緊急地震信息服務、技術支持與保障5大系統。根據規劃,該項目在遼寧建設預警臺站、預警中心和預警終端三類工程,建設961個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臺站,1個省級地震預警中心和12個市級信息發布中心,178個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終端,其中10個Ⅰ型預警終端部署在政府應急指揮、通信電力、交通運輸等部門,168個Ⅱ型預警終端部署在中小學校。
  • 熊本地震中國遊客收到數十次手機預警 日本地震緊急預報系統自動響應
    阿蘇山一直是日本地震專家們在此次連環強震中最為關注的火山,一旦發生大範圍噴發,將會給熊本和周邊地區帶來極大的災害。  日本氣象廳在今天表示,日本時間11點餘震發生過35次,6級以上就有兩次,不能確定是否還會發生同等或更大地震,因此要求當地居民提高警惕,注重人身安全。九州今晚還將迎來降雨,可能伴隨大風,不排除引發次生災害。
  • 日本地震預警為何能搶跑過7.3級地震波?關於地震預警你不能不知的那些事....
    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已經(在震中)發生後,但震災區尚未感到破壞性地震波時,震災區收到對即將到來的破壞性地震波的警告信號。簡言之,地震預報是在地震發生前發布警示;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後、地震波尚未到達地表造成破壞前,向人們發布警示。
  •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如何?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地震預警支付寶上將開通「地震」生活號「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四川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 近三年全國地震統計圖發布 湖南成全國唯一無地震省份
    中國地震臺網速(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官方微博)近日轉發了近三年全國地震統計圖,湖南全省一個表示地震的點都沒有。湖南省地震局監測中心主任貴文品表示,湖南在這期間不是沒有地震,而是震級沒達到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發布地震速報參數標準。